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肠论治”的经方运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玉超 苏惠萍 +4 位作者 李宇航 关秋红 郑丰杰 朱德望 吴若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05-1706,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疾病,患者常见咳喘及大便异常等症状。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识,从肠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应用较多,疗效显著。然而,从肠论治多被理解等同于通腑法,其实不然,从肠论治不等同于通腑法,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疾病,患者常见咳喘及大便异常等症状。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识,从肠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应用较多,疗效显著。然而,从肠论治多被理解等同于通腑法,其实不然,从肠论治不等同于通腑法,还包括温肠、化湿、利水等不同治肠方法。文章试从经方角度出发,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肠论治的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经方 肺与大肠相表里 从肠论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张仲景辨量思维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卞尧尧 杨丽丽 +2 位作者 戴建国 王中立 徐桂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5-1486,共2页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的思想贯穿于其辨治体系诸多方面,故亟待深入探索辨量之思维,挖掘辨量之模式,凝练辨量之思想。临证若将辨证和辨量相参互用,对临证辨治是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量思维 辨治体系 张仲景
下载PDF
论“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烨文 许琳 龚一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易治,三阴中风有必要待其阳气来复,治疗六经中风的方药选择需要兼顾辛凉清热之法,具体可以参考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的诸辛凉方。太阳中风主治方为桂枝汤,阳明中风主治方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少阳中风的主治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中风的主治方为桂枝人参汤,少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升麻汤。[结论]厘清六经中风证候和病机特点,补充相应方药,有助于加强对风邪属性和六经中风证治的认识。其中,治疗三阳中风的经方与后世温病学家的辛凉解表方的比较研究,是探讨寒温统一的切入点,为探讨寒温统一提供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中风 张仲景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叶天士 吴鞠通
下载PDF
谈仲景的辨病与辨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再良 程磐基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为探讨辨病与辨证的学术问题 ,对仲景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张仲景对某些病证有很深的认识 ,并揭示了它们的证治规律 ;《伤寒杂病论》中有些疾病以单个症状命名 ,存在局限性 ;张仲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但更多的注重辨证论治。... 为探讨辨病与辨证的学术问题 ,对仲景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张仲景对某些病证有很深的认识 ,并揭示了它们的证治规律 ;《伤寒杂病论》中有些疾病以单个症状命名 ,存在局限性 ;张仲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但更多的注重辨证论治。指出 ,当前不应回避辨病 (西医病名 )和辨证 (中医证名 )相结合这一中西医互补而有利于提高疗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病 辨证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张仲景祛火邪思路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星瑜 谢璐帆 +1 位作者 管斯琪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7-1119,共3页
对张仲景祛火邪的思路做相关总结,从何谓火邪、祛火途径、祛火方法和注意事项四方面进行论述。总结祛火途径包括汗孔、口、前后二阴、针刺放血,方法包括汗、吐、下、清、和、针刺放血、扶正祛邪及消瘀预防,并总结相关注意事项,有助于临... 对张仲景祛火邪的思路做相关总结,从何谓火邪、祛火途径、祛火方法和注意事项四方面进行论述。总结祛火途径包括汗孔、口、前后二阴、针刺放血,方法包括汗、吐、下、清、和、针刺放血、扶正祛邪及消瘀预防,并总结相关注意事项,有助于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祛火邪的方法,使祛火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火邪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伤寒论》仲景用药加减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荣群 黄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338-2340,共3页
伤寒论中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四逆散、通脉四逆汤方后有药物加减应用。结合《伤寒论》条文,分析仲景认识、分析这些药物加减深层的内涵以提高临床辨证用药水平。
