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闽海域冬季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
1
作者 乔璐璐 王祥宇 +1 位作者 刘世东 郭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共11页
次中尺度运动是海洋中重要的动力过程,但是目前对浙闽海域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及其动力特征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实测表层悬沙浓度数据以及海表涡流数据等,研究了悬沙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次中尺度过程... 次中尺度运动是海洋中重要的动力过程,但是目前对浙闽海域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及其动力特征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实测表层悬沙浓度数据以及海表涡流数据等,研究了悬沙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次中尺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浙闽近岸的悬沙锋在冬季普遍发育,主要分布在浙闽海域20~25m等深线附近,但在浙江北部约29°N海域和台湾岛北部26~27°N海域锋面向海突出,指示了近海高浓度悬浮泥沙的向海输运;浙闽悬沙锋次中尺度现象显著,多表现相对涡度的气旋性涡旋;悬沙锋位置逐步向南移动,主要与冬季偏北风产生的西南向沿岸流有关;冬季大风事件有利于锋面次中尺度过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中尺度涡旋 悬沙锋 浙闽近海 大风 冬季
下载PDF
不同台风风场在浙江海域台风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2
作者 陈相宇 于姜梅 +2 位作者 沈远 倪云林 陆凡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将Holland风场与ERA5风场相结合,通过引入一个随风速半径变化的权重系数,构建了混合风场,进而利用MIKE21 SW建立了浙江海域台风浪模型。使用Holland风场、ERA5风场、混合风场作为输入风场模拟1918号台风“米娜”期间的风速和有效波高,... 将Holland风场与ERA5风场相结合,通过引入一个随风速半径变化的权重系数,构建了混合风场,进而利用MIKE21 SW建立了浙江海域台风浪模型。使用Holland风场、ERA5风场、混合风场作为输入风场模拟1918号台风“米娜”期间的风速和有效波高,验证结果说明Holland风场和ERA5风场均无法准确反映真实风场和有效波高,而本文构建的混合风场弥补了两种风场的不足。为验证混合风场在浙江海域是否具有普适性,选取近5年影响浙江海域最为严重的5个典型台风进行台风浪数值模拟实验,并开展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Holland风场在台风中心周围的风速模拟表现较好,最大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62%~10.19%,但10 m s以下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为29.76%~44.29%;ERA5风场在台风中心周围的风速偏小,最大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64%~25.77%,但10 m s以下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比Holland风场小,为19.64%~32.00%。对5个台风的模拟中,由Holland风场、ERA5风场和混合风场驱动得到的台风浪有效波高平均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9.92%、25.62%和22.82%,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46 m、0.42 m和0.39 m,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94、0.95和0.96。上述结果说明本文构建的混合风场在浙江海域具有普适性,能够提高台风浪的模拟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SW Holland风场 ERA5风场 混合风场 浙江海域 台风浪
下载PDF
浙江沿海基于浮标的有效波高分析和数值预报订正
3
作者 姚日升 肖王星 +3 位作者 涂小萍 朱佳敏 周凯 庞琦烨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3,共10页
基于2010年10月―2022年12月浙江沿海5个浮标站观测资料和2020—202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模式海浪和海面10 m风预报资料,对浮标站的风、浪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有效波高预报进行评估和订正方法研究。0~240 h预报偏差和均方根误差... 基于2010年10月―2022年12月浙江沿海5个浮标站观测资料和2020—202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模式海浪和海面10 m风预报资料,对浮标站的风、浪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有效波高预报进行评估和订正方法研究。0~240 h预报偏差和均方根误差表明:模式对远岸浮标的预报比实况稍偏大,对近岸浮标预报则略偏小,预报不稳定性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大。远离海岸的浮标站24 h预报与实况的相关性高于近岸站,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94和0.85。有效波高预报存在一定系统偏差,且是预报误差的主要来源。近岸浮标有效波高预报值小于观测值,远岸浮标的预报值偏差则随着有效波高的增大由正转负,负偏差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对于远岸浮标,仅针对有效波高进行预报和实况的一元一次回归就有很好的订正效果,但近岸浮标受地形影响大,海浪预报的误差更大,同时引入有效波高和10 m风速作为预报因子,进行二元一次回归的订正效果更好。订正方程应用到同类型的周边海区浮标站仍然有很好的订正效果,可推广到浙江沿海同类型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波高 海面10 m风 数值预报 订正 浙江沿海
下载PDF
浙北海域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
4
