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ellow River Valley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and early-warning
1
作者 Gao Lin, Sha Wanying, Liu Huaiquan, Yang Xinhai(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22-431,共10页
By means of analy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flood-drought grade series in the past 2000 years(A.D.0-1900),especially in the last 5000 years (1470-1900) , this paper revealed the spatial-temporaldistribution features ... By means of analy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flood-drought grade series in the past 2000 years(A.D.0-1900),especially in the last 5000 years (1470-1900) , this paper revealed the spatial-temporal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severe flood and drought in Yellow River Valley. Statistical methods of varianceanalysis, probability transition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ale correspondence were employed tocomprehensively predicate 90's tendency of severe flood and drought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possible breaching dikes, sectors and the flooding ranges by future's se-vere flood, meanwhile estimating the associated economic losses and impact to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Valley i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i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andearly-warning.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ke-break flood in different scenario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2
作者 MA Xin YANG Peiguo +2 位作者 YANG Qinye KANG Xiangwu XIA Fuq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1期85-100,共16页
The lower Yellow River still faces the threat of flood due to the unusual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iver channel sedimentation, hidden danger in the dike and unfavorable river regime of "h... The lower Yellow River still faces the threat of flood due to the unusual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iver channel sedimentation, hidden danger in the dike and unfavorable river regime of "hanging riv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ke-break flood of the Yellow River, this paper has simulated, in six different scenarios, the dike-break flood routing by inputting the terrain data, typical historical flood data and land use data of study area to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the routing process of flood will occupy other rivers on the way and return to the rivers after reaching the lower reaches; secondly, in the same river reach, flood inundating area of north band is bigger than that at corresponding location of south bank under the same historical flood; thirdly, it is different in the degree of flood inund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due to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in flood plain; fourthly, the area of mainstream where flood is deep and flow velocity is quick is relatively smaller, but the area of non-mainstream, where flood is shallow and flow velocity is slow, is relatively big; and finally, the possible influenced area of the dike-break flood is 141,948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yellow river dike-break 2-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mode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od routing
下载PDF
Natural Disasters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Longshan Period——The Natural Background of Dayu's Flood Control
3
