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观性和主观化视角下“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
1
作者 卞威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本文运用大规模语料库选取口语性较强的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比较“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又来了”比“少来(了)”主观性更强,主观化过程更复杂。“又来了”人称搭配和情感表达更多样,以表达类功能为主,进... 本文运用大规模语料库选取口语性较强的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比较“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又来了”比“少来(了)”主观性更强,主观化过程更复杂。“又来了”人称搭配和情感表达更多样,以表达类功能为主,进而发展出指令类功能。而“少来(了)”以指令类功能为主,反对、禁止等否定义更凸显,其情感义是进一步估推出来的。文章发现主观化阶段、功能扩展方向的不同是两者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来了” “少来(了)” 话语分析 主观性 主观化
下载PDF
副词“又”的“行、知、言”三域
2
作者 张秀花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2期80-84,共5页
基于三域理论的“行、知、言”三个方面,分析副词“又”表重复义时的各种用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将它分为“又行”“又知”“又言”三类。在表达重复义时,“又行”和行为动作或状态有关,属于现实的行为和既定的事态;“又知”与人们的... 基于三域理论的“行、知、言”三个方面,分析副词“又”表重复义时的各种用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将它分为“又行”“又知”“又言”三类。在表达重复义时,“又行”和行为动作或状态有关,属于现实的行为和既定的事态;“又知”与人们的主观认识有关,句子中通常会包含“该”“要”等推测性词语;“又言”和言语行为有关,并且主观化程度最高。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希望能为国际中文词汇教学提供参考,帮助汉语学习者系统掌握“又”表重复义时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 副词 重复义 行域 知域 言域
下载PDF
副词“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林波 张维微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38-41,共4页
现代汉语中的"再"和"又"都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互换使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副词"再"和"又"进行综合考察。
关键词 副词 “再” “又”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释“还、再、又”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立民 张燕密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6,共11页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还"相关的两个事件是一个大的事件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一个事件集合的两个成员。与"再"和"又"相关的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它们不从属于一个大的事件或事件集合。(2)三者对第二个事件的时间性质的要求不同,"还"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域都相关,"再"与将来时域相关,"又"与过去、现在两个时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再”、“又” 共同的事件主体 从属 独立 时间性质
下载PDF
情理之中与预料之外:谈“并”和“又”的语法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劲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共12页
"并"和"又"表达连接功能时,共同形成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但表示语气功能时,"并"句表示转折关系,而"又"句的语法关系并不改变。"并"主要用于叙述句中,"又"则常用于因果句中,... "并"和"又"表达连接功能时,共同形成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但表示语气功能时,"并"句表示转折关系,而"又"句的语法关系并不改变。"并"主要用于叙述句中,"又"则常用于因果句中,且两者都有其各自核心的语法意义,即"并"表示情况的出现在情理之中,"又"表示情况的出现是出乎意料。这可以对"并"、"又"的各种语法表现做出统一的解释。在从连词虚化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质量准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并"产生出标示说话人预期的主观性用法,而"又"则产生出标示反听话人预期的交互主观性用法,是一种典型的元语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模式 语法意义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试析前项隐含的“又”字句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丞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81-88,共8页
本文结合"又"字所在的句段、篇章及语义特点,运用语用和认知理论探讨前项隐含的"又"字句,对隐含项性质、与本句的关系及对"又"字所造成的影响等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又” 隐含 完形 关联化 情态化
下载PDF
原因型“又+Neg+Xp”构式的会话功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程亚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3,共7页
"又+Neg+X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否定表达式,依据语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语义类型。其中,原因型构式"又+Neg+Xp"通常依据语义背景而存在,是针对语义背景中相关的Vp或Ap做出的分析性解释,具有阐述原因的作用,构... "又+Neg+X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否定表达式,依据语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语义类型。其中,原因型构式"又+Neg+Xp"通常依据语义背景而存在,是针对语义背景中相关的Vp或Ap做出的分析性解释,具有阐述原因的作用,构件"又"是一个引起语义推导的语篇衔接算子。原因型构式"又+Neg+Xp"表达一种"不应该"的情态意义,从会话功能来看,具有引起语义推导的话语提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Neg+Xp”构式 语义背景 推导 语篇衔接
下载PDF
从质疑选择到规劝祈使:“何必”的副词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丞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3,96,共9页
"何必"的词汇化形成于六朝,唐以后渐趋定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较为成熟的语气副词。所跟成分的述谓性变化、语境信息的转变是其词汇化的诱因。"何必"的主观化,与"何必"句相关联系项的性质变化以及语用推... "何必"的词汇化形成于六朝,唐以后渐趋定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较为成熟的语气副词。所跟成分的述谓性变化、语境信息的转变是其词汇化的诱因。"何必"的主观化,与"何必"句相关联系项的性质变化以及语用推理有很大关系。"何必"与"又""呢"的关系,则与功能匹配、磨损补救和语境的适切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必 词汇化 主观化 语用推理
下载PDF
外国学生副词“又”习得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崇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2期27-34,共8页
汉语副词的用法及其在句中位置是非常复杂的。"又"可分为五大类15种不同的用法。外国学生学习不可能一次习得它所有的用法,要在不同阶段习得。文章利用测试卷让学生在52个句子适当的位置填上"又",根据测试卷计算出外国学生副词"又... 汉语副词的用法及其在句中位置是非常复杂的。"又"可分为五大类15种不同的用法。外国学生学习不可能一次习得它所有的用法,要在不同阶段习得。文章利用测试卷让学生在52个句子适当的位置填上"又",根据测试卷计算出外国学生副词"又"习得顺序。总结出比较容易习得的"又"以及比较难以习得的"又"及其结构,提出一些外国学生副词"又"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 习得顺序 副词 外国学生
下载PDF
双否定让步构式及其习得探析——以“不V不V也/又要V+M”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8,共7页
