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井履轩《大学杂议》中的“明明德”诠释 被引量:1
1
作者 项依然 《齐鲁学刊》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中井履轩是日本“怀德堂学派”经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大学杂议》中以批判朱子注为前提,对“明明德”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履轩的论述中,“明德”不再是表达心、性之原初状态的语汇,而成为对学者工夫纯熟后“德行”的赞美之辞;“格物致知... 中井履轩是日本“怀德堂学派”经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大学杂议》中以批判朱子注为前提,对“明明德”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履轩的论述中,“明德”不再是表达心、性之原初状态的语汇,而成为对学者工夫纯熟后“德行”的赞美之辞;“格物致知”作为“明之”这一道德修养工夫,不再具有朱子“格致补传”所言“已知之理”“豁然贯通”的意味,而指向了一种“知行并进”的“进往”工夫。履轩的“明明德”再诠释体现出他以孟子“扩充”逻辑消解朱子“复初”逻辑的倾向,从而彰显了作为其四书学重建工作之纲领的“工夫理路的转换”。履轩对“心”与“理”关系的再认识从根本上促成了这一转换,同时也反映出以履轩为代表的怀德堂儒者不甚关心成德之先验根据的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町人基于后天经验的道德践履,在于“我”与“物”之间正确对应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井履轩 《大学杂议》 明明德 格物致知
下载PDF
现象、本质、价值--论《老子》之“常”的三重进境
2
作者 赵项飞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8-102,共5页
“常”作为独立的哲学范畴,是理解《老子》“道”论的重要维度之一。“常”在时间上表现了“道”的恒久性,在空间上表现了“道”的稳定性。理解“常”需经过三重进境。首先,要明“常”之现象。“常”在万物的生命历程中表现为“复命”,... “常”作为独立的哲学范畴,是理解《老子》“道”论的重要维度之一。“常”在时间上表现了“道”的恒久性,在空间上表现了“道”的稳定性。理解“常”需经过三重进境。首先,要明“常”之现象。“常”在万物的生命历程中表现为“复命”,在万物的生命状态上表现为“知和”。其次,要达“常”之本质。“常”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了“道”循环往复的周行过程,在空间维度上呈现了“道”比于赤子的和谐状态。最后,要显“常”之价值。“常”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政治化为“无为”之道与“损益”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命 知和 无为 损益
下载PDF
首乌益智灵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长生 王荣霞 +2 位作者 李军 杨晓妮 姚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首乌益智灵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形态、海马区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制造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设首乌益智灵组、脑复康组、模型... 目的:观察首乌益智灵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形态、海马区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制造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设首乌益智灵组、脑复康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分别灌胃20d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制作切片,HE和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结果:首乌益智灵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基本规则,细胞轻度脱失,部分胞核染色变深;钙结合蛋白阳性神经元百分率及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模型组和脑复康(P<0.05,P<0.01)。结论:首乌益智灵具有保护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促进血管性痴呆大鼠钙结合蛋白阳性神经元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益智灵 血管性痴呆 Calbindin-D-28k
下载PDF
六朝《异物志》与文学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志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9,共6页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文学性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志 六朝文学 咏物赋
下载PDF
杨孚《南裔异物志》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英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89,共4页