作者 Xu Hailiang Xuanyuan Yan Deng Maoy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2期13-29,共17页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nd origin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China.The changes of the channel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 are part of the natur...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nd origin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China.The changes of the channel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 are part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that area to be explored.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legends,indications,scientific evidence,and macroscopic geographic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evolu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Longshan period.At first the river flowed from Northern Henan and Hebei to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and Northern Anhui–Jiangsu provinces,and the mainstream of the Yellow River changed from the southeast to return to the north and flowed into the Bohai Sea in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During this period,floods were frequent.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the northern China plains suffer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de great migrations which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ethnic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The people of the Central Plains made more dynamic adjustmen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the land by primitively escaping from the water and self–defensively controlling the rivers then to maintaining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large–scale flood control measures,which promoted the settlement of Shandong,Henan,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the urban cultural development,and social evolution.Based on these events,the culture symbol of Dayu's Flood Control could be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shan Period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evolution and changes disaster environment Dayu Culture for Harnessing flood
下载PDF
黄河防汛抢险技术虚拟试验场构建技术研究
4
作者 于国卿 李书霞 李趁趁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7期37-41,共5页
黄河防汛抢险技术试验场由“虚”“实”两部分组成,虚拟平台是实体试验场的数字孪生体。以建设黄河防汛抢险技术虚拟试验场为目标,依托总体布置方案对场地结构进行分解,针对7组模块化构件,通过实体尺寸参数驱动三维模型,同时根据附加材... 黄河防汛抢险技术试验场由“虚”“实”两部分组成,虚拟平台是实体试验场的数字孪生体。以建设黄河防汛抢险技术虚拟试验场为目标,依托总体布置方案对场地结构进行分解,针对7组模块化构件,通过实体尺寸参数驱动三维模型,同时根据附加材质对不同构件分别进行多边形建模和曲面建模;采用C4D等工具构建三维场景;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基于Realflow软件在蓄水池内生成流体粒子和网格,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获取粒子水力要素;采用Octane render对三维场景和流体网格进行渲染。最终构建完成强真实感、高可信度的试验场虚拟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防汛抢险 试验场 三维 Realflow 数字孪生
下载PDF
黄河流域防洪形势与对策
5
作者 刘晓燕 暴入超 赵正伟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35-40,共6页
在全球极端暴雨频发背景下,黄河流域防洪安全对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黄河流域防洪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面临的严峻挑战,以确保堤防不决口、确保河床不抬高、让黄河成为造福... 在全球极端暴雨频发背景下,黄河流域防洪安全对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黄河流域防洪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面临的严峻挑战,以确保堤防不决口、确保河床不抬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对策措施,论证了黄河长治久安的前景和保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防洪 问题 挑战 防洪减灾体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控导工程建设思路探讨
6
作者 牛玉国 李永强 张金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1,78,共4页
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历史罕见秋汛洪水,下游控导工程经受了长历时中常洪水过程的检验。针对部分控导工程在洪水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坝顶高度不够、根石不足、裹护段长度不够、抢险道路交通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工程设计、管理上进行分析,认... 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历史罕见秋汛洪水,下游控导工程经受了长历时中常洪水过程的检验。针对部分控导工程在洪水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坝顶高度不够、根石不足、裹护段长度不够、抢险道路交通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工程设计、管理上进行分析,认为水沙条件变化、控导工程设计流量降低、河道下切、平滩流量增大、抢险机械设备大型化等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导工程 中常洪水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泛区非饱和粉土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研究
7
作者 彭飞 李梦瑶 +1 位作者 李永辉 黄茂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37-249,共13页
