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渔家乐”的艺术特点谈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红 张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民间音乐在世世代代传承过程中,凝结了我国历代人民的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形成的艺术结晶。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充分发挥民间音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值... 民间音乐在世世代代传承过程中,凝结了我国历代人民的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形成的艺术结晶。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充分发挥民间音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河北平山传统民间音乐"渔家乐"艺术特点的总结和分析,论述了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在河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家乐” 艺术特点 民间音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
下载PDF
《古愚老人消夏录》著者汪汲里籍考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爱亭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09年第1期56-57,44,共3页
《古愚老人消夏录》十七种六十卷,清汪汲撰。该书研治经史词曲,内容丰富,各家书目多有著录,是流传颇广较为重要的一部丛书。然而关于其作者汪汲。各书记栽多语焉不详,特别是汪氏里籍,各目所署竞多至七种。论文从原书及各地方志入手.对... 《古愚老人消夏录》十七种六十卷,清汪汲撰。该书研治经史词曲,内容丰富,各家书目多有著录,是流传颇广较为重要的一部丛书。然而关于其作者汪汲。各书记栽多语焉不详,特别是汪氏里籍,各目所署竞多至七种。论文从原书及各地方志入手.对其里籍作了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愚老人消夏录》 汪汲 里籍 海阳
下载PDF
无为与无不为——韩非《解老》、《喻老》对《老子》的法家解释 被引量:2
3
作者 余泽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文章试图从解释学角度阐述韩非《解老》、《喻老》解读《老子》所带有的法家立场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家解释,指出韩非的解释实际是借"无为"之名,发挥"无不为"之术,其解读特点是"以刑名为道德"、具有指实倾向... 文章试图从解释学角度阐述韩非《解老》、《喻老》解读《老子》所带有的法家立场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家解释,指出韩非的解释实际是借"无为"之名,发挥"无不为"之术,其解读特点是"以刑名为道德"、具有指实倾向,并阐述其启示,即本文与解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老》 《喻老》 《老子》 无为 无不为
下载PDF
曹禺和老舍话剧艺术风格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曹禺话剧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话剧文学的最高成就,老舍话剧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话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统领着中国话剧的不同时代,成就了中国话剧的辉煌。曹禺和老舍的话剧由于成长背景、文化积淀以及处理文学与政治问题的... 曹禺话剧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话剧文学的最高成就,老舍话剧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话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统领着中国话剧的不同时代,成就了中国话剧的辉煌。曹禺和老舍的话剧由于成长背景、文化积淀以及处理文学与政治问题的不同方式,形成了迥然相异的艺术风格,通过二者话剧艺术风格的比较,可以为当下中国剧坛提供可资鉴取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老舍 话剧 比较
下载PDF
生命体验与革命狂欢——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曹禺始终执拗地追寻生活表象后面蛰伏的人生困境,以强烈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描写,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畅快淋漓的审美享受,在全方位的戏剧描写中,曹禺努力探求和张扬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原力与人文精神,引发读者对人之命运的辽... 曹禺始终执拗地追寻生活表象后面蛰伏的人生困境,以强烈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描写,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畅快淋漓的审美享受,在全方位的戏剧描写中,曹禺努力探求和张扬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原力与人文精神,引发读者对人之命运的辽远思考,这或许是曹禺剧作最为迷人的地方。老舍的两次话剧创作高潮都是在革命狂欢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两次话剧创作高峰的共同之处是与政治和革命的紧密联姻。若没有革命激情的涌动,稳重理智的平民小说作家老舍可能不会从事话剧创作,面对革命狂欢,老舍以他的勤奋和才智,为中国剧坛贡献出数量极为丰富的话剧作品,凝结着他对革命的思考和话剧艺术的不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老舍 生命体验 革命狂欢
下载PDF
