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 Young Spikes青年赛中国区选拔赛获胜选手名单
1
作者 张婷 《现代广告》 2019年第8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young spikes
下载PDF
Twice-split phosphorus application alleviates low-temperature impacts on wheat by improved spikelet development and setting
2
作者 XU Hui HOU Kuo-yang +7 位作者 FANG Hao LIU Qian-qian WU Qiu LIN Fei-fei DENG Rui ZHANG Lin-jie CHEN Xiang LI Jin-c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667-3680,共14页
Extreme low-temperature incident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severe as climate change intensifies.In HuangHuai-Hai wheat growing area of China,the late spring coldness occurring at the jointing-booting stage(the an... Extreme low-temperature incident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severe as climate change intensifies.In HuangHuai-Hai wheat growing area of China,the late spring coldness occurring at the jointing-booting stage(the anther interval stage)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of winter wheat.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velop an economical,feasible,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low-temperature(LT)resistance of wheat by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twice-split phosphorus application(TSPA)on wheat 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physiology under LT treatment at the anther interval stage using Yannong 19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traditional phosphorus application and TSPA,followed by a-4℃ LT treatment and natural temperature(NT)control at the anther interval stage.Our analyse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the TSPA increased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stomatal conductance(Gs),and transpiration rate(T_(r))of leaves and reduced the 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C_(i)).The activity of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enzymes in the young wheat spikes was also increased by the TSPA,which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soluble sugar(SS),sucrose(SUC),soluble protein(SP),and proline(Pro)in young wheat spike and reduced the toxicity of malondialdehyde(MDA).Due to the improved organic nutrition for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the young wheat spikes exhibited enhanced LT resistance,which reduced the sterile spikelet number(SSN)per spike by 11.8%and increased the spikelet setting rate(SSR)and final yield by 6.0 and 8.4%,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plit phosphorus application became more pronounced when the LT treatment was prolon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izing phosphorus application low-temperature stress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young spike development WHEAT
下载PDF
外源6-BA调控孕穗期低温后小麦幼穗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凌雨 周琦锐 +6 位作者 李洋 张安民 王贝贝 马尚宇 樊永惠 黄正来 张文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08-1817,共10页
小麦孕穗期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胁迫后外源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6-BA提高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选用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低... 小麦孕穗期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胁迫后外源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6-BA提高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选用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喷施20 mg L–1的6-BA溶液,以喷施等量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观察幼穗形态,并测定幼穗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再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外源6-BA处理10d后,与对照相比小麦幼穗形态发育良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升高。转录组结果表明,在皖麦52和烟农19中分别鉴定出22,770个和9866个差异基因,其中有661个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均上调,从中筛选出ARF5、AGPL1、1-SST、SWEET15等基因,这些基因与调节植物激素水平、淀粉合成、糖代谢等有关。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注释表明皖麦52和烟农19差异基因的功能都主要富集于细胞结构稳定性、代谢、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表示信号转导、内源激素水平的调节、碳代谢、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途径发生显著变化。选择部分候选基因对其表达模式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说明RNA-seq数据准确。