本文在语法习得构式观视角下对汉语特殊结构"不V不V也/又要V+M"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构式和语义分析,将其分为意愿逆向式和承诺悖反式。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的两种类型在M的选择上分别为极小量真值及意识范畴内的极大量。在语义上,... 本文在语法习得构式观视角下对汉语特殊结构"不V不V也/又要V+M"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构式和语义分析,将其分为意愿逆向式和承诺悖反式。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的两种类型在M的选择上分别为极小量真值及意识范畴内的极大量。在语义上,分别存在时间差异与凸显差异。其构式义分别是"意愿义"的否定与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否定让步构式 “不V不V也 又要V+M” 构式语法
下载PDF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的贬抑性及其制约要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禀诚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46-59,共14页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具有贬抑性,是语法化和语用化的产物,其制约要素不是构成成分“你”“又”“来”,而是整体构式义和现场性语境:前者决定了整个构式的贬抑倾向,后者决定了这一构式的不同语用义.构式压制观、语境对应理论对该...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具有贬抑性,是语法化和语用化的产物,其制约要素不是构成成分“你”“又”“来”,而是整体构式义和现场性语境:前者决定了整个构式的贬抑倾向,后者决定了这一构式的不同语用义.构式压制观、语境对应理论对该习语构式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又来了 贬抑性 整体构式义 现场性语境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四字格“又A又B”——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中文小说语料库为依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志平 金小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
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较大规模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一种四字格“又A又B”。通过穷尽老舍中文小说语言中所有“又A又B”格式构成的形式,发现能够进入这种格式的A、B,必须同是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在主观... 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较大规模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一种四字格“又A又B”。通过穷尽老舍中文小说语言中所有“又A又B”格式构成的形式,发现能够进入这种格式的A、B,必须同是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在主观上具有相同趋向性的附加意义,整个格式{表示A和B两种具有相同趋向性附加意义的性质或状态同时存在};由“又A又B”格式构成的四字语占所有形式的86%以上,说明“又A又B”的主要作用构成四字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经典 老舍 四字格 又A又B
下载PDF
居延汉简的频率副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8-61,共4页
居延汉简频率副词共有7个,全部承袭先秦汉语而来,表示未然和已然的重复虽有分工,但交叉用法较多;其用法与其他同期文献中的频率副词相同,除"又"用法灵活,与甲骨文、金文中的并列连词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外,其他各词的用法普通。
关键词 居延汉简 承袭 未然 已然 普通
下载PDF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选释——速、、戠、见、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歧祥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花园庄东地发掘H3甲骨坑,共发现有字甲骨561版,是近年发现最重要而时代最早的一坑完整甲骨.本文选取了其中五个甲骨文字:速、[口火]、戠、见、[礻又]进行考释,透过花东全面相关辞例的整理,...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花园庄东地发掘H3甲骨坑,共发现有字甲骨561版,是近年发现最重要而时代最早的一坑完整甲骨.本文选取了其中五个甲骨文字:速、[口火]、戠、见、[礻又]进行考释,透过花东全面相关辞例的整理,还原五字在花东甲骨的正确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礻又]
下载PDF
“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琪 章欣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8-57,共10页
“既A又B”和“既A也B”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结构。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1680万字语料为基础,对“既A又B”、“既A也B”进行了形式、意义考察,以期进一步明确两个格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 既A又B 既A也B 语料 形式 意义
下载PDF
疛疾再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峰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疛在古书中存在7种解释:小腹病、跳动、心腹病、小肠病、心悸、小腹痛、病。通过考察疛字的字形演变过程,认为疛[疒又]甲骨文为一字,本义为颤,或指腹疾,后讹为两字,而疛兼具此二义,引申为跳动之病,病位涉及心腹,后进一步引申为心悸,又有... 疛在古书中存在7种解释:小腹病、跳动、心腹病、小肠病、心悸、小腹痛、病。通过考察疛字的字形演变过程,认为疛[疒又]甲骨文为一字,本义为颤,或指腹疾,后讹为两字,而疛兼具此二义,引申为跳动之病,病位涉及心腹,后进一步引申为心悸,又有"肠痛""小肠痛""小腹痛"等诸多含义变化;其或因隶变、或因俗化,出现[疒又]等异体字。在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疛应当释为"跳动,心腹疾",《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的疛无法排除腹疾,其是否为心疾,具体为何病犹当存疑。后世文献中鲜见疛病,可能因其已为其它更为具体的病名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疒又] 出土文献
下载PDF
上博竹书(三)《周易》“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试析
17
作者 王晶 胡海琼 《嘉应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简21“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这句话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我们通过与传世本对照,认为此句的“忘”通“妄”,作“妄为”解;“菜”通“喜”,作“病愈”解。此句意为“不妄为却偶染微疾,无... 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简21“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这句话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我们通过与传世本对照,认为此句的“忘”通“妄”,作“妄为”解;“菜”通“喜”,作“病愈”解。此句意为“不妄为却偶染微疾,无需用药将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下载PDF
明清吴语“咿”类字的用法及来源
18
作者 陈源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4-99,共6页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又"字读音记载的分析,联系语音演变发展的规律,并结合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又"的读音,可知"咿"类字其实是"又"的方言记音字。"又""来"等上古之部某些字在现当代吴语一些地区韵母仍读[i]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吴语 之部 “又”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
19
作者 焦浩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再” “又” “复” “还”
下载PDF
乌兹别克语学习者习得副词“再”“又”的偏误分析
20
作者 邓淑兰 《现代语文》 2020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在使用“再”“又”时,主要出现了误代和错序偏误。其偏误成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目的语知识不足也导致偏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 “又” 乌语“yana”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