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俊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9-93,共5页
"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就创作主体而言,曹禺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与曹禺诗化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也融合了别... "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就创作主体而言,曹禺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与曹禺诗化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也融合了别种文学体裁的特长,但不是诗而是小说。老舍创造性地把小说与戏剧这两种最为显要的现代文学文体结合起来,创立了极具个性特色的"小说化戏剧",使成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话剧在特殊的政治时代,没有完全跌入低谷,在文艺家们普遍迷失自我的红色岁月依旧为中国甚至世界戏剧观众奉献出独具个性风采的"小说化戏剧"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老舍 诗化戏剧 小说化戏剧
下载PDF
“命”与“语”:上博简《吴命》补释——兼论“命”的文体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青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5,共9页
上博简《吴命》篇是研究春秋末年吴楚争雄的重要资料。是篇并非外交辞令的汇抄,也不是战斗檄文,而是一篇有残缺的告劳之辞。其中有关州来之争、吴救陈的记载是《国语·吴语》所没有的内容。春秋时期,"命"作为一种文体,所... 上博简《吴命》篇是研究春秋末年吴楚争雄的重要资料。是篇并非外交辞令的汇抄,也不是战斗檄文,而是一篇有残缺的告劳之辞。其中有关州来之争、吴救陈的记载是《国语·吴语》所没有的内容。春秋时期,"命"作为一种文体,所载的内容为诸侯国君的辞语。使臣多以衔君命自重,故而外交辞令称为"命"。"命"应该从属于"列国之语"。"吴命"应该属于原始的"吴语",是《国语·吴语》的史料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命》 “命” “语” 告劳
下载PDF
论老舍与曹禺的婚恋择偶观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22-126,131,共6页
老舍和曹禺独具特色的婚恋择偶标准既是他们女性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和女性真切交往的现实反映。理性使老舍没有在那场刻骨铭心、美好曼妙的初恋失败后走向沉沦,反而坚定务实地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人生伴侣并组建起幸福温暖的婚姻家庭。... 老舍和曹禺独具特色的婚恋择偶标准既是他们女性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和女性真切交往的现实反映。理性使老舍没有在那场刻骨铭心、美好曼妙的初恋失败后走向沉沦,反而坚定务实地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人生伴侣并组建起幸福温暖的婚姻家庭。激情使曹禺大胆走出不满意的婚姻,勇敢寻找自己的真爱和归宿,三次婚姻并不代表曹禺朝三暮四、喜新厌旧,恰是他作为现代文明人,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男女两性婚恋的明证。老舍、曹禺无论是从理论抑或实践都给我们现代人在婚恋择偶方面做出了示范,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贡献也许不简单地限于文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曹禺 婚恋择偶 传统 时尚
下载PDF
《韩非子·喻老》确是借老子言论为法家思想张本
9
作者 管宗昌 杨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喻老》篇的性质历来有争议。但通过梳理行文形态可以看出,其故事叙述并不独立,议论特征更加明显。在故事叙述和议论过程中,作者通过偏引老子、嫁接概念、偷换概念、暗度陈仓、偏引故事主旨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自我理念的注入和对法家思... 《喻老》篇的性质历来有争议。但通过梳理行文形态可以看出,其故事叙述并不独立,议论特征更加明显。在故事叙述和议论过程中,作者通过偏引老子、嫁接概念、偷换概念、暗度陈仓、偏引故事主旨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自我理念的注入和对法家思想的张本。通过这些证据可以定论,《韩非子·喻老》确是借老子言论为法家思想张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喻老》 老子 法家
下载PDF
论墨家政治思想对《淮南子》的历史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旭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67,共7页
尊"禹"是《淮南子》与墨家政治思想的历史契合之处,但其具体内涵有同有异,深刻反映出《淮南子》对待墨家思想的复杂的政治态度。强烈的"求治"意识是《淮南子》与墨家思想的政治共识,在此基础上《淮南子》对墨家的... 尊"禹"是《淮南子》与墨家政治思想的历史契合之处,但其具体内涵有同有异,深刻反映出《淮南子》对待墨家思想的复杂的政治态度。强烈的"求治"意识是《淮南子》与墨家思想的政治共识,在此基础上《淮南子》对墨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有所反思和汲取。"圣王之治"是《淮南子》与墨家相同的政治理想,墨家蕴含"利民"思想的"圣王"观对《淮南子》影响深刻,成为后者"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淮南子》并未完全认同与接受墨家的"圣王"观,而是站在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有所取舍和融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墨家 黄老道家 尊禹 求治 圣王 民本
下载PDF
