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汲生珍 邬兴威 夏东领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66-69,6,共4页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子波,根据不同特征的地质体选择不同频率或振幅的地震子波,按照其分解后的位置重新组合成新的地震道,并依据新的地震数据体属性来预测储层与流体性质。模型正演已证实地层中的高速层对其下储层在...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子波,根据不同特征的地质体选择不同频率或振幅的地震子波,按照其分解后的位置重新组合成新的地震道,并依据新的地震数据体属性来预测储层与流体性质。模型正演已证实地层中的高速层对其下储层在地震反射特证的影响,通过地震子波与分解技术去除高速层所引起的强地震反射层,可将其下有利储层有效地反映出来。该技术在塔河油田于奇地区奥陶系的应用效果较好,为有利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波分解 子波重构 储层预测 塔河油田 于奇地区
下载PDF
塔河油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 何敏 +3 位作者 李悦 雍芮 李国蓉 姜龙燕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塔河油田北部于奇地区经多期构造运动,岩溶储层发育不均。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钻井和录井资料及测井、地震资料等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论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多期岩溶作用的存在依据和发育特征,总结同生、表生期大气水裸露风化壳... 塔河油田北部于奇地区经多期构造运动,岩溶储层发育不均。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钻井和录井资料及测井、地震资料等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论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多期岩溶作用的存在依据和发育特征,总结同生、表生期大气水裸露风化壳型岩溶作用和侵蚀埋藏岩溶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南部岩溶斜坡集中发育岩溶缝孔洞和洞穴,北部岩溶高地溶蚀作用不强,岩溶缝孔洞相对较少。于奇地区主要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表生大气水岩溶作用、海西早期同生岩溶作用及海西期埋藏岩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奇地区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 奥陶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于奇地区断裂体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勇 徐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7-12,共6页
于奇地区位于阿克库勒凸起北部,是塔河油田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相干属性等方法,对于奇地区断裂体系进行精细刻画,重点从断裂性质及样式、构造演化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区内的断裂体系特征。研究表明,于奇地区... 于奇地区位于阿克库勒凸起北部,是塔河油田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相干属性等方法,对于奇地区断裂体系进行精细刻画,重点从断裂性质及样式、构造演化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区内的断裂体系特征。研究表明,于奇地区受阿克库木断裂和轮台断裂两组逆冲断裂的夹持,轮台断裂控制于奇地区碳酸盐岩地层的展布范围,切割改造了早期的走滑断裂,对油气的垂向运移有重要影响。NEE–NWW向走滑断裂是形成于海西早期的一组独立的走滑断裂,分布在于奇东部地区;NE–NNW向走滑断裂广泛发育,是塔河地区走滑断裂体系在于奇地区的延伸。NWW向为主的次级走滑断裂规模小,对储层和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有限;NE向为主的主干走滑断裂沟通烃源岩,且晚期发生伸展作用,对储层形成和油气运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于奇地区 走滑断裂 逆冲断裂
下载PDF
塔河油田于奇东地区隐蔽油气藏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龙 杜辉 +1 位作者 蒲仁海 韩强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1期23-31,共9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仍然是一大难点,存在圈闭识别难度大、钻前预测可靠性低等一系列问题。该文以塔河油田于奇东三维地震和3口气井、6口非含气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地震波衰减异常处理技术和成藏条件分析方法,探讨了奥陶系碳酸盐气层的地震波... 隐蔽油气藏勘探仍然是一大难点,存在圈闭识别难度大、钻前预测可靠性低等一系列问题。该文以塔河油田于奇东三维地震和3口气井、6口非含气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地震波衰减异常处理技术和成藏条件分析方法,探讨了奥陶系碳酸盐气层的地震波衰减响应特征,同时用该方法预测了可能存在的东河砂岩碎屑岩隐蔽圈闭油气藏。研究结果表明,衰减含气检测对于碳酸盐溶洞、裂缝—溶洞型储层具有一定的指示效果,而对于以裂缝为主的储层应用效果不理想。通过目的层的衰减异常分析及沉积相和构造综合研究,在该区识别出一个东河砂岩储层的断裂—地层复合圈闭可能油气藏,其面积约为30.53 km 2,闭合高度为120 m,气层最厚可达51 m。衰减含气检测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气藏 于奇东地区 频谱分解 含气检测 碳酸盐储层 东河砂岩
下载PDF
于奇地区中生界隐蔽圈闭预测的难点与对策
5
作者 苏娟 张荣 +1 位作者 康仁东 邓锋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4-8,共5页
