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下:来自棋盘的灵感?推出超可爱SJ—MJl7 MD
1
《电子科技》 2003年第9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松下公司 sj—MJ17 MD随身体 棋盘风格 数字扩音技术
下载PDF
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窦海燕 付雪鸽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7期3299-330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翳风穴点刺放... 目的系统评价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率、治愈率、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高于非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P<0.05);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中医症状积分(FDI评分)低于非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P<0.05)。结论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可快速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僻 周围性面瘫 翳风 点刺放血疗法
下载PDF
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3
作者 钱海良 付勇 +3 位作者 熊俊 陈日新 罗小军 李君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不同腧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艾灸选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翳风组和下关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翳风和下关穴施以温和灸,每次45min,每日1次,共10d;每... 目的观察温和灸不同腧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艾灸选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翳风组和下关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翳风和下关穴施以温和灸,每次45min,每日1次,共10d;每次艾灸治疗后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20d,针灸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观察2组患者的热敏灸感出现情况。结果 2个疗程后,翳风组临床显效率为69.77%,下关组临床显效率为4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翳风组热敏灸感出现率为81.40%,下关组热敏灸感出现率为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是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较佳选穴,重视热敏灸感出现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周围性面瘫 翳风穴 下关穴 热敏灸感
下载PDF
耳鸣患者少阳经耳周五穴压痛反应及其痛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田珊珊 刘岱 +6 位作者 解秸萍 冀美琦 马圆 付茜茜 唐汉文 李春华 史大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94-596,600,共4页
目的研究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90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少阳经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进行... 目的研究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90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少阳经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穴位,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上述五穴压痛阈值。结果耳鸣组完骨穴的压痛频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穴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耳鸣组完骨、翳风、风池穴的压痛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穴的压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鸣患者的少阳经耳周完骨、翳风、风池穴压痛较非耳鸣者敏感,提示此三穴为耳鸣的特异性反应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穴位压痛 少阳经 耳门穴 听会穴 翳风穴 完骨穴 风池穴
下载PDF
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7
5
作者 姜雪梅 高彦平 黄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突后缘,后为胸锁乳突肌腱膜及乳突前缘,向下直刺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腮腺后缘、颞下窝静脉丛,浅层布有耳大神经分支和颈外静脉,深层有枕动脉、上颌动静脉分支、翼静脉丛、颈动脉鞘和面神经、下颌神经。平均危险深度为(35.52±6.31)mm。结论:翳风穴周围有较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临床操作时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解剖学和组织学 针剌深度
下载PDF
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汉义 张学玲 +1 位作者 王燕 闫乐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3-714,共2页
目的观察重灸翳风穴合电针与单纯电针两种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治疗组47例,重灸翳风穴加电针阳白、迎香、地仓等穴;对照组40例,单纯用电... 目的观察重灸翳风穴合电针与单纯电针两种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治疗组47例,重灸翳风穴加电针阳白、迎香、地仓等穴;对照组40例,单纯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灸法 翳风
下载PDF
齐刺、扬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钰 张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 4例。治疗组采用扬刺局部阿是穴和齐刺患侧翳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 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 4例。治疗组采用扬刺局部阿是穴和齐刺患侧翳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 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痉挛程度Cohen Albert分级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组显著改善率为8 8.2%,对照组为5 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齐刺、扬刺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具有取穴少、疗效高、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齐刺 扬刺 面肌痉挛 阿是 翳风
下载PDF
针刺面部配合灸翳风穴对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吴龙海 高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针刺配合灸翳风穴对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面部针刺治疗,试验组4... 目的探讨面部针刺配合灸翳风穴对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面部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面部针刺配合灸翳风穴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灸翳风穴治疗风寒型面瘫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针刺 翳风 风寒 面瘫
下载PDF
颊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听力损伤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刘敏 彭桂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602-2606,共5页