东汉末年广东南海人杨孚所著《南裔异物志》详载汉代岭南社会风物风情及其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创建史学新门类,成为粤人著作见诸史志著录的第一部;它是首部专记岭南风物的志书,为研究东汉岭... 东汉末年广东南海人杨孚所著《南裔异物志》详载汉代岭南社会风物风情及其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创建史学新门类,成为粤人著作见诸史志著录的第一部;它是首部专记岭南风物的志书,为研究东汉岭南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它是广东诗文嚆矢之作,开南粤风雅之先,堪称岭南古史上的鸿篇巨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孚 南裔异物志 价值
下载PDF
说“建之以常无有” 被引量:2
6
作者 裘锡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共4页
《庄子·天下》篇讲"关尹、老聃"之学时,有"建之以常无有"一语,"常无有"之义自来不得确解。本文认为"常无有"本当作"恒无有",并根据楚简中"亙"字每可用如"亟&qu... 《庄子·天下》篇讲"关尹、老聃"之学时,有"建之以常无有"一语,"常无有"之义自来不得确解。本文认为"常无有"本当作"恒无有",并根据楚简中"亙"字每可用如"亟"字的现象,推测在《天下》篇较原始的本子中此三字本作"亙无有","亙"本应读为"极",但被后人误读为"恒"(已有学者指出,《庄子·天地》篇中就有"未始有极"被误读为"未始有恒"之例)。上博简《亙先》篇的"亙"字亦应读为"极"。此篇首句为"亙(极)先无有","极先"与"太始"、"太初"同意,在篇中还被简称为"极"。《天下》篇的"极无有"即是《亙先》篇的"极先无有",与《庄子·天地》所说的"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天下》 “建之以常无有”关尹 老聃 宇宙生成论
下载PDF
杨孚《异物志》之物类记述及其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永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9-105,140,共8页
东汉求异之风盛行,博学洽闻逐渐成为学者追求的学术目标。在此种情势下,杨孚之《异物志》成为中国古代地志中异物志著述的先河之作,历魏晋南北朝至唐,开启了汉唐间地志中异物记述的繁盛局面。同为写物作品,《异物志》体现出与东汉咏物... 东汉求异之风盛行,博学洽闻逐渐成为学者追求的学术目标。在此种情势下,杨孚之《异物志》成为中国古代地志中异物志著述的先河之作,历魏晋南北朝至唐,开启了汉唐间地志中异物记述的繁盛局面。同为写物作品,《异物志》体现出与东汉咏物赋不同的创作形式和手法,且对东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物类写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孚 《异物志》 物类记述 东汉咏物赋
下载PDF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小说63部,其中错讹有误的33部。以按语的形式对王仁裕《金华子杂编》等33部小说依次进行考辨,再以列表的形式总结其小说著录失误情况。通过考察可知,顾氏《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的错讹,主要体现为:误...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小说63部,其中错讹有误的33部。以按语的形式对王仁裕《金华子杂编》等33部小说依次进行考辨,再以列表的形式总结其小说著录失误情况。通过考察可知,顾氏《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的错讹,主要体现为:误收、重出、作者有误、书名有误、卷数有误、人书不符、作者不实、作者残阙、著录模糊等。此外,五代著作断代,上限以后梁建立(907)为界,下限则根据作者实际情况,以其所处割据政权归宋的时间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五代史艺文志》 33部小说 著录错讹
下载PDF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丰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人越需要“无为”。竹简《文子》强调帝王要“执一无为”,以求得“功遂天地”,而不仅仅是“富有天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在政治领域中的重点在于“天王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文子》 竹简《老子》 天地 帝王 执一 无为
下载PDF
《正月》四题
10
作者 墙峻峰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本文对于《诗经.小雅.正月》一篇中的若干训诂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是以有侮"的"侮"字应为"病"之意;"宁莫之惩"的"惩"字应为"证明、验证"之意;"彼求我则"的&q... 本文对于《诗经.小雅.正月》一篇中的若干训诂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是以有侮"的"侮"字应为"病"之意;"宁莫之惩"的"惩"字应为"证明、验证"之意;"彼求我则"的"则"字当属下为文,表转接;"天夭是椓"为主宾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以有侮 宁莫之惩 彼求我则 天天是椓
下载PDF
智■《金刚经》论疏之特色
11