黄泛区粉土水敏感性强,力学性质独特,易受振动荷载的影响。本文通过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固结围压和饱和度对黄泛区粉土动模量、阻尼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泛区粉土骨干曲线符合双曲线关系;随动应变的增大,黄泛区粉土动弹性模量先... 黄泛区粉土水敏感性强,力学性质独特,易受振动荷载的影响。本文通过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固结围压和饱和度对黄泛区粉土动模量、阻尼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泛区粉土骨干曲线符合双曲线关系;随动应变的增大,黄泛区粉土动弹性模量先急剧减小而后逐渐趋于稳定;随固结围压的增大和饱和度的减小,粉土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大,阻尼比则逐渐减小;二元线性方程可用于估算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固结围压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可较为准确预测黄泛区非饱和粉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本研究可为黄河流域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区 非饱和粉土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农业集体化与舆论动员——《河南日报》对黄泛区农场的报道(1952—1957)
8
作者 王叶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农业集体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集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党报媒体对生产模范的宣传报道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其中以《河南日报》对黄泛区农场的报道最为典型。通过对黄泛区农场丰收情况、机械化生产方式、先进生产... 农业集体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集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党报媒体对生产模范的宣传报道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其中以《河南日报》对黄泛区农场的报道最为典型。通过对黄泛区农场丰收情况、机械化生产方式、先进生产技术及高效组织方式的报道,黄泛区的影响力扩展至全省、全国范围,激励、启发着各地农民走向集体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集体化 舆论动员 《河南日报》 黄泛区农场
下载PDF
黄河源区汛期降水径流序列多尺度小波分析
9
作者 轩党委 张献志 +5 位作者 刘龙庆 严昌盛 白钰 虞航 郭强 刘玉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6,42,共6页
基于黄河源区15个地面站点日降水数据、唐乃亥水文站逐日径流数据以及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源区1961—2020年汛期降水和径流的周期规律、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近60 a汛期降水、径流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基于黄河源区15个地面站点日降水数据、唐乃亥水文站逐日径流数据以及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源区1961—2020年汛期降水和径流的周期规律、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近60 a汛期降水、径流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且不同时间尺度汛期降水、径流丰枯变化趋势均不同;2)汛期降水、径流序列均具有63 a左右、35 a左右特征时间尺度的主周期,两个时间尺度下的平均周期分别为41、25 a左右,汛期降水、汛期径流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3)在63 a特征时间尺度可预测2020年之后未来5~10 a内黄河源区汛期降水、径流整体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水 汛期径流 小波分析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黄泛平原现存十四古城“城-湖风景”的结构体系与营造方法
10
作者 仇渊勋 王瑞琦 李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目的】黄河善淤、善决、善徒的水文特性,塑造了黄泛平原古城普遍性的城-湖风景体系,以这类城-湖风景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水利设施干预水文过程,应对黄河洪涝灾害,进而重塑区域风景的历史经验。【方法】将方志信息挖掘与地理空间分析... 【目的】黄河善淤、善决、善徒的水文特性,塑造了黄泛平原古城普遍性的城-湖风景体系,以这类城-湖风景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水利设施干预水文过程,应对黄河洪涝灾害,进而重塑区域风景的历史经验。【方法】将方志信息挖掘与地理空间分析相结合,研究城-湖风景的形成背景、结构体系与营造方法。【结果】1)分析了城-湖风景的形成背景——即黄泛平原洪涝灾害的根源与特征。2)归纳了城-湖风景的结构体系特征:具有墙、堤、湖、塘、沟的构成要素;呈现外圆内方、城市盆地的空间格局;具备防阻蓄导、兼具产游的功能内涵。3)总结了城-湖风景的营造方法序列——(1)居高傍水,选址定城;(2)顺应水势,围墙筑堤;(3)湖塘渐成,沟渠疏导;(4)逐水而居,四围览胜;(5)湮城为湖,虚实相生。【结论】黄泛平原古城在洪涝灾害与人工水利干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城-湖风景,其结构体系、营造方法对于当代城市风景的建设、城与水关系的健康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域水系统 洪涝适应 结构 风景营造 黄泛平原
下载PDF
黄河未来气候情景下冰情特征演变分析
11
作者 周中元 王涛 +2 位作者 孙亚翡 陈玉状 路锦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河流冰情特征对于研究冰凌洪水灾害、水电生产以及大坝管理运行等问题至关重要。基于黄河流域气象观测数据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8种全球气候模式(GCMs)的日均气温数据,评估了各GCMs在分位... 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河流冰情特征对于研究冰凌洪水灾害、水电生产以及大坝管理运行等问题至关重要。基于黄河流域气象观测数据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8种全球气候模式(GCMs)的日均气温数据,评估了各GCMs在分位数增量映射(QDM)偏差校正前后对于黄河流域凌汛期日平均气温的模拟能力,预估了黄河流域未来凌汛期气温变化趋势。建立了最大冰厚以及封冻历时预测模型,并预估了黄河防凌重点区域黄河宁蒙段未来最大冰厚以及封冻历时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气候情景下预计2015—2100年期间黄河流域凌汛期平均气温升温速率分别为0.014、0.031和0.067℃a,黄河巴彦高勒断面21世纪内最大冰厚值将会分别下降8.5、19.5和39.5 cm。SSP2-4.5情景下,随着未来气温升高,2070年之后河道断面仅存一定宽度岸冰、河道中央存在较大清沟的现象将会频繁出现。未来黄河宁蒙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以及头道拐断面的封冻历时将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缩短趋势,其中巴彦高勒断面缩短趋势最为明显,三种气候情景下封冻历时分别以0.13、0.28和0.66 d a的速率缩短,三湖河口及头道拐断面封冻历时缩短速率较为接近,分别为0.07、0.15、0.36以及0.08、0.17、0.39 d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凌汛期 河流冰情 气候变化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古典诗歌中“河清”意象的内涵累积及文化意义
