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一分殊:中国文化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体用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普世价值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束景南 杨志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5,159,共8页
"理一分殊"迄今仍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文化之谜。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思想上破解了这一文化之谜,认为程朱派是从"体用"思想上提出了"理一分殊",以"理一"为体,以"... "理一分殊"迄今仍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文化之谜。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思想上破解了这一文化之谜,认为程朱派是从"体用"思想上提出了"理一分殊",以"理一"为体,以"分殊"为用,"理一分殊"即"体一用殊"。正是这种体用统一的"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决定了理学"分殊体认"的方法论与"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同西方唯心论的形而上学不同,"理一分殊"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本论与即用求体、即物穷理的自然观;以道在自然,理在分殊,不是人为自然立法,而是自然为人立法(道),人只有通过分殊体认,格物穷理识道,才能顺道而行,达到人道合一,这就是东方"理一分殊"思想的普世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一分殊 体一用殊 分殊体认 即用求体
下载PDF
生命圆通与诠释循环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明星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管锥编》对古代典籍的诠释实际是通过诠释古代典籍中有关人生的内容来解读人生之谜,而人生的丰富微妙流转圆通使其“诠释循环”方法蕴含着独特的内容,具体可以概括为“理一分殊”与“以反求覆”;它不同于西方诠释学纯理性的规定与概括... 《管锥编》对古代典籍的诠释实际是通过诠释古代典籍中有关人生的内容来解读人生之谜,而人生的丰富微妙流转圆通使其“诠释循环”方法蕴含着独特的内容,具体可以概括为“理一分殊”与“以反求覆”;它不同于西方诠释学纯理性的规定与概括,而是通过描述人生现象揭示人生内涵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锥编》 诠释循环 理一分殊 以反求覆
下载PDF
“卦气”与“历数”,象数与义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韦弦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8-22,共5页
中国古代的观象授时之“政”始于尧时创制的新历法于生产中的直接运用 ,故所谓法天地而施政教的王者之礼并非由《易》的象数派生 ;汉易卦气中讲的气、候依赖于历法的节气划分 ,对历法的进步并无价值可言 ;《易》的义理并非由象数派生而... 中国古代的观象授时之“政”始于尧时创制的新历法于生产中的直接运用 ,故所谓法天地而施政教的王者之礼并非由《易》的象数派生 ;汉易卦气中讲的气、候依赖于历法的节气划分 ,对历法的进步并无价值可言 ;《易》的义理并非由象数派生而来 ,而是古人对天道和人道认识的成果 ,卦爻系统只是储存这种认识成果的符号 ;古代学术史上汉易衰亡的事实已经对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的地位与价值问题做出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卦气 历数 象数 义理 《易经》 卦爻系统 阴阳 历法
下载PDF
从《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看贾公彦对“六书”的分析
4
作者 程艳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7-29,共3页
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关"六书"的论述颇多,主要体现在对"六书"名称的说解和对形声字、会意字的具体分析说明中。文章对这些内容作一梳理阐发,借以管窥贾公... 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关"六书"的论述颇多,主要体现在对"六书"名称的说解和对形声字、会意字的具体分析说明中。文章对这些内容作一梳理阐发,借以管窥贾公彦文字研究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义疏》 《仪礼义疏》 “六书” 形声字 会意字
下载PDF
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
5
作者 苗圃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8-31,共4页
“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他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来体悟“理一”。朱熹运用“理一分殊”的方法论解《易》... “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他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来体悟“理一”。朱熹运用“理一分殊”的方法论解《易》,朱熹的这一解《易》方法,既不同于程颐直接以义理解《易》,也不同于传统的以象数解《易》,而是通过占筮,将象数、义理统一起来,实现了象、理、占为一体的易学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周易本义 方法 理一分殊
下载PDF
从《周礼义疏》、《仪礼义疏》看贾公彦的语境研究
6
作者 程艳梅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1-84,共4页
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关语境的论述颇多,主要体现在"望经为注"、"望文为义"、"望经为义"、"文势"、"上下文"、"上下篇&... 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关语境的论述颇多,主要体现在"望经为注"、"望文为义"、"望经为义"、"文势"、"上下文"、"上下篇"、"于义不可"、"于理不可"等术语的灵活运用中。这些术语的运用涉及到语境的诸多方面,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充分体现贾公彦的语境研究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义疏 仪礼义疏 语境
下载PDF
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兼与程颐解《易》方法比较
7
作者 苗圃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2-66,112,共6页
