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爱玲小说的求真意识
1
作者 孙修让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7,122,共7页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她以独到的视角观照俗世中庸常男女的痛苦与惶惑,凝视人性黑暗的深渊。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创作,“真”与“假”是她体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重要方式,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对人生虚假性的淋漓揭示,更在...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她以独到的视角观照俗世中庸常男女的痛苦与惶惑,凝视人性黑暗的深渊。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创作,“真”与“假”是她体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重要方式,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对人生虚假性的淋漓揭示,更在于在虚假人生中对“真”的执着追寻,以其真性情与真文字,道出了人生的真况味。作为一种生命理解的方式,求“真”植根于张爱玲的意识深处,也是其小说一再书写的主题。以“求真意识”这一视角对张爱玲小说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做出重新解读和具体论述,为张爱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给予世人关于人生真相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求真意识 再解读 人生真相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服饰的意蕴挖掘
2
作者 张方 谢瑜瑶 《纺织报告》 2024年第8期136-138,共3页
女性服饰的描写在张爱玲小说中比比皆是,而探索小说中女性服饰的意蕴能为文学研究与评论带来新的视角。文章深入探讨了张爱玲如何通过女性服饰这一元素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性格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通过细致分析张爱玲小说... 女性服饰的描写在张爱玲小说中比比皆是,而探索小说中女性服饰的意蕴能为文学研究与评论带来新的视角。文章深入探讨了张爱玲如何通过女性服饰这一元素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性格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通过细致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服饰的描写,试图揭示服饰背后的象征意义以及这些象征意义如何与小说的整体情节和主题相互交织,同时将服饰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相结合,探索服饰背后展现出的张爱玲的思想观念,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张爱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服饰 意蕴分析
下载PDF
女性意喻:“笼中囚鸟”与“屏风上的鸟”——巴金、张爱玲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芳 凌宇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关注"家"中的女性,透视女性的生存价值与心态,是巴金、张爱玲家族小说的共同话题,又各有千秋。同是反映女性存在,巴金关注常态格局,张爱玲则侧重异态格局,巴金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新女性形象,为妇女解放指明了一条离... 关注"家"中的女性,透视女性的生存价值与心态,是巴金、张爱玲家族小说的共同话题,又各有千秋。同是反映女性存在,巴金关注常态格局,张爱玲则侧重异态格局,巴金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新女性形象,为妇女解放指明了一条离家出走的道路。但在张爱玲看来,离家出走不过是一个"潇洒而苍凉的手势",张爱玲对女性的另类解读,颠覆了"五四"女性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张爱玲 家族小说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人性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屈雅红 邢海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7-20,共4页
现代文学史上 ,致力于人性探索的作家中 ,张爱玲是其中一个。在四十年代的“孤岛”上海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的笔触 ,直抵人性深处 ,对人性的假、丑、恶 ,做了酣畅淋漓的挖掘和表现。本文即从这个角度 ,剖析了张爱玲的... 现代文学史上 ,致力于人性探索的作家中 ,张爱玲是其中一个。在四十年代的“孤岛”上海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的笔触 ,直抵人性深处 ,对人性的假、丑、恶 ,做了酣畅淋漓的挖掘和表现。本文即从这个角度 ,剖析了张爱玲的小说内涵及她对现代文学作文题材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人性
下载PDF
独特深刻的女性问题思考——张爱玲“女性书写”的人性观念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正天 冉小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2-65,共4页
人性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从女性视角出发,张爱玲的人性关注主要体现为对于女性问题的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在张爱玲的笔下,女人们一方面为旧的生活所拘束,另一方面又为新的生活所威慑。新旧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她... 人性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从女性视角出发,张爱玲的人性关注主要体现为对于女性问题的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在张爱玲的笔下,女人们一方面为旧的生活所拘束,另一方面又为新的生活所威慑。新旧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她们陷入了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为难处境。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将自己作为人的内涵一点一点地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女性视角 人性观念
下载PDF
类型各异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 被引量:7
6
作者 常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描写旧文化背景下女性绝望苍凉的不幸命运和殖民文化背景下女性尴尬失落的生存状态。她为了描写女性的遭际而描写男人的世界、述说男人的故事,在她的小说中,她刻画了丰富多异的来自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 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描写旧文化背景下女性绝望苍凉的不幸命运和殖民文化背景下女性尴尬失落的生存状态。她为了描写女性的遭际而描写男人的世界、述说男人的故事,在她的小说中,她刻画了丰富多异的来自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国籍、不同种性、体貌性格各异的各类男性形象。但他们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却有着本质上的相同: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试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一次整体的概括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男性 寡情陋质 趋利薄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症结——兼谈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被引量:6
7
作者 袁良骏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当代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著研究的3部专著都涵盖了台港澳地区的现代文学史论著,表现了中华文学大一统的气概,但3部专著都撇开了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症结。作为第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 当代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著研究的3部专著都涵盖了台港澳地区的现代文学史论著,表现了中华文学大一统的气概,但3部专著都撇开了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症结。作为第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夏氏专著奠定了新的、更完备、更科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小说史的基础。正因如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绝不能闭口不谈夏氏《小说史》。只有将夏著纳入自己的版图,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才真正称得上"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张爱玲
下载PDF
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掖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6,共5页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悲剧理论有一种内质的契合,同时又深受传统文化泽被和民族审美风格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生存悲剧 悲剧意识 传统文化 苍凉美
下载PDF
