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之学的自然哲学根基--“十天端”架构中的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博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1-33,共13页
在天人之学的视野中厘清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仅能为天人之学奠定坚实的自然哲学根基,也能为长久以来流行的对董学之各种?神学?或?玄学?的解说有一些新的看法。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以圣人知天并进而与天合一为基本理论追求,以?十天端?... 在天人之学的视野中厘清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仅能为天人之学奠定坚实的自然哲学根基,也能为长久以来流行的对董学之各种?神学?或?玄学?的解说有一些新的看法。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以圣人知天并进而与天合一为基本理论追求,以?十天端?学说为基本理论架构,天的运行之道通过阴阳、五行来展现。董仲舒对阴阳和五行的探讨都是从其自然性意涵出发,实现了对天的最具理性化的解说。在此基础上,董仲舒才能进而与人世政治进行合理比附,实现天人的真正合一。无论是论证天人相副,还是对《春秋》灾异做出独具特色的解释,甚或是构建完善的官制系统,董仲舒都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之学 十天端 阴阳 五行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探讨张元素药性理论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张钰欣 张保春 翟双庆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30-34,共5页
阴阳五行既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现象与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张元素构建药性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与关系,阐述人体组织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构建疾病的发生原理及发展规律,提出疾病的诊疗原则。而... 阴阳五行既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现象与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张元素构建药性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与关系,阐述人体组织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构建疾病的发生原理及发展规律,提出疾病的诊疗原则。而张元素将阴阳五行应用于药性理论构建当中,通过阴阳再分将气味厚薄、药物性能、方剂功效、人体藏象、四时节气结合,构成药物、人体、自然三合一的整体;运用五行分类,创立以药物性用特点为主体的法象药物分类法;依据五行关系,形成以生克制化为法则的遣药制方论。张元素所构建的药性理论体系,不仅将前人药性思想予以总结,对药物升降浮沉、分类等方面进行发挥,也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 张元素 药性理论 易水学派
下载PDF
基于阴阳五行理论探讨肿瘤转移的特发性和趋向性
3
作者 王曼 刘传波 +1 位作者 任卫国 陈昌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6期3272-3274,共3页
肿瘤转移影响预后,与生存期密切相关,故了解肿瘤转移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预防转移。肿瘤传变与各脏腑的自身属性和五行特性相关,即肿瘤转移具有特发性和趋向性,如阴阳合体的肺、肝易发肿瘤,且恶性肿瘤容易转移至肺、肝;阳中之阳脏的心... 肿瘤转移影响预后,与生存期密切相关,故了解肿瘤转移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预防转移。肿瘤传变与各脏腑的自身属性和五行特性相关,即肿瘤转移具有特发性和趋向性,如阴阳合体的肺、肝易发肿瘤,且恶性肿瘤容易转移至肺、肝;阳中之阳脏的心和阴中之至阴的脾不容易长肿瘤,即使脾脏虚弱,脾脏恶性肿瘤发病或癌症转移至脾的几率也比较小。此外,癌症的不同中医证型转移也具有特发性和趋向性,如肺癌痰热证型与脑转移相关,血瘀证型与肝转移相关。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生克乘侮关系预判恶性肿瘤转移,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特别是局部晚期未发生转移患者,顾护未病之脏对延缓或防止转移很有必要。“先安未受邪之地”,使恶性肿瘤患者无疾病进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转移 脏腑 阴阳 五行
下载PDF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志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2-1205,共4页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节着机体脂质稳态。在自噬与脂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有研究证实自噬以"噬脂"促进脂质的分解,又通过某种途径参与脂质合成。同时,脂质沉积抑制自噬水平的高低。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五行学说解释为:自噬"生"脂质合成"、"自噬"生"脂质分解"、"脂质合成"侮"自噬"。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脂质代谢及自噬对于脂质代谢的调节关系具有颇为特殊的意义,将为进一步探究其科学内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学说 自噬 脂质代谢 内稳态
下载PDF
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谈肠道菌群 被引量:18
5
作者 邵晓姣 成泽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36-137,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指导治疗。从中医学的思维角度对肠道菌群进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中医阴阳五行与肠道菌群...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指导治疗。从中医学的思维角度对肠道菌群进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中医阴阳五行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的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更能促进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下载PDF
对水稻理论的质疑:兼新论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的内外因 被引量:13
6
作者 汪凤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2-582,共11页
