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枢经"学说与张景岳学术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庞军 唐宏亮 +3 位作者 廖文彦 王开龙 甘炜 刘振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1941-1942,共2页
"枢经"学说[1]认为,枢经主司开阖,且借助"少阳相火"、"少阴君火"等的作用畅达全身。"枢"亦有转枢、根本之义,人体阴阳门户的开阖,均离不开枢的转纽。枢经对于机体而言,一发而动万机,是调节阴... "枢经"学说[1]认为,枢经主司开阖,且借助"少阳相火"、"少阴君火"等的作用畅达全身。"枢"亦有转枢、根本之义,人体阴阳门户的开阖,均离不开枢的转纽。枢经对于机体而言,一发而动万机,是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关键。而张介宾亦重视"枢"的作用,其创立之"八略"、"八阵"更是将针对枢经治疗的和法正式确立,其学术思想中多有与枢经学说相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经学说 张景岳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张介宾“阳非有余”论探要 被引量:4
2
作者 麦舒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155-1156,共2页
张介宾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提出"阳非有余"论。该理论从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从形与气、寒与热、水与火的关系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并从阳气主导生化之权和阳气难得易失两方面强调阳气之不足。此外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阳气... 张介宾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提出"阳非有余"论。该理论从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从形与气、寒与热、水与火的关系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并从阳气主导生化之权和阳气难得易失两方面强调阳气之不足。此外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阳气理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阳非有余 理论
下载PDF
《景岳全书·伤寒典》对《伤寒论》的补充 被引量:1
3
作者 储全根 李赛美 莫伟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7,共4页
通过对《景岳全书·伤寒典》的研读 ,发现张介宾从诊法、证候、治法和方药诸方面均对《伤寒论》进行了补充 ,尤其对虚证 (阴证 )伤寒的证候及辨治内容 ,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伤寒论》 ,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关键词 《景岳全书·伤寒典》 《伤寒论》 中医 张介宾 张仲景
下载PDF
简论明代医家的“太极”说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仪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中医学中的“太极”学说源自《易传》 ,宋代理学对之进行了种种发挥 ,后世医家深受理学太极论的影响 ,多以太极学说阐发医学问题 ,其中较著名的有明代张介宾和赵献可。张介宾创太级—太虚说 ,将《内经》中的重要范畴———太虚说阐释为... 中医学中的“太极”学说源自《易传》 ,宋代理学对之进行了种种发挥 ,后世医家深受理学太极论的影响 ,多以太极学说阐发医学问题 ,其中较著名的有明代张介宾和赵献可。张介宾创太级—太虚说 ,将《内经》中的重要范畴———太虚说阐释为创生天地万物的太极。赵献可的理论建树主要在太极—命门说 ,认为人身的太极就是命门。这说明太极学说不仅受到当时医界的普遍承认和接受 ,还以之去探索并解答医学上的未知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明代 太极学说 张介宾 赵献可
下载PDF
亢害承制论源流谈 被引量:10
5
作者 颜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亢害承制理论 ,原本属于运气学说范畴。唐代以来诸多医家阐述了对《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 ,承乃制”之意的理解和领悟 ,把亢害承制理论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相结合 ,尤以王冰、刘河间、王履、虞抟、张介宾、李... 亢害承制理论 ,原本属于运气学说范畴。唐代以来诸多医家阐述了对《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 ,承乃制”之意的理解和领悟 ,把亢害承制理论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相结合 ,尤以王冰、刘河间、王履、虞抟、张介宾、李中梓等医家的论说最具特色 ,并阐述、分析各家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害承制 运气学说 中医 中医病理
下载PDF
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公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3-67,共5页
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
关键词 张介宾 太极命门论 唯物主义 中医基本理论
下载PDF
关于“阳有余,阴不足”之辨 被引量:1
7
作者 萧汉明 郭东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7-60,共4页
从天道阴阳、生理病理阴阳以及辨证论治等 3个方面,重新比较了发生在12世纪至17世纪医界有关阴阳有余不足的一场辩论,认为争辩双方的实际分歧在于病理与辨证论治方面。这场争辩的理论意义是,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形成。伤寒论与温... 从天道阴阳、生理病理阴阳以及辨证论治等 3个方面,重新比较了发生在12世纪至17世纪医界有关阴阳有余不足的一场辩论,认为争辩双方的实际分歧在于病理与辨证论治方面。这场争辩的理论意义是,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形成。伤寒论与温病学是传统医学治疗外感病的两大学派,因此湿病学的形成标志传统医学在传统范围内的完善化,而围绕“阳有余,阴不足”论展开的这场辩论,正好反映了传统医学完善化之前的深刻的理论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震亨 张介宾 温病学说 天道阴阳 辨证论治 生理病理 “阴不足” “阳有余”
