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
1
作者 周灿 刘忍阳 +4 位作者 柯静 石金敏 赵利军 秦瑜蓉 张玲玲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 目的建立测定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山柰酚质量浓度在0.01~0.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0%,RSD为2.13%(n=6);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8个村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为0.0377~1.0887 mg/g。结论该方法灵敏、可重复,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十堰市 郧西县 家种连翘 山柰酚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湖北郧西白龙洞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量:3
2
作者 同号文 张贝 +1 位作者 武仙竹 屈胜明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3-640,共28页
白龙洞是位于鄂西北部郧西县的一处出土物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先后在此出土了8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若干石制品和骨制品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有关白龙洞遗址的形成时间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群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基于郧... 白龙洞是位于鄂西北部郧西县的一处出土物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先后在此出土了8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若干石制品和骨制品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有关白龙洞遗址的形成时间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群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基于郧西县文管所和中科院古脊椎所收藏标本,本文首次对白龙洞历年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洞动物群由32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组成,优势属种是谷氏大额牛、岩羊、野猪及各种鹿类(水鹿、斑鹿、麂、毛冠鹿);此外,还有豪猪、竹鼠、变异狼、貉、豺、猪獾、黑熊、大熊猫、中国硕鬣狗、锯齿剑齿虎、虎、豹、金猫、云豹、剑齿象、苏门犀、梅氏犀、巨貘、鬣羚及水牛等;该动物群缺乏猴类动物,并且豪猪化石也很少,这与其所处的时空位置很不相符;但总体面貌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白龙洞的大熊猫、中国硕鬣狗、猪獾、虎及巨貘的牙齿测量数值均达到或接近我国各自记录的最大值。白龙洞动物群组成与盐井沟动物群及南京猿人动物群最为接近;从动物群组合及有关属种的演化阶段来综合判断,白龙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当是中更新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白龙洞 湖北郧西 中更新世
下载PDF
湖北郧西震旦系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淑芬 秦正永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78,共15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湖北郧西震旦系划分认识不一,尤其对耀岭河组*时代归属分歧较大。作者试图通过对该区地层的微古植物研究,寻求新的证据。通过对该区大宽坪至杨家院等三条震旦系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资料,共统计700... 长期以来,人们对湖北郧西震旦系划分认识不一,尤其对耀岭河组*时代归属分歧较大。作者试图通过对该区地层的微古植物研究,寻求新的证据。通过对该区大宽坪至杨家院等三条震旦系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资料,共统计700余粒,鉴定出15属39种。根据这些微古植物组合特征以及中国南方其它地区震旦系现有资料,湖北郧西的耀岭河组可与峡东震旦系下统莲沱组、南沱组对比;其陡山沱组、灯影组可与峡东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 震旦系 湖北郧西
下载PDF
湖北郧西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淑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4,T001,共5页
在湖北郧西县发现寒武纪微古植物共12属28种。它们以刺球藻类大量出现为主要特征,刺球藻约占微古植物组合的60%,球藻类约占35%,其他类型的约占5%。上述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在我国云南昆明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的寒武系中可见到,这一... 在湖北郧西县发现寒武纪微古植物共12属28种。它们以刺球藻类大量出现为主要特征,刺球藻约占微古植物组合的60%,球藻类约占35%,其他类型的约占5%。上述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在我国云南昆明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的寒武系中可见到,这一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寒武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 寒武纪 湖北郧西 植物群 湖北 地层
下载PDF
湖北郧西蓝田金丝猴新材料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101,T001,共10页
本文记述的一具较完整的蓝田金丝猴 (Rhinopithecuslantianensis)下颌骨 ,产自湖北省陨西县 ,层位属汉水流域Ⅳ级阶地 ,与蓝田公王岭和郧县人类化石地点的时代相当 ,属早更新世。下颌体和下颊齿明显地高和大于中更新世的丁氏川金丝猴 (R... 本文记述的一具较完整的蓝田金丝猴 (Rhinopithecuslantianensis)下颌骨 ,产自湖北省陨西县 ,层位属汉水流域Ⅳ级阶地 ,与蓝田公王岭和郧县人类化石地点的时代相当 ,属早更新世。下颌体和下颊齿明显地高和大于中更新世的丁氏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roxellanaetingianus) ,形态上也显示出早期金丝猴的特色 ,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与蓝田金丝猴共生的动物群性质为南、北种类混合的动物群 ,不同于与丁氏川金丝猴共生的大熊猫 -剑齿象动物群。它的发现扩大了蓝田金丝猴的地理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田金丝猴 丁氏川金丝猴 湖北郧西县 早更新世
下载PDF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淑芬 刘文兴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关键词 微体古植物群 变沉积岩组 晨旦系 沉积岩 地层
下载PDF
湖北郧西奥陶纪微古植物群
7
作者 孙淑芬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0,T002,共7页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水能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单细胞浮游藻类大量繁衍,以个体较大,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为主,并伴有腹足类及海百合茎的出现。吊床沟组,由于气温干燥,盐度高,微古植物仅适应那些结构简单,个体小,膜壳厚而坚密的种类才能繁衍。本区微古植物特征表明与波罗的海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群 奥陶纪 湖北郧西 地层 古植物