Talhelm等人认为种植水稻与种植小麦有重大差别,所以,中国水稻文化与小麦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南方的水稻文化更倾向于东亚文化,北方的小麦文化看起来更像西方文化。"水稻理论"视角颇新颖,但能否成立有待检验。以整体思... Talhelm等人认为种植水稻与种植小麦有重大差别,所以,中国水稻文化与小麦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南方的水稻文化更倾向于东亚文化,北方的小麦文化看起来更像西方文化。"水稻理论"视角颇新颖,但能否成立有待检验。以整体思维为例,用"水稻理论"解释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的缘由时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南宋之前的多数中国人虽长期生活在小麦区,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却主要是整体思维,几乎没有分析思维,且整体思维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炉火纯青;二是目前无足够的可靠证据证明种植小麦的中国北方在文化上看起来更像西方,并且北方人擅长的同样是整体思维。这两个矛盾证明"水稻理论"解释不通。其实,促成中国古人崇尚整体思维最可能的外因是:先人从长期的治水经验尤其是从鲧治水失败而大禹治水成功的一反一正事例中直观、真切地看到了天人密切相关理念、顺应自然和通盘考虑(整体思维的雏形)在成功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重要性;促成中国古人崇尚整体思维最可能的内因是蕴含阴阳思维的阴阳学说、蕴含五行思维的五行学说和蕴含阴阳五行思维的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与被认可,它们为中国人如何运用整体思维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思维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思维 水稻理论 治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下载PDF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环境景观设计——以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核心景观区改造设计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阳 秦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进行客观、深入地剖析,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可指导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同时揭示出阴阳学说在景观设计当中该如何体现,五行学说、中药药效和中药植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结合重庆市中药研究... 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进行客观、深入地剖析,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可指导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同时揭示出阴阳学说在景观设计当中该如何体现,五行学说、中药药效和中药植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结合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核心景观区改造设计方案来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对设计理念和方案构思的分析,真正将中药研究院自身特色、阴阳五行学说二者融合到核心区景观设计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药植物
下载PDF
中医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肾脏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跃进 鲁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qu...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微观辨证"等角度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理念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提出现代临床中医肾脏病诊疗模式应是中西医有机结合下的审病-辨证-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阴阳五行学说 微观辩证 肾脏病
下载PDF
五行理论的数学模型及其微分方程组的通解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威 赵致镛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共3页
本文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且结合自己从事中医学术的体会,和在读大学时学的理科课程(如数学分析即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普通物理学、热力学等等),巧妙地应用极限和微分的基本原理,开创性地建立了五行理论的数学模型,及... 本文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且结合自己从事中医学术的体会,和在读大学时学的理科课程(如数学分析即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普通物理学、热力学等等),巧妙地应用极限和微分的基本原理,开创性地建立了五行理论的数学模型,及其定量的微积分公式,和五行理论的微积分方程,并给出了通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理论 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组 通解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永贵 戴翥 罗艳秋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6,共3页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哲学基础是气、阴阳、五行、道法自然和中庸思想。辨证论治的本质是治人以治病,把握患病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进行调节和治疗,充分发挥机体自我治愈疾病的能力,"不治而治",治人而病自愈。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辨证论治 阴阳 五行
下载PDF
论五行学说之成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若晖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93,共12页
五行学说之成立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五行学说成立的标志是五行与阴阳思想相融合,亦即成功解决"五行"与"四时"相配的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王梦鸥发掘的"四时"五... 五行学说之成立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五行学说成立的标志是五行与阴阳思想相融合,亦即成功解决"五行"与"四时"相配的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王梦鸥发掘的"四时"五分以配"五行"虽然理论上精致,不过难以付诸实践,终归湮灭;庞朴抉发的"尚土说"影响较大,可惜完全基于对史料的误解;只有徐复观之说在逻辑与文献两方面都较为合理,且两者配合无间,是以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思想 五行学说 阴阳 尚土说
下载PDF
秦始皇陵所见帝国文明宇宙观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秦始皇陵地宫结构独一无二,"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将秦帝国时代天圆地方理念下的阴阳、五行、水德宇宙观完整地模拟在地下,是对秦帝国体制和皇帝执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体现了秦帝国时期及秦始皇本人的宇宙观。
关键词 秦始皇陵 地宫 阴阳五行 宇宙观
下载PDF
略论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德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11,共6页
