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翅果蝇YolkProtein1基因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祝晴 王瑞娟 +5 位作者 覃冬云 陈浩 代晓彦 刘艳 周紫章 翟一凡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i)是一种农业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可对多种水果产生不可逆损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斑翅果蝇YolkProtein1(Ds-YP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Ds-YP1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克隆多肽并构... 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i)是一种农业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可对多种水果产生不可逆损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斑翅果蝇YolkProtein1(Ds-YP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Ds-YP1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克隆多肽并构建pET-32a-c(+)-Ds-YP1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并免疫小鼠制备抗体;用成功制备的抗体进行斑翅果蝇蛋白WesternBlot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pET-32a-c(+)-Ds-YP1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His-Ds-YP1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小鼠成功制备并纯化了Ds-YP1多克隆抗体。制备的Ds-YP1多克隆抗体不但能识别His-Ds-YP1融合蛋白,而且能识别斑翅果蝇Ds-YP1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斑翅果蝇Ds-YP1的多克隆抗体,对进一步研究YolkProtein蛋白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翅果蝇 卵黄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
下载PDF
AProteinase Responsible for Degrading Yolk Proteins in Tussah(Antheraea pernyi)
2
作者 赵小凡 王金星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4年第1期37-41,T001,共6页
A proteinase responsible for degradation of yolk proteins has been discovered in oocyte of Antheraea pernyi which was found to found to hydrolyze vitelluin effectively in acidic pH. Using bovine hemoglobin as substrat... A proteinase responsible for degradation of yolk proteins has been discovered in oocyte of Antheraea pernyi which was found to found to hydrolyze vitelluin effectively in acidic pH. Using bovine hemoglobin as substrate,the optimum pH was determine3d at 3.5.Unaffected by EDTA and DipF, the activity of the proteinase was strongly inhibited by E64 and other thiol blocking reagents. It is thus very likely to be a cysteine proteinase. Activity of the proteinas. was found to be increasing in developing oocy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eraea pernyi yolk proteins Degredative proteinase.
下载PDF
水解蛋黄的乳化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敢 董世建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6-315,共10页
蛋黄具有突出的营养价值和乳化特性,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配料。天然蛋黄中存在的不溶性颗粒结构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历的热处理可能会导致蛋黄乳液的乳化稳定性较差。水解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且低能耗的改性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蛋黄乳化... 蛋黄具有突出的营养价值和乳化特性,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配料。天然蛋黄中存在的不溶性颗粒结构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历的热处理可能会导致蛋黄乳液的乳化稳定性较差。水解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且低能耗的改性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蛋黄乳化性的改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水解对蛋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乳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探讨了蛋黄水解产物异味的产生机制及脱除工艺。最后总结了基于蛋黄乳化性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概况,以期为蛋黄水解改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 蛋白质 限制性酶解 乳化性 异味
下载PDF
