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稠禅师及邺下定晋禅院考察看少林武术发端 被引量:9
1
作者 马爱民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4,共3页
通过历史文献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考察了少林寺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定晋禅院和出家为僧的过程 ,论证了少林寺及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僧人习武活动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证明少林武术的开创与形成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同外来佛... 通过历史文献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考察了少林寺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定晋禅院和出家为僧的过程 ,论证了少林寺及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僧人习武活动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证明少林武术的开创与形成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同外来佛教高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下武僧 定晋禅院 少林武术
下载PDF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中的邺下之游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明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邺下之游 邺下文士
下载PDF
邺下高僧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贡献与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爱民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5,共4页
从对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的记载分析北魏以来邺下寺院与少林寺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少林寺僧人形成尚武活动传统的影响,论证邺都地区历史上的佛教寺院武僧与少林寺的相互发展关系。
关键词 邺下寺院 武僧 少林寺 少林武术
下载PDF
邺下寺院武术与少林武术文化起源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桂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座谈访问等方法,论述了少林寺武祖稠禅师少年习武邺下寺院和受戒为僧的过程,稠禅师是少林寺有文献可考的最早武僧,他少年习武与少林寺无关,与外国信佛高僧也没有关系,少林寺武术的始祖实为北魏时期的稠禅师。
关键词 邺下寺院 武僧 稠禅师 少林武术
下载PDF
北朝稠禅师的武功和邺下寺院武僧的习武活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爱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2,共4页
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拳捷骁武的邺下著名武僧、少林二祖稠禅师和邺下寺院僧人的尚武风习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北朝与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武僧的产生和发展。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的寺院是... 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拳捷骁武的邺下著名武僧、少林二祖稠禅师和邺下寺院僧人的尚武风习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北朝与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武僧的产生和发展。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的寺院是邺下寺院,佛门僧人中的武术活动源自于我国民间古老的尚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邺下武僧 习武活动 尚武传统 稠禅师
下载PDF
邺下文人集团内部活动对文人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振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71-77,共7页
邺下文人集团的内部活动,概括而言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又有鲜明的娱乐性,是政治性与娱乐性的统一,表现在对文人文学观念的影响上,既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又注重文学的娱乐与审美功能。故追求文学的政治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是邺下文人集团内... 邺下文人集团的内部活动,概括而言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又有鲜明的娱乐性,是政治性与娱乐性的统一,表现在对文人文学观念的影响上,既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又注重文学的娱乐与审美功能。故追求文学的政治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是邺下文人集团内部文人活动对文人文学观念影响的两大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内部 集团 审美功能 娱乐功能 娱乐性 政治性 人文学
下载PDF
邺下佛学之盛和北朝、隋唐的安阳佛寺武僧武艺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爱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2-29,共8页
在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活动的寺院是邺下(今安阳一带)寺院,从北朝著名武僧稠禅师到隋唐时期的慧休、玄林等邺下名僧大德都与武艺武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这在其他佛教寺院中并非多见,... 在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活动的寺院是邺下(今安阳一带)寺院,从北朝著名武僧稠禅师到隋唐时期的慧休、玄林等邺下名僧大德都与武艺武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这在其他佛教寺院中并非多见,他们佛武双修,声名卓著,在中国佛教史和武术史上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隋唐 邺下 寺院 武僧
下载PDF
