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权断层泥比率法(WSGR)定量判别断层封闭性——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永安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储华 于雯泉 丁建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断层封闭性评价是断块圈闭成藏条件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改进断层泥比率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加权断层泥比率法(WSGR)。首先,通过不同的地质模型开展断层泥比率法计算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断层断距、泥质含... 断层封闭性评价是断块圈闭成藏条件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改进断层泥比率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加权断层泥比率法(WSGR)。首先,通过不同的地质模型开展断层泥比率法计算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断层断距、泥质含量及泥岩分布特征是泥岩涂抹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认为断层断距范围内,滑过目标位置的对置盘所有泥质含量都具有涂抹贡献,但不同点的涂抹贡献不同,距离目标位置越近泥质含量越高的对置盘泥岩点,其涂抹贡献越大。为此引入了一个新的表征参数——距离系数,定义为断层断距与各泥岩点到目标位置距离的差与断层断距的比值,来表征泥岩分布对泥岩涂抹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加权断层泥比率计算方法,定义为各点的泥质含量与距离系数的乘积之和再与距离系数之和的比值。利用加权断层泥比率法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已知的油水层进行封闭性验证,认为当加权断层泥比率值大于0.6时,断层具有较好的封闭性,从而确定了该方法的封闭性判别标准。在高邮凹陷永安等地区始新统戴南组断层封闭性评价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断层泥比率法 距离系数 断层封闭性 永安地区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稀土元素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安地区物源分析为例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宁 樊德华 +1 位作者 郝运轻 李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32,共6页
通过稀土元素(REE)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完善,在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安地区开展稀土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永安地区母岩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以及沉积区沙四段和沙三段各层段的稀土元素... 通过稀土元素(REE)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完善,在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安地区开展稀土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永安地区母岩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以及沉积区沙四段和沙三段各层段的稀土元素分布形式。通过母岩区与沉积区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对比,完成了沉积区沙四段和沙三段的物源分析。永安地区沉积区沙四段与母岩区中生界、下古生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最相似;沉积区沙三中、下亚段与母岩区中生界、下古生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兼有太古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沉积区沙三上亚段稀土元素分布形式与母岩区太古界稀土元素特征相似。沉积区与母岩区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差异性,反映了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各时期物源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稀土元素(REE) 分析方法 永安地区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覆盖区岩溶溶洞的微动探测试验研究——以福建永安大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光明 徐佩芬 +6 位作者 李长安 凌甦群 赵举兴 杜亚楠 游志伟 江秋明 李传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544,共9页
基于岩溶发育位置及程度等规律对现代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利用二维微动剖面探测方法开展灰岩岩溶区地层结构探测,获得关于隐伏岩溶洞穴发育规律的新认识。二维微动探测方法利用天然源面波的优势,不受人文居住环境干扰限制,在浅层地... 基于岩溶发育位置及程度等规律对现代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利用二维微动剖面探测方法开展灰岩岩溶区地层结构探测,获得关于隐伏岩溶洞穴发育规律的新认识。二维微动探测方法利用天然源面波的优势,不受人文居住环境干扰限制,在浅层地质结构探测方面凸显出优势。利用该方法研究覆盖区岩溶发育规律,在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内两处岩溶国家地下水监测井钻孔旁,通过钻孔孔内S波速度波速测试结果分析总结地层速度规律,同时二维微动剖面探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对比揭示,灰岩岩溶发育、不发育段的视S波速度分别为1 000~1 600 m/s,1 700 m/s以上,灰岩中溶洞的视S波速度为300~850 m/s,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微动视S波速度剖面,进一步揭示坑边和霞鹤地区地下岩溶洞穴虽整体发育形态表现为层状,但其发育形式主要为岩溶管道型;区内岩溶深度达160 m,发育深度与地形起伏有一定相关性。基于2处试验区的总结性规律,分析了大湖盆地内另一微动测线处的岩溶发育规律并得到验证。由此可见,通过微动剖面结果与钻孔对比分析规律,可利用该规律以微动剖面结果为基础推测该区域其他无钻孔区域的岩溶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微动探测能较直观地探测覆盖型岩溶区地下灰岩溶洞的发育及空间分布情况,并可追踪分析岩溶的横向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探测 视S波速度 覆盖型岩溶 永安大湖盆地
下载PDF
