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贤亮:作者与男主人公——我读《感情的历程》 |
夏志清
李凤亮(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
|
作为牺牲者的女性魅力——再论张贤亮的创作 |
石世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3
|
从戴乃迭译《绿化树》看译者主体性限制因素 |
贺龙平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2
|
|
4
|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研究述评 |
施维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
2011 |
1
|
|
5
|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情结 |
王涘海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6
|
荒诞背后的真实社会剖析——张贤亮长篇小说《一亿六》的世象解剖和人性雕刻 |
王海珺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7
|
张贤亮小说的精神心理分析 |
张立群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5 |
1
|
|
8
|
试析劳伦斯与张贤亮的社会批判思想 |
刘稳良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郁达夫与张贤亮小说比较论——以《沉沦》与《绿化树》为中心 |
王俊虎
付玉琪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0 |
|
10
|
知识分子的自我重塑之路——张贤亮的《灵与肉》解读 |
赵友龙
刘雪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1
|
别样的“才子佳人”——论张贤亮小说中的“落难文人”叙事模式 |
翟星宇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2
|
张贤亮小说恋母情结表现及成因分析 |
杨阳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3
|
论张贤亮小说的抒情特色 |
孙静波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4
|
略论张贤亮的“饥饿”意象——以《绿化树》为例 |
魏炜峰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5
|
废墟中的眺望——《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寓言批评 |
郑腾川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6
|
时空维度里的“断裂化书写”——论张贤亮文学创作的“分期”意蕴 |
王亚琦
翟永明
|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9 |
0 |
|
17
|
试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李登忠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8
|
张贤亮小说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张婧婧
|
《嘉应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9
|
知识分子的“成人仪式”与“英雄历险”——论张贤亮小说的情节原型 |
田思琦
刘郁琪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2 |
0 |
|
20
|
卫慧一代和张贤亮一代对历史的书写心态 |
王光华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