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憨山德清的禅净思想
1
作者
闫伟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晚明佛教具有禅净合流的特质,标志着中国佛教由自力禅学向净土念佛实践的转向,这是佛教内部的文化整合。憨山德清持有禅净并重的思想观念,固然与其修行经历有关,但更多的是为了对治禅林时弊。受禅宗心性论的影响,憨山深信唯心净土,为他...
晚明佛教具有禅净合流的特质,标志着中国佛教由自力禅学向净土念佛实践的转向,这是佛教内部的文化整合。憨山德清持有禅净并重的思想观念,固然与其修行经历有关,但更多的是为了对治禅林时弊。受禅宗心性论的影响,憨山深信唯心净土,为他的禅净双修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憨山禅修以证悟为主,念佛主张禅观念佛与参究念佛,体现出一位禅者的根本立场。憨山禅净思想的本质是融净归禅,捍卫了禅宗的主流地位,在中国禅宗史上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禅净并重
唯心净土
禅净双修
融净归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儒道禅及陶渊明的“人性桃花源”
2
作者
高原
《天中学刊》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主张“性本善”的儒家、提倡“复归于婴儿”“返自然”的道家,以及肯定“本心清净”的禅宗,皆希望依靠返璞归真的“人性桃花源”救世或自我救赎。儒家寄望于“圣王”“哲王”,道家与陶渊明设想“小国寡民”“桃花源”,禅宗则借助“明心...
主张“性本善”的儒家、提倡“复归于婴儿”“返自然”的道家,以及肯定“本心清净”的禅宗,皆希望依靠返璞归真的“人性桃花源”救世或自我救赎。儒家寄望于“圣王”“哲王”,道家与陶渊明设想“小国寡民”“桃花源”,禅宗则借助“明心见性”。儒道禅三家于此在“貌离”之外有了“神合”,在表面的相异之下,它们有着“人性桃花源”的共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禅
陶渊明
清净心
人性桃花源
文化批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宗心性学说中的心理治疗思想探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熊韦锐
于璐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2期7-10,共4页
禅宗心性学说中包含许多心理治疗的思想,对其挖掘与探究有着独特的价值。它的人性假设是人的当下自性是清净、空寂的;其病因理论认为人们的烦恼、苦难都是由于自心的执著导致;其治疗的方法核心是破除我法二执;其治疗的基本程序包括明心...
禅宗心性学说中包含许多心理治疗的思想,对其挖掘与探究有着独特的价值。它的人性假设是人的当下自性是清净、空寂的;其病因理论认为人们的烦恼、苦难都是由于自心的执著导致;其治疗的方法核心是破除我法二执;其治疗的基本程序包括明心见性与修心养性两个阶段;其具体技术是禅定、正念、看话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心性学说
心理治疗
执著
破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养论意义下禅学的“明心见性”与心学的“知行合一”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能昌
徐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心学与禅学的学理唯有在修养论中才能统一,脱离了修养论而对心学和禅学进行解读是片面的。心学和禅学从一个相同的"心"出发,面对不同的人和现实采取了不同的修养方式。这种不同的修养方式所要达到的仍然是一致的人自身。这种...
心学与禅学的学理唯有在修养论中才能统一,脱离了修养论而对心学和禅学进行解读是片面的。心学和禅学从一个相同的"心"出发,面对不同的人和现实采取了不同的修养方式。这种不同的修养方式所要达到的仍然是一致的人自身。这种人的自身追求可以作为解决当代社会的分化问题的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学
心学
明心见性
知行合一
修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茶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被引量:
14
5
作者
杨施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日本茶道与茶道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茶室建筑的空间形式,剖析日本茶室建筑的审美价值,从茶道思想和茶室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对日本当代建筑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如何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哲学...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日本茶道与茶道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茶室建筑的空间形式,剖析日本茶室建筑的审美价值,从茶道思想和茶室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对日本当代建筑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如何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建筑的内涵来实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禅宗思想
茶室建筑
审美
日本现代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文化复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当代脑科学看禅定状态达成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
6
6
作者
周昌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
禅定状态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生无灭、乃至无任何差异的绝对境界,只能直觉体悟而不可概念分别。那么,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禅定状态真的能够达成吗?通过归纳目前有关禅定状态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
禅定状态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生无灭、乃至无任何差异的绝对境界,只能直觉体悟而不可概念分别。那么,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禅定状态真的能够达成吗?通过归纳目前有关禅定状态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禅定静虑状态是一种不同于意识休眠状态的特殊心理活动,有着自身特定的脑电波特征,经常进行禅定静虑训练不但会影响个人的生理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改善对生活认知与情感态度的改变,提高生活质量。当然,通过分析也发现,虽然当代脑科学实验手段,为验证禅悟状态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实证途径,但就禅理上讲,我们依然无法了解禅定状态这种"冷暖自知"的主观体验。相信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一定能够为通过禅定静虑活动来调节心身健康,从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心法
禅定状态
脑科学实验
心身健康
可能性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禅、庄对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戴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童心说”是李贽思想的核心,其观点和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禅宗和庄子学说。禅宗思想启示了李贽对“本心”、“真心”的重视,并构筑了“童心说”的理论框架。庄子思想则赋予了“童心”反伪贵真的精神,使之能向着启蒙的方向发展。当然,“...