原发子宫内膜卵黄囊瘤1例并文献回顾
4
作者 宗桂娟 赵敏 陈旭东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38-2040,I0005,共4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子宫内膜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报告南通市肿瘤医院2020年5月诊断YST 1例,收集病人相关临床信息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手术方案、化学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20个月。并复习原发子... 目的提高对原发子宫内膜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报告南通市肿瘤医院2020年5月诊断YST 1例,收集病人相关临床信息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手术方案、化学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20个月。并复习原发子宫内膜YST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子宫内膜YST 1例,采取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手术、网膜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在术后化疗接受BE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和顺铂)治疗方案,随访20个月,病人预后佳。结论原发性子宫内膜YST是一种罕见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迄今为止尚未有共识性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化疗被认为是治疗原发性子宫内膜YST的有效方法。术后随访血清AFP水平可用于监测治疗结果以及检测治疗后的转移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胚层窦瘤 子宫内膜卵黄囊瘤 甲胎蛋白(AFP) 病理学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冷冻干燥对蛋黄粉水溶性、结构特性和活性抗体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喆 任广跃 +7 位作者 段续 郭净芳 金鑫 苗峻伟 余祖艳 赵梦月 昂媛 王兆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9-234,共6页
该研究以新鲜蛋黄为原料,通过添加双糖(蔗糖和海藻糖)制备了含有不同辅料的蛋黄粉(egg yolk powder,EYP),研究了EYP的溶解度、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活性卵黄抗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海藻糖的EYP溶解度为3... 该研究以新鲜蛋黄为原料,通过添加双糖(蔗糖和海藻糖)制备了含有不同辅料的蛋黄粉(egg yolk powder,EYP),研究了EYP的溶解度、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活性卵黄抗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海藻糖的EYP溶解度为37.50%和31.40%,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0%和109%;活性抗体含量则分别提高了10.65%和16.21%。此外,微观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表明冷冻干燥破坏了EYP中蛋白质的结构,诱导了脂蛋白的聚集以及脂质的融出,导致EYP颗粒的聚集。双糖的添加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冷冻干燥对蛋白质的损伤,提高了EYP的溶解度和活性抗体含量。研究结果可为EYP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扩大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蛋黄粉 蛋白质 溶解度 卵黄抗体
下载PDF
腌制条件对熟制咸鸭蛋蛋黄组织形态及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徐群博 李秀华 +1 位作者 肖性龙 余以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7,共8页
为探索咸鸭蛋腌制条件对熟制后蛋黄组织形态及组成的影响,以期减少熟制咸鸭蛋蛋黄中的硬芯含量,通过称量法、原子火焰吸收光谱分析、凯氏定氮法、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不同腌制浓度和时间下咸蛋... 为探索咸鸭蛋腌制条件对熟制后蛋黄组织形态及组成的影响,以期减少熟制咸鸭蛋蛋黄中的硬芯含量,通过称量法、原子火焰吸收光谱分析、凯氏定氮法、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不同腌制浓度和时间下咸蛋黄不同部位理化性质以及生熟咸蛋黄微观结构的不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黄硬芯从鸭蛋腌制的第2周出现,随着腌制时间延长,硬芯逐渐变大,腌制完成后占蛋黄总质量的33.64%~44.80%,水分含量约为21.47%~23.49%。硬芯的Na+含量在10.66~11.47 mg/g之间。腌制完成后,蛋黄外部的游离脂肪含量约为34.79%~36.34%,与外部相比,硬芯的游离脂肪含量更低,约为17.71%~27.90%,且随着腌制液盐浓度的上升而增加。腌制后蛋黄硬芯蛋白质含量上升至30%以上,高于外部。蛋黄经加热后,硬芯部分蛋黄微粒颗粒度较小,且形成间隙较小的连续结构。盐分渗透的先后顺序导致蛋黄中不同部位在组织结构和组成成分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熟制后蛋黄硬芯及外部的差别,且较高的腌制时间和浓度均会加剧硬芯的形成。在15%盐浓度条件下腌制4周后,得到的成熟咸蛋黄在熟制后硬芯含量较少,食用品质更好。本文分析了咸鸭蛋腌制条件对熟制蛋黄组成及组织形态的影响,对于提升咸鸭蛋蛋黄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蛋黄 硬芯 蛋白质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咸鸭蛋腌制过程中蛋黄凝聚变化分析
7
作者 陈颜红 王修俊 +1 位作者 于沛 聂黔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7-389,共13页
