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 Yi and His Asia-Pacific Group
1
《China Today》 1997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Lu yi and His Asia-Pacific group In
下载PDF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1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3
作者 徐建平 杜心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习惯法 民族文化 彝族
下载PDF
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
4
作者 巫达 徐天雨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121,共8页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各姓祭祀各自的先祖,外人不得参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留人开始利用宗支节祭祀“三百六十户伍”汉人祖先,这一唤醒对“汉人祖先”的记忆过程体现了早期迁徙到云南的汉族人和彝族他留人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心性与历史事实。他留人从“多族共祖”到“彝汉共祖”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是一种对自身起源问题的“再创造”。这使族群的边界得以从历史记忆的维度被消解,而代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血脉联结和家园共享,体现出他留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唤醒他留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彝族他留人的个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教学和宣传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民族志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他留人 记忆建构 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基于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的彝族羊角纹样研究
5
作者 郑崇辛 王群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展成因及文化脉络。研究发现:彝族羊角纹样具有形状上均衡协调、结构适势而为和色彩对立统一的外在能指特征;其所指层面则表明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财富和吉祥的象征,不仅承载彝族羊图腾崇拜的民风民俗,还蕴含了深层次的万物雌雄观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羊角纹样 索绪尔符号学 形状 结构 色彩 文化
下载PDF
云南彝族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
6
作者 高瑞 王羿 《色彩》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云南黑彝支系作为彝族众多支系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针对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欠缺等问题,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调研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黑彝女性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黑彝支系女... 云南黑彝支系作为彝族众多支系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针对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欠缺等问题,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调研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黑彝女性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主要以黑色和靛蓝色为主色,装饰色彩丰富,且色彩强烈。服饰纹样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组合形式多样,且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 云南彝族 黑彝支系 黑彝女性服饰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透视——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调研
7
作者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26-228,232,共4页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 乡村振兴 彝族 凉山
下载PDF
移动的“地界”(mu ddix):小凉山彝族家支的分化与整合
8
作者 杨铭君 李建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2,156,共13页
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 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彝族社会中,家支具有延展性,它既指一个具有血缘世系纽带的群体,也指具有等级涵盖关系的家支联合体。在本土概念中将其归纳为“地界”(mu ddix)。“地界”是指在小凉山彝族社会内部以诺伙家支为名号,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这三层身份关系为基础,以家支地界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成和维系共同体运转的法权机制,以此来讨论小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家支构成关系、运转逻辑与分化原则。只有理解了“地界”中家支分化与整合的关系才能真正厘清小凉山彝族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界 家支 小凉山 彝族 社会整合
下载PDF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云南彝族“火”图案语义重构路径研究
9
作者 张桎滢 李皓然 向杰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当下以云南彝族“火”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性图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因素与图案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但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基于此引入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火”图案符号化的形成、语义维度、语义重构和对现代传... 当下以云南彝族“火”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性图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因素与图案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但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基于此引入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火”图案符号化的形成、语义维度、语义重构和对现代传统手工艺的启示,以“视觉呈现—维度表达—打散重构—启示创新”为关键点,从语义维度对“火”图案进行重构,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转变为易感知、可接受的载体形式,从浅层、中层和深层提出重构方案,构建新发展模式。重塑“火”图案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用传承和再造的方式,实现“火”图案的传承和发展,最终用符号化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为当代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彝族“火”图案 语义维度 重构路径
