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eijing Opera to Be Shown in the United States-Chinese and American actors and actresses join hands again to give performances |
|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
1997 |
0 |
|
2
|
论清末民初上海演艺界“男女合演”的产生 |
陈永祥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3
|
论古优的社会角色及心理征象 |
李占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4
|
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 |
姚艺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5
|
论优伶的社会性别身份 |
厉震林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4 |
5
|
|
6
|
新时代越剧发展的可能:从男女合演说起 |
苏苏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1
|
|
7
|
明末清初“士人“与”优伶”关系新探——以《陶庵梦忆》为中心 |
陈文新
高添璧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8
|
男性化的史学与优伶性别的史学“前判断” |
厉震林
|
《新余高专学报》
|
2010 |
1
|
|
9
|
论权力话语和优伶性别角色 |
厉震林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9 |
1
|
|
10
|
婚姻变革的先锋——1930年代上海电影演员婚恋状况的考察 |
吴徐君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1
|
潘光旦:现代中国人才研究的高峰 |
钟祖荣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2
|
民初文人“捧角”现象的新变及与士心世态的关系 |
薛超睿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3
|
民国时期广州剧评中的伶人百态探析——以《广州民国日报》中的剧评史料为对象 |
黄纯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4
|
论优伶性别的历史哲学 |
厉震林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3 |
0 |
|
15
|
释“缠头” |
孙民纪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6
|
从《都剧赋》探析清代戏坛文化变革与狎优之风 |
徐筱婷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17
|
华风与夷俗:金代宫廷散乐考论 |
薛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先唐俳优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
张爱林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9
|
我对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入学考试的几点看法 |
玛依努尔.巴拉提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05 |
0 |
|
20
|
失衡的隐患——论“抗战”时期官办剧团“百人大戏”的仪式性场面 |
段丽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