为研究贵州三穗特色咸鸭蛋腌制过程中,蛋黄凝聚过程的变化及关键控制点,采用低盐腌制,检测氯化钠作用下,蛋黄凝聚部分的蛋白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8 d时,离子键及疏水相互作用增强,氢键及二硫键减弱,α-螺旋与β-折叠的占比降... 为研究贵州三穗特色咸鸭蛋腌制过程中,蛋黄凝聚过程的变化及关键控制点,采用低盐腌制,检测氯化钠作用下,蛋黄凝聚部分的蛋白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8 d时,离子键及疏水相互作用增强,氢键及二硫键减弱,α-螺旋与β-折叠的占比降低,γ-随机结构与β-转角的占比增加,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发生变性,NaCl改变了低密度脂蛋白结构,蛋黄的蛋白质-脂肪乳化体系被破坏,未发生聚集形成凝胶结构。腌制12~16 d时,离子键强度减弱,氢键、疏水作用、二硫键含量增加,α-螺旋结构占比继续下降,γ-随机、β-折叠、β-转角结构占比均略有上升,蛋黄蛋白质分子发生聚集,并出现较明显的松沙口感,出油量在40%以上。腌制16~28 d时,低密度脂蛋白结构继续更新,蛋黄水分继续流失,为脂质分子聚集形成油滴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蛋黄的脱水与蛋白质凝胶的结合使蛋黄最终成为球状凝聚体。观察腌制过程中蛋黄凝聚部分的微观结构,发现蛋黄颗粒逐渐减小,排列紧密,且出现交联作用,这是腌制咸蛋黄产生特殊的松沙感的主要原因。结论:腌制12~16 d是咸蛋黄形成独特松沙口感及渗油现象的关键阶段,蛋白质分子的聚集有利于油脂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蛋 腌制 蛋黄凝聚 油脂 蛋白质化学
下载PDF
小体鲟卵黄雌性蛋白分离纯化及抗血清的研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霍堂斌 张颖 +1 位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9,共8页
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Linnaeus)卵黄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小体鲟卵黄蛋白粗提液的质量浓度为25.04 mg/mL,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出现3个蛋白峰。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免疫扩散... 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Linnaeus)卵黄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小体鲟卵黄蛋白粗提液的质量浓度为25.04 mg/mL,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出现3个蛋白峰。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免疫扩散等方法研究表明,小体鲟卵黄蛋白由分子量分别为132.1 kD、97.4 kD、85.9 kD、67.0 kD、59.2 kD、47.6 kD、30 kD、14.3 kD和12.8 kD的9个亚基组成;层析后峰B蛋白为卵黄雌性特异蛋白(yolk female specific protein,YFSP),是一种糖脂磷蛋白,具有雌性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抗体具有种属特异性。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卵黄雌性特异蛋白(YFSP)与血清雌性蛋白(FSSP)免疫印迹图谱上都显示分子量为97.4 kD和30 kD的2条杂交带,可见两种蛋白在免疫原性上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体鲟 卵黄蛋白 卵黄雌性特异蛋白
下载PDF
家蝇卵黄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夏平安 刘维全 +3 位作者 江禹 孙绍光 杨淑艳 王吉贵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8-694,共7页
从家蝇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到含约 1 7kb 5′上游区的家蝇卵黄蛋白 1基因组基因序列 ,根据其 5′上游序列 ,PCR扩增出大小不同的 4个启动子片段 ,分别插入到切除了CMV启动子的 pCMV GFP质粒中的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上游 ,构建了 pMYP1 GF... 从家蝇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到含约 1 7kb 5′上游区的家蝇卵黄蛋白 1基因组基因序列 ,根据其 5′上游序列 ,PCR扩增出大小不同的 4个启动子片段 ,分别插入到切除了CMV启动子的 pCMV GFP质粒中的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上游 ,构建了 pMYP1 GFP、pMYP2 GFP、pMYP3 GFP和 pMYP4 GFP 4个重组质粒。另将 +6 84 /+7、+116 5 /+7这两个启动子片段用SpeⅠ和HindⅢ双酶切 ,去除包含CAAT/TATA盒的 +30 2 /+7序列区后 ,分别构建了pMYP5 GFP和 pMYP6 GFP两个重组质粒。通过电转移实验和荧光检测表明 ,+6 84 /+7、+116 5 /+7、+16 16 /+7这 3个启动子片段具有转录活性 ,而 +6 84 /+7启动子片段的转录活性最强 ,+2 96 /+7、+6 84 /+30 2、+116 5 /+30 2这 3个启动子片段无转录活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30 2 /+7序列区为启动子的核心部分 ,+30 2到 +16 16之间存在调控性启动子或增强子等其他一些顺式元件。细胞转染实验证实 ,6种启动子片段在BHK-2 1和Sf9细胞中都未表现出可检测的转录活性 ,说明家蝇卵黄蛋白基因启动子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卵黄蛋白 基因 启动子 克隆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高温对西花蓟马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亚斌 孙丽娟 +4 位作者 李洪刚 王思芳 张彬 郑长英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目的】为探明短时高温热激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生殖力和卵巢发育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龄、2龄若虫,预蛹,蛹和1日龄成虫,采用不同高温(41和45℃)短时(2 h)处理,观察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 【目的】为探明短时高温热激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生殖力和卵巢发育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龄、2龄若虫,预蛹,蛹和1日龄成虫,采用不同高温(41和45℃)短时(2 h)处理,观察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高温热激主要抑制了西花蓟马生殖器官和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卵巢管数量减少,卵巢管和胚胎发育畸形;电泳结合不同的染色方法证明西花蓟马的卵黄蛋白为一种磷酸化、糖基化的脂蛋白,由3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116,70和47 k Da。