"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来体悟"理一"。他运用"... "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来体悟"理一"。他运用"理一分殊"的方法论解《易》,这既不同于程颐直接以义理解《易》,也不同于传统的以象数解《易》,而是通过占筮,将象数、义理统一起来,实现了象、理、占为一体的易学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周易本义 理一分殊
下载PDF
浅析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中对修辞手法的阐释
8
作者 程艳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1期71-73,93,共4页
唐代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其内容相当丰富。其中他对修辞手法的阐释创见迭出、精彩纷呈,主要体现在对互文、倒文、省文、并提等修辞手法特点和用法的说解中。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义疏》 《仪礼义疏》 修辞手法
下载PDF
《仪礼》札记三则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芸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文章以王引之《经义述闻》、杨天宇《仪礼译注》、彭林《仪礼全译》、胡培翚《仪礼正义》为参考,个别篇以《武威汉简》为对照,运用引申推义、搜寻古训、归纳演绎等方法,择“缩霤”(《乡饮酒礼》)、“为大烛”(《燕礼》)、“栗阶”(《燕... 文章以王引之《经义述闻》、杨天宇《仪礼译注》、彭林《仪礼全译》、胡培翚《仪礼正义》为参考,个别篇以《武威汉简》为对照,运用引申推义、搜寻古训、归纳演绎等方法,择“缩霤”(《乡饮酒礼》)、“为大烛”(《燕礼》)、“栗阶”(《燕礼》)存疑之处,阐发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注疏 经义述闻 札记
下载PDF
《仪礼义疏》引书考论
10
作者 饶益波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5,共4页
《仪礼义疏》是乾隆年间官修的经解著作,征引了清代以前近两百家的研究成果,对清以前的《仪礼》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文章通过对其引书情况的分析和统计,揭示了《仪礼义疏》实际的征引情况,发现《仪礼义疏》对前人礼学成果的征引频率不... 《仪礼义疏》是乾隆年间官修的经解著作,征引了清代以前近两百家的研究成果,对清以前的《仪礼》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文章通过对其引书情况的分析和统计,揭示了《仪礼义疏》实际的征引情况,发现《仪礼义疏》对前人礼学成果的征引频率不一,并立足于其征引频率的不同,总结其主要学术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义疏 引书 频率 学术取向
下载PDF
明代朱睦《易》学初探
11
作者 周翔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明代开封周藩的宗室学者朱睦以其经学造诣之深,藏书之富及创作之丰而闻名于当世。而在其经学体系中,又尤以《易》学见长。通过《易学识疑》与《授经图义例》等代表性著作,朱睦形成了由辨析《周易》文本,到解释经传大义,进而阐发易学思想... 明代开封周藩的宗室学者朱睦以其经学造诣之深,藏书之富及创作之丰而闻名于当世。而在其经学体系中,又尤以《易》学见长。通过《易学识疑》与《授经图义例》等代表性著作,朱睦形成了由辨析《周易》文本,到解释经传大义,进而阐发易学思想,总结《易》学传承史的学术体系。其超越宋儒成说,回归汉学以及象数、义理兼采的学术特点也由此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睦 象数《易》学 义理《易》学
下载PDF
《易》的发展与术数表象下的思想智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桂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1-65,72,共6页
《易》学起源于数占,从《周易》成书时起,由于其决疑功用和断意在先、卜筮在后的原则,使其成为一部智慧之书。春秋时期蔚为风气的人文思潮,解《易》中的人事因素日益增长,而儒家的《易传》更是突破了易的判断吉凶功能,而使其成为教化的... 《易》学起源于数占,从《周易》成书时起,由于其决疑功用和断意在先、卜筮在后的原则,使其成为一部智慧之书。春秋时期蔚为风气的人文思潮,解《易》中的人事因素日益增长,而儒家的《易传》更是突破了易的判断吉凶功能,而使其成为教化的经典。中国古代《周易》的诠释史,亦是象数易和义理易的分化和融合史,易学先哲对宇宙生成模式、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理念、道德伦理的阐发,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度思考,亦是我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术数 象数易 义理易
下载PDF
《仪礼》札记三则
13
作者 田晓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文章以杨天宇《仪礼译注》和彭林《仪礼全译》为参考,运用归纳文献用例、内部求证等方法,对郑玄《仪礼注》与王引之《经义述闻》存在分歧的地方,择取“孝友时格”(《士冠礼》)、“某得以为外昏姻之数”(《士昏礼》)、“布席于奥”(《士... 文章以杨天宇《仪礼译注》和彭林《仪礼全译》为参考,运用归纳文献用例、内部求证等方法,对郑玄《仪礼注》与王引之《经义述闻》存在分歧的地方,择取“孝友时格”(《士冠礼》)、“某得以为外昏姻之数”(《士昏礼》)、“布席于奥”(《士昏礼》)三则,提出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注疏 经义述闻 札记
下载PDF
“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发端
14
作者 张中原 《科教文汇》 2011年第14期67-67,69,共2页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北宋新儒学运动的过程中,"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提出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本文尝试立足当时的文化背景,从三个方面展开省思,进行追溯、剖析,以期对"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发端形成一...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北宋新儒学运动的过程中,"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提出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本文尝试立足当时的文化背景,从三个方面展开省思,进行追溯、剖析,以期对"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发端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一分殊 明道 伊川 《中庸》 《西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