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仲景下瘀血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兴 程威豪 +1 位作者 黄喆 代喜平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进而积聚成瘀。对于瘀血导致的疾病,医圣张仲景应用下瘀血法进行治疗,本文对仲景所创下瘀血诸方进行辨析,总结方剂各自的组方用药特点、临床应用指征,联...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进而积聚成瘀。对于瘀血导致的疾病,医圣张仲景应用下瘀血法进行治疗,本文对仲景所创下瘀血诸方进行辨析,总结方剂各自的组方用药特点、临床应用指征,联系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中,从疾病分期以及不同证候灵活运用下瘀血法,为现代中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提供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下瘀血法
下载PDF
小议“坏病”与“施治防误”
2
作者 杨心语 姜入语 樊文彬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整理与“坏病”“施治防误”相关的条文,探讨其理论溯源与内涵,以指导现代疾病治疗。“坏病”的概念众说纷纭,如有医药所坏;太阳少阳辨证多端,无一名可用,故称“坏病”等,而“施治防误”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不足且记录分散。通过对中医文... 整理与“坏病”“施治防误”相关的条文,探讨其理论溯源与内涵,以指导现代疾病治疗。“坏病”的概念众说纷纭,如有医药所坏;太阳少阳辨证多端,无一名可用,故称“坏病”等,而“施治防误”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不足且记录分散。通过对中医文献整理和研究,总结各代名家“坏病”及“施治防误”,对比认为“坏病”为因失治、误治使原发病出现反常变化,证候错综复杂,以无六经临床特征的病证为本义与“施治防误”为主要治疗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进行发展,进一步证实“坏病”与“施治防误”为病证名措施关系和二者丰富发展“治未病”理念。对“坏病”与“施治防误”的概念及发展进行研究,举隅临床慢性荨麻疹与睡眠障碍性疾病病机及治疗,由此促进中医基础研究及临床规范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病 施治防误 张仲景 中医基础理论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张仲景“外风”与叶天士“阳化内风”论治中风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鑫辉 司马旦旦 +3 位作者 黄淼鑫 黄政德 肖青 王静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96-98,共3页
张仲景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外风",病机为"内虚邪中",治疗上注重肝脾同治、重镇熄风、扶正祛风;而叶天士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肝脾同治、肝胃同治的同时,注重四时... 张仲景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外风",病机为"内虚邪中",治疗上注重肝脾同治、重镇熄风、扶正祛风;而叶天士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肝脾同治、肝胃同治的同时,注重四时养治,随时施治。从仲景"外风"到叶天士"阳化内风"不但体现了中风论治的多个不同角度,更体现了中风病机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张仲景 叶天士
下载PDF
仲景方中“石膏如鸡子大”的折算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明章 孙燕 +4 位作者 李宇航 钟相根 刘晓辉 林亭秀 王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385-1386,共2页
采用文献考证结合实物测量的方法,对仲景方中实物类比计量药物"石膏如鸡子大"进行了折算研究。首先对鸡蛋的品种进行了考证,选用河南固始鸡蛋实测"鸡子大"的体积;其次对石膏的品种、产地进行考证,选用山东石膏实测... 采用文献考证结合实物测量的方法,对仲景方中实物类比计量药物"石膏如鸡子大"进行了折算研究。首先对鸡蛋的品种进行了考证,选用河南固始鸡蛋实测"鸡子大"的体积;其次对石膏的品种、产地进行考证,选用山东石膏实测其密度;最后用"鸡子大"的体积与石膏的密度乘积得出"鸡子大"的石膏的重量。并以大青龙汤为例对"石膏如鸡子大"的重量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方中"石膏如鸡子大"的重量应与麻黄六两接近,两者比例应为1:1,因此笔者认为"石膏如鸡子大"的重量厘定为90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仲景方 折算
下载PDF
基于属性偏序原理的仲景经方咳嗽治疗规律知识发现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树林 徐笋晶 +4 位作者 李日东 李赛美 洪文学 朱章志 刘敏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大数据全面性、模糊性及探求因果关系转向事物相关性的寻找等特点为中医理论及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仲景医学之《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经方内容具有大数据的特点,本文基于属性偏序原理,对仲景经方治疗咳嗽的规律进行全面的知... 大数据全面性、模糊性及探求因果关系转向事物相关性的寻找等特点为中医理论及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仲景医学之《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经方内容具有大数据的特点,本文基于属性偏序原理,对仲景经方治疗咳嗽的规律进行全面的知识发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属性偏序原理能很好地展现经方治疗咳嗽的方证规律及药物使用特点,适合用于经方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偏序 仲景 咳嗽 知识发现 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现代肝病范畴的张仲景临证医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春雨 梁慧风 +3 位作者 朱音 黄瑛 张宁 方力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05-807,共3页
探讨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胁痛、臌胀、黄疸等病症的医论方药文献,认为仲景辨治胁痛主要责之于实邪阻滞肝胆经脉以及精气虚损二端,治疗上强调固本培源,补益精气;辨治黄疸多责之于湿热、寒湿、瘀血、气血虚损、气机不利等,治... 探讨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胁痛、臌胀、黄疸等病症的医论方药文献,认为仲景辨治胁痛主要责之于实邪阻滞肝胆经脉以及精气虚损二端,治疗上强调固本培源,补益精气;辨治黄疸多责之于湿热、寒湿、瘀血、气血虚损、气机不利等,治疗上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辨治臌胀多责之于瘀血气滞两端,瘀血有寒凝血瘀、湿热血瘀、精枯血瘀等之别,气滞有寒凝气滞、痰浊气滞之分,治疗上强调攻补相宜。总结看,仲景辨治现代肝病相关病症,病位上多责之于肝胆脾胃,治法上强调健运肝胆脾胃,虚则补之,滞则通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总以相应脏腑真元之气充盈丰沛,通畅调达为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胁痛 臌胀 黄疸 现代肝病
下载PDF
浅析《伤寒论》之针药结合思想 被引量:5
7
作者 姜硕 狄忠 +1 位作者 刘更生 高树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93-1694,共2页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亦开针药合用之先河。针、药各有所长,临证辨证施治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方为得当。通过分析伤寒论中针灸条文,旨在把握张仲景针药结合应用规律及其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治病的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从参考。