除热激蛹期外,热激其他龄期的若虫对其当代成虫卵黄蛋白合成都起到抑制作用,且45℃热激1龄或2龄若虫后,其对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持续到了F_1代。【结论】温度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是由于其对生殖器官发育和卵黄蛋白合成的影响引起的。本研究为西花蓟马的卵黄蛋白和卵黄发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热激 卵巢 卵黄蛋白 生殖力
下载PDF
食盐对咸蛋黄蛋白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华 彭辉 +1 位作者 林捷 吕雪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7,共5页
研究氯化钠对咸鸭蛋蛋黄中蛋白质特性的影响。新鲜蛋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95g/100g湿基,第15周咸蛋黄中为4.30g/100g湿基;新鲜蛋黄的巯基含量为0.057mmol/g pro,到第3周出现峰值0.102mmol/g pro;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食盐对咸蛋... 研究氯化钠对咸鸭蛋蛋黄中蛋白质特性的影响。新鲜蛋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95g/100g湿基,第15周咸蛋黄中为4.30g/100g湿基;新鲜蛋黄的巯基含量为0.057mmol/g pro,到第3周出现峰值0.102mmol/g pro;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食盐对咸蛋黄蛋白质的耐热性有促进作用,新鲜蛋黄热转变温度为79.06℃,第15周转变温度升高到80℃;SDS-PAGE电泳表明食盐的腌制没有对蛋白质肽链结构产生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新鲜蛋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占74.67%,腌制以后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部分转化为T转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 蛋白质 巯基 二级结构
下载PDF
昆虫卵黄蛋白分子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胜张 叶恭银 刘朝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6-1209,共14页
卵黄原蛋白(Vg)、卵黄多肽(YP)和小卵黄蛋白(minor YP)是昆虫三类主要的卵黄蛋白,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已经解析的Vg,YP和minor YP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对三者同源性研究的... 卵黄原蛋白(Vg)、卵黄多肽(YP)和小卵黄蛋白(minor YP)是昆虫三类主要的卵黄蛋白,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已经解析的Vg,YP和minor YP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对三者同源性研究的基础,对其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g,YP和minor YP是三类具有不同进化祖先的卵黄蛋白,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低。Vg在系统进化过程中最为保守,与人类的血清载脂蛋白B(ApoB)具有较高的同源性;YP与脊椎动物的肝脂酶和胰脂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minor YP与脊椎动物胃脂肪酶和舌脂肪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时,对三者的分子特性做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原蛋白 卵黄多肽 小卵黄蛋白 分子进化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光棘球海胆的主要卵黄蛋白c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遵春 包振民 +3 位作者 董颖 赫崇波 韩家波 王丽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2-359,共8页
提取成熟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性腺中的RNA做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中已知海胆(编号:AB097218、AB192414、AY090112)主要卵黄蛋白MYP c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LA PCR方式分段扩增并测序得到了光棘球海胆MYP cDNA的全序列... 提取成熟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性腺中的RNA做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中已知海胆(编号:AB097218、AB192414、AY090112)主要卵黄蛋白MYP c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LA PCR方式分段扩增并测序得到了光棘球海胆MYP cDNA的全序列。扩增的cDNA全长4 061 bp,包含4 047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 349个氨基酸。