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嘉乱后京兆杜氏晚渡江左述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艳梅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5-108,114,共5页
以京兆杜氏晚渡江左的2个房支为研究对象,对其南迁江左的具体时间和寓居地以及他们在江左的发展轨迹进行详细考察。分析认为,他们南迁江左皆在刘裕平关中后,史文所载及学者认定的杜逊房支早随晋元帝过江的说法并不准确。2个房支南渡后,... 以京兆杜氏晚渡江左的2个房支为研究对象,对其南迁江左的具体时间和寓居地以及他们在江左的发展轨迹进行详细考察。分析认为,他们南迁江左皆在刘裕平关中后,史文所载及学者认定的杜逊房支早随晋元帝过江的说法并不准确。2个房支南渡后,一支寓居彭城、寿阳等地,一支寓居襄阳,并非有学者所认定的皆以襄阳为定居地。既属晚渡,他们在江左以军功自效,多仕武职,分别活跃于刘宋和萧梁之世,但在梁末战乱中遭遇重创,竟至"杜氏一门覆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之乱 京兆杜氏 晚渡 江左
下载PDF
两晋之际京兆杜氏地域选择考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宋艳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02-105,114,共5页
永嘉丧乱后,中州士人纷纷南迁江左,京兆杜氏却鲜有渡江者。考其缘由,路途遥远、安土重迁、坞堡可凭、思想悬隔、政治立场相左等应为主要因素。东晋士人推崇之杜乂为杜氏较早渡江之个例,但身寡力单,其后寂寥无闻。较之江左,京兆杜氏有众... 永嘉丧乱后,中州士人纷纷南迁江左,京兆杜氏却鲜有渡江者。考其缘由,路途遥远、安土重迁、坞堡可凭、思想悬隔、政治立场相左等应为主要因素。东晋士人推崇之杜乂为杜氏较早渡江之个例,但身寡力单,其后寂寥无闻。较之江左,京兆杜氏有众多成员西迁河西、东奔河北及留居关中本土。西迁河西者有杜耽房支,东迁河北地区的"中山杜氏"、"洹水杜氏"与留居本贯的杜氏成员大都出仕当地胡主政权,享有盛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丧乱 京兆杜氏 迁徙
下载PDF
永嘉乱后京兆韦氏南迁江左考述
3
作者 宋艳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2-26,共5页
中古三辅著姓京兆韦氏为关中郡姓之首,其家族在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经历了辗转曲折的流徙和纷繁复杂的分房分支过程。永嘉丧乱之初,京兆韦氏大多自保不迁,出仕胡主。以后随着苻、姚关中政权的解体,其家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迁徙过程。大... 中古三辅著姓京兆韦氏为关中郡姓之首,其家族在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经历了辗转曲折的流徙和纷繁复杂的分房分支过程。永嘉丧乱之初,京兆韦氏大多自保不迁,出仕胡主。以后随着苻、姚关中政权的解体,其家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迁徙过程。大体而言,京兆韦氏南迁江左共有三次,侨迁江左的诸房支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或早渡却难立声望,或依违南北不为久驻,又或创建盛名后却遭受重创。唐世京兆韦氏定著九房,以留北房支为盛,南迁江左曾著威名的房支与此无涉,南迁对京兆韦氏家族的影响甚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丧乱 京兆韦氏 南迁
下载PDF
论汉晋间对徽州的开发及迁入的世族
4
作者 李富侠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8,共6页
汉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大量南迁。黄巾起义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孙吴政权平定山越,客观上开发了丹杨(今徽州)地区。晋永嘉之乱后,大量中原士人渡江南下,徽州因四周重峦叠嶂,自古少遇兵燹,成为战乱时期人们理想的避乱... 汉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大量南迁。黄巾起义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孙吴政权平定山越,客观上开发了丹杨(今徽州)地区。晋永嘉之乱后,大量中原士人渡江南下,徽州因四周重峦叠嶂,自古少遇兵燹,成为战乱时期人们理想的避乱之地。汉晋间迁入徽州的中原世族,对徽州宗族重视族谱的修撰、保持儒家道德伦理准则与生活方式及严密的宗法观念等风俗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 永嘉之乱 世族 徽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