作者 曾其海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7,24,共4页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佛经是《般若经》,而《金刚经》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般若经》的总纲,历代佛家诸大师纷纷论疏《金刚经》,如开善寺智藏、嘉祥寺吉藏等。天台智■也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疏》中智■以"无所有"为...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佛经是《般若经》,而《金刚经》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般若经》的总纲,历代佛家诸大师纷纷论疏《金刚经》,如开善寺智藏、嘉祥寺吉藏等。天台智■也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疏》中智■以"无所有"为总纲,用"三观三智"、"二慧三转"及"无所有、不无所有"论疏了"般若"、"波罗蜜"及须菩提与世尊的对话,充分显示了天台宗的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天台智顗 般若 波罗蜜 无所有 不无所有
下载PDF
由《博物志》中引文看司马迁生年的纷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成 冯晓宇 《唐都学刊》 2017年第6期12-20,共9页
对司马迁的生年,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王国维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其证据出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郭沫若主张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对此问题眼下还没有一个公允的认识。王国维所据《博物志》是推考司马迁生年的唯一原始资... 对司马迁的生年,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王国维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其证据出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郭沫若主张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对此问题眼下还没有一个公允的认识。王国维所据《博物志》是推考司马迁生年的唯一原始资料,也是司马贞、张守节共同依据的史料。故《博物志》中的材料真伪就至为关键。通过对《博物志》引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可以考察王国维引用材料来源的真实可靠性,为佐证司马迁生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生年 《博物志》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王国维
下载PDF
《算法统宗》题解诗诀辨析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启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中国明朝珠算大师程大位在《算法统宗》里,就一类名曰“物不知总”的古算问题──“孙子问题”,用诗诀形式对其解法作了描绘: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令五便得知《算法统宗》(1592)卷五从比较辨析的角... 中国明朝珠算大师程大位在《算法统宗》里,就一类名曰“物不知总”的古算问题──“孙子问题”,用诗诀形式对其解法作了描绘: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令五便得知《算法统宗》(1592)卷五从比较辨析的角度,对上述解诗诀作了探究,以阐释程大位对“物不知总”术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统宗 孙子问题 物不知总问题
下载PDF
“齐之以无”与“无心之心”——庄子《齐物论》旨趣的阐释
14
作者 姚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1-24,共4页
庄子《齐物论》要实现"三齐","齐"面对的是"不齐","不齐"的原因在于"有"之所"成"的现成性导致的"分""对立"和"是非"等,那么,"齐"... 庄子《齐物论》要实现"三齐","齐"面对的是"不齐","不齐"的原因在于"有"之所"成"的现成性导致的"分""对立"和"是非"等,那么,"齐"之实现的就在于通过"吾丧我"中"我"之"成心"的"丧"来进至"无心之心"实现"齐之以无"与"同道无化",如此才能达至"三齐"的道之"无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无心之心 以无为齐
下载PDF
杨简“意”导向的格物致知观探究
15
作者 张高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杨简,师承陆九渊,心学代表人物之一。在探讨格物致知观问题时,十分坚决地反对了程朱学派“即物穷理”的格物观,指出学者当求道于心内,推动了陆九渊“心”本体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他提出“意”的概念,认为“格物”乃是“去意”,逐渐形成... 杨简,师承陆九渊,心学代表人物之一。在探讨格物致知观问题时,十分坚决地反对了程朱学派“即物穷理”的格物观,指出学者当求道于心内,推动了陆九渊“心”本体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他提出“意”的概念,认为“格物”乃是“去意”,逐渐形成“不起意”的格物观点,引导促进了王阳明格物致知观的形成。杨简另辟蹊径的格物致知观,使他在心学发展过程中承担了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格物致知
下载PDF
《诗经·葛覃》“服之无■”释读
16