关键词 张伸景 伤寒论 针药结合
下载PDF
论张仲景调理脾胃论治肺系疾病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雅婷 杨勤军 +3 位作者 张星星 杨程 童佳兵 李泽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2-1233,1236,共3页
张仲景被后人奉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后世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石。张仲景临证十分重视脾胃之气,肺与脾胃经络相关、脏腑相连,故肺系疾病的治疗可以从调理脾胃入手。本文阐述了肺与... 张仲景被后人奉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后世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石。张仲景临证十分重视脾胃之气,肺与脾胃经络相关、脏腑相连,故肺系疾病的治疗可以从调理脾胃入手。本文阐述了肺与脾胃相关理论,将肺系疾病分为肺系外感疾病和肺系内伤疾病,从益胃以助解表、益胃生津滋肺、温中培土生金、健脾益气扶正、温阳培土制水、清热和中平喘、行气通腑除邪7个方面梳理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从调理脾胃论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为从脾胃论治肺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脾胃 肺系疾病 张仲景
下载PDF
谨熟阴阳,以平为期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新宇 陈青扬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谨熟阴阳,以平为期,这八个字出自《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又有《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二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内涵,有重的临床指导意义。前者说... 谨熟阴阳,以平为期,这八个字出自《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又有《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二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内涵,有重的临床指导意义。前者说的是疾病的诊断阶段,后者说的是疾病的治疗阶段。值此纪念朱文锋教授中医诊断学研究的学术会议之际而作此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阴阳平衡 《内经》 张仲景学说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浅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鸿 高水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8-469,共2页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形成过程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体系,又对后世的预防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仲景"治未病"理论内容丰富,有狭义和广义...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形成过程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体系,又对后世的预防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仲景"治未病"理论内容丰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治未病"是指养生调摄,未病先防,即内养和外防;广义之"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养生调摄,将病防发、防微杜渐,早期诊断、既病防变,初瘥防复、调摄复元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和"治愈病"等4个方面浅析张仲景"治未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治未病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论“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烨文 许琳 龚一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易治,三阴中风有必要待其阳气来复,治疗六经中风的方药选择需要兼顾辛凉清热之法,具体可以参考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的诸辛凉方。太阳中风主治方为桂枝汤,阳明中风主治方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少阳中风的主治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中风的主治方为桂枝人参汤,少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升麻汤。[结论]厘清六经中风证候和病机特点,补充相应方药,有助于加强对风邪属性和六经中风证治的认识。其中,治疗三阳中风的经方与后世温病学家的辛凉解表方的比较研究,是探讨寒温统一的切入点,为探讨寒温统一提供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中风 张仲景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叶天士 吴鞠通
下载PDF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汤川安 樊巧玲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306-307,共2页
后世《金匮要略》注家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句话理解为治疗痰饮病的总原则,把"和"字理解和法,即用平和温和的方药治病。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有违张仲景本意,"和"在这句话中没有什么实际含义。
关键词 张仲景 温药
下载PDF
白长川谈仲景用麻黄之妙 被引量:9
13
作者 战丽彬 胡守玉 朱丽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1944-1946,共3页
白长川主任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著名的中医内科学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床诊疗特色。白... 白长川主任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著名的中医内科学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床诊疗特色。白主任依据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使用麻黄的29方,并结合临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认为麻黄并非"肺经专药"。依据麻黄在方剂中的作用,归纳出麻黄的十一大功效及九大主治,麻黄的配伍应用特点和类方鉴别要点,并在临床治疗中灵活使用麻黄,指出临床运用麻黄的关键是精确的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长川 麻黄 张仲景
下载PDF