“童心说”是李贽思想的核心,其观点和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禅宗和庄子学说。禅宗思想启示了李贽对“本心”、“真心”的重视,并构筑了“童心说”的理论框架。庄子思想则赋予了“童心”反伪贵真的精神,使之能向着启蒙的方向发展。当然,“童心说”的理论渊源也并不止于禅学和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心说
禅宗
庄子
影口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宗心性论要旨及其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锦辉
苑丽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通过对禅宗心性论要旨的论析,可以发现...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通过对禅宗心性论要旨的论析,可以发现:心在文人禅诗中主要体现出禅心、尘心和猿心三种内型,并且与文人形成互动,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禅诗
禅心
尘心
猿心
互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锦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唐代文人禅诗作为唐诗的一个分支,是"文学",也是"禅学",是一种融通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的特殊创作。唐代文人禅诗对"空"的书写表现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个方面,并且具有独特的蕴含,最终使得唐...
唐代文人禅诗作为唐诗的一个分支,是"文学",也是"禅学",是一种融通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的特殊创作。唐代文人禅诗对"空"的书写表现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个方面,并且具有独特的蕴含,最终使得唐代文人禅诗呈现出诗意多样、语言朦胧、意境空灵等特色,丰富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禅诗
禅景空
禅理空
禅心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诗歌看唐宋文人染禅的主导审美心态
被引量:
4
10
作者
洪树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6,共5页
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它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哲学。它注重主体的内心,以"心"为本体,强调人的心灵的自由和重视人的灵魂解脱。唐宋文人与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经过禅学的濡染,形成了特定的主导审美心态:闲、幽、静。它们蕴含着禅...
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它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哲学。它注重主体的内心,以"心"为本体,强调人的心灵的自由和重视人的灵魂解脱。唐宋文人与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经过禅学的濡染,形成了特定的主导审美心态:闲、幽、静。它们蕴含着禅学思想的精粹,又常常流露于、浸透于唐宋文人的诗歌创作领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佛学
审芙心态
唐宋文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被引量:
3
11
作者
邓绍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主体之美、直观体验之美、现实行动之美三个方面,这是对禅学的融摄的结果,即两者在本体观、思维观、境界观三个方面存在接受和突破的关系。王阳明心学美学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美学
禅学
融摄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禅宗意识
被引量:
1
12
作者
邱食存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0-97,共8页
美国后现代性思潮受到了禅宗特别是"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的重要启发。兴起于1950年代的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普遍沾染了强烈的禅宗意识。加里·斯奈德是这一派诗人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作为禅宗"平常心...
美国后现代性思潮受到了禅宗特别是"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的重要启发。兴起于1950年代的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普遍沾染了强烈的禅宗意识。加里·斯奈德是这一派诗人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作为禅宗"平常心是道"的具体体现,斯奈德诗歌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体现出一种身心合一的生活态度。其次,斯奈德诗歌少有自我主体意识,缺少西方传统诗歌中的内在理性逻辑,结构松散,这种"无我"之空性意识使得万事万物在斯奈德诗歌中自然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禅宗
“平常心是道”
“无我”
后现代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
被引量:
2
13
作者
高人雄
《阅江学刊》
2015年第1期96-100,共5页
孟浩然一生与鹿门山、鹿门寺及诸多寺庙、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他对佛理禅意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强化,又促使他与僧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寺庙僧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孟浩然这种佛教情节与现...