12
作者 王立 胡全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黄河澄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古代多被赋予人文意蕴,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河清”意象。先秦至唐,“河清”被赋予情感表达与政治祥瑞两种意涵。唐以后,意象叠加的形式使“河清”彰显古人的生存智慧,推动河流文学书写的发展。宋以来,“河... 黄河澄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古代多被赋予人文意蕴,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河清”意象。先秦至唐,“河清”被赋予情感表达与政治祥瑞两种意涵。唐以后,意象叠加的形式使“河清”彰显古人的生存智慧,推动河流文学书写的发展。宋以来,“河清”进入河患书写,开始具有黄河安澜之意,其文学功用被进一步放大,以人文关怀实现心灵疗救,以批判精神指刺时弊。在清末民初思想转型中,“河清”的祥瑞意涵得以重构,展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清遗民诗人笔下的“河清”也体现出该意象的复杂性与多义性。“河清”意象的内涵累积,不仅丰富着古典诗歌表达,反映古典文学中民族意象的演进机制,更成为启迪现代社会的重要民族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清 内涵累积 祥瑞 河患 民族意象
下载PDF
陇海铁路伊洛河桥改建工程与防洪的探讨
13
作者 崔明阳 张鸿森 武俊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92-95,I0012,共5页
伊洛河作为黄河重要支流,历来灾害频发,而陇海铁路伊洛河桥处于伊洛河泄洪卡口处,对偃师夹滩地区防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区域防洪形势及陇海铁路伊洛河桥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规划、既有铁路现状、设计时速、征拆等因素,提出陇... 伊洛河作为黄河重要支流,历来灾害频发,而陇海铁路伊洛河桥处于伊洛河泄洪卡口处,对偃师夹滩地区防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区域防洪形势及陇海铁路伊洛河桥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规划、既有铁路现状、设计时速、征拆等因素,提出陇海铁路改线新建铁路桥的方案,并对桥梁建成后与黄河下游防洪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应在协调好伊洛河流域和黄河下游防洪关系的基础上再行开展改建工程,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海铁路 伊洛河桥 改建工程 防洪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床沙级配调整对黄河下游洪水演进的影响
14
作者 张晓雷 徐志恒 +1 位作者 杨晨 毕峥峥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出现了较大变化,受水库清水下泄影响,黄河下游床沙粒径出现了明显的粗化。为了探讨床沙级配粗化对黄河下游洪水演进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适用于黄河下游的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然后采用花...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出现了较大变化,受水库清水下泄影响,黄河下游床沙粒径出现了明显的粗化。为了探讨床沙级配粗化对黄河下游洪水演进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适用于黄河下游的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然后采用花园口至孙口河段2020年4—10月的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次根据河段床沙粗化特点,并以花园口床沙粗化过程为代表,设计了4组床沙级配作为模拟计算的初始床沙条件;最后采用验证后的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床沙级配调整对洪水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床沙级配调整对黄河下游的流量、水位、含沙量、洪水演进时间以及河段冲淤量均有影响,但是对流量影响较小,而水位、含沙量、洪水演进时间与河段冲淤量对床沙级配的改变响应较为敏感。床沙中值粒径d_(50)由0.076 mm(级配1)增至0.242mm(级配4)时,夹河滩断面水位增高0.89 m,花园口至孙口河段冲淤量由冲刷0.679亿m^(3)转变为淤积0.059亿m^(3),冲刷量减幅为109%。研究结果可为新水沙情势下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沙耦合模型 床沙粗化 洪水演进 冲淤变化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流域梯级水库大坝风险评估与管控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宗坤 王特 +5 位作者 葛巍 景来红 罗秋实 杨风威 宋志宇 马福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梯级水库群的安全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梯级水库风险格外复杂、难以量化的问题,基于系统风险识别与分析,将梯级水库大坝风险分为自身风险和附加风险,将溃坝风险后果分为直接后果和潜在后果,建立了... 梯级水库群的安全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梯级水库风险格外复杂、难以量化的问题,基于系统风险识别与分析,将梯级水库大坝风险分为自身风险和附加风险,将溃坝风险后果分为直接后果和潜在后果,建立了梯级水库与单个水库大坝风险计算方法的有效衔接。以连溃条件概率量化风险的传递和叠加程度,提出了用于梯级水库大坝风险概率计算和溃坝风险后果评估的相关理念和方法。针对不同梯级水库类别并结合“四预”措施,分别从降低风险概率和减小风险后果层面指明了梯级水库大坝风险管控的方向,可为黄河流域梯级水库群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风险概率 溃坝后果 洪水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治水思想演变及现代治水方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左其亭 邱曦 +1 位作者 马军霞 张志卓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黄河治理工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在介绍黄河流域基本概况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黄河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理清了黄河治水的基本历史脉络,总结了黄河治水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 黄河治理工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在介绍黄河流域基本概况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黄河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理清了黄河治水的基本历史脉络,总结了黄河治水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性观点;分别以治理思想和治理目标为主线,系统梳理了黄河现代治水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时代特点及其对黄河治水的需求,提出了面向新时代需求的黄河现代治水方略,包括治水思想、治水战略和治水布局三方面,并对黄河现代治水研究作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水思想 治水历史 现代治水 治水方略 黄河流域
