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石器晚期祭祀彩石的多种谱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海港 金正耀 +4 位作者 谢治 范安川 闫立峰 朱炳泉 王吉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05-2310,共6页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唯一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遗址出土了大量彩石,引起考古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热释光...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唯一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遗址出土了大量彩石,引起考古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热释光光谱(TL)等多种光谱分析手段,并结合电子探针(EPMA)分析结果,对禹会遗址出土"红-黄"彩石不同颜色区域的元素、物相组成及经热历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矿石主体为褐铁矿,有大量石英夹杂,表层黄色物质主要为针铁矿(α-FeOOH),红色物质主要为赭石(α-Fe2O3+粘土+硅土);内部主要是隐晶质针铁矿,并含有一定数量铬铁矿、二氧化锰,及少量重晶石和金属铋。该类彩石并无人工热历史,应属于一种性质独特、地质起源复杂的多金属天然矿石,大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中,可能与某种原始信仰和特殊祭祀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遗址 “红-黄”彩石 光谱分析
下载PDF
禹会村遗址发掘成果的考察与论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吉怀 谢灵华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74-177,共4页
对禹墟发掘成果进行现场考察论证结果展示,禹会村遗址为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与当时大型祭祀和大型的盟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同时,遗址中具有特殊的遗迹现象和复杂的文化内涵,是大型的具有祭祀意义的盟会活动场所、礼... 对禹墟发掘成果进行现场考察论证结果展示,禹会村遗址为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与当时大型祭祀和大型的盟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同时,遗址中具有特殊的遗迹现象和复杂的文化内涵,是大型的具有祭祀意义的盟会活动场所、礼仪性建筑基址,对于禹会村遗址的涂山地望及"禹会诸侯"事件的考证有佐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遗址 发掘成果 考察 论证
下载PDF
禹会遗址的发掘与发现考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吉怀 辛礼学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7-183,共7页
针对2000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蚌埠的禹会村遗址进行研究,对这个淮河中游地区选定的唯一符合课题要求的遗址,2007年至2011年连续进行了五次规模性发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文明探源课题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 针对2000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蚌埠的禹会村遗址进行研究,对这个淮河中游地区选定的唯一符合课题要求的遗址,2007年至2011年连续进行了五次规模性发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文明探源课题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历史事件有了一定的佐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遗址 发掘 发现
下载PDF
禹会村与大禹治水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化钢 陈涵林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章介绍了禹会村、禹墟及其与大禹治水的关系。
关键词 禹会村 禹墟 大禹治水
下载PDF
试论清华简“中”·禹会祭祀台基遗址·河图洛书
5
作者 何艳杰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6期120-126,共7页
清华简《保训》中的"中"应该是一种上古数术,与远古的河图有着密切联系。周初河图是上古数术神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中"与河图表现的这种上古数术早在龙山时代的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祭祀台基遗址的布局中已有所体现。
关键词 清华简 河图 禹会祭祀台基遗址 “Zhong”
下载PDF
安徽蚌埠禹会遗址薄胎磨光黑陶产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玉璋 崔炜 +1 位作者 张居中 王吉怀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质谱方法测定了安徽蚌埠禹会遗址出土的薄胎磨光黑胎与普通陶器的微痕量元素化学组成,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薄胎磨光黑陶的微痕量元素组成与普通陶器有明显不同...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质谱方法测定了安徽蚌埠禹会遗址出土的薄胎磨光黑胎与普通陶器的微痕量元素化学组成,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薄胎磨光黑陶的微痕量元素组成与普通陶器有明显不同,结合考古学背景分析,这种制作精美的高档陶器应不是由禹会遗址本地生产,而是从外地传入的,且其产地来源可能在2处以上。本文的研究对探明禹会遗址的性质、验证"禹会涂山"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了解龙山时代晚期皖北及其周边地区陶器传播与文化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遗址 薄胎磨光黑陶 产地 ICP-AES ICP-M
原文传递
淮河中游地区文明探源的新进展——读《蚌埠禹会村》 被引量:3
7
作者 栾丰实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99,共5页
以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或史实为线索,针对性地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进而研究特定阶段的社会和历史,这是中国原史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特色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术机构主持的田野考古发掘最先涉足安阳殷墟,就是因为该地出土过大量殷... 以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或史实为线索,针对性地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进而研究特定阶段的社会和历史,这是中国原史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特色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术机构主持的田野考古发掘最先涉足安阳殷墟,就是因为该地出土过大量殷商甲骨文,其地名也见于《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遗址 淮河中游 龙山时代
原文传递
安徽蚌埠市禹会龙山文化遗址祭祀台基发掘简报 被引量:8
8
作者 钱仁发 王吉怀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1,共25页
禹会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这里发现了一处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表明并非单纯的居住遗址。丰富的出土遗物,为探索黄河、长江及淮河流域龙山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索... 禹会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这里发现了一处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表明并非单纯的居住遗址。丰富的出土遗物,为探索黄河、长江及淮河流域龙山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索涂山地望、大禹文化和淮河文明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蚌埠市 禹会遗址 礼仪性建筑基址 龙山文化晚期
原文传递
从禹会遗址的考古资料看淮河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 被引量:2
9
作者 钱仁发 王吉怀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6,130,共7页
禹会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是我国目前发现并经发掘的最大的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遗存,被专家公认为"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禹会遗址的发现,一是弥补了龙山文化地域性空白,二是确立了龙山文化一个新... 禹会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是我国目前发现并经发掘的最大的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遗存,被专家公认为"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禹会遗址的发现,一是弥补了龙山文化地域性空白,二是确立了龙山文化一个新的地方类型,三是对认识淮河流域史前时期文明化进展的程度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中发现的大型祭祀台基及台基面上的相关设施、与之相配套的祭祀专用通道,内涵丰富的祭祀沟,不同形式的祭祀坑,简易式工棚建筑以及复杂的器物组合等,都为考证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的"禹会诸侯"事件提供了证据,也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增加了新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 禹会遗址 龙山文化 文明起源 禹会诸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