孟浩然一生与鹿门山、鹿门寺及诸多寺庙、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他对佛理禅意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强化,又促使他与僧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寺庙僧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孟浩然这种佛教情节与现实交杂互叠后,则又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促进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真正选择。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情结,暗示着其人生旅途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诗
鹿门山寺
幽隐诗唱
隐逸心理
玄心禅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慈湖对儒家圣人的禅学化诠释及其因缘
被引量:
1
14
作者
孙海燕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宋儒杨慈湖对儒家圣人观的禅学化诠解,是宋明理学家"援禅入儒"的著名案例。受佛禅"即心是佛""无念为宗"等观念的影响,慈湖拈出《孔丛子》中"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强调了本心的"虚明无体&q...
宋儒杨慈湖对儒家圣人观的禅学化诠解,是宋明理学家"援禅入儒"的著名案例。受佛禅"即心是佛""无念为宗"等观念的影响,慈湖拈出《孔丛子》中"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强调了本心的"虚明无体""自灵自神""光明神妙"等体性,并将"不起意"作为成圣功夫,将"静坐反观"中的"见道"体验视为"成圣"端倪。以此为基础,他将孔子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历程,解释为依照"不起意"功夫不断超越,终至"无思无为"圣境的觉悟过程。这一具有浓郁禅学化色彩的圣人观,与先秦儒学的圣人观形成了巨大反差。此禅学化倾向,与宋明理学"援禅入儒"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尤其与当时心学一脉的"圣人可学""以觉训仁""静坐体悟""六经注我"等学思风尚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圣人
杨慈湖
心之精神
佛禅
觉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诗中的宋代僧人饮茶生活
15
作者
李明晨
关剑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78,共6页
茶性味清苦而澄明,有助于僧人们参悟禅理。宋代佛教呈现世俗化发展特征,高僧宣扬在生活中禅悟的生活禅,在饮茶中参禅的禅茶修行方式日趋普泛。理学的发展促使了儒释相融,寺院僧人在与士大夫交往中形成境深意远的禅茶旨趣。僧人饮茶与世...
茶性味清苦而澄明,有助于僧人们参悟禅理。宋代佛教呈现世俗化发展特征,高僧宣扬在生活中禅悟的生活禅,在饮茶中参禅的禅茶修行方式日趋普泛。理学的发展促使了儒释相融,寺院僧人在与士大夫交往中形成境深意远的禅茶旨趣。僧人饮茶与世俗社会饮茶有相似之处,采茶、焙茶和煎茶的原则与追求都能在唐宋茶学著作中找到对应。僧人与士大夫以茶为媒介交相往来,在空幽的环境中品茶论禅。采茶、制茶、馈赠、品饮,其间的茶超越了物质范畴,成为禅的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茶诗
禅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山诗英译中禅境再现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洁
杨梅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寒山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佛理禅意,诗人通过这些禅诗表达自己的内在体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禅境.如何在英语语境中再现其独特的禅意禅境,让目标语读者很好地理解禅诗所表达的意蕴并感受其意境,译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选取了斯奈...
寒山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佛理禅意,诗人通过这些禅诗表达自己的内在体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禅境.如何在英语语境中再现其独特的禅意禅境,让目标语读者很好地理解禅诗所表达的意蕴并感受其意境,译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选取了斯奈德和赤松译本中的个别例子,阐述了意象叠加法、视觉化翻译法、杂合翻译法和厚译法等翻译策略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再现了原诗所表达的禅意禅境,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诗
禅诗
禅意
禅境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慧能禅与人间佛教
被引量:
3
17
作者
徐小跃
《阅江学刊》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禅宗站在人的立场来言心性,它超越了先前那种注重解释所谓宇宙实相的心性论,"佛"、"佛性"等概念名相在"人"、"人性"的范围内获得直接的规定,在这一前提下,慧能的"见性成佛"实际上指...