关键词 伤寒论 仲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浅析仲景辨治消渴病思想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华英 潘继兴 +4 位作者 邓文祥 曾光 陈青扬 向茗 黄惠勇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2,23,共3页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或伴有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等具有消渴临床特征者,目前已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通过提炼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消渴病辨治的阐述,为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或伴有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等具有消渴临床特征者,目前已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通过提炼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消渴病辨治的阐述,为消渴病的防治提供有效借鉴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消渴 糖尿病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伤寒论》常变观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辉 许辉 《河南中医》 2016年第9期1489-1491,共3页
常与变是相对而言的。就"标本"而论,"本"为"常","标"为"变"。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此为"常法",但当某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难以忍受或危及生命时,治疗的重心就... 常与变是相对而言的。就"标本"而论,"本"为"常","标"为"变"。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此为"常法",但当某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难以忍受或危及生命时,治疗的重心就当有所转移,急则治其标,即为"变法"。寒证治以热药,热证治以寒药,逆病性而治,即"正治",是治疗的常法。但当病情危重,外在表象不能真实反映病变本质,也就是出现假象时,治疗就应加以变通。有时的"反治"之法即为变法。在《伤寒论》的常变观思维指导下,不仅要努力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辨证、治疗的常规与变法,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知常达变"的辩证思维,要善于运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全面地、动态地、联系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常变观 发病有常变 传变有常变 辨证有常变 论治有常变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辨病思维探赜 被引量:8
9
作者 崔书克 《河南中医》 2020年第4期487-489,共3页
六经辨病思维即先诊断疾病,分属六经病范畴,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凡外感风寒邪气,自表而入,每先侵犯太阳,故太阳病多见疾病早期,为表证,与肺脏有关。阳明病多为阳气偏亢、邪热极盛证候... 六经辨病思维即先诊断疾病,分属六经病范畴,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凡外感风寒邪气,自表而入,每先侵犯太阳,故太阳病多见疾病早期,为表证,与肺脏有关。阳明病多为阳气偏亢、邪热极盛证候,故其关键在于里热实证,多与胃肠有关。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因其既非太阳之表,又非阳明之里,其关键在于半表半里,多与肝胆有关,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提纲,其关键在于里虚寒证,多与脾胃有关。少阴病关键在于里虚证,多值六经病后期危重阶段,与心肾相关。厥阴病见于六经病末期,病情复杂而危重,其关键在于寒热错杂,多与肝脾有关。六经辨病甫定,即可于病中筛选方证,方证判出,方剂药物则定。六经辨病应与脏腑、经络、气化、病位等有机结合,综合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病 病证相应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谈《伤寒论纵横》“六气辨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柴瑞震 《河南中医》 2018年第5期660-664,共5页
清以前大多研究《伤寒论》的学者都谈到了运气学说,把运气学说的"三阴三阳"精神贯穿其中。阎钧天先生《伤寒论纵横》一书贯穿两个中心思想,其一,《伤寒论》是疾病总论,是方法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纲领性全书;其二,... 清以前大多研究《伤寒论》的学者都谈到了运气学说,把运气学说的"三阴三阳"精神贯穿其中。阎钧天先生《伤寒论纵横》一书贯穿两个中心思想,其一,《伤寒论》是疾病总论,是方法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纲领性全书;其二,《伤寒论》本身倡导的是"六气辨证",而不是"六经辨证"。在此,阎钧天先生用"六气辨证"阐释《伤寒论》,用五运六气学说否定"六经辨证",而倡导"六气辨证"之说,来还原《伤寒论》的本来面目。给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纵横》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六气辨证” 张仲景 阎钧天 名老中医
下载PDF
赵鸣芳运用经方临证医案浅析
11
作者 马雪飞 赵鸣芳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902-2903,共2页
赵鸣芳教授认为随证治疗是中医经典用药模式,随证治疗即"随证治之",根据患者症状直接使用经方进行治疗,而不是细审其病因、病机,再根据推导出来的证型处方用药。赵鸣芳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胀,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 赵鸣芳教授认为随证治疗是中医经典用药模式,随证治疗即"随证治之",根据患者症状直接使用经方进行治疗,而不是细审其病因、病机,再根据推导出来的证型处方用药。赵鸣芳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胀,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均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小青龙汤 随证治疗 《伤寒论》 张仲景 赵鸣芳
下载PDF
张仲景治疗痰饮水气病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钊明 刘心语 +3 位作者 刘建博 黄楚栓 章洁淳 刘小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110-1114,共5页