福建永安白垩纪红层盆地丹霞地貌及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诗经 《福建地质》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永安白垩纪红层盆地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东隅,大地构造处于华夏古陆武夷隆起的西南部,盆地内晚白垩世崇安组紫红色厚层-巨厚层砾岩、砂砾岩经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发育峰丛、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正地貌和线谷、巷谷、峡谷、峡谷曲... 永安白垩纪红层盆地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东隅,大地构造处于华夏古陆武夷隆起的西南部,盆地内晚白垩世崇安组紫红色厚层-巨厚层砾岩、砂砾岩经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发育峰丛、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正地貌和线谷、巷谷、峡谷、峡谷曲流等负地貌,构成风光旖旎的丹霞地貌景观。永安红层盆地丹霞地貌于上新世开始发育,现已处于中年期发展演化阶段,是开展中年期丹霞地貌旅游和科考的宝贵地质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红层盆地 白垩纪 福建永安
下载PDF
晋江——永安断裂带在泉州盆地的表现特征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何耀堂 《福建建筑》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表明,晋江-永安断裂带在泉州盆地深部切穿中、下地壳和莫霍面,影响宽度约2Km,表现为韧性变形为主的走滑断层;在浅部影响宽度约12Km,表现为一组北西向断裂,以正断层为主,兼有左旋性质,是泉州盆地控盆断裂...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表明,晋江-永安断裂带在泉州盆地深部切穿中、下地壳和莫霍面,影响宽度约2Km,表现为韧性变形为主的走滑断层;在浅部影响宽度约12Km,表现为一组北西向断裂,以正断层为主,兼有左旋性质,是泉州盆地控盆断裂。该组断裂上陡下缓,向深部呈铲式归并到上地壳与中地壳之间的界面上(深度11.0~11.5Km),均为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来不活动,未来发生破坏性地震(≥6.0级)的可能性很小,对泉州市的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但危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江-永安断裂带 表现特征 影响 泉州盆地
下载PDF
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祖辅平 舒良树 李成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晚古生代永安盆地位于华夏块体武夷山隆起南缘,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是在政和—大埔断裂带基础上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显示了盆地本身乃... 晚古生代永安盆地位于华夏块体武夷山隆起南缘,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是在政和—大埔断裂带基础上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显示了盆地本身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沉积环境在不同地质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区段沉积相变化的异同特征;永安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间主要为(-15^-25‰),与同时期金衢盆地北缘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间(-20^-30‰)较为相似,盆地有机碳TOC与同时期萍乐盆地TOC也有相似之处,这些特征表明,永安盆地成盆时期的沉积环境在区域范围内与其他盆地具有相同之处,即同为海陆过渡环境;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浙闽沿海地区含碳层位多为中新生代,而永安盆地则为晚古生代。在晚古生代永安盆地成盆期,浙闽沿海地区为一隆起区,该隆起区和武夷山隆起区共同构成了永安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这一认识与区域古流向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有机碳 沉积环境 晚古生代 永安盆地 福建
原文传递
岩溶区地下溶洞综合物探探测试验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大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40
7
作者 黄光明 赵举兴 +1 位作者 李长安 林淑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4-1191,共8页
基于隐伏岩溶区地下溶洞的发育特征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开展灰岩区地下溶洞探测试验研究,获得地下溶洞探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包括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内两处岩溶国家地下水监测井钻... 基于隐伏岩溶区地下溶洞的发育特征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开展灰岩区地下溶洞探测试验研究,获得地下溶洞探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包括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内两处岩溶国家地下水监测井钻孔旁在内的三条综合物探剖面选用电测深法、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探测法进行试验,并与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岩溶物性特征,为探测地下溶洞提供物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溶洞在电测深和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上主要表现为低阻异常,在微动探测成果上表现为S波速度低速异常;视S波速度为300~850 m/s及视电阻率小于100Ω·m的半圈闭低阻异常,可作为研究区判断地下溶洞的地球物理依据.上述三种地面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溶洞的有效性依次是:电测深法<高密度电法<微动探测法.对隐伏岩溶大范围进行地面探测时应结合测区的实际条件(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溶洞充填物等情况)选用综合物探方法,并进行对比映证,从而揭示研究区的隐伏溶洞的分布发育规律,以此来指导岩溶区工程勘察,为钻探孔布置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减少钻探工程量和缩短探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微动 视S波速度 地下溶洞 永安大湖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