于奇地区中生界碎屑岩隐蔽圈闭主要为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但这些圈闭受多因素影响,如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等。针对不同圈闭类型的落实难点,总结相应技术对策,提出通过高分辨三维反演技术,剔除砂体顶面泥岩厚度,落实三叠系上油... 于奇地区中生界碎屑岩隐蔽圈闭主要为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但这些圈闭受多因素影响,如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等。针对不同圈闭类型的落实难点,总结相应技术对策,提出通过高分辨三维反演技术,剔除砂体顶面泥岩厚度,落实三叠系上油组砂体圈闭幅度。探索运用非线性参数岩性反演技术,对本区薄层砂体进行三维反演,结合顶、底、侧封等岩性圈闭的参数分析,落实了白垩系舒善河组和三叠系哈二段砂体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奇地区 隐蔽圈闭 低幅度构造圈闭 岩性圈闭 非线性参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于奇低幅度构造油气区土壤微生物特征
6
作者 李武 王国建 +1 位作者 闫欢 贾宝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3-619,共7页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于奇油气田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试了于奇YQ5井东部的油气已知区(YQ-y)和YQ12井西部的油气目标区(YQ-wz)土壤中微生物16S rRNA V4区序列,比较分析了两个区块微生物的群落...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于奇油气田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试了于奇YQ5井东部的油气已知区(YQ-y)和YQ12井西部的油气目标区(YQ-wz)土壤中微生物16S rRNA V4区序列,比较分析了两个区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YQ-y和YQ-wz两组样品绝大部分的微生物类群具有一致性。α和β多样性分析均表明,YQ-y和YQ-wz两组样品在物种丰度、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解析了YQ-y和YQ-wz两组样品属水平排名前10的细菌,发现噬甲基菌属、拟杆菌属、类诺卡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可利用油气藏兼性生长的常见微生物,而且两组样品中均发现大量的未知细菌,说明两组样品都蕴含了丰富的未知微生物资源。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的于奇地区油气微生物多样性信息,YQ-y和YQ-wz两组样品整体上微生物类群非常接近,并初步探讨了于奇东部微生物异常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于奇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钟梁旋子 傅恒 +1 位作者 刘雁婷 陈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29-34,共6页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沉积相类型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在野外剖面观测及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颜色、沉积构造、剖面结构、测井相和地震响应等沉积相识别标志认为,该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发育湿地扇三角...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沉积相类型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在野外剖面观测及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颜色、沉积构造、剖面结构、测井相和地震响应等沉积相识别标志认为,该区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发育湿地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对该体系进一步作时空演化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于奇地区三叠纪—侏罗纪古气候湿润,物源主要来自沙雅隆起剥蚀区南缘;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可识别出湿地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由于印支运动构造抬升,导致该区缺失三叠系上统地层的顶部、侏罗系中统和上统地层,仅侏罗系下统地层发育湿地扇三角洲平原相。通过此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于奇地区三叠纪—侏罗纪地层的沉积环境,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碎屑岩 三叠系 侏罗系 于奇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程裕淇院士与鲁西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8
作者 王世进 张增奇 +1 位作者 杨恩秀 宋志勇 《山东国土资源》 2012年第8期71-74,80,共4页
程裕淇确定了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地层划分,在斜长角闪岩中发现残存的变余杏仁状构造和岩流特征,正确区分了变基性熔岩流、变火山凝灰质岩和变基性脉体。原化马湾组黑云斜长片麻岩为新太古代早期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 程裕淇确定了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地层划分,在斜长角闪岩中发现残存的变余杏仁状构造和岩流特征,正确区分了变基性熔岩流、变火山凝灰质岩和变基性脉体。原化马湾组黑云斜长片麻岩为新太古代早期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富山背斜的片麻状奥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2 612±20)Ma,其侵入的具变余气孔状充填构造的斜长角闪岩属于雁翎关组;而李家庄倒转向斜核部的柳杭组含砾黑云变粒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2524±7)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裕淇 研究成果 早前寒武纪地质 鲁西