【目的】观察颊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听力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鼻咽癌放化疗后听力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颊针(针刺... 【目的】观察颊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听力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鼻咽癌放化疗后听力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颊针(针刺头穴、颈穴、上颈穴)联合穴位注射(在听宫穴和翳风穴处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纯音听力测试(PTA)值和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价2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和耳鸣改善情况。【结果】(1)听力改善情况: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左右听力PTA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2)耳鸣改善情况: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耳鸣TH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耳鸣THI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颊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造成的耳鸣患者疗效显著,同时可以有效减轻和减缓鼻咽癌放化疗后所造成的听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化疗后听力损伤 耳鸣 颊针 穴位注射 听宫穴 翳风穴
下载PDF
翳风穴位注射治疗耳部疾病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洁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38,共2页
介绍翳风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药物选用方法 ,及治疗航空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儿童耳鸣、突发性耳聋验案
关键词 翳风穴位 治疗 耳部疾病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红外热像图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雷 冯鑫鑫 +1 位作者 张奕 应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54-1556,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 Sense美国)检测了80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与75名正常人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 目的:研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 Sense美国)检测了80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与75名正常人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左右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皮肤温度分布基本对称;而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左右翳风穴体表温度分布呈高度不对称,且其失衡性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穴对照点却不存在上述现象。结论: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翳风穴红外热像图存在改变,而非穴对照点却不存在上述现象,从红外角度提示了经穴诊断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皮肤温度 红外热像 翳风穴
下载PDF
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对阴虚血燥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明月 周晓莉 +2 位作者 乔平平 王超 陈玉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689-693,共5页
目的 观察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阴虚血燥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山西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门诊51例阴虚血燥证PSS患者,随机... 目的 观察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阴虚血燥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山西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门诊51例阴虚血燥证P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每次0.2 g,1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养阴通络方,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gren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4、IL-17、IL-6、ESSPR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IFN-γ、IL-4、IL-17、IL-6、ESSP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可改善阴虚血燥证PSS患者的口干、眼干症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羟氯喹 养阴通络方 细胞因子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近20年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温燕婷 陈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92-2196,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及新思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近20年收录的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及新思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近20年收录的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及数据挖掘,分析腧穴配伍的规律。【结果】共收集到139首处方,腧穴总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翳风、听会、听宫、耳门、中渚等;腧穴出现频次最高的归经为手少阳三焦经,其次是足少阳胆经;关联度较高的腧穴组合有“翳风-听宫,翳风-听会,听会-听宫”等。通过聚类分析,以23为标度,得到8个聚类群。【结论】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重视耳部穴位的运用,并与远端配穴相结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暴聋 针刺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翳风 听宫 听会
下载PDF
翳风穴刺血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左甲 杨改琴 +4 位作者 黄丽萍 秦彩娟 张莉君 盛刚 康岁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1-583,共3页
目的:评价翳风穴刺血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9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刺血组、刺血+西药组,每组6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醋酸泼尼松... 目的:评价翳风穴刺血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9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刺血组、刺血+西药组,每组6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刺血组给予翳风穴刺血治疗,刺血+西药组在口服西药的同时配以翳风穴刺血治疗。结果:1综合疗效方面,西药组愈显率83.01%,刺血组92.98%,刺血+西药组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0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第10、30天,刺血组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血+西药组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H-B分级方面,治疗第10天,刺血组及刺血+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翳风穴刺血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配合西药治疗,可增强疗效,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H-B分级方面,优于西药组,尤其是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刺血疗法 翳风穴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5
作者 冷锋强 曹莲瑛 张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1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选择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4星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use-B...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选择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4星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ekmann(H-B)分级量表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是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面神经炎 翳风 贝尔麻痹