下载PDF
张介宾处理医患关系的特点及其现实启示
8
作者 张俊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6期848-850,共3页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处理患者关系方面具有如下特点:摄生为医学首务,不贸然诊治死证疑证,任医如任将忌猜疑,明白治病是艰难涉险的过程,鼓励病患树立信心等。将其中涉及到医患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引申至当前现实中,分析了其在医疗公益性...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处理患者关系方面具有如下特点:摄生为医学首务,不贸然诊治死证疑证,任医如任将忌猜疑,明白治病是艰难涉险的过程,鼓励病患树立信心等。将其中涉及到医患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引申至当前现实中,分析了其在医疗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选择、医生处置权与患者同意权之对立,医疗受益与风险之冲突中的应用,以助我们把握医患关系的底线,找到良好医患关系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温补学派 医患关系 现实 底线
下载PDF
论宋明理学“理一分殊”对张介宾辨证观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崔轶凡 王庆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9-1191,共3页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理学家借此认识世界、思考事物多样性表象与普遍性规律之间的联系。"理一"强调宇宙间只有一个最高"理",万物各自的"理"只是最高的"理"的具体体...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理学家借此认识世界、思考事物多样性表象与普遍性规律之间的联系。"理一"强调宇宙间只有一个最高"理",万物各自的"理"只是最高的"理"的具体体现。"分殊"是在"理一"基础和前提下的"分殊","理一"是"分殊"后的"理一"。张介宾一生先儒后医,学验俱丰,并系统地提出"二纲六变"的辨证观,以阴阳为纲,统辖表里、寒热、虚实六变,既贯穿于理法方药,又融会于医理医案,深刻体现了宋明理学"理一分殊"思想的烙印。张介宾的卓越之处,在于他临床制方用药遵循理学道统,阐发医学思想而不离实践过程,既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使其成为推动中医学术创新的重要实践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观 理一分殊 宋明理学 张介宾
下载PDF
探讨张介宾对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付平 张秀芬 +4 位作者 杨贵真 刘梅 白建英 李会敏 董尚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4-1507,共4页
脾胃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形成于《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医家张介宾为脾胃学说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继承了“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的生理观,“内伤脾胃,诸病由生”的发病观。并在脾胃生理病理、治则治法和... 脾胃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形成于《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医家张介宾为脾胃学说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继承了“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的生理观,“内伤脾胃,诸病由生”的发病观。并在脾胃生理病理、治则治法和养生用药等方面均有所发挥,主要体现在五脏互藏,脾土为核心;命门元气为脾胃之母;升阳不忘养阴,创养阴益气法;调五脏以安脾胃;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脾胃为养生之本,并创新性地提出“能去伤脾者,俱是脾胃之药”“元气即相火之所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黄帝内经》 继承 发展 张介宾
下载PDF
张介宾对针灸理论的研究和阐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建斌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明末医家张介宾对针灸理论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张介宾采用了"求经明理"和"图文并用"等研究方法,对五输穴、原穴、八会穴、任脉和督脉相互关系、络脉、经气等经络与腧穴的多个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还系统... 明末医家张介宾对针灸理论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张介宾采用了"求经明理"和"图文并用"等研究方法,对五输穴、原穴、八会穴、任脉和督脉相互关系、络脉、经气等经络与腧穴的多个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还系统阐述了身体各部的经络联系。张介宾针灸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值得当今重视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腧穴 张介宾
原文传递
张介宾医易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其成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07-211,共5页
张介宾的《医易义》是一篇医学哲学的代表作。文中提出“医易同原”、“医易相通”两个命题,前者是从太极本原层面说的,后者是从阴阳变化道理层面说的。关于“太极”,张介宾有时说是“理”,有时说是“气”,通过研究发现,张介宾是... 张介宾的《医易义》是一篇医学哲学的代表作。文中提出“医易同原”、“医易相通”两个命题,前者是从太极本原层面说的,后者是从阴阳变化道理层面说的。关于“太极”,张介宾有时说是“理”,有时说是“气”,通过研究发现,张介宾是主张理气合一、以气为主的。关于“阴阳”,实际上包括四象五行八卦变化之理,是天道和人道、医学和哲学会通的焦点。张介宾不仅以易理来解说医理,而且强调学习中医必须学习《周易》,说明中医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医易 《周易》 医学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