论“影像”化叙事在海派小说中的本土化走向——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为中心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从表面外化到渐趋内化、由纯西化向中化嬗变的发展...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从表面外化到渐趋内化、由纯西化向中化嬗变的发展趋势。仅就电影的两大主要表现手段———蒙太奇与长镜头而言,新感觉派比较倾向于前者,而张爱玲则更看重后者,不同取向的背后虽不无时代背景、性别气质等外在因素,但其更为内在的因素却是各自的文化立场。在这一本土化进程中,长镜头尤其是固定长镜头及慢镜头等电影手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小说 “影像”化叙事 新感觉派 张爱玲 本土化
下载PDF
张爱玲和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共21页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的爱情故事,是大团圆文化压迫下的小团圆被摧毁的悲剧。她的小说叙事结构,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时间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20世纪小说史 文学观念史 时间诗学
下载PDF
呐喊的“过客”与封闭的“女巫”——鲁迅、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吉鹏 马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3-20,共8页
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在哲学层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作家 ,他们的小说在揭示人性、解剖国民性、悲剧性地体悟人生、思索人类生存命运和现代主义手法运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 ,他们都用荒诞的艺术手段写出人灵魂的深度和精神的孤独。
关键词 小说 鲁迅 张爱玲 比较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丰 李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女性主体的构建,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畸形/变态中的女性;梦想/幻灭中的女性;无奈/堕落中的女性;青春/叛逆中的女性。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体 小说
下载PDF
从日常生活叙事看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文桃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作者从日常生活叙事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生活观。她看重日常生活,持独立、坦率的人生态度,并由此形成她的写实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张爱玲小说从金钱、欲望角度,将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人间真情作了彻底的解构:抓住... 作者从日常生活叙事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生活观。她看重日常生活,持独立、坦率的人生态度,并由此形成她的写实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张爱玲小说从金钱、欲望角度,将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人间真情作了彻底的解构:抓住钱就抓住了幸福的金钱观,以金钱、名利铺底的情爱欲,不能帮助人们逃脱悲剧性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叙事 张爱玲 小说 欲望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逊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张爱玲小说深受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样因此也显示出了难以克服的缺陷。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弗洛伊德主义 特点
下载PDF
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审母”情结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坤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3-96,共4页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张爱玲受不幸的自身经历、社会环境、战争因素、西方文化的影响,塑造了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变态的母亲群像,无情地解构了"母爱"的神话,展示了"没有一种感情不是...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张爱玲受不幸的自身经历、社会环境、战争因素、西方文化的影响,塑造了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变态的母亲群像,无情地解构了"母爱"的神话,展示了"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让人们感受到生存的艰难、困惑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母爱
下载PDF
以傅雷为代表的早期张爱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良骏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改革开放前,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均只字不提张爱玲,美国夏志清先生的张爱玲研究也并非源头,早在上海"孤岛"时期,已出现了第一批研究张爱玲的学者,其中以傅雷为代表。早期的张爱玲研究肯定了张爱玲小说的成就和文学地位,为... 改革开放前,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均只字不提张爱玲,美国夏志清先生的张爱玲研究也并非源头,早在上海"孤岛"时期,已出现了第一批研究张爱玲的学者,其中以傅雷为代表。早期的张爱玲研究肯定了张爱玲小说的成就和文学地位,为重新审视张爱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的小说 论张爱玲 妇女文学
下载PDF
论情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晓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情感的缺失体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又和家庭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都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小说的日常叙事,正是在这种情感缺失体验的过滤下,标... 情感的缺失体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又和家庭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都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小说的日常叙事,正是在这种情感缺失体验的过滤下,标示出一种以孤独和荒凉为特征的悲剧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性忍 缺失性体验 闺怨情愫 日常叙事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不如张爱玲小说吗?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旭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在美国的汉学界,从夏志清到王德威,都认为张爱玲是比鲁迅更为优秀的、现代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本文通过对鲁迅与张爱玲小说的比较,尤其通过对夏志清有关鲁迅小说艺术批评的再审视,得出结论:张爱玲与鲁迅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作家,也不是一... 在美国的汉学界,从夏志清到王德威,都认为张爱玲是比鲁迅更为优秀的、现代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本文通过对鲁迅与张爱玲小说的比较,尤其通过对夏志清有关鲁迅小说艺术批评的再审视,得出结论:张爱玲与鲁迅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作家,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将张爱玲与鲁迅相提并论甚至以为前者创作成就超过后者,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张爱玲 小说 成就
下载PDF
张爱玲新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耀农 李玉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无数。本文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无数。本文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而非大众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人生视角。(三)认为人生无爱而人性充满弱点。(四)认为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张爱玲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创造了一个苍凉而美丽的小说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生感悟 苍凉 美丽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反讽叙事 被引量:3
20
作者 龙红莲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3-57,共5页
反讽是张爱玲小说现代性的标志之一。该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反讽叙事的四种类型 :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模式反讽 ,还分析了她是如何以反讽解构爱的神话、父权神话、女性神话以及意志自由神话的 ,并由此透视她在世... 反讽是张爱玲小说现代性的标志之一。该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反讽叙事的四种类型 :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模式反讽 ,还分析了她是如何以反讽解构爱的神话、父权神话、女性神话以及意志自由神话的 ,并由此透视她在世俗情趣与虚无底子之间的精神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反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