禅宗站在人的立场来言心性,它超越了先前那种注重解释所谓宇宙实相的心性论,"佛"、"佛性"等概念名相在"人"、"人性"的范围内获得直接的规定,在这一前提下,慧能的"见性成佛"实际上指向了"成人成佛"的问题。在"即心即佛"、"即性即佛"以及"直心是净土"等问题的阐释中,慧能禅彰显了其对于人性、生活以及生命这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的伦理关怀。由此我们可以说,慧能禅所表征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正指向了人间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能禅
明心见性
直心是净土
人间佛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源禅风旨要
18
作者
郑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佛源是中国当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僧,为云门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佛源禅风独特,旨要有三:纯粹的禅心,互参的禅法,空明的禅趣。即,真诚坚定的向禅之心,解行并举的参禅之法,虚空明澈的说禅之趣。这些禅僧品格对当前宗教界具有...
佛源是中国当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僧,为云门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佛源禅风独特,旨要有三:纯粹的禅心,互参的禅法,空明的禅趣。即,真诚坚定的向禅之心,解行并举的参禅之法,虚空明澈的说禅之趣。这些禅僧品格对当前宗教界具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源
禅风
禅心
禅法
禅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定的人格——论林清玄禅理散文的精神家园感
被引量:
1
19
作者
易芳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6-30,共5页
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
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清玄
禅理散文
平常心
从容心
慈悲心
禅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宗休闲哲学探析
20
作者
蒋婧文
黄安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
休闲是"成为"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休闲哲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超越。文章从主体性、日常性、勿执性、有时性四个维度探讨禅宗的休闲哲学。禅宗指出,"本性即佛"、"自净其心",使个人通过对生命...
休闲是"成为"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休闲哲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超越。文章从主体性、日常性、勿执性、有时性四个维度探讨禅宗的休闲哲学。禅宗指出,"本性即佛"、"自净其心",使个人通过对生命本性的认识,以自我对生活目标的设定与行为方式的选择为途径实现身心的解脱;"平常心是道",将理想与追求外化于人的日常生活,实现随缘人生;"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处于日常事务之中又不执著于妄念、杂念;"日日是好日",瞬间即永恒,全心于当下,在生命的分秒中感受休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
禅宗
平常心
无住
有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憨山德清的禅净思想
1
作者
闫伟
机构
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金
铜陵学院人才启动基金项目“老庄生命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24tlxyrc043)
安徽省哲学规划一般项目“憨山德清《肇论略注》校释与研究”(AHSKY2020D03)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老庄生命价值观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2024AHQ534111)。
文摘
晚明佛教具有禅净合流的特质,标志着中国佛教由自力禅学向净土念佛实践的转向,这是佛教内部的文化整合。憨山德清持有禅净并重的思想观念,固然与其修行经历有关,但更多的是为了对治禅林时弊。受禅宗心性论的影响,憨山深信唯心净土,为他的禅净双修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憨山禅修以证悟为主,念佛主张禅观念佛与参究念佛,体现出一位禅者的根本立场。憨山禅净思想的本质是融净归禅,捍卫了禅宗的主流地位,在中国禅宗史上影响深远。
关键词
憨山德清
禅净并重
唯心净土
禅净双修
融净归禅
Keywords
Han Shan Buddhist Monk
ze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Pure Land of the
mind
zen
and Pure Land meditation
fusion of Pure land Buddhism and
zen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儒道禅及陶渊明的“人性桃花源”
2
作者
高原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
出处
《天中学刊》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文摘
主张“性本善”的儒家、提倡“复归于婴儿”“返自然”的道家,以及肯定“本心清净”的禅宗,皆希望依靠返璞归真的“人性桃花源”救世或自我救赎。儒家寄望于“圣王”“哲王”,道家与陶渊明设想“小国寡民”“桃花源”,禅宗则借助“明心见性”。儒道禅三家于此在“貌离”之外有了“神合”,在表面的相异之下,它们有着“人性桃花源”的共同愿景。
关键词
儒道禅
陶渊明
清净心
人性桃花源
文化批判
Keywords
Confucianism-Taoism-
zen
Tao Yuanming
purity-of-the-original-
mind
Utopia-of-human-nature
cultural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宗心性学说中的心理治疗思想探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熊韦锐
于璐
机构
吉林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禅宗心性学说中包含许多心理治疗的思想,对其挖掘与探究有着独特的价值。它的人性假设是人的当下自性是清净、空寂的;其病因理论认为人们的烦恼、苦难都是由于自心的执著导致;其治疗的方法核心是破除我法二执;其治疗的基本程序包括明心见性与修心养性两个阶段;其具体技术是禅定、正念、看话等方法。
关键词
禅宗
心性学说
心理治疗
执著
破执
Keywords
zen
mind
- nature theory
psychotherapy
obsession
break out the obsession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养论意义下禅学的“明心见性”与心学的“知行合一”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能昌
徐超
机构
南昌大学期刊社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
文摘