“孤客”、“总管”与“文协”——谈老舍与郁达夫的交往与友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桂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35-39,共5页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老舍与郁达夫同时被推举为常务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郁达夫为研究部主任。由于家庭不和等原因,致使郁达夫离开大陆去新加坡编辑《星洲日报》副刊。然而,他心中依然牵挂着"文协"。他不仅向海...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老舍与郁达夫同时被推举为常务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郁达夫为研究部主任。由于家庭不和等原因,致使郁达夫离开大陆去新加坡编辑《星洲日报》副刊。然而,他心中依然牵挂着"文协"。他不仅向海外热心地宣传"文协",充当文化使者,而且在南洋发动"募捐",为经济十分困难的"文协"筹款。当然,重庆的老舍和文友们也在时刻思念郁达夫。他们都为"文协"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郁达夫 文协 现代文学 作家研究
下载PDF
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义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从学术思想性质上将文景之治概括和指称为道家政治、黄老政治、老子政治,是自清末夏曾佑首倡以来至今流行的一个观点,但它是一个见道不见儒的有漏之见,漏掉了指导思想、政治礼乐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基本事实和儒学存在,因此不能成立。由对... 从学术思想性质上将文景之治概括和指称为道家政治、黄老政治、老子政治,是自清末夏曾佑首倡以来至今流行的一个观点,但它是一个见道不见儒的有漏之见,漏掉了指导思想、政治礼乐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基本事实和儒学存在,因此不能成立。由对春秋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实况和实义省察,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的上层政治变动中,儒家伦理观念依然通行于上下各个人之间,认证儒家伦理社会是其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地基和底子。秦帝国的历史变动及其焚书坑儒并没有颠覆社会的伦常文化结构,没有试图重新改造与铲除这个儒家社会地基,儒家社会依然价值地存在着。汉兴,吏民皆案堵如故,儒家社会继续存在。刘邦称善陆贾《新语》,奠定汉初的政治和思想基础,儒家率先成为指导思想。"无为而治"是儒道共法,是整个汉初政治的统治模式,这个模式是儒道两家共同参与创造的。以"无为而治"为政治模式的文景之治是在刘邦、陆贾奠定的儒家文治思想基础上,在儒家伦理的地基上,在儒家设计的汉廷礼乐制度和以《经》博士为主体的学官教化系统中运行、实施和实现的。文景之治的政治指导思想实际上是儒道双席位制。黄老之学的首席政治代表、关键和领袖人物窦太后的政治权威,保障着文景之治政治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就此人事而言,文景之治是道儒并治。但就"无为而治"实施的《诗》《书》经艺仁义内容,就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的全面关系综合而言,则当说儒道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景之治 黄老政治 儒家社会 《新语》 无为而治
下载PDF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翻译归化策略研究——以余光中、吴劳、海观的《老人与海》汉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学军 刘晨韵 +1 位作者 吴伊娴 何香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1-86,共6页
在《老人与海》的汉译本中,余光中的归化程度最强,大致在暗含因果逻辑关系、出现典型的静态语言且中国文化里有对应物、主语非人、多形容词等情况下使用归化策略,以增加译本的可读性。海观的翻译比较忠实于原文,但掺杂了很多口语化的表... 在《老人与海》的汉译本中,余光中的归化程度最强,大致在暗含因果逻辑关系、出现典型的静态语言且中国文化里有对应物、主语非人、多形容词等情况下使用归化策略,以增加译本的可读性。海观的翻译比较忠实于原文,但掺杂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述,使得译文在更加流畅的同时也弱化了原文本简洁有力的特点。吴劳更加尊崇原文,对原文语言风格的还原较为准确,在塑造硬汉形象上具有明显优势。余光中的译文富含自己的表述风格,词汇丰富,行文细腻,在表现敬畏、热爱自然方面略胜一筹,但是修饰成分过多,比之原文过于华丽,与原文简明扼要的风格韵味有些许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 翻译归化策略 余光中 海观 吴劳 《老人与海》汉译本
下载PDF
张祜的诗歌理论、主张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香顺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7-69,105,共4页
张祜是中唐著名诗人 ,他崇韩、尊李杜 ;宗雅、与白居易的诗教说合。他的部分诗作染有元之淫靡、白之俚俗。张祜处于韩孟、元白两大阵营的“夹缝”之中。老庄、禅宗思想均对张祜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其《叙诗》诗 。
关键词 张祜 老庄 《叙诗》 诗歌理论 中唐 禅宗思想 《张祜诗集》 思想
下载PDF
《老残游记》中王与姑形象之原型考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铭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老残游记》中王与姑这一形象的原型,除了太谷学派的女弟子李素心外,还有《江石芸传》中的江石芸。江石芸是古典奇女、才女的典范,而李素心是现代知性女子的典范。刘鹗把她们相融合,塑造出了王与姑这一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自己心目... 《老残游记》中王与姑这一形象的原型,除了太谷学派的女弟子李素心外,还有《江石芸传》中的江石芸。江石芸是古典奇女、才女的典范,而李素心是现代知性女子的典范。刘鹗把她们相融合,塑造出了王与姑这一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玙姑 原型 李素心 江石芸