用CluxtalX1.83对光棘球海胆与其他几种已知海胆MYP cDNA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3.01计算遗传距离及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光棘球海胆与其他7种海胆的MYP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从氨基酸水平上看,光棘球海胆与红海胆(Pseudocentrotus depressus)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69±0.01;与同科的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紫球海胆(S.purpuratus)、中间球海胆(S.intermedius)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095±0.012、0.098±0.011和0.101±0.012;与白棘三列海胆(Tripneustes gratilla)、拟球海胆(Paracentrotus lividus)及绿海胆(Lytechinus variega-tus)亲缘关系相对较远,遗传距离分别是0.216±0.017、0.218±0.017和0.535±0.028。获得光棘球海胆MY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棘球海胆 主要卵黄蛋白cDNA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卵黄脂磷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顾建华 孟艳玲 +1 位作者 吕军开 周忠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和免疫印迹技术研究河川沙塘鳢卵巢发育过程中的卵黄磷脂蛋白结构和含量变化情况。河川沙塘鳢卵黄磷脂蛋白的分子量为440 kD,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其由3个亚集团组成,分子量分别为95-105 kDa、41.3 kDa和30.7 kDa。7-9月卵...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和免疫印迹技术研究河川沙塘鳢卵巢发育过程中的卵黄磷脂蛋白结构和含量变化情况。河川沙塘鳢卵黄磷脂蛋白的分子量为440 kD,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其由3个亚集团组成,分子量分别为95-105 kDa、41.3 kDa和30.7 kDa。7-9月卵巢中不含卵黄脂磷蛋白,10月起开始累积,翌年3月达到最高值,4-5月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其后显著降低,水溶性总蛋白年变化周期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但是在7-9月有一个的基本量。试验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卵巢在10月已经开始发育,比形态观察结果提前10个月。雌性河川沙塘鳢在10月起开始启动水溶性蛋白质特别是卵黄磷脂蛋白的合成,并逐渐累积至翌年3月,3月起开始进入繁殖期,4-5月为产卵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卵黄蛋白 酶联免疫反应 免疫印迹反应
下载PDF
红螯光壳螯虾卵黄磷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荷迪 周忠良 赵云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共5页
采用凝胶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红螯光壳螯虾 (Cheraxquadricarinatus)卵巢中的卵黄磷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显示该虾的卵黄磷蛋白是一个分子量为 3 69ku的多聚体 ,由分子量为 85 4、80 6... 采用凝胶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红螯光壳螯虾 (Cheraxquadricarinatus)卵巢中的卵黄磷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显示该虾的卵黄磷蛋白是一个分子量为 3 69ku的多聚体 ,由分子量为 85 4、80 6、76 6、73 7ku的四个亚基组成。染色分析表明卵黄磷蛋白为糖 磷 类胡萝卜素结合的复合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天冬氨酸 (Asp)和谷氨酸 (Glu)为主要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光壳螯虾 卵黄磷蛋白 卵黄蛋白 氨基酸组成 分离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黑龙江茴鱼卵黄脂磷蛋白分离纯化及抗血清的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索力 曲秋芝 +3 位作者 孙大江 张颖 王雪 赵吉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229-234,共6页
采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法,对黑龙江茴鱼卵黄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层析洗脱共得到3个蛋白峰。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免疫扩散等方法研究表明:黑龙江茴鱼卵黄蛋白(Yolk protein)含有分子量分别为567.2,486.3,157.5 kDa的3种蛋白,... 采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法,对黑龙江茴鱼卵黄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层析洗脱共得到3个蛋白峰。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免疫扩散等方法研究表明:黑龙江茴鱼卵黄蛋白(Yolk protein)含有分子量分别为567.2,486.3,157.5 kDa的3种蛋白,由分子量分别为80.7,68.7,46.8,39,30,20.9,16.7,14.9,14.1 kDa的9个蛋白亚基组成;峰2蛋白为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分子量为486.3 kDa,由分子量为80.7,30,14.9,14.1 kDa的4个蛋白亚基组成;纯化的黑龙江茴鱼Lv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源多克隆抗血清,用免疫扩散的方法测定Lv抗血清效价为1∶64;免疫双扩散检测表明,抗Lv血清表现出明显的雌性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茴鱼 卵黄蛋白 卵黄脂磷蛋白 纯化