下载PDF
于奇西地区奥陶系储层裂缝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万飞 刘惠果 +3 位作者 王甘露 苏杭 张峰玮 卞华鹏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4-38,43,共6页
本文通过对于奇西地区8口井内的岩心裂缝充填物取样,并对样品进行裂缝充填方解石晶体和泥质的δ13C、δ18O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综合讨论裂缝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溶蚀孔洞和裂缝方解石晶体的碳氧同位素... 本文通过对于奇西地区8口井内的岩心裂缝充填物取样,并对样品进行裂缝充填方解石晶体和泥质的δ13C、δ18O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综合讨论裂缝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溶蚀孔洞和裂缝方解石晶体的碳氧同位素分布接近于早期岩石的形成环境,形成较早,充填环境较封闭;大多数的构造裂隙、洞穴充填方解石晶体充填较晚,充填成岩体系环境开放;大气淡水岩溶发育可以作为于奇西地区寻找有利储层的一种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储层 于奇西地区
下载PDF
非线性参数分析技术在于奇地区白垩系的应用
10
作者 张荣 杜伟维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第6期888-892,共5页
通过关联维、李指数、突变指数三种非线性参数和常规地震波场参数(以均方根振幅RMS为例)对地质模型中砂体组合变化的响应分析,并结合非线性参数值与实钻井砂体组合变化的研究表明,非线性参数对砂体组合的变化具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应用... 通过关联维、李指数、突变指数三种非线性参数和常规地震波场参数(以均方根振幅RMS为例)对地质模型中砂体组合变化的响应分析,并结合非线性参数值与实钻井砂体组合变化的研究表明,非线性参数对砂体组合的变化具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应用该技术在于奇地区白垩系进行非构造圈闭发育区预测,共落实非构造圈闭线索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参数 砂体组合变化 圈闭预测 于奇地区
下载PDF
于奇地区三叠系哈二段岩性圈闭识别技术研究
11
作者 骆福嵩 李玉兰 +2 位作者 韩博 郑贺梅 王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158-160,共3页
塔河油田于奇地区碎屑岩领域经多轮探索,在低幅度构造领域获得工业油气流,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研究区域三叠系哈二段(哈拉哈塘组二段)为滨浅湖沉积背景下的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匹配喜山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了砂体向南上倾尖灭,具备岩性圈闭... 塔河油田于奇地区碎屑岩领域经多轮探索,在低幅度构造领域获得工业油气流,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研究区域三叠系哈二段(哈拉哈塘组二段)为滨浅湖沉积背景下的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匹配喜山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了砂体向南上倾尖灭,具备岩性圈闭发育良好条件。针对于目前该区域所存在问题,低幅度圈闭面积小、幅度低,不能满足高效勘探需求,进一步圈闭落实困难。本文在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正演研究基础上,通过属性刻画、地震反演等方法联合分析,对于该区域开展砂体平面分布定性预测及厚度定量预测,优选了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震响应特征正演,属性刻画与地震反演方法联合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地区三叠系哈二段的岩性圈闭落实方法,对相似地质背景岩性圈闭落实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奇地区 三叠系 岩性圈闭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塔河油田于奇西地区油藏开发特征及增产对策
12
作者 胡立 刘培亮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34-137,共4页
于奇西地区处于阿克库勒凸起北部,成藏条件较好,是塔河油区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区。该文通过油井的生产动态分析研究区具有油稠、天然能量低、储量动用程度低的特征。针对这些开发特征提出几点对策:注水替油、催化裂解、注CO2和增加新井... 于奇西地区处于阿克库勒凸起北部,成藏条件较好,是塔河油区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区。该文通过油井的生产动态分析研究区具有油稠、天然能量低、储量动用程度低的特征。针对这些开发特征提出几点对策:注水替油、催化裂解、注CO2和增加新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各井的钻井、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YQ5、YQ5-1、YQ5-3X、YQ5-4、YQ3-1、YQ3-2和YQ9井具有注水加裂解剂的潜力,在地面现场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也可通过注入CO2达到降粘的效果。此外,可在YQ5井区适当增加新井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通过此次研究,解决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了油藏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天然能量 注水替油 催化裂解 于奇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