心学与禅学的学理唯有在修养论中才能统一,脱离了修养论而对心学和禅学进行解读是片面的。心学和禅学从一个相同的"心"出发,面对不同的人和现实采取了不同的修养方式。这种不同的修养方式所要达到的仍然是一致的人自身。这种人的自身追求可以作为解决当代社会的分化问题的一个方法。
关键词
禅学
心学
明心见性
知行合一
修养论
Keywords
zen
mind
finding one's true sel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 theory of moral accomplishment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茶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被引量:
14
5
作者
杨施悦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文摘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日本茶道与茶道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茶室建筑的空间形式,剖析日本茶室建筑的审美价值,从茶道思想和茶室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对日本当代建筑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如何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建筑的内涵来实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
茶道
禅宗思想
茶室建筑
审美
日本现代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文化复兴
Keywords
tea ceremony
zen mind
tearoom building
aesthetic
modern architecture in Japa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revival of culture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当代脑科学看禅定状态达成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
6
6
作者
周昌乐
机构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
文摘
禅定状态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生无灭、乃至无任何差异的绝对境界,只能直觉体悟而不可概念分别。那么,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禅定状态真的能够达成吗?通过归纳目前有关禅定状态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禅定静虑状态是一种不同于意识休眠状态的特殊心理活动,有着自身特定的脑电波特征,经常进行禅定静虑训练不但会影响个人的生理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改善对生活认知与情感态度的改变,提高生活质量。当然,通过分析也发现,虽然当代脑科学实验手段,为验证禅悟状态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实证途径,但就禅理上讲,我们依然无法了解禅定状态这种"冷暖自知"的主观体验。相信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一定能够为通过禅定静虑活动来调节心身健康,从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禅宗心法
禅定状态
脑科学实验
心身健康
可能性分析
Keywords
zen
method of
mind
training
zen
meditation state
brain science experim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ability analysis.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禅、庄对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戴峰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文摘
“童心说”是李贽思想的核心,其观点和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禅宗和庄子学说。禅宗思想启示了李贽对“本心”、“真心”的重视,并构筑了“童心说”的理论框架。庄子思想则赋予了“童心”反伪贵真的精神,使之能向着启蒙的方向发展。当然,“童心说”的理论渊源也并不止于禅学和庄学。
关键词
童心说
禅宗
庄子
影口向
Keywords
The theory of Child's
mind
zen
Buddhism
Z huang Zi
Influe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宗心性论要旨及其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锦辉
苑丽丽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摘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通过对禅宗心性论要旨的论析,可以发现:心在文人禅诗中主要体现出禅心、尘心和猿心三种内型,并且与文人形成互动,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
关键词
文人禅诗
禅心
尘心
猿心
互动
Keywords
zen
poems by scholars
zen mind
worldly
mind
troubled
mind
interactio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锦辉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13-119,共7页
文摘
唐代文人禅诗作为唐诗的一个分支,是"文学",也是"禅学",是一种融通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的特殊创作。唐代文人禅诗对"空"的书写表现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个方面,并且具有独特的蕴含,最终使得唐代文人禅诗呈现出诗意多样、语言朦胧、意境空灵等特色,丰富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文人禅诗
禅景空
禅理空
禅心空
Keywords
zen
Poetry
zen
Scenery Voidness
zen
Rationality Voidness
zen mind
Voidnes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歌看唐宋文人染禅的主导审美心态
被引量:
4
10
作者
洪树华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6,共5页
文摘
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它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哲学。它注重主体的内心,以"心"为本体,强调人的心灵的自由和重视人的灵魂解脱。唐宋文人与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经过禅学的濡染,形成了特定的主导审美心态:闲、幽、静。它们蕴含着禅学思想的精粹,又常常流露于、浸透于唐宋文人的诗歌创作领域之中。
关键词
禅宗
佛学
审芙心态
唐宋文人
Keywords
zen
Buddhism
aesthetic
mind
Tang-Song literary me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被引量:
3
11
作者
邓绍秋
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度科研课题"湖湘禅宗生态美学智慧研究"(0802001A)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主体之美、直观体验之美、现实行动之美三个方面,这是对禅学的融摄的结果,即两者在本体观、思维观、境界观三个方面存在接受和突破的关系。王阳明心学美学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美学
禅学
融摄
启示
Keywords
Wang Yangming
aesthetics of the phylosophy of the
mind
zen
Buddhism
absorption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禅宗意识
被引量:
1
12
作者
邱食存
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0-97,共8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美后现代诗歌发生学比较研究"(16SB0224)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硕士生参与性教学模式研究"(yjg143047)
文摘
美国后现代性思潮受到了禅宗特别是"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的重要启发。兴起于1950年代的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普遍沾染了强烈的禅宗意识。加里·斯奈德是这一派诗人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作为禅宗"平常心是道"的具体体现,斯奈德诗歌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体现出一种身心合一的生活态度。其次,斯奈德诗歌少有自我主体意识,缺少西方传统诗歌中的内在理性逻辑,结构松散,这种"无我"之空性意识使得万事万物在斯奈德诗歌中自然呈现。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禅宗
“平常心是道”
“无我”
后现代性
Keywords
Gary Snyder
zen
'ordinary
mind
is morality'
'self-voidance'
postmodernism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
被引量:
2
13
作者
高人雄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
出处
《阅江学刊》
2015年第1期96-100,共5页
文摘
孟浩然一生与鹿门山、鹿门寺及诸多寺庙、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他对佛理禅意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强化,又促使他与僧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寺庙僧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孟浩然这种佛教情节与现实交杂互叠后,则又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促进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真正选择。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情结,暗示着其人生旅途轨迹。
关键词
孟浩然诗
鹿门山寺
幽隐诗唱
隐逸心理
玄心禅意
Keywords
MENG Hao-ran's poems
temple in Lumen Mountain
recluse and poetry
recluse mentality
metaphysical
mind
and
ze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慈湖对儒家圣人的禅学化诠释及其因缘
被引量:
1
14
作者
孙海燕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宋儒杨慈湖对儒家圣人观的禅学化诠解,是宋明理学家"援禅入儒"的著名案例。受佛禅"即心是佛""无念为宗"等观念的影响,慈湖拈出《孔丛子》中"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强调了本心的"虚明无体""自灵自神""光明神妙"等体性,并将"不起意"作为成圣功夫,将"静坐反观"中的"见道"体验视为"成圣"端倪。以此为基础,他将孔子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历程,解释为依照"不起意"功夫不断超越,终至"无思无为"圣境的觉悟过程。这一具有浓郁禅学化色彩的圣人观,与先秦儒学的圣人观形成了巨大反差。此禅学化倾向,与宋明理学"援禅入儒"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尤其与当时心学一脉的"圣人可学""以觉训仁""静坐体悟""六经注我"等学思风尚息息相关。
关键词
儒家圣人
杨慈湖
心之精神
佛禅
觉悟
Keywords
Confucian saint
Yang Cihu
Spirit of the
mind
zen
(佛禅)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诗中的宋代僧人饮茶生活
15
作者
李明晨
关剑平
机构
武汉商学院
武汉素食研究所
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立命馆大学饮食综合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78,共6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荆楚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ZD152)。
文摘
茶性味清苦而澄明,有助于僧人们参悟禅理。宋代佛教呈现世俗化发展特征,高僧宣扬在生活中禅悟的生活禅,在饮茶中参禅的禅茶修行方式日趋普泛。理学的发展促使了儒释相融,寺院僧人在与士大夫交往中形成境深意远的禅茶旨趣。僧人饮茶与世俗社会饮茶有相似之处,采茶、焙茶和煎茶的原则与追求都能在唐宋茶学著作中找到对应。僧人与士大夫以茶为媒介交相往来,在空幽的环境中品茶论禅。采茶、制茶、馈赠、品饮,其间的茶超越了物质范畴,成为禅的物化。
关键词
宋代
茶诗
禅境
Keywords
the Song Dynasty
tea poems
zen mind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山诗英译中禅境再现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洁
杨梅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基金
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寒山诗的译介及中国禅的海外传播研究”(2021A-142)
2020年校级一般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阅读理解障碍与对策研究”(2020-jy-14)。
文摘
寒山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佛理禅意,诗人通过这些禅诗表达自己的内在体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禅境.如何在英语语境中再现其独特的禅意禅境,让目标语读者很好地理解禅诗所表达的意蕴并感受其意境,译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选取了斯奈德和赤松译本中的个别例子,阐述了意象叠加法、视觉化翻译法、杂合翻译法和厚译法等翻译策略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再现了原诗所表达的禅意禅境,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寒山诗