综上所述, 6-BA可以通过调节小麦内部抗氧化物质代谢、激素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代谢、渗透调节等途径缓解低温损伤,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减轻春季低温对小麦伤害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6-BA 低温 幼穗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进程及生殖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映霞 杜雨 +2 位作者 王玉祥 张博 阿迪莱·阿布都热合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材料,设置2个生长环境(荒漠绿洲区、高海拔地带),通过观测幼穗分化进程及开花习性,探究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生殖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幼穗分化从分蘖期开始至抽穗期结束,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材料,设置2个生长环境(荒漠绿洲区、高海拔地带),通过观测幼穗分化进程及开花习性,探究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生殖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幼穗分化从分蘖期开始至抽穗期结束,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完穗期8个时期。幼穗分化是从生长锥顶端第1枝梗原基与小花原基开始分化,相同小枝梗上原基与小花原基均是自下逐渐向上发育;整穗是从顶部向下逐渐开花,下部枝梗开花时间小于上部枝梗;小穗上的小花由下向上逐步开花。与荒漠绿洲区相比,高海拔地带的无芒雀麦幼穗分化时间晚,周期缩短,穗部赤霉素(GA)、脱落酸(ABA)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和种子千粒重较低,但高海拔地带单穗成熟种子粒数与单位面积内种子产量高,更适合无芒雀麦种子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无芒雀麦 幼穗 分化 生殖格局
下载PDF
春季穗分化阶段低温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自阳 王智煜 +5 位作者 王斌 王志伟 朱启迪 霍云风 茹振钢 刘明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料,采用盆栽和人工模拟倒春寒处理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形成期0℃低温处理下小麦的结实特性和幼穗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进行低温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参试品种的穗粒数均降低,但不同处理时间和品种间穗粒数降低幅度不同。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胁迫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6.52%,14.07%,22.37%,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37.14%,44.43%,64.71%;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3.74%,9.05%,13.71%,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27.54%,37.80%,48.55%;四分体形成期低温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2.70%,4.70%,4.73%;郑麦366分别下降了12.39%,29.67%,32.30%。随着低温处理时期的延迟,矮抗58、郑麦366的穗粒数降幅均表现下降的趋势。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处理穗粒数下降最明显,说明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对低温较敏感。矮抗58、郑麦366幼穗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72h内,2个参试品种幼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矮抗58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上升幅度均大于郑麦366。低温处理后,2个小麦品种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且均高于对照,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稍有下降,其中矮抗58幼穗中SOD、POD、CAT活性和上升幅度均高于郑麦366,并且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小于郑麦36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小麦穗粒数与SOD活性、POD活性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小麦幼穗抗倒春寒特性的评价指标,小麦抗倒春寒的生理机制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穗分化 低温处理 结实性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水稻总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赵红霞 谢攀 +2 位作者 黄志坚 居超明 周勇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在植物DNA提取“SDS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的DNA提取方法,称“剪切法”.采用“剪切法”、“液氮法”和“钢珠法”3种方法提取水稻幼叶总DNA并进行了电泳分析和PCR检测,同时首次选择了以幼穗为提取材料,用“剪切法”分别提取水稻幼... 在植物DNA提取“SDS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的DNA提取方法,称“剪切法”.采用“剪切法”、“液氮法”和“钢珠法”3种方法提取水稻幼叶总DNA并进行了电泳分析和PCR检测,同时首次选择了以幼穗为提取材料,用“剪切法”分别提取水稻幼穗、幼叶和老叶的总DNA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剪切法”是一种简易、经济、高质的DNA提取方法,对于以F2极端分离群体作为基因定位群体,取幼穗为提取水稻总DNA的材料是一种经济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剪切法” 幼穗 DNA提取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对孕穗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奇华 蔡建 +1 位作者 李天 张建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以3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弱光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孕穗期弱光处理后,籽粒终极生长量(A)有所降低,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 以3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弱光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孕穗期弱光处理后,籽粒终极生长量(A)有所降低,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的变化则因品种而异;糙米率、精米率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精米率、糙米率与籽粒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籽粒的R0、Gmax、G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率与籽粒的G、R0、Gmax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弱光区,可以采用育种、栽培技术、化学控制等手段来改变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籽粒灌浆参数值,以减轻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弱光 籽粒灌浆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冬小麦籽粒形成与幼穗发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崔金梅 王化岑 +3 位作者 刘万代 王永华 罗毅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2-686,692,共6页