邺下同题辞赋创作时间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洪流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邺下同题辞赋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考定这些辞赋创作的时间和背景,学界涉及不多。文章据现存的相关文献考查邺下同题辞赋的创作背景,依时间顺序排比诸赋,订正了前贤的某些失误,补充了相关文献之未备。首次提出《神龟赋》、《车渠椀... 邺下同题辞赋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考定这些辞赋创作的时间和背景,学界涉及不多。文章据现存的相关文献考查邺下同题辞赋的创作背景,依时间顺序排比诸赋,订正了前贤的某些失误,补充了相关文献之未备。首次提出《神龟赋》、《车渠椀赋》、《玛瑙勒赋》、《迷迭赋》是在中西交流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应为同时之作,当创作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下 同题辞赋 创作时间
下载PDF
从《博弈论》看东吴文学的特点
9
作者 高武斌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51-53,共3页
韦矅的《博弈论》从创作思想到艺术特征都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相对曹魏文学带有一定的保守性,而这也是三国时期东吴文学最为显著的特色。《博弈论》是东吴文学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 博弈论 韦曜 东吴文学 邺下文人
下载PDF
20世纪后二十年曹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童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66-70,共5页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曹丕是一个长期不被学术界重视的对象。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才对曹丕诗歌日益重视。文章试图从曹丕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学理论、诗歌成就与文坛地位影响等方面对20世纪后二十年曹丕研究概况进...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曹丕是一个长期不被学术界重视的对象。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才对曹丕诗歌日益重视。文章试图从曹丕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学理论、诗歌成就与文坛地位影响等方面对20世纪后二十年曹丕研究概况进行综合论述,探讨学术界在此二十年中,对曹丕诗歌本身及在文学史上地位认识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内容 艺术风格 文学理论 成就 邺下文学集团
下载PDF
邺下文人集团文学创作特色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寇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邺下文人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创作团体,是建安文学的核心。本文对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特色加以论述。其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唱和赠答的创作形式。另外邺下文人集团的创作特色还包括作品中辞赋所占的比重大、文学题材和文学... 邺下文人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创作团体,是建安文学的核心。本文对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特色加以论述。其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唱和赠答的创作形式。另外邺下文人集团的创作特色还包括作品中辞赋所占的比重大、文学题材和文学形式富于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下文人集团 文学创作 特色
下载PDF
由“汉音”到“魏响”——“建安风骨”的形成及其审美意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向东 《滨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建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邺下文人集团” ,形成了代表建安时期整体审美意向的“建安风骨”。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 ,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审美的情感意向上 ,集中体... 建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邺下文人集团” ,形成了代表建安时期整体审美意向的“建安风骨”。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 ,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审美的情感意向上 ,集中体现为“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在中国文学史上 ,完成了由“汉音”向“魏响”的转化过程 ,树立了“建安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 邺下文人集团 审美意向 中国文学 情感
下载PDF
三曹与邺下文人文学交游考
13
作者 王亚萍 李树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文学交游是文人之间以创作为目的的文学活动。汉末建安年间,曹氏父子皆雅好文学,那些因战乱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先后聚集到邺城,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邺下文人集团。邺前文人集团和前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曹操为领导核心,三曹与文人... 文学交游是文人之间以创作为目的的文学活动。汉末建安年间,曹氏父子皆雅好文学,那些因战乱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先后聚集到邺城,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邺下文人集团。邺前文人集团和前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曹操为领导核心,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呈现出功利性向非功利性、主缘情过渡的特征;后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丕、植兄弟为文人集团更直接的领导,曹氏兄弟与邺下文人举行过重大的文学活动如南皮之游、西园盛会等,在这些文学交游活动中,他们借物咏叹、即兴赋诗、抒发情怀、互相切磋技艺,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也以主缘情、非功利性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曹 邺下文人 文学交游
下载PDF
由“妇持门户”看南北朝妇女之地位——以《颜氏家训·治家》为中心
14