禅诗
禅意
禅境
翻译策略
Keywords
zen
poems
zen mind
zen
st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慧能禅与人间佛教
被引量:
3
17
作者
徐小跃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阅江学刊》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文摘
禅宗站在人的立场来言心性,它超越了先前那种注重解释所谓宇宙实相的心性论,"佛"、"佛性"等概念名相在"人"、"人性"的范围内获得直接的规定,在这一前提下,慧能的"见性成佛"实际上指向了"成人成佛"的问题。在"即心即佛"、"即性即佛"以及"直心是净土"等问题的阐释中,慧能禅彰显了其对于人性、生活以及生命这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的伦理关怀。由此我们可以说,慧能禅所表征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正指向了人间佛教。
关键词
慧能禅
明心见性
直心是净土
人间佛教
Keywords
Hui-neng
zen
brightening the heart to discover the
mind
and nature
the heart being the pure land
mundane Buddhism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源禅风旨要
18
作者
郑平
机构
韶关学院文学院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基金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门寺高僧佛源研究"(GD14XZW21)
文摘
佛源是中国当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僧,为云门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佛源禅风独特,旨要有三:纯粹的禅心,互参的禅法,空明的禅趣。即,真诚坚定的向禅之心,解行并举的参禅之法,虚空明澈的说禅之趣。这些禅僧品格对当前宗教界具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佛源
禅风
禅心
禅法
禅趣
Keywords
Fo Yuan
zen
mind
method
charm
分类号
B946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定的人格——论林清玄禅理散文的精神家园感
被引量:
1
19
作者
易芳
机构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出处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6-30,共5页
文摘
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林清玄
禅理散文
平常心
从容心
慈悲心
禅定
Keywords
Lin Qing - xuan
zen
essays
an undisturbed
mind
a peaceful
mind
a benevolent
mind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宗休闲哲学探析
20
作者
蒋婧文
黄安民
机构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12YJA790049
文摘
休闲是"成为"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休闲哲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超越。文章从主体性、日常性、勿执性、有时性四个维度探讨禅宗的休闲哲学。禅宗指出,"本性即佛"、"自净其心",使个人通过对生命本性的认识,以自我对生活目标的设定与行为方式的选择为途径实现身心的解脱;"平常心是道",将理想与追求外化于人的日常生活,实现随缘人生;"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处于日常事务之中又不执著于妄念、杂念;"日日是好日",瞬间即永恒,全心于当下,在生命的分秒中感受休闲。
关键词
休闲
禅宗
平常心
无住
有时
Keywords
leisure
zen
the usual
mind
the law is a fixed one we should follow the nature
sometimes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憨山德清的禅净思想
闫伟
《滁州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儒道禅及陶渊明的“人性桃花源”
高原
《天中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禅宗心性学说中的心理治疗思想探究
熊韦锐
于璐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修养论意义下禅学的“明心见性”与心学的“知行合一”
王能昌
徐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日本茶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杨施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当代脑科学看禅定状态达成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周昌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禅、庄对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戴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禅宗心性论要旨及其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张锦辉
苑丽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张锦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诗歌看唐宋文人染禅的主导审美心态
洪树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邓绍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禅宗意识
邱食存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
高人雄
《阅江学刊》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杨慈湖对儒家圣人的禅学化诠释及其因缘
孙海燕
《中原文化研究》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禅诗中的宋代僧人饮茶生活
李明晨
关剑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寒山诗英译中禅境再现策略研究
陈洁
杨梅
《甘肃高师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慧能禅与人间佛教
徐小跃
《阅江学刊》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佛源禅风旨要
郑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禅定的人格——论林清玄禅理散文的精神家园感
易芳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禅宗休闲哲学探析
蒋婧文
黄安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