作者 谢飒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4期16-18,共3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不断传播与富集,现已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影响生态平衡。研究表明,海域生态环境已成为ARGs的重要储存库。浙北海域是我国重要海域之一,鱼类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本文采集不同点...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不断传播与富集,现已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影响生态平衡。研究表明,海域生态环境已成为ARGs的重要储存库。浙北海域是我国重要海域之一,鱼类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本文采集不同点位的底泥样品,通过试验研究浙北海域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有利于浙北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抗性基因 细菌群落 耦合关系 浙北海域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浙江近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何培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6,共5页
根据1933年到2004年间的统计资料,以10 a为周期分析了浙江沿岸赤潮的发展变化历程,并进一步以1997~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的浙江近海赤潮的发生频率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相... 根据1933年到2004年间的统计资料,以10 a为周期分析了浙江沿岸赤潮的发展变化历程,并进一步以1997~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的浙江近海赤潮的发生频率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相关因子对赤潮发生频率影响的关联序为:海水养殖产量(0.703)>海水养殖面积(0.699)>工业废水(0.689)>生活污水(0.688)>生活COD(0.679)>总悬浮颗粒物(0.675)>工业COD(0.672)>降雨量(0.671)>粉尘(0.669)>烟尘(0.668)。可见,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其中海洋养殖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率的主要诱因,陆源污染和大气湿沉降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频率 营养物质 灰色关联 浙江近海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赤潮预测新方法研究——以浙江海域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徐丽丽 余骏 +3 位作者 高鑫鑫 车助镁 何雯 邱婷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3,共9页
根据1989—201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及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提供的1981—2019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浙江海域赤潮的发生次数长期变化和季月波动特征。基于月发生次数的时间序列,建立了一种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简易实用的赤潮预测模... 根据1989—201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及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提供的1981—2019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浙江海域赤潮的发生次数长期变化和季月波动特征。基于月发生次数的时间序列,建立了一种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简易实用的赤潮预测模型,并对2019年进行后报检验。结果表明:(1)近40 a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呈"低频发生-爆发增长-缓降波动"3段式年际变化规律,同时97.5%集中爆发在春夏季,其中5月爆发次数最多;(2)通过数据差分处理和参数检验,最终确定的最优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为ARIMA(1,1,1)(1,1,0)12,且残差通过白噪声检验,拟合优度系数为0.68,绝对误差控制在两次以内的样本占总数的84%,具有可预测性;(3)模型经浙江海域2019年逐月赤潮后报预测检验,其年相对误差为14%,月绝对误差在两次以内,预测结果理想。在目前赤潮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情况下,利用ARIMA模型进行赤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和季节特征预测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途径,也是赤潮灾害年度趋势预测方法和业务化预警技术的新尝试和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赤潮发生次数 ARIMA模型 年度趋势预测
下载PDF
浙江海域常见水母种类及旺发年份对渔业生产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卫平 薄治礼 +1 位作者 周婉霞 薛利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根据5艘(定置张网、帆张网各2艘、拖网1艘)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6年在浙江海域对水母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本海域常见的水母种类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水母隶属5个目、9个科,共12种,对每一种类作了描述。并阐述... 根据5艘(定置张网、帆张网各2艘、拖网1艘)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6年在浙江海域对水母调查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本海域常见的水母种类标本(样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水母隶属5个目、9个科,共12种,对每一种类作了描述。并阐述了大型水母对浙江省渔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种类 调查监测 浙江海域
下载PDF
