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栀黄口服液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55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爱民 罗世杰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早产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经进一步诊断及排除后,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灌肠治疗。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早产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经进一步诊断及排除后,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5.56%,两组患者胆红素值生后第3天、第5天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口服液 蓝光照射 早产儿黄疸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小兰 白琳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综合措施及蓝光照射治疗,治疗1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2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综合措施及蓝光照射治疗,治疗1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2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结果选取疗效、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指标各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组明显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双歧杆菌
下载PDF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甙的含量
3
作者 宗水珍 徐肖邢 缪静缓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8-62,共5页
采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黄芩甙的极谱行为.在0.24mol·L^-1混合酸-NaOH(Britton-Robinson)(pH=2.1)-2.00×10^-3mol·L^-1KIO3支持电解质中,黄芩甙在-1.17V(vs.SCE)产生一极谱催化波.本文对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 采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黄芩甙的极谱行为.在0.24mol·L^-1混合酸-NaOH(Britton-Robinson)(pH=2.1)-2.00×10^-3mol·L^-1KIO3支持电解质中,黄芩甙在-1.17V(vs.SCE)产生一极谱催化波.本文对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性质、测试条件、干扰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讨论了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机理.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的峰电流与黄芩甙浓度在3.00×10^-7~3.0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y=121.9Cx-4.738,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2.00×10^-7mol·L^-1.利用工作曲线测定了两批茵栀黄注射液中的黄芩甙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进行了回收率试验,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7.9%~102.4%和97.6%~103.1%,该方法底液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茵栀黄注射液 极谱催化波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对G6-PD酶活性下降大鼠溶血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锦文 唐丽君 黄为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通过复制G6-PD酶活性下降大鼠模型,检测G6-PD酶活性及溶血相关指标,研究茵栀黄口服液是否会诱发或加重G6-PD酶活性下降大鼠红细胞溶血。方法按大鼠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记为A组),给予生理盐水,另外五组通过造模后分别处理:阴性... 目的通过复制G6-PD酶活性下降大鼠模型,检测G6-PD酶活性及溶血相关指标,研究茵栀黄口服液是否会诱发或加重G6-PD酶活性下降大鼠红细胞溶血。方法按大鼠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记为A组),给予生理盐水,另外五组通过造模后分别处理: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记为B组),阳性对照组(给予伯氨喹啉,记为C组),茵栀黄大、中、小剂量组(给予口服液提取物,分别记为D、E、F组)。采用四唑氮蓝定量法(NBT)检测G6-PD酶活性。试剂盒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超微量ATP酶测试盒测定红细胞膜Na+-K+-ATP和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 (1)E组大鼠G6-PD酶活性增强,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F组中大鼠G6-PD酶活性无明显改变;(2)与B组相比,伯氨喹啉可以明显升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小剂量茵栀黄口服液对上述指标均没有影响。而茵栀黄大剂量时可以明显升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P<0.01),血清间接胆红素也有升高趋势(P>0.05);3造模后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均降低,E组可以增强大鼠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剂量的茵栀黄口服液可能不会诱发或加重鼠模型的溶血过程,相反,常用剂量可能增强鼠模型G6-PD及Ca2+Mg2+-ATP酶活性,对鼠模型红细胞膜可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伯氨喹啉是已知的氧化型药物,能诱发鼠模型红细胞溶血,与文中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酶活性下降 茵栀黄 溶血 红细胞膜ATP酶活性
下载PDF
BN大鼠和RBL-2H3细胞作为茵栀黄注射液过敏反应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昱 张军霞 +2 位作者 周继春 李展 李振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08-1914,共7页
目的探索建立茵栀黄注射液过敏反应的BN大鼠动物模型和RBL-2H3细胞模型。方法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试验,比较BN大鼠和Hartley豚鼠的过敏反应症状和反应分级,检测血清IgE和组胺水平;检测茵栀黄注射液... 目的探索建立茵栀黄注射液过敏反应的BN大鼠动物模型和RBL-2H3细胞模型。方法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试验,比较BN大鼠和Hartley豚鼠的过敏反应症状和反应分级,检测血清IgE和组胺水平;检测茵栀黄注射液作用后RBL-2H3细胞上清组胺释放量,并监测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过敏反应分级比较,两次攻击后BN大鼠高剂量组较阴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artley豚鼠各剂量组较阴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BN大鼠各剂量组组胺水平较阴性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分别<0.01、0.05),豚鼠仅高剂量组较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BL-2H3细胞上清中,各剂量组组胺释放量与加药浓度正相关,细胞Ca^(2+)荧光强度的对数与加药浓度的对数正相关。结论BN大鼠评价茵栀黄注射液过敏反应较豚鼠更敏感,血清组胺可作为评价指标;RBL-2H3细胞可用于过敏反应检查的体外模型,细胞上清组胺释放量与细胞Ca^(2+)荧光强度可作为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过敏反应 BN大鼠 RBL-2H3细胞 组胺 CA^(2+)
下载PDF
知黄汤治疗阴虚热盛型消渴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6
作者 顾建伟 朱珩 鲍小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S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知黄汤治疗阴虚热盛型消渴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口服格列吡嗪缓释片5mg/次,1次/d,早餐前服用。治疗组56例知黄汤(地骨皮、生地各15g,知母、玉竹各20g,丹参10g... [目的]观察知黄汤治疗阴虚热盛型消渴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口服格列吡嗪缓释片5mg/次,1次/d,早餐前服用。治疗组56例知黄汤(地骨皮、生地各15g,知母、玉竹各20g,丹参10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1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0.35%。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8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黄汤治疗阴虚热盛型消渴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糖尿病 阴虚热盛 知黄汤 格列吡嗪缓释片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随机平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瑞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片,观察组患者口服茵栀...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片,观察组患者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以及瘙痒症状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早产,羊水污染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改善ICP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茵栀黄 熊去氧胆酸 疗效
下载PDF
芪夏蛭黄汤辅治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朝 蒋莉莉 +1 位作者 施莉莉 钱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461-1462,共2页
目的:观察芪夏蛭黄汤辅治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芪夏蛭黄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脾肾气阴两... 目的:观察芪夏蛭黄汤辅治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芪夏蛭黄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脾肾气阴两虚证症状积分和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都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夏蛭黄汤辅治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脾肾气阴两虚证 芪夏蛭黄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芪夏蛭黄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阴两虚)疗效及对血清TGF-β1、TIM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朝 蒋莉莉 +1 位作者 施莉莉 钱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芪夏蛭黄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阴两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淮安市楚州中医院就诊的慢性衰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芪夏蛭黄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阴两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淮安市楚州中医院就诊的慢性衰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芪夏蛭黄汤内服治疗,1剂/d,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肾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以及血清TGF-β1、TIMP-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和肾纤维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明显降低(P <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肾纤维化指标血清HA、PC-Ⅲ、C-Ⅳ水平均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44%对比,观察组(88.3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TIMP-1水平明显降低(P <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TIMP-1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芪夏蛭黄汤治疗慢性肾衰脾肾气阴两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肾功能纤维化,提高临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TGF-β1、TIMP-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芪夏蛭黄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