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西北部中层冷水的成因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宗山 徐伯昌 +1 位作者 邹娥梅 廖启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72,共5页
根据1959—1996年4—6月存在中