为了稳定提高小麦粒重,通过多年对郑引一号、百泉41等多个品种的连续观察和测定,研究了冬小麦籽粒形成与幼穗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进程是影响早期粒重的主导因素,特别是幼穗发育的中后期,其发育强度对早期粒重的影响更为明显... 为了稳定提高小麦粒重,通过多年对郑引一号、百泉41等多个品种的连续观察和测定,研究了冬小麦籽粒形成与幼穗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进程是影响早期粒重的主导因素,特别是幼穗发育的中后期,其发育强度对早期粒重的影响更为明显。无论哪种类型的品种,在幼穗发育快,特别是护颖分化期以后幼穗发育强度大的年份,其早期粒重高。早期粒重是最终粒重的基础,早期粒重高的年份,最终粒重通常也比较高。在这些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容易形成早期高粒重的发育进程指标及其相应的植株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幼穗发育 籽粒形成 早期粒重
下载PDF
种子大小对冬小麦苗势及其幼穗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万代 崔金梅 王化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中大粒品种郑引 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粒重种子对幼苗长势及幼穗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粒种子出苗迟 ,生长发育快 ,叶片分化持续时间短 ,幼苗长势壮 ;大粒种子的幼穗发育开始早 ,分化强度大 ,形成小穗数多。
关键词 种子规格 冬小麦 苗势 幼穗发育 粒重
下载PDF
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及转化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林姝 刘录祥 +4 位作者 王晶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陈文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两种外植体之间无差异,但幼穗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于幼胚。15个基因型幼穗外植体的绿苗分化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幼胚外植体绿苗分化率,表明幼穗是很好的外植体材料。对其中H 6756和H 311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枪转化,结果表明,幼穗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相应幼胚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幼胚 植株再生 转化效率
下载PDF
柳枝稷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孟敏 李华军 +1 位作者 徐开杰 奚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7-1478,共2页
[目的]探索柳枝稷的不同组培条件,优化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方法]以柳枝稷幼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组培苗,建立相应的植株再生系统。[结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5.00mg/L2,4-D+0.15mg/L6.BA+3.00%蔗糖+0.75%... [目的]探索柳枝稷的不同组培条件,优化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方法]以柳枝稷幼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组培苗,建立相应的植株再生系统。[结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5.00mg/L2,4-D+0.15mg/L6.BA+3.00%蔗糖+0.75%琼脂;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4.00mg/L2,4-D+3.00%蔗糖+0.75%琼脂;分化培养基为MS+0.2mg/L KT+3.00%蔗糖+0.75%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0.80%蔗糖+0.70%琼脂。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阶段培养温度为24℃,在分化和生根培养阶段培养温度为28℃。幼穗外植体的出愈率达95%,愈伤组织增殖率在800%-1000%以上,分化率达80%以上,生根率在98%以上。经炼苗后,获得的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采用优化激素搭配的培养基可得到高效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幼穗 愈伤组织诱导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小麦春播条件下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尚前 王晓春 +1 位作者 牛瑞明 赵连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历时延长,但是所需积温增加;小麦品种冬性越强,幼穗分化历时越长,所需...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历时延长,但是所需积温增加;小麦品种冬性越强,幼穗分化历时越长,所需积温越多。小麦叶龄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因生态型而异,冬性小麦幼穗分化各个时期对应的叶龄均高于春性小麦;不同生态型小麦幼穗分化同一时期内经历的叶片数目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穗分化 小麦 生态型 积温 冬性 春播 叶龄 条件 增加 缩短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小麦幼穗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西永 呼晓贤 +5 位作者 李海霞 董中东 任妍 陈树林 詹克慧 许海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42-1349,共8页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小麦幼穗中胁迫响应差异表达蛋白,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技术,以低温敏感品种SW601和低温不敏感品种陇麦157为材料,对常温生长、0℃低温胁迫12h和72h的幼穗全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4~7时,S...