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榆林滴灌春玉米不同生育期适宜土壤水分控制界限研究
1
作者 曾雪梅 白清俊 +5 位作者 马丽娜 万宇 党小文 刘忠雄 王腾飞 王若楠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77-84,共8页
【目的】确定陕北榆林滴灌春玉米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水分界限,得到该地区滴灌春玉米的灌溉制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在春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5个生育期设置4种灌溉水平,探究不同灌水方案对滴灌春玉米... 【目的】确定陕北榆林滴灌春玉米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水分界限,得到该地区滴灌春玉米的灌溉制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在春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5个生育期设置4种灌溉水平,探究不同灌水方案对滴灌春玉米的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陕北榆林滴灌春玉米关键生育期为拔节期、抽雄期。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为非关键期。在拔节期和抽雄期适当降低灌溉水平更有利于春玉米后续生长发育;(2)综合各灌水方案对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影响,最优的田间土壤水分控制界限为:苗期适宜土壤水分界限为59%~79%FC(FC代表土壤田间持水率),拔节期为70%~90%FC,抽雄期为68%~88%FC,灌浆期为56%~76%FC,成熟期为49%~69%FC。【结论】最优的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9次,即苗期2次(m=20 mm),拔节期3次(m_(1)=20 mm,m_(2)=m_(3)=30 mm),抽雄期3次(m_(1)=m_(2)=m_(3)=30 mm),灌浆期1次(m=25 mm),成熟期不灌水,综合灌溉定额为235 mm。该制度下春玉米产量为14664 kg/hm^(2),水分利用效率达3.01 kg/m^(3)。较对照组产量提高15.56%,WUE提高19.19%。该研究结果对陕北榆林滴灌春玉米田间水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榆林 滴灌春玉米 土壤水分控制界限 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制度
下载PDF
视觉基础模型支持的老城区更新规划方法与实践
2
作者 梁程程 卓文淖 +1 位作者 左琛 张军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对于具有复杂建成环境的老城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更新规划的科学性,然而现有的目标识别方法高度依赖人工标注数据集,面临更新实践不足、分析精度受限和训练成本过高的局限。将视觉基础模型引入城市更新领域,探讨视觉基础模型支... 对于具有复杂建成环境的老城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更新规划的科学性,然而现有的目标识别方法高度依赖人工标注数据集,面临更新实践不足、分析精度受限和训练成本过高的局限。将视觉基础模型引入城市更新领域,探讨视觉基础模型支持的老城区更新规划方法:通过等间隔采样构建图像块数据集,使用视觉基础模型提取高维视觉特征;启动余弦距离、流形学习、高斯混合模型等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图像块数据集的智能分组;对图像块进行空间转译,精准识别重点区域;结合多维要素综合评判,优化智能识别结果,指导后续更新规划实践。同时,以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老城区为例,探索该技术方法在城市更新规划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基础模型 城市更新 老城区 卫星遥感图像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
下载PDF
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学论著——评《土地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3
作者 冯海燕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0-512,共3页
《土地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书是对陕北榆林典型地区近10多年跟踪研究的初步总结,是基于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我国重点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协调关系的最新科研成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成果将在区域... 《土地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书是对陕北榆林典型地区近10多年跟踪研究的初步总结,是基于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我国重点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协调关系的最新科研成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成果将在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中发挥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开发 区域协调发展 陕北榆林
下载PDF
陕北能源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特征及其经济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永永 薛东前 +2 位作者 代兰海 仲俊涛 夏四友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以陕北能源开发区榆林市为研究区,采用1990—2015年的统计调查数据,综合集成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re值测定法、Lilien指数和Shift-Share模型,对榆林市产业转型发展态势、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其经济效应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199... 以陕北能源开发区榆林市为研究区,采用1990—2015年的统计调查数据,综合集成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re值测定法、Lilien指数和Shift-Share模型,对榆林市产业转型发展态势、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速度及其经济效应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1990年以来,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双拐点"特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化不协调;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以能源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较快;国家政策是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动力;产业内部增长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是未来榆林市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所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空间大。本研究可为促进能源开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经济效应 陕北能源开发区 榆林市
下载PDF
“资源诅咒”与陕北民间借贷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杨静 《价值工程》 2016年第14期86-88,共3页
丰裕资源是否必定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历来是各国经济学家争议的问题所在。资源丰富的陕北地区,随着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其经济增长是否持续快速增长,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陕北近年民间借贷发展迅速,"资源诅咒"... 丰裕资源是否必定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历来是各国经济学家争议的问题所在。资源丰富的陕北地区,随着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其经济增长是否持续快速增长,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陕北近年民间借贷发展迅速,"资源诅咒"与陕北民间借贷之间关系如何,在此之前缺乏论证,本文试图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述,同时基于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榆林 “资源诅咒” 民间借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