作者 吴文文 《中国训诂学报》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朱熹《诗集传》以来,学者通常把《诗经·葛覃》中的“服之无■”释读为“君子穿上采葛女制作的衣服,感觉舒适且不厌弃”。较早的《礼记·缁衣》郑玄注与此释读相近。今据出土文献以及《韩诗》等材料对先秦两汉时期“服”和“无... 朱熹《诗集传》以来,学者通常把《诗经·葛覃》中的“服之无■”释读为“君子穿上采葛女制作的衣服,感觉舒适且不厌弃”。较早的《礼记·缁衣》郑玄注与此释读相近。今据出土文献以及《韩诗》等材料对先秦两汉时期“服”和“无■”的词义进行重新考察,得出“服之无■”应该理解为采葛女在从事“为■为绤”这一工作时勤勉不懈怠。郑玄对“服之无■”的释读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变化。随着他在治《毛诗》的过程中对经文研究的深入,较晚撰成的《毛诗》郑玄笺纠正了《礼记》郑玄注中一些有偏差的释读。在此背景下,郑玄对《葛覃》“服之无■”的理解也应以郑笺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葛覃” 服之无■ 郑玄
原文传递
汉晋道士杂记中的中外交流史料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运中 《中国港口》 2020年第S01期1-12,共12页
本文考证汉晋时代道教人士编写的《西京杂记》《神异经》《拾遗记》《博物志》《南方草木状》中的中外交流史料,发现其中蕴藏大量珍贵内容,有很多可信成分,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知识,加以印证。《神异经》中的榴莲、菠萝蜜、面包果,是中国... 本文考证汉晋时代道教人士编写的《西京杂记》《神异经》《拾遗记》《博物志》《南方草木状》中的中外交流史料,发现其中蕴藏大量珍贵内容,有很多可信成分,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知识,加以印证。《神异经》中的榴莲、菠萝蜜、面包果,是中国最早记载。道士为了宗教的追求,关注域外地理信息,所以他们的书中有这些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杂记 神异经 拾遗记 博物志 道士
原文传递
格物与比德——程朱、阳明格致论的问题及其可能性解决
18
作者 汪韶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2,共8页
儒学的关注焦点是德性。格物致知是度自然之物,得人伦之知。这正是原始儒家乃至中国古人从自然物象上会取道德启示的比德观念。以此观之,程朱对“格物”的训释比较含混,且存在着知识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混杂,容易导致知识取向的歧出。阳明... 儒学的关注焦点是德性。格物致知是度自然之物,得人伦之知。这正是原始儒家乃至中国古人从自然物象上会取道德启示的比德观念。以此观之,程朱对“格物”的训释比较含混,且存在着知识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混杂,容易导致知识取向的歧出。阳明转而将格物致知释为在事上推扩良知,这固然凸显了格致论本来的实践取向,但他误以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误把通过格自然之物来获取人伦之知理解成通过格物(正事)来推扩先验的良知;他对格致诚正逻辑关系的把握也有误。而两派的共同问题是,都没有意识到原始儒家的比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 阳明 格物 致知 比德
原文传递
张琼运用标本兼治与五脏一体观治疗肺癌术后咳嗽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晓玲 马秋晓 +1 位作者 王冰 张琼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374-2379,共6页
肺癌术后咳嗽发于肺,亦不止于肺,肺癌术后多脏虚损,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气津运行异常为该病的核心病机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肺虚久咳生风,痰、瘀、毒互结亦为重要致病因素,可见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痰凝型、阴虚内热型、命... 肺癌术后咳嗽发于肺,亦不止于肺,肺癌术后多脏虚损,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气津运行异常为该病的核心病机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肺虚久咳生风,痰、瘀、毒互结亦为重要致病因素,可见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痰凝型、阴虚内热型、命门火衰型。治疗立足于整体,多脏同调,以润肺、行气、运脾、滋肾、温肾为基本治法,兼以扶正抑癌、活血解毒,咳甚者加用搜风通络解痉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咳嗽 标本兼治 五脏一体观 张琼
下载PDF
从高中语文文本作品人物形象谈儒家文化对高中语文教育的产生的影响
20
作者 连宇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288-289,共2页
儒家文化自孔子创立以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继承和发展,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本文从儒家文化实质入手,剖析了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儒家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 儒家文化自孔子创立以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继承和发展,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本文从儒家文化实质入手,剖析了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儒家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烛之武 儒家文化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