作者 申欢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7-59,共3页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论及邺下"妇持门户"之风,其"邺下"实指代北齐全境。东晋南朝妇女并非《治家》所论"略无交游",事实上,其好妒之风盛行,社交活动自由。但与北朝相比,南朝妇女地位较低。"妇持...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论及邺下"妇持门户"之风,其"邺下"实指代北齐全境。东晋南朝妇女并非《治家》所论"略无交游",事实上,其好妒之风盛行,社交活动自由。但与北朝相比,南朝妇女地位较低。"妇持门户"之风是指北齐妇女在两性关系中处于强势,她们除了在家庭中主持内事,对外也独挡一面,甚至还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这是因为鲜卑族部落的解体、社会的封建化以及社会风俗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即鲜卑族风俗的深远影响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邺下 北朝 妇女地位 妇持门户
下载PDF
邺下文人集团的群体性诗歌创作研究--以官属成员为中心
15
作者 张佳婷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曹丕、曹植的属官成员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基本形成。他们同聚邺下,宴饮游玩,往来唱和,创作了大量的游宴、赠答及同题诗作,诸子以不同的风格呈现出这些主题与情感相近的作品。邺下时期的群体性诗歌创作从内容与形式两...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曹丕、曹植的属官成员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基本形成。他们同聚邺下,宴饮游玩,往来唱和,创作了大量的游宴、赠答及同题诗作,诸子以不同的风格呈现出这些主题与情感相近的作品。邺下时期的群体性诗歌创作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推动着五言诗的发展与演变,成为建安文学繁荣必不可少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下集团 文学属官 群体创作 五言诗
下载PDF
邺下文学集团的形成与成员述论
16
作者 甘比海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9-43,共5页
邺下文学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探索的团体性组织,也是汉末建安时期最为活跃、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群体。曹氏政权的政治感召,曹氏父子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推崇,以及曹操为曹丕、曹植选置官署,是邺下文学集团形成... 邺下文学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探索的团体性组织,也是汉末建安时期最为活跃、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群体。曹氏政权的政治感召,曹氏父子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推崇,以及曹操为曹丕、曹植选置官署,是邺下文学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邺下文学集团以曹氏父子及其文学官署成员为主导,同时吸引了当时众多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参与。在邺下文学集团成员的集体努力下,成就了令后人无限赞颂的文学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文学 邺下文学集团 三曹 选置署官
下载PDF
邺下文学集团同题共作赋异同论
17
作者 甘比海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96-104,共9页
同题共作是建安邺下作家群辞赋创作的重要方式,建安邺下文坛所兴起的辞赋创作热潮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同题共作这一创作机制下产生的。就整体而言,此期同题共作赋体现出同中求异与异中趋同的并举。具体表现为:题材、事由相同,但组织设计与... 同题共作是建安邺下作家群辞赋创作的重要方式,建安邺下文坛所兴起的辞赋创作热潮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同题共作这一创作机制下产生的。就整体而言,此期同题共作赋体现出同中求异与异中趋同的并举。具体表现为:题材、事由相同,但组织设计与写作策略上又有所不同;创作动机上,是“为文造情”与“为情造文”双重动机的并存;作品风格上,既表现出集体性风格倾向,又有自我个性的保持;情景构设上,创作情境相同,但各自营造的情景却不同。同题共作不是骋辞竞采的文字游戏,而是以集体的努力实践和探讨了辞赋创作的艺术,助推了辞赋体式的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 邺下文学集团 辞赋 同题共作 异同
下载PDF
论邺下后期宴集活动对建安诗歌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怀荣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7,共10页
邺下后期 ,文士宴集活动非常频繁 ,与之相关的歌诗创作和表演也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为他们表达真情、挥洒才思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构成了其创作争巧求奇的直接动力 ,而且其中的歌诗表演和欣赏活动 ,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安诗人的... 邺下后期 ,文士宴集活动非常频繁 ,与之相关的歌诗创作和表演也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为他们表达真情、挥洒才思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构成了其创作争巧求奇的直接动力 ,而且其中的歌诗表演和欣赏活动 ,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安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创作习惯 ,对建安歌诗和诗歌“慷慨悲凉”美学特征的形成 ,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诗创作 建安诗歌 悲凉 建安诗人 文士 慷慨 真情 表演 欣赏 美学特征
原文传递
论邺下文学集团的游宴活动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阿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0-85,共6页
邺下文学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集团,它正式建立于建安十六年(211),结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以曹丕、曹植为领袖,其成员囊括了当时绝大多数优秀的文人。本文以邺下文学集团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它所开展的游宴活动... 邺下文学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集团,它正式建立于建安十六年(211),结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以曹丕、曹植为领袖,其成员囊括了当时绝大多数优秀的文人。本文以邺下文学集团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它所开展的游宴活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侧重在游宴活动所带来的文学创作的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下 文学集团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