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小麦幼穗中胁迫响应差异表达蛋白,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技术,以低温敏感品种SW601和低温不敏感品种陇麦157为材料,对常温生长、0℃低温胁迫12h和72h的幼穗全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4~7时,SW601和陇麦157各处理幼穗蛋白图谱中均可重复检测到800900个有效蛋白质点;低温胁迫12h、72h后,SW601和陇麦157中上调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120个和10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92个和60个。对2种胁迫处理下均差异表达且Ratio〉2的54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43个差异蛋白。经数据库搜索匹配和蛋白质鉴定,这43个差异蛋白分别属于胁迫应激/防御相关蛋白、光合作用蛋白、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蛋白、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能量产生和运输相关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等7类蛋白。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胚胎后期发育富集(LEA)同源蛋白14-A等蛋白的表达量在低温不敏感材料陇麦157中变化显著,而在低温敏感材料SW601中没有表达,这可能与小麦幼穗在低温逆境下的代谢调控和低温敏感特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低温胁迫 双向电泳 胁迫响应蛋白
下载PDF
长穗偃麦草花序分化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金贵 米福贵 +2 位作者 闫利军 刘伟伟 伊风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1,共5页
对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幼穗分化是一个持续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对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幼穗分化是一个持续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长穗偃麦草幼穗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整个穗上,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逐渐向上、向下发育,基部的小穗最后发育;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向上逐渐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花序分化 幼穗分化
下载PDF
小麦幼穗分化及抗寒性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翎健 胡银岗 +3 位作者 奚亚军 宋喜悦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6-91,共6页
对6 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及其完全双列杂交F1 的穗分化特点及抗寒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在穗分化进程上存在明显“倾早现象”;但杂种的抗寒性强弱由其抗寒性强的亲本起主导作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杂交,有可能选育出... 对6 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及其完全双列杂交F1 的穗分化特点及抗寒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在穗分化进程上存在明显“倾早现象”;但杂种的抗寒性强弱由其抗寒性强的亲本起主导作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杂交,有可能选育出幼穗分化早、越冬性好的强优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分化 抗寒性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萍 张琼玉 +2 位作者 徐龙珠 陈晓虹 刘亚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5-68,共4页
通过对(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京花1号、晋2148、豫麦18号、陕农7859、冀麦5418、豫麦13号、Alondvas和花培28九种不同品种的小麦幼穗在N6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山不同的小麦幼穗脱分化所形成的愈伤... 通过对(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京花1号、晋2148、豫麦18号、陕农7859、冀麦5418、豫麦13号、Alondvas和花培28九种不同品种的小麦幼穗在N6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山不同的小麦幼穗脱分化所形成的愈伤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再分化出根和苗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以(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晋2148、京花1号、豫麦18号和陕农7859五个品种小麦幼穗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较佳,冀麦5418和豫麦13号次之,Alondvas和花培28愈伤组织长势较弱。再分化的能力与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呈相对应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穗 愈伤组织 小麦 离体培养
下载PDF
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盛婧 封超年 +3 位作者 郭文善 李春燕 张影 彭永欣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5-8,共4页
在不同群体条件下 ,测定小麦幼穗发育过程中生长素 (IAA)、赤霉素 (GA3)、玉米素核苷 (ZR)、异戊烯基腺苷(i PA)和脱落酸 (ABA)含量的变化动态 ,分析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棱期幼穗中较高含量的 GA3有利... 在不同群体条件下 ,测定小麦幼穗发育过程中生长素 (IAA)、赤霉素 (GA3)、玉米素核苷 (ZR)、异戊烯基腺苷(i PA)和脱落酸 (ABA)含量的变化动态 ,分析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棱期幼穗中较高含量的 GA3有利于小穗的分化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中高含量的 ZR和 i PA,小花分化数多 ,较高含量的 ZR和 i PA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孕穗期高含量的 ABA,可孕小花数少 ,ZR/IAA、i PA/ABA比值与可孕小花数相关密切 ,较低含量的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小花发育 内源激素含量
下载PDF
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对孕穗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奇华 李天 +1 位作者 蔡建 张建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0,共3页