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有治疗痰饮水气病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仲景治疗痰饮水气病的药证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痰饮水气病的方剂有18首,《金匮要略》中有36首,去掉重复的4首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 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有治疗痰饮水气病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仲景治疗痰饮水气病的药证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痰饮水气病的方剂有18首,《金匮要略》中有36首,去掉重复的4首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水气病总共50首方。对这50首方的寒热属性、治法治则进行分类分析,并对涉及的60味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功效归类,结果提示仲景治疗痰饮水气病首重祛邪,上下分治,祛邪方法根据病邪所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而异;扶正则以补益脾肾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痰饮病 水气病 药证规律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小便不利之脏腑辨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哲藤 何赛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析张仲景对小便不利的脏腑辨治特点。[方法]从肺、脾、肾、三焦、膀胱5个方面分别对小便不利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条文分析仲景根据此症对体内津液的判断以及疾病的预后。[结果]从脏腑论治小便不利有宣肺开表法、健脾化饮法、通... [目的]探析张仲景对小便不利的脏腑辨治特点。[方法]从肺、脾、肾、三焦、膀胱5个方面分别对小便不利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条文分析仲景根据此症对体内津液的判断以及疾病的预后。[结果]从脏腑论治小便不利有宣肺开表法、健脾化饮法、通利三焦法、温肾化气法和利水通阳法,根据小便通利与否能够判断病变脏腑,分辨其病机是水饮内停还是阳气不足,并可判断预后。[结论]仲景从脏腑辨治小便不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便不利 伤寒论 张仲景 脏腑辨证 津液 预后
下载PDF
从六经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6
14
作者 喻培勋 姬晓花 +1 位作者 刘静 王刚 《河南中医》 2020年第4期497-499,共3页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亦属其中,六经辨证亦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各期的治疗中。预防期,以调节阴阳平衡,祛除湿邪为主,方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素体痰湿较重者,方用防己黄芪汤加...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亦属其中,六经辨证亦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各期的治疗中。预防期,以调节阴阳平衡,祛除湿邪为主,方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素体痰湿较重者,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初期,病主在太阳或太阴。病在太阳,依证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大青龙汤加减、桔梗汤等。病在太阴,方用理中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减。若太阳、少阴合病,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中期,病主在少阳或阳明。病在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病在阳明,依证选用白虎汤加减、小承气汤加减等。若少阳、阳明合病,方用大柴胡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依证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陷胸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等。若阳明、少阴合病,方用猪苓汤加减。极期,病主在阳明、少阴或厥阴。阳气暴脱证,可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证,可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病在阳明,方用大承气汤加减。病在少阴,方用真武汤加减。病在厥阴,方用乌梅丸加减。恢复期,病主在阳明或太阴。病在阳明,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病在太阴,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运用六经辨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然疾病之传变方式多样,不可一概而论,辨证施治仍为第一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六经辨证 《伤寒杂病论》 分期辨治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态靶辨证”分析葛根芩连汤加减在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超凡 王暴魁 《河南中医》 2022年第11期1634-1638,共5页
“态靶辨证”之“态”为整体证候及特征,“靶”为疾病具体的症状或异常指标。从“态”来看,热邪在早中期DK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从“靶”来看,早中期DK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理化指标等亦体现了热邪的致病作用。“态靶结合... “态靶辨证”之“态”为整体证候及特征,“靶”为疾病具体的症状或异常指标。从“态”来看,热邪在早中期DK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从“靶”来看,早中期DK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理化指标等亦体现了热邪的致病作用。“态靶结合”以葛根芩连汤清内热,根据病情的轻重、症状变化及理化指标等加黄芪、水蛭、大黄,水蛭用量多为3~6 g,大黄常用剂量为3~15 g,对于素体亏虚、年老体弱等不耐重剂之人,宜从小量开始。对于部分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来说,水蛭亦当慎用甚至禁服,可少量代替选用桃仁、红花等药性平和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辨证” 糖尿病肾病 葛根芩连汤 热邪 “靶向药物”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张仲景辨治短气浅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凯凯 李明伟 马晓峰 《河南中医》 2022年第7期973-976,共4页