下载PDF
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处理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茂林 魏向阳 李保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受罕见华西秋雨影响,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了严重的秋汛洪水。面对汛情,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系统、统筹、科学、安全”的原则,以全面均衡洪水蓄泄空间、合理共担洪水风险为调度理念,通过精细化调度水工程,将花园口站2次流量在10 000 m^... 受罕见华西秋雨影响,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了严重的秋汛洪水。面对汛情,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系统、统筹、科学、安全”的原则,以全面均衡洪水蓄泄空间、合理共担洪水风险为调度理念,通过精细化调度水工程,将花园口站2次流量在10 000 m^(3)/s以上的洪水削减至4 800 m^(3)/s左右,成功抗御了此次秋汛洪水。秋汛期间没有发生重大险情、重大灾情、人员伤亡,保证了洪水安澜入海,避免了下游滩区140万人转移和26.6万hm^(2)耕地受淹,保障了下游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简述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调度情况,总结了此次洪水处理策略,提出了对于做好秋汛洪水调度防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汛洪水 洪水处理 调度策略 调度理念 黄河
下载PDF
长历时低含沙洪水条件下的黄河河口演变特征
18
作者 于守兵 冯昊天 付慧薇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
黄河河口2021年出现罕见的长历时低含沙量洪水过程。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和卫星遥感影像分析河口河道的冲淤特性和口门演变,探讨流路稳定状况。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和秋汛两次主要洪水过程历时共91天,平均流量为3123 m^(3)/s,平均含沙量为6.... 黄河河口2021年出现罕见的长历时低含沙量洪水过程。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和卫星遥感影像分析河口河道的冲淤特性和口门演变,探讨流路稳定状况。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和秋汛两次主要洪水过程历时共91天,平均流量为3123 m^(3)/s,平均含沙量为6.7 kg/m^(3)。河口河道段因河床粒径粗化接近冲刷平衡,冲刷体积为0.04亿m^(3);尾闾段因口门主流取直摆动,发生明显溯源冲刷,冲刷体积为0.14亿m^(3)。自2013年西河口以下河长达到60 km后,口门因沙嘴延伸较长、来沙量显著降低,形成比较稳定的分汊入海态势。2021年汛后河势稳定,感潮段河势顺直,口门“大水取直、小水坐湾”,目前流路仍处于较为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洪水 低含沙量 演变 分汊
下载PDF
黄河防汛会商预演系统设计及“四预”功能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文 张梦初 段丹丹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水利部提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针对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情况,在“黄河一张图”的基础上,搭建“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实现对黄河流域降雨与洪水预报、工程调度、洪水演进、... 水利部提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针对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情况,在“黄河一张图”的基础上,搭建“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实现对黄河流域降雨与洪水预报、工程调度、洪水演进、洪水淹没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时预警、预报分析、调度决策、精准化预案和数字化仿真。设计了黄河防汛会商预演系统总体框架,分析水雨情监视及预报、水工程调度和洪水演进三个重点业务工作流程,开展“数据底板、预警、预报、调度、预演和预案”功能构建研究,剖析了系统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系统建成后可提供具备“四预”功能的综合性会商决策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会商和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会商 洪水预报 工程调度 洪水演进 数字孪生 黄河
下载PDF
黄河水库河道泥沙跨年接续调节技术实践
20
作者 孙赞盈 刘彦晖 +3 位作者 尚红霞 张原锋 魏铭 肖千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38,共5页
为实现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排沙增容的同时不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利用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资料、河道统测淤积断面资料,采用险工水尺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小浪底水库排沙量最大的3 a(2018—2020年)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冲刷恢复情况... 为实现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排沙增容的同时不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利用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资料、河道统测淤积断面资料,采用险工水尺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小浪底水库排沙量最大的3 a(2018—2020年)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冲刷恢复情况、洪水期黄河下游的冲淤情况(沙量法计算结果)、纵向和横向的冲淤情况(断面法计算结果)、同流量水位变化和平滩流量变化等。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库排沙期将水库排沙淤积在黄河下游容沙量大的宽河道,在其他时期将淤积物逐渐冲刷带走,高村以下河道的排洪能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显著增强。这种水库河道泥沙跨年接续调节技术在现行河道上是现实可行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跨年调节 水库排沙 河道 排洪能力 黄河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