下载PDF
姆基颇灵魂意象物性表征的社会文化意涵
10
作者 和少英 刘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的根本诉求。这些象征物在仪式中反复出现,成为姆基颇对灵魂观念理解与阐释的通属意象物,由此达成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构成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彼此之间的稳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支系姆基颇 灵魂意象 物性表征 社会文化
下载PDF
“我看见天地万物浑为一体”——论彝族诗人倮伍拉且的生态诗歌
11
作者 汪树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大凉山鲜明的地方归属感,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生态批判。尤其值得肯定是,他能够从更宏观的生态视角来理解生命的永恒节律,感悟生死循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他的生态诗歌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倮伍拉且 生态诗歌 彝族 万物有灵 生态批评
下载PDF
浙江省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澄 商天其 +3 位作者 沈剑 汪锦辉 杨绍钦 陶晶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94-101,共8页
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创建森林城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以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创建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了以城乡森林组团、绿色生态网络、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质量、森林生态安全和生态文化传播为依托的森林城市群建... 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创建森林城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以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创建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了以城乡森林组团、绿色生态网络、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质量、森林生态安全和生态文化传播为依托的森林城市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这对正在开展的浙江省森林城市群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将为国内其他森林城市群的创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评价指标体系 金义都市区
下载PDF
历史文化环境与当代彝族健康行为的形塑——基于甘洛县两个彝族乡镇的田野调查
13
作者 唐钱华 杨珉 李佳圆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30-135,共6页
疾病、健康及其与之相关的健康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历史文化环境对某一族群健康行为形塑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甘洛县前进乡、斯觉镇彝族民众的健康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地卫生院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以及中小学生家庭及个人... 疾病、健康及其与之相关的健康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历史文化环境对某一族群健康行为形塑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甘洛县前进乡、斯觉镇彝族民众的健康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地卫生院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以及中小学生家庭及个人卫生习惯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个人卫生习惯方面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历史上特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土司传统文化、民族交融频度是造成当前两地民众上述健康行为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提出,加强基础教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现代卫生健康服务互动机制、推动彝族地区定向卫生人才培育新机制,是推进彝族健康行为变革与彝族地区健康建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 健康行为 彝族 基本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清前期西南矿区“夷民”的生存策略与边疆秩序——以东川府为中心
14
作者 李培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第6期77-89,154,155,共15页
清康雍年间西南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之后,西南地区的矿藏得到进一步开发,矿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内地移民前往西南。云南东川府作为清代铜矿最重要的产区,围绕着矿业开发,“夷民”、移民、地方官员、彝族土目等各方势力在这里展开了频繁的交... 清康雍年间西南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之后,西南地区的矿藏得到进一步开发,矿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内地移民前往西南。云南东川府作为清代铜矿最重要的产区,围绕着矿业开发,“夷民”、移民、地方官员、彝族土目等各方势力在这里展开了频繁的交往。在这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中,少数民族并非被动地“被同化”或“随波逐流”,而是一直从自身利益出发,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间,在竞争、合作中适时地融入社会变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矿业 夷民 东川 生存策略
下载PDF
凉山州汉族与彝族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15
作者 关陶 范晖 +1 位作者 邓明菊 游璐 《医药前沿》 2023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凉山州汉族、彝族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方便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在凉山州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彝族聚集区的西昌市第二中学、西昌市川兴中学、喜德县中学三所中学(每所中学... 目的:分析凉山州汉族、彝族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方便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在凉山州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彝族聚集区的西昌市第二中学、西昌市川兴中学、喜德县中学三所中学(每所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中,分层抽取每个学校的初一、初二、高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共计9个班1350名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吸烟、饮酒、不吃早餐、运动不足、睡眠不足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检测学生身高和体重。