几个养殖海区网箱附着生物主要种类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许文军 徐君卓 陈连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2002年4月~12月,对浙江佛渡、象山和大陈海区进行了网箱网衣主要附着生物的定量、定性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三个试验海区网箱网衣附着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水螅虫(包括枝螅、管状真枝螅、殖螅等)、海葵、麦杆虫、沟虾、藤壶、贻贝、牡蛎... 2002年4月~12月,对浙江佛渡、象山和大陈海区进行了网箱网衣主要附着生物的定量、定性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三个试验海区网箱网衣附着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水螅虫(包括枝螅、管状真枝螅、殖螅等)、海葵、麦杆虫、沟虾、藤壶、贻贝、牡蛎、多管藻、石莼、浒苔以及底栖硅藻类等,其中造成较大危害的主要附着生物种类是水螅虫和海葵。同时,试验基本摸清了三海区网箱网衣主要附着生物种类的季节变化和消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区 网箱附着生物 种类 季节变化 网衣污损
下载PDF
浙江海域海捕虾中重金属含量监测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雪昌 何依娜 +2 位作者 祝银 梅光明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99-100,共2页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海捕虾中的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浙江海域40个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这4种重金属在虾肉中均有一定的残留量。甲基汞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和假长缝拟对虾>...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海捕虾中的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浙江海域40个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这4种重金属在虾肉中均有一定的残留量。甲基汞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和假长缝拟对虾>哈氏仿对虾;无机砷含量大小为: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和日本对虾>哈氏仿对虾;铅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哈氏仿对虾>假长缝拟对虾;镉含量大小为:哈氏仿对虾>日本对虾和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和镉含量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经评估,甲基汞风险较低,但沿海城市居民高摄入量水平有一定风险,镉风险均较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浙江海域海捕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和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海捕虾 重金属 监测
下载PDF
浙江海区条斑紫菜养成适宜时期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裴鲁青 骆其君 +1 位作者 费志清 马斌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6年第3期141-148,共8页
从1991年到1996年连续6年引入和培育条斑紫菜全苗网,并在浙江海区进行了适宜的养成期试验。经结果分析认为,浙江海区条斑紫菜成菜养殖适宜时期在12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最适宜的养殖期应在次年的1月份到3月份,不同的海... 从1991年到1996年连续6年引入和培育条斑紫菜全苗网,并在浙江海区进行了适宜的养成期试验。经结果分析认为,浙江海区条斑紫菜成菜养殖适宜时期在12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最适宜的养殖期应在次年的1月份到3月份,不同的海区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区 条斑紫菜 养殖期
下载PDF
浙江海区条斑紫菜养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骆其君 费志清 +1 位作者 马斌 裴鲁青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32-237,共6页
1991~1998年在浙江海区进行了应用条斑紫菜引种和栽培试验,在不同海区、分期分批进行多种苗源的养成试验,结果认为浙江海区全苗网养成的适宜时期在12月至翌年4月。浙南海区(平阳、苍南、洞头)成菜栽培的成功率较低。浙中以北海区... 1991~1998年在浙江海区进行了应用条斑紫菜引种和栽培试验,在不同海区、分期分批进行多种苗源的养成试验,结果认为浙江海区全苗网养成的适宜时期在12月至翌年4月。浙南海区(平阳、苍南、洞头)成菜栽培的成功率较低。浙中以北海区适于条斑紫菜的养成,可与当地坛紫菜轮栽。应用冷藏网能清除杂藻、避开不良环境,提高质量、产量。单孢子苗网对条斑紫菜的栽培有重要作用。条斑紫菜与坛紫菜可以轮栽,既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又可节省栽培设施的投资,效益更为明显,是浙江海区紫菜栽培的一个发展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养成试验 浙江海区
下载PDF
浙江海域虾姑中重金属镉的监测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范盛 金衍健 +2 位作者 严忠雍 李子孟 朱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07-108,共2页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中虾姑的重金属镉的含量,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以浙江附近海域捕获的虾姑为材料,根据GB5009.12-2010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镉含量,并利用健康风险指数的方法对多个菜场或码头采来的...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中虾姑的重金属镉的含量,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以浙江附近海域捕获的虾姑为材料,根据GB5009.12-2010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重金属镉含量,并利用健康风险指数的方法对多个菜场或码头采来的虾姑中镉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试验发现,所采集的海捕虾姑样品中镉含量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各个虾姑样品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按照平均摄入量来计算,每个虾姑都是处于安全水平的。[结论]浙江海域虾姑镉含量未超标,健康风险指数也在安全范围内,且营养丰富,但摄入也应有一定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虾姑 重金属 健康风险指数