下载PDF
湖北武当-两郧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云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8年第2期60-66,共7页
研究区是印支-燕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陆内造山带,三条剪切带将其分划成四个变形构造单元,即北侧逆冲变形带、中央走滑剪切变形带、南侧逆冲变形带和前陆褶皱-逆冲变形带,并构成北弱甫强的不对称型正花状变形结构样式。造山过程经历两个阶... 研究区是印支-燕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陆内造山带,三条剪切带将其分划成四个变形构造单元,即北侧逆冲变形带、中央走滑剪切变形带、南侧逆冲变形带和前陆褶皱-逆冲变形带,并构成北弱甫强的不对称型正花状变形结构样式。造山过程经历两个阶段:早期以逆冲-推覆单向造山为特征;晚期则以走滑和陆-陆碰撞双向造山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湖北 地质构造 变形机制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以郧西县城关镇为例
9
作者 肖奎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342-344,352,共4页
模型模拟预测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以郧西县城关镇为研究区域,选用土地利用模拟常用模型CLUE-S模型作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模型。考虑到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的空间不稳定性,用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 模型模拟预测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以郧西县城关镇为研究区域,选用土地利用模拟常用模型CLUE-S模型作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模型。考虑到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的空间不稳定性,用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取代常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来建立各地类与其驱动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实现了对CLUE-S模型的改进,并进行实证研究与模型比较。结果表明:运用GWR对CLUE-S模型进行改进,可以获得更高的模拟准确率,能够为未来城镇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E-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GWR 湖北郧西 城关镇
下载PDF
Evidence of fire use of late Pleistocene humans from the Huanglong Cave, Hube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8
10
作者 LIU Wu WU XianZhu +3 位作者 LI YiYin DENG ChengLong WU XiuJie PEI ShuW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56-264,共9页
Since 2004, three excav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a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ossil site of Huanglong Cave in Yunxi County,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unearthed seven human teeth, dozens of stone tools, mammal ... Since 2004, three excav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a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ossil site of Huanglong Cave in Yunxi County,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unearthed seven human teeth, dozens of stone tools, mammal fossils and other evidence indicating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the third excavation in 2006, in the same layer as the human teeth, we found some patches of black materials embed- ded in the deposit. We doubted that this black deposit layer is the remains of burning or even human use of fire at the ca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fire use at the Huanglong Cave, we examined samples directly taken from the black deposit layer and compared them with samples taken from several places in the cave using three methods: micromorphology, element content determination and deposit temperature analysi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ents of carbon element in the black deposit reach 64.59%―73.29%. In contrast, contents of carbon element of the comparative samples from other parts in the cave are only 5.82%―9.49%. The micromorphology analysis of the black deposit samples reveals a plant structure like axial parenchyma, fibrocyte, uniseriate ray and vessel. High-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suggest that the stratum possibly underwent a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nature. Based on these lab analyses, we are sure that the black layer in the Huanglong Cave is the remains of fire and combustion did occur in the cave 100000 years ago. Taking other evid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found in the Huanglong Cave into considera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evidence of fire from the Huanglong Cave was caused by the human activities of controlled use of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气候变化 动物化石 郧西县 湖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