本文重点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阴阳和五行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最后简要地论述了它们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与发展,从而说明阴阳、五行范畴的重要哲学价... 本文重点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阴阳和五行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最后简要地论述了它们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与发展,从而说明阴阳、五行范畴的重要哲学价值,这对于明白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起源 形成 运用 发展
下载PDF
绘画与修身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晁利芹 赵雅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3-1264,共2页
古代重视"琴、棋、书、画"对人身心的调养,认为其不仅仅是人文化方面的积累,同时也是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方式,寄托情怀,怡养心神,从而脱离烦恼。其中,绘画具有畅神、愉悦情性的功能,观赏绘画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其来达到... 古代重视"琴、棋、书、画"对人身心的调养,认为其不仅仅是人文化方面的积累,同时也是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方式,寄托情怀,怡养心神,从而脱离烦恼。其中,绘画具有畅神、愉悦情性的功能,观赏绘画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其来达到身心愉悦康健,然而运用绘画治疗疾病及修身养性的研究甚少。笔者尝试从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剖析以供同道交流,故从绘画与阴阳五行学说、绘画与七情及绘画与养生3个方面关系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阴阳五行学说 修身养性
下载PDF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一)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 ,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起源于《易经》,五行学说起源于《尚书》,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内经》 ,中医学科学结构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吸收中国传...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 ,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起源于《易经》,五行学说起源于《尚书》,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内经》 ,中医学科学结构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逻辑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哲学 中医学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科学结构
下载PDF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二)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科学结构学是科学学的分支 ,目的在于探讨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模式。中医学基本构架是阴阳五行学说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起主导作用 ,成为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由于长期的量变积累 ,出现了自然哲学概念与中医学概念的融合现象。
关键词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医学 自然哲学
下载PDF
水书与水族阴阳五行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建国 蒙耀远 文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水字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族先民为了满足生存和理智的需要,把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加以吸收,并结合水族的传统思想,形成了水族的阴阳五行思想,同时以水书的形式将其记录和传承... 水字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族先民为了满足生存和理智的需要,把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加以吸收,并结合水族的传统思想,形成了水族的阴阳五行思想,同时以水书的形式将其记录和传承下来。水书是作为水族阴阳五行思想的载体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书 水族 阴阳五行
下载PDF
楚帛书的宇宙观与古代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4,共5页
长沙出土楚帛书反映了湖湘先民对宇宙起源及其秩序化过程的认识。在这一宇宙观中存在道、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等思想,是研究先秦湖湘地区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楚帛书 宇宙观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下载PDF
“卫气夜行于阴”之我见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强 卢旻 《河南中医》 2002年第3期5-6,共2页
卫气是营养各脏的源泉 ,是联系整体的纽带 ,卫气与五脏的整合 ,反映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以此反映卫气夜行于阴的实质。
关键词 《内经》 卫气 五行学说 阴阳交感
下载PDF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一门学科的概念是该学科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经典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有不合理性,违背科学结构学基本原则,如古代自然哲学概念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替代作用,哲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概念混淆等。中医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的规... 一门学科的概念是该学科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经典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有不合理性,违背科学结构学基本原则,如古代自然哲学概念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替代作用,哲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概念混淆等。中医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的规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结构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