下载PDF
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食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海卫 徐汉祥 +1 位作者 许文军 薛利建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通过对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胃含物的分析,从食料生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强度及营养级4个方面对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的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美国红鱼属游泳动物食性。主要摄食鱼类、长尾类、短尾类和头足类,兼食口足类... 通过对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胃含物的分析,从食料生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强度及营养级4个方面对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的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美国红鱼属游泳动物食性。主要摄食鱼类、长尾类、短尾类和头足类,兼食口足类和多毛类。其食料生物组成和食性类型与原栖息地有较大差异。逃逸美国红鱼的摄食率为80.28%,最高饱满度系数达60.93‰,平均10.26‰。根据计算,其饵料的生境宽度为4.09,营养级为3.43级。浙江自然海区美国红鱼是一种凶猛的中级肉食性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区 逃逸美国红鱼 食性
下载PDF
浙江自然海域养殖贝类3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雪昌 尤炬炬 +4 位作者 顾捷 张小军 梅光明 刘琴 何依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20-524,共5页
运用原子吸收法对2009年6-10月所采集的浙江自然海域68个样品中重金属Pb、Cu、Cd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不同海区的贝类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泥蚶、缢蛏、... 运用原子吸收法对2009年6-10月所采集的浙江自然海域68个样品中重金属Pb、Cu、Cd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不同海区的贝类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泥蚶、缢蛏、紫贻贝和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u>Cd>Pb,而青蛤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u>Pb>Cd。5种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Cu最高。不同贝类品种间重金属累积存在明显差异,泥蚶含Cd量最高,牡蛎含铜量最高。缢蛏、紫贻贝和青蛤体内重金属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和轻污染水平,但部分泥蚶体内Cd为重污染水平,部分牡蛎体内Cu为严重污染水平,其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应该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贝类 浙江自然海域 累积
下载PDF
浙江海区赤潮发生前期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素清 汤燕冰 《科技通报》 2005年第4期386-391,共6页
本文利用2002年5-6月的赤潮纪录,及逐日的温度、气压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实测资料,分析了浙江海域赤潮发生前期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以及赤潮发生时,不同气象因子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浙江海域赤潮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不同海... 本文利用2002年5-6月的赤潮纪录,及逐日的温度、气压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实测资料,分析了浙江海域赤潮发生前期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以及赤潮发生时,不同气象因子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浙江海域赤潮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不同海区,利于赤潮发生的气象条件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赤潮 统计预报 气象因子 浙江海区
下载PDF
浙江中部近海及其邻近海域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占晖 苗振清 林楠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春季)对东海区(27°00′~31°00′N,121°30′~126°30′E)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度、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85.5 kg,75 ... 根据2008年5月(春季)对东海区(27°00′~31°00′N,121°30′~126°30′E)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度、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85.5 kg,75 873尾,76种,隶属于14目48科。其中,暖水种(WW)最多,有46种,占总种类数的60.5%;暖温种(WT)次之,有27种,占35.5%;冷温种(CT)最少,仅3种,占4.0%。春季浙江中部及其邻近海域优势种有带鱼、鳄齿鱼、麦氏犀鳕,常见种是六斑刺鲀、七星底灯鱼、小黄鱼、竹荚鱼。