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遮光(遮光率50%)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与对照的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过程均可以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模拟,因此其积累过程可以大体分为2个阶段,即快速... 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遮光(遮光率50%)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与对照的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过程均可以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模拟,因此其积累过程可以大体分为2个阶段,即快速增长阶段,变化相对平稳阶段;遮光的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速率具有波动性,即时而高于对照,时而低于对照;遮光对2个品种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完全相反;成熟籽粒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817 86,表明孕穗期遮光可能会对稻米的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穗期 遮光 直链淀粉 蛋白质
下载PDF
绒毛狼尾草幼穗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8
19
作者 缪珊 范继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以绒毛狼尾草幼嫩花穗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种类和2,4-D对愈伤组织诱导以及6-BA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较N6培养基适合绒毛狼尾草的组织培养。在附加3 mg·L-1 2,4-D的MS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100%。分化培养基以附加1.... 以绒毛狼尾草幼嫩花穗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种类和2,4-D对愈伤组织诱导以及6-BA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较N6培养基适合绒毛狼尾草的组织培养。在附加3 mg·L-1 2,4-D的MS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100%。分化培养基以附加1.0 mg·L-1 6-BA的MS培养基为最佳,分化率为44.0%。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0.5 mg·L-1 NAA和0.3 mg·L-1活性炭进行生根培养,根系生长健壮,生根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狼尾草 幼穗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胁迫下2个小麦品种幼穗mi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自阳 王斌 +4 位作者 王智煜 王志伟 朱启迪 茹振钢 刘明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4,共14页
为探讨春季低温(倒春寒)胁迫下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相关miRNA及其响应规律,提供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表达miRNA的信息,揭示差异表达miRNA在小麦抗倒春寒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Small RNA-seq)技术对雌雄蕊原基分化期0℃低温胁迫... 为探讨春季低温(倒春寒)胁迫下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相关miRNA及其响应规律,提供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表达miRNA的信息,揭示差异表达miRNA在小麦抗倒春寒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Small RNA-seq)技术对雌雄蕊原基分化期0℃低温胁迫72 h及未低温处理(对照)的矮抗58(AK58)和郑麦366(ZM366)幼穗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adj<0.05且|log2(Fold_change)|≥1为条件,筛选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利用psRobot(v1.2)对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然后对差异表达显著miRNA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幼穗测序共鉴定到112类miRNA,分属于38个不同的MIRNA家族。AK58、ZM366分别鉴定出85,88个差异表达miRNA,AK58有27个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23个显著上调表达,4个显著下调表达,差异表达极显著的miRNA为2个,分别是tae-miR9672b、tae-miR9672a-3p;ZM366有48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13个显著上调表达,35个显著下调表达,差异表达极显著的miRNA为4个,分别为tae-miR9672b、tae-miR9672a-3p、tae-miR6201、tae-miR9674b-5p。对低温胁迫下AK58与ZM366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AK5885个差异表达miRNA对应848个靶基因;ZM36688个差异表达miRNA对应6537个靶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K58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有20个生物学过程、6个细胞成分、6个分子功能类别极显著富集(FDR<0.01);ZM366有10个生物学过程、14个细胞成分、19个分子功能类别极显著富集(FDR<0.01)。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中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KEGG代谢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AK58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显著富集(P<0.05)到RNA聚合酶,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光合生物固碳途径,自噬,托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复制,核糖体,烟酸和烟酰胺代谢11个代谢通路;ZM366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显著富集(P<0.05)在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昼夜节律,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细胞周期,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RNA聚合酶,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氰胺酸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光合生物中碳固定,丙酮酸代谢,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13个代谢通路。miRNA调控mRNA参与小麦应答低温胁迫中,小麦可能通过miRNA171a、miRNA156、miRNA398等多个miRNA的介导调控来抵御倒春寒胁迫,植物昼夜节律代谢途径可能与低温胁迫密切相关。2个小麦品种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原因可能与miRNA调控光形态建成转导途径和开花过程的靶基因表达模式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低温胁迫 RNA-seq MI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