下载PDF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高温胁迫应答基因应激表达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国华 吉成龙 +2 位作者 杨建敏 王卫军 任利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88,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刺参高温胁迫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中2个上调表达差异基因hsp70和l(2)efl,2个下调表达差异基因pcsk9和myp,在不同温度、不同胁迫时间以及不同组织中的应激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在15—30℃范围内,温度越高hsp70和...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刺参高温胁迫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中2个上调表达差异基因hsp70和l(2)efl,2个下调表达差异基因pcsk9和myp,在不同温度、不同胁迫时间以及不同组织中的应激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在15—30℃范围内,温度越高hsp70和l(2)efl基因相对表达量越多;而pcsk9、myp基因随着温度升高其表达量下降。在30℃高温胁迫0—3h时间内,hsp70表达量的变化最为显著,表现为先升后降再升;l(2)efl在1h后开始明显的上调表达,在2.5h之后呈下降趋势;pcsk9和myp基因表现为表达下调,表达量最小值分别在3h和2h。常温下hsp70、l(2)efl和pcsk9均在体壁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呼吸树中表达量最少,myp在消化道中表达量最高,在纵肌中表达量最少;高温胁迫后hsp70、l(2)efl均在呼吸树中上调表达量变化最显著;pcsk9和myp分别在呼吸树和纵肌中下调表达量变化最显著。这4种基因通过表达产物量的变化或作为功能蛋白直接参与代谢调节,或作为调节蛋白调控胁迫功能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来提高刺参对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高温胁迫 热休克蛋白70 类致死必需蛋白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主要卵黄蛋白
下载PDF
小体鲟卵黄蛋白生化特性及合成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堂斌 张颖 +1 位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5,共9页
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从小体鲟鱼卵粗提液中,提纯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和卵黄高磷蛋白(Phosvitin,Pv)。卵黄脂磷蛋白(含糖、磷和脂,等电点7.50)具有雌性特异性,分子量为144kD,由97.4kD和30kD的大小2个亚基组成。卵... 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从小体鲟鱼卵粗提液中,提纯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和卵黄高磷蛋白(Phosvitin,Pv)。卵黄脂磷蛋白(含糖、磷和脂,等电点7.50)具有雌性特异性,分子量为144kD,由97.4kD和30kD的大小2个亚基组成。卵黄高磷蛋白(含糖、磷,等电点8.30)其分子量为66kD,其具有两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7.6kD、16.8kD。制备卵黄脂磷蛋白兔抗血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年龄小体鲟的肝脏、肠、卵(Ⅱ—Ⅴ期卵巢)及血涂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小体鲟卵巢发育到Ⅳ期前,卵黄蛋白主要靠卵母细胞自身合成,这个时期内源性合成卵黄蛋白;当卵巢发育到Ⅳ期,卵母细胞自身不合成卵黄蛋白,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卵黄蛋白原,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卵巢,被卵母细胞吸收后,裂解为卵黄蛋白,这个时期外源性合成卵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体鲟 卵黄蛋白 生化特性 免疫组织化学 合成途径
下载PDF
对虾卵黄蛋白的生化性质及卵黄蛋白原合成部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成锋 蔡生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关键词 对虾 卵黄蛋白 生化性质 合成部位 合成机理 内分泌调控机制
下载PDF
大阪鲫鱼两种卵黄蛋白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朝军 刘荣臻 +1 位作者 王浩 刘智慧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24-330,共7页
以电泳提纯的卵黄脂磷蛋白和卵黄蛋白L制备兔抗两种蛋白的抗血清。采用PAP法对性腺成熟雌性大阪鲫鱼的肝细胞和卵母细胞进行两种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有强烈的卵黄脂磷蛋白的阳性反应,特别是在线粒体的... 以电泳提纯的卵黄脂磷蛋白和卵黄蛋白L制备兔抗两种蛋白的抗血清。采用PAP法对性腺成熟雌性大阪鲫鱼的肝细胞和卵母细胞进行两种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有强烈的卵黄脂磷蛋白的阳性反应,特别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也发现卵黄脂磷蛋白的阳性反应。而另外一种类似于卵黄高磷蛋白的卵黄蛋白──卵黄蛋白L在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均呈现阴性反应。提示卵黄脂磷蛋白的前体物质存在于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中,而卵黄蛋白L则不是来源于肝细胞。卵母细胞的卵黄颗粒上两种蛋白均呈现阳性反应。卵母细胞外的滤泡细胞也存在卵黄脂磷蛋白的阳性反应。透明带和卵母细胞表面的凹陷中存在卵黄脂磷蛋白的阳性反应颗粒物质,并发现大量纤维状物质存在于透明带和卵母细胞表面。这揭示卵黄脂磷蛋白的前体物质可能首先进入滤泡细胞,分解后经透明带被卵母细胞吞噬摄入,并与卵黄蛋白L共同存在于卵黄颗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阪鲫鱼 卵黄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