通过对带鱼、鳄齿鱼、麦氏犀鳕和小黄鱼的生物量分布特点分析发现,带鱼在28°30′~29°30′N,125°00′E以西海域的生物量最为丰富;鳄齿鱼在29°00′N以南,125°00′E以西海域生物量最为丰富;麦氏犀鳕在28°00′N以南,123°00′E以西的近岸及舟山渔场以南海域生物量最为丰富;小黄鱼在30°00′~31°00′N,125°00′E以东的外海区生物量最为丰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种类丰富度指数(D)值在0.20~1.80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值在0.05~0.85之间,种类均匀度指数(J′)值在0.01~1.50之间。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种类均匀度指数(J′)三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水深、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中部近海 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浙江近海流刺网渔业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潘国良 张洪亮 +1 位作者 贺舟挺 刘子藩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24-328,334,共6页
根据对浙江省沿海4市(舟山、宁波、台州、温州)渔区1996~2005年流刺网渔业的调查及浙江渔场流刺网监测船资料,研究了浙江沿海流刺网作业的渔业概况、渔具规格、渔获物组成、数量分布、渔船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结果表明,近... 根据对浙江省沿海4市(舟山、宁波、台州、温州)渔区1996~2005年流刺网渔业的调查及浙江渔场流刺网监测船资料,研究了浙江沿海流刺网作业的渔业概况、渔具规格、渔获物组成、数量分布、渔船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近海流刺网的船只数在5 119~4 355艘,产量约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95%;近海机流渔获组成以鲳鱼、梭子蟹为主,近岸小机流渔获以鮸鱼、蛸类为主,叫姑鱼、蟳类次之;渔具以单片式流刺网为主,三重流网次之,作为主要捕捞力量标志的单位船只网具携带数量也有逐年增加趋势。流刺网的经济效益,近海流刺网船均利润在15~20万元(2~6人),近岸小机流人均利润在1.5~6.4万元。文章提出了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流刺网 现状分析 渔业管理 浙江沿海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浙江近海平均海面高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静 吉渊明 +2 位作者 岳建平 彭刚跃 宋亚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6-360,共5页
利用Jason-2卫星与SARAL/Alti Ka卫星的Waveform数据,研究一种新的测高数据粗差剔除方法,即剔除不在预定轨迹的海面高后,参考拟合各Pass每个Cycle的海面高值,对测高数据分段剔除粗差,以提高近海卫星数据的可用性;经过交叉点平差,进一步... 利用Jason-2卫星与SARAL/Alti Ka卫星的Waveform数据,研究一种新的测高数据粗差剔除方法,即剔除不在预定轨迹的海面高后,参考拟合各Pass每个Cycle的海面高值,对测高数据分段剔除粗差,以提高近海卫星数据的可用性;经过交叉点平差,进一步削弱径向轨道误差和海平面时变信号;采用"移去-恢复"法得到较高精度的离散海面高;采用径向基函数法格网化离散海面高,建立2.5'×2.5'格网分辨率的平均海面高模型;将所得模型与验潮站提供的海面高比较,均方根为±0.017 m,与MSS-CNES-CLS11比较,标准差为±0.070 m。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建立的浙江近海平均海面高模型精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技术 粗差剔除 浙江近海 平均海面高模型 Jason-2卫星 SARAL/Alti Ka卫星
下载PDF
东海区浙江海域海捕虾镉含量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
19
作者 陈雪昌 何依娜 +2 位作者 祝银 梅光明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51-252,共2页
通过对东海区浙江海域4个品种共计40个海捕虾的镉含量监测,表明海捕虾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样本中镉含量中位数为0.037 mg/kg,第95百分位的含量值为0.13 mg/kg。结合浙江沿海居民鱼虾类膳食消费特点,风险评估表明,浙江沿海城市居... 通过对东海区浙江海域4个品种共计40个海捕虾的镉含量监测,表明海捕虾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样本中镉含量中位数为0.037 mg/kg,第95百分位的含量值为0.13 mg/kg。结合浙江沿海居民鱼虾类膳食消费特点,风险评估表明,浙江沿海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通过食用鱼虾类食物摄入的镉含量均低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AO)和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月可耐受摄入量,浙江海域海捕虾镉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海捕虾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逃逸美国红鱼在浙江海域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薛利建 徐汉祥 许文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2,共6页
根据2004-2006年采集的浙江海域156尾美国红鱼的生物学测定资料,分析了该鱼种可量性状间关系,回归得出全长一体长、体重一纯重、体长一体重关系,并比较分析了其他研究者的结果。采用美国红鱼矢耳石磨片法鉴定年龄,并用FiSATII软件... 根据2004-2006年采集的浙江海域156尾美国红鱼的生物学测定资料,分析了该鱼种可量性状间关系,回归得出全长一体长、体重一纯重、体长一体重关系,并比较分析了其他研究者的结果。采用美国红鱼矢耳石磨片法鉴定年龄,并用FiSATII软件拟合得出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其中:BL∞=951.09mm,k=0.27,t0=0.57;TL∞=1144.61mm,k=0.26,t0=0.52;WB∞=14468.07g,结合生长拐点(tx-4.514)、生长特征指数(Φ’BL=5.388)及肥满度指标(Q=1.82)。比较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美国红鱼的生长情况,表明浙江海域美国红鱼生长特性最接近于美国自然海区,浙江海域适合其生长,一旦形成种群可能会对本地种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美国红鱼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