计算每位调查对象拥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1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2.89%。使用Logistic模型在控制性别等协变量后分析民族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19份有效问卷中,438名为汉族青少年(45.4%男性;平均年龄13.8岁),681名为彝族青少年(44.2%男性;平均年龄14.2岁)。汉族、彝族青少年吸烟率分别为4.1%和5.7%,饮酒率分别为15.5%和17.2%,不吃早餐率分别为29.0%和34.8%,运动不足率分别为59.4%和66.2%,睡眠不足率分别为44.8%和35.7%,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3.3%和18.1%。23.1%汉族、25.8%彝族青少年拥有3个及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显示,除睡眠不足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汉族、彝族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彝族青少年拥有3个及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汉族、彝族青少年中均处于较高的状态,且呈现出聚集性。需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扭转其危险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危险因素 彝族 青少年
下载PDF
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恒 周雯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39-43,共5页
凉山彝族服饰因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研究法,对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的形制、色彩、纹样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演变过程,发掘彝族传统女装中蕴含的审... 凉山彝族服饰因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研究法,对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的形制、色彩、纹样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演变过程,发掘彝族传统女装中蕴含的审美追求与文化交融。研究发现:凉山彝族女装在清代中期前受汉服影响明显,清代晚期“满化”迹象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依诺方言区 民族服饰
下载PDF
“依园七子”与清初诗人并称群体结社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忠敏 朱则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1,共10页
清代诗人并称现象既普遍而又复杂,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一定范围内的文坛实况。社集活动是产生诗人齐名并称事件的重要机缘。“依园七子”是康熙年间活跃于吴中地区的一个重要诗人群体。其核心人物为顾嗣协,他构筑“依园”作为雅集场... 清代诗人并称现象既普遍而又复杂,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一定范围内的文坛实况。社集活动是产生诗人齐名并称事件的重要机缘。“依园七子”是康熙年间活跃于吴中地区的一个重要诗人群体。其核心人物为顾嗣协,他构筑“依园”作为雅集场所,与诸遗老结成忘年交,频繁唱和,并编纂了《依园七子诗选》,一时传为美谈。从“七子诗会”到“依园诗社”,诸子的雅集活动持续长达二十年。他们以群体的形式,宣示抵制流俗的品格操守,通过诗歌砥砺志节、慰藉彼此孤介的心灵,在创作追求上达成共同默契,成为清初诗人并称群体结社的一个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园七子 结社 并称群体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彝海结盟”与长征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彝族认知的演变
18
作者 赵峥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5,151,共9页
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彝区后,通过“彝海结盟”等一系列政治互动,中共军政干部对凉山彝族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并以唯物史观、社会进化论和阶级斗争等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彝海结盟”和穿越凉山彝区的长征经历,使得彝族作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 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彝区后,通过“彝海结盟”等一系列政治互动,中共军政干部对凉山彝族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并以唯物史观、社会进化论和阶级斗争等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彝海结盟”和穿越凉山彝区的长征经历,使得彝族作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从此被纳入中共的革命叙事和民族国家叙事,由此影响到当代中国的民族格局。“彝海结盟”与中共军政干部对于凉山彝族的“革命民族志”书写,形塑和发展了彝汉“弟兄民族”的历史关系,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凉山彝区的社会政治变革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海结盟 彝族 中国共产党 长征 民族志
下载PDF
道光年间成都将军治理四川彝地“边患”的历程及影响
19
作者 吴艾坪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49,166,共8页
清代中前期,清廷试在今四川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聚居地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但改革流于形式,效果甚微。随着外来百姓不断迁入该地,人地生产矛盾愈发严重,导致该地屡有劫掠事件发生。至道光朝升级为几次大规模“边患”。... 清代中前期,清廷试在今四川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聚居地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但改革流于形式,效果甚微。随着外来百姓不断迁入该地,人地生产矛盾愈发严重,导致该地屡有劫掠事件发生。至道光朝升级为几次大规模“边患”。成都将军作为彼时统领该地的最高军事长官,通过武力镇压和拟定章程等举措参与到“边患”事件治理中。但碍于清廷未能解决问题之根本,加之受制于国力的式微、武备的废弛、官员的贪污懈怠等内在因素,诸多举措看似合理,实则加深了当地“边患”,并带来一系列恶劣的后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年间 成都将军 彝族聚居地 “边患”
下载PDF
大理巍宝山长春洞壁画调查与图像分析
20
作者 薛其龙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大理巍宝山长春洞保存着清代初期西南道教建筑壁画的样貌,既有传统道教壁画题材,又有区域民族视觉形象,是研究西南道教、民族、艺术及文化交融的重要遗产。本文通过两年的田野调查发现,长春洞壁画将动态造型的神仙形象、经典叙事的民俗... 大理巍宝山长春洞保存着清代初期西南道教建筑壁画的样貌,既有传统道教壁画题材,又有区域民族视觉形象,是研究西南道教、民族、艺术及文化交融的重要遗产。本文通过两年的田野调查发现,长春洞壁画将动态造型的神仙形象、经典叙事的民俗故事、具有装饰性与寓意的山水花鸟和体现文化认同的彝族生活内容,作为建构“洞天福地”的重要图像要素。其壁画风格成因有三: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多民族交融的产物;巍山左氏土官的重视。长春洞壁画为研究西南民族的艺术创造和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图像和研究素材,既直观证明了清代西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交融性,又是今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可视性的历史材料和艺术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长春洞 巍宝山 彝族 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