下载PDF
司马相如“喻难”文的政治史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乃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61-68,共8页
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和《难蜀父老》被任昉的《文章缘起》立为"喻难"体,萧统《文选》将"喻难"文本具录于"檄"类。"喻难"价值在于:作者用文学的手段,饱含浓烈的乡情,在文化史上首次从君权的... 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和《难蜀父老》被任昉的《文章缘起》立为"喻难"体,萧统《文选》将"喻难"文本具录于"檄"类。"喻难"价值在于:作者用文学的手段,饱含浓烈的乡情,在文化史上首次从君权的抵达、贡赋的上输、人力的征调等层次深刻地反映了道路与政治的多维关系;它们是在民主政治习见、而在下行文以官僚为下限对象的专制政治时代仅见的以平民百姓为对象的成功说理文;作者在撮括前代观念基础上,以纵横家为理论底色,以雄主强汉为背景,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非常"政治的新鲜命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多重而独特的政治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道路 政治 “喻难”
下载PDF
从《御赐归老青田诏》看朱元璋与刘基的君臣关系
17
作者 蔡克骄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御赐归老青田诏》为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遣使护送刘基还乡时所作,其言辞冷峻剀切,却又充满情感,透露出刘基在归附朱元璋前后的行迹,特别是为《明史》所讳言的一些史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为历来学者所肯定,可澄清后世对朱刘君臣关系的... 《御赐归老青田诏》为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遣使护送刘基还乡时所作,其言辞冷峻剀切,却又充满情感,透露出刘基在归附朱元璋前后的行迹,特别是为《明史》所讳言的一些史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为历来学者所肯定,可澄清后世对朱刘君臣关系的种种猜测,可谓朱元璋对其与刘基君臣关系的一个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赐归老青田诏》 朱元璋 刘基 关系
下载PDF
《老老余编》养生思想评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梦圆 王河宝 余忠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徐春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其临证经验丰富且擅长养生,其在《老老余编》中汇集整理前贤大量养生思想并阐释自身临证养生心得,全面阐释老年养生内容丰富而全面。徐春甫认为作为晚辈应以孝为基、敬养为本,老年人应根据四时特点顺时调摄,慎... 徐春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其临证经验丰富且擅长养生,其在《老老余编》中汇集整理前贤大量养生思想并阐释自身临证养生心得,全面阐释老年养生内容丰富而全面。徐春甫认为作为晚辈应以孝为基、敬养为本,老年人应根据四时特点顺时调摄,慎避外邪;老年人气血衰微,行住坐卧、宴处起居须巧立制度;老年人应畅情逸致,但嗜欲爱好需有所节制;饮食调养注意宜忌,但应时时顾护脾胃;膳食药饵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善于运用药粥、药酒、药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余编》 养生 徐春甫
下载PDF
中国同代作家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王俊虎《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19
作者 赵怀俊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尽管国内外关于老舍或曹禺的"作家专题"性质的研究已开展得相当深入,但在二者"比较研究"方面却几乎还是空白,只有片段或资料性的文字昭示着二者的"可比性",所以将这两位著名作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 尽管国内外关于老舍或曹禺的"作家专题"性质的研究已开展得相当深入,但在二者"比较研究"方面却几乎还是空白,只有片段或资料性的文字昭示着二者的"可比性",所以将这两位著名作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王俊虎的《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一书,正是这方面研究的力作。该书以平行比较的方法、历史的视角、国际的视野凸显出老舍和曹禺在家族文化、女性思考、戏剧构想、宗教信仰、文学理想、晚年境况等方面的异同,极大地拓展了老舍、曹禺研究的学术领地和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俊虎 《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平行比较 历史视角 国际视野
下载PDF
从《解老》《喻老》看韩非对法家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0-33,76,共5页
韩非在《解老》《喻老》两篇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家理论进行了建构。韩非在诠释老子的"道"时,引出了"理"的概念,由"道"及"理",为君主实施立法治国寻求理论根... 韩非在《解老》《喻老》两篇中,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家理论进行了建构。韩非在诠释老子的"道"时,引出了"理"的概念,由"道"及"理",为君主实施立法治国寻求理论根据;在诠释老子的"德"时,将老子的"形上之德"转变为"形下之德",以此来引导民众守法保身。韩非子借《喻老》强调君处尊势,并在重释老子的"道"与"德"的过程中,展现其"法术势"一体的法家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韩非 法家 《解老》 《喻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