短气属气分病,多责之于邪气盛,以水湿痰饮阻滞多见,亦有外邪郁闭、脏腑气滞、阴寒内盛等,常兼呼吸声粗、心胸憋闷;虚者,多为脏腑气虚、阳虚等,常兼声低息微、俯伏而坐。由实邪致短气者,多选辛味、苦味药物。其邪属阴且病势较轻者,如寒... 短气属气分病,多责之于邪气盛,以水湿痰饮阻滞多见,亦有外邪郁闭、脏腑气滞、阴寒内盛等,常兼呼吸声粗、心胸憋闷;虚者,多为脏腑气虚、阳虚等,常兼声低息微、俯伏而坐。由实邪致短气者,多选辛味、苦味药物。其邪属阴且病势较轻者,如寒湿、水饮,外加温法;病势较重或内有热邪者,多用辛味、苦味、寒性药物攻逐水饮,泻热行滞。其中风寒束表短气者,当发其汗,用大青龙汤、麻黄桂枝各半汤;风寒湿邪痹阻者,当祛风除湿、通阳散寒,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上焦阴邪邪盛,痰饮内停短气者,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饮阻气滞短气者,当化饮行气,宣通气机,饮停肺中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气滞于胃用橘枳姜汤;悬饮气喘、支饮咳重者,用十枣汤;三阳合病、风热内壅者,用小柴胡汤;肠腑燥结、肺气不降者,用大承气汤。虚证所致短气,以益气温阳为主,风湿相搏,表里阳虚者,用甘草附子汤;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者,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肺气虚者,用甘草干姜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气 辨治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悸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润英 杜武勋 《河南中医》 2022年第6期815-818,共4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机为肝胆失疏,三焦不利;少阳火盛,邪热扰心;脾胃失和,中轴不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可调达风木,枢转气机;二可补脾和胃,使中轴得转;三可敛降火热,终得邪祛神安。心悸的病机是水寒土湿,水寒木不能生长,土湿则中气堙...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机为肝胆失疏,三焦不利;少阳火盛,邪热扰心;脾胃失和,中轴不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可调达风木,枢转气机;二可补脾和胃,使中轴得转;三可敛降火热,终得邪祛神安。心悸的病机是水寒土湿,水寒木不能生长,土湿则中气堙塞,升降失政,脾胃不得运转。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可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可用于治疗心悸。若中焦脾胃症状较明显者,常合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若邪气郁滞,气机不利较甚者,则合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痰热较甚者,则合用二陈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张长恩谈仲景辨证论治十步曲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芷均 王利军 石应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1-853,共3页
张长恩教授认为《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精密的调控技艺,结合其五十多年的治学与临床经验,总结出"仲景辨证论治十步曲"。即症脉表象、四诊检测、划分病域、六经分证、八纲辨证、辨认方证、确立治则、拟定... 张长恩教授认为《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精密的调控技艺,结合其五十多年的治学与临床经验,总结出"仲景辨证论治十步曲"。即症脉表象、四诊检测、划分病域、六经分证、八纲辨证、辨认方证、确立治则、拟定治法、选方遣药、观察护理等10个方面,对于临床有很高实用价值。本文主要阐述其临床应用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辨证论治 张长恩
下载PDF
张仲景论治痹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荣英 《甘肃中医》 2010年第6期1-2,共2页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痹证的分期、分型及辨证论治作了详尽的论述。痹证之治有发汗祛湿、轻清宣化、固表除湿诸法。
关键词 张仲景 论治 痹证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舌诊浅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溶瑾 杜雅琦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舌上黄""舌焦"等舌象,毫无疑义是指舌苔的变化,但就舌苔的概念而言,始终没有明确地提出舌苔这样一个概念,张仲景则最早使用了"舌胎"(即现在称"舌苔"一词),明确舌诊内容,...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舌上黄""舌焦"等舌象,毫无疑义是指舌苔的变化,但就舌苔的概念而言,始终没有明确地提出舌苔这样一个概念,张仲景则最早使用了"舌胎"(即现在称"舌苔"一词),明确舌诊内容,补充舌态、舌觉、舌质、舌苔的观察,初步构建"舌诊"诊断体系。仲景开舌诊在热病血分证、瘀血辨证中运用的先河,《伤寒论·阴明病脉证》言:"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本条提出证候的矛盾之处,口燥欲漱但不欲咽,与热邪伤阴证看似不相符,是因为邪入营血,血被上蒸,营阴上潮,此处虽并未提出热入营血的概念,但实开热入营血、入血动血理论的先河。此外,《金匮要略》提到:"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提出舌质青与瘀血之间的联系,心主血,舌为心之苗,瘀血阻滞,令舌色青色紫或见青紫斑点,同时,还补充了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津不上承影响舌觉,自觉口中干燥,欲漱不欲咽的矛盾证候与血瘀证的关联。仲景灵活运用舌诊,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其在著述中所涉及的具体舌诊运用不多,但时刻体现着辨证论治的精髓,如文中最常见的口干、舌燥一症涉及的病机有缺水乏津、邪陷少阴、热病被火劫、水热互结不布津液、三焦蓄水、阳明热胜伤津、实热内结等,究其内涵,不外乎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舌与气血津液精盛衰、输布的协调平衡的关系,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辨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舌诊 脉诊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