下载PDF
Proteasome inhibition suppresses Th17 cell generation and ameliorates autoimmune development in experimental Sjögren’s syndrome 被引量:7
16
作者 Fan Xiao Xiang Lin +10 位作者 Jie Tian Xiaohui Wang Qian Chen Ke Rui Jie Ma Shengjun Wang Qingwen Wang Xiaoqi Wang Dongzhou Liu Lingyun Sun Liwei Lu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924-934,共11页
Immunoproteasome activation in immune cells is involved in the 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proteasome inhibitors show beneficial effects in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but it rem... Immunoproteasome activation in immune cells is involved in the 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proteasome inhibitors show beneficial effects in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but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proteasome inhibi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suppressing autoimmune development in Sjögren’s syndrome(SS).Our previous work has demonstrated a critical role for Th17 cel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SS(ESS)in mice.In this study,we detected high levels of low-molecular-weight protein 7(LMP7),a key subunit of the immunoproteasome,in Th17 cells from ESS mice.Moreover,treatment with bortezomib(BTZ),a proteasome inhibitor,markedly suppressed Th17 differentiation in both murine and human naive T cells in culture.Furthermore,ESS mice treated with BTZ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aliva flow rates and a reduction in tissue destruction in the salivary glands compared with vehicle-treated ESS mice.Notably,BTZ-treated ESS mice showed markedly decreased Th17 cells,germinal center B cells and plasma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In addition,adoptively transferred wild type naive CD4+T cells rapidly differentiated into Th17 cells and induced salivary dysfunction in IL-17-deficient mice immunized for ESS induction.However,BTZ treatment profoundly suppressed the donor T-cell-derived Th17 response and ameliorated the reduction in salivary secretion in IL-17-deficient recipient mice.Taken together,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roteasome inhibition can effectively ameliorate ESS by suppressing the Th17 response,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asome inhibition sjögren’s syndrome Th17 cells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Hiccup by Finger-pressing Yifeng (TE 17): A Report of 148 Cases 被引量:1
17
作者 LI Jing-liang CUI Yi-ju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3年第3期59-60,共2页
Theauthor treated 148 cases of hiccup by finger-pressing Yifeng (TE 17). After one treatment, 97cases were cured; 34 cases were cured after 2-3 treatments, 6 cases were cured after over 4 treatments; and 11 cases obta... Theauthor treated 148 cases of hiccup by finger-pressing Yifeng (TE 17). After one treatment, 97cases were cured; 34 cases were cured after 2-3 treatments, 6 cases were cured after over 4 treatments; and 11 cases obtained no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CCUP ACUPRESSURE Acupuncture-mox ibustion Point TE 17 (yifeng)
原文传递
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8
作者 孙钰 耿君 +3 位作者 杨可 王小燕 江文文 赵亚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以翳风穴为主穴,急性期采用扬刺法治疗,静止期采用齐刺法治疗,恢复期采用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以翳风穴为主穴,急性期采用扬刺法治疗,静止期采用齐刺法治疗,恢复期采用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及合并有疼痛患者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82.3%,对照组分别为86.3%和6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3个疗程后HB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后HB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面神经麻痹 翳风 扬刺 齐刺 傍针刺
下载PDF
不同针刺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钰 耿君 +3 位作者 杨可 王小燕 江文文 赵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选用翳风穴为主,采用急性期扬刺法、静止期齐刺法、恢复期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选用翳风穴为主,采用急性期扬刺法、静止期齐刺法、恢复期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2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的面神经功能评价(HB)评分和头面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100.00%,对照组分别为60.78%%、86.27%,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HB评分、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针刺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分期治疗 不同针刺法 翳风 扬刺法 齐刺法 傍针刺法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肺间质损害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一添 孟祥慧 +4 位作者 孙婷婷 田百玲 赵珊 杨娉婷 肖卫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肺间质改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25例,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28例。15名健康献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肺间质改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25例,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28例。15名健康献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血清中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4,P=-0.000)。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血清IL-17水平(212±77)Dg/ml较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患者(111±25)pg/ml明显升高(P〈O.05),而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干燥综合征肺间质损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肺疾病 间质性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