《备急千金要方》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探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毅 董利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备急千金要方》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备急千金要方》承宗张仲景学说,对《伤寒论》所有的条文,首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予以搜集汇编,为伤寒学派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思邈不仅重视弘... 《备急千金要方》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备急千金要方》承宗张仲景学说,对《伤寒论》所有的条文,首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予以搜集汇编,为伤寒学派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思邈不仅重视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而且在《素问》及《难经》对广义伤寒认识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补充《伤寒论》证治方药的未备,融创新于继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方 孙思邈 张仲景 伤寒论
下载PDF
《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现代临床配伍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薇薇 夏征 +6 位作者 姬卫国 李伟明 邵雷 梁鹤 崔姗姗 罗磊 王心好 《河南中医》 2017年第6期943-945,共3页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是古今中医生普遍习用的经方名方,药仅三味,药简效宏,具有养心安神,补脾和中,柔肝缓急的功效,主治脏躁证,现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身心疾病、儿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现代临床用其补脾...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是古今中医生普遍习用的经方名方,药仅三味,药简效宏,具有养心安神,补脾和中,柔肝缓急的功效,主治脏躁证,现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身心疾病、儿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现代临床用其补脾气,宁心神的作用,古方今用,异病同治,常用该方滋阴益气养血之功,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低血压病、窦性心动过缓、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小儿夜啼等证疗效显著。本方药物既是食品,亦为药品,取材容易,经济实惠,服用方便,极是平和之方,值得进一步深化对该方及其应用配伍的认知,不断总结古今医家的应用规律,扩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频发性室性早搏 低血压病 窦性心动过缓 抑郁证 围绝经期综合征 小儿夜啼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王庆国巧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婷婷 屈会化 +1 位作者 赵琰 王庆国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王庆国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其本在脾肾不足,而标在肺寒,当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宜内外同治,表里兼顾。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经而发太阳之表,温阳中兼发散,解表中兼补虚,共同发挥扶正祛邪,温经解表的作用,适用于阳虚内寒而兼外感寒邪之证,... 王庆国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其本在脾肾不足,而标在肺寒,当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宜内外同治,表里兼顾。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经而发太阳之表,温阳中兼发散,解表中兼补虚,共同发挥扶正祛邪,温经解表的作用,适用于阳虚内寒而兼外感寒邪之证,正合肺寒之机,故临证配伍不同基础方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 王庆国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辅行诀》和《伤寒杂病论》“方同名异”及其原因解玄 被引量:4
17
作者 代民涛 柴可夫 李秀月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陶弘景 伤寒杂病论 汤液经法 辅行诀 食材 食疗
下载PDF
张仲景辨量思维刍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卞尧尧 杨丽丽 +2 位作者 戴建国 王中立 徐桂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5-1486,共2页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的思想贯穿于其辨治体系诸多方面,故亟待深入探索辨量之思维,挖掘辨量之模式,凝练辨量之思想。临证若将辨证和辨量相参互用,对临证辨治是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量思维 辨治体系 张仲景
下载PDF
防己地黄汤探微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亚南 许二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95-1297,共3页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因其文法特殊多被疑为宋人所附。从《千金翼方》等后世著作来看,本方仍属于张仲景方,对于此方的主治证机后世注家及现代《金匮要略》类教材均存在分歧。从张仲景经文原义分析,其病机应为血虚"生"...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因其文法特殊多被疑为宋人所附。从《千金翼方》等后世著作来看,本方仍属于张仲景方,对于此方的主治证机后世注家及现代《金匮要略》类教材均存在分歧。从张仲景经文原义分析,其病机应为血虚"生"风,而非血虚"受"风,并以大量生地配伍少量疏风药立法独特,用"铜器"盛药汁更具深意,现代研究认为铜元素缺乏可导致机体脑退行性病变,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及神经系统疾病,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及主治病证,即可扩展本方的应用,以指导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地黄汤 张仲景方 血虚生风 配伍规律 铜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外寒内饮型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秀兰 王勇奇 +3 位作者 李香凤 牛少强 杨玉光 崔景军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0期2317-2319,共3页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外寒内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加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外寒内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加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 O2和Pa C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型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喘息、咯痰、纳呆、胸痛、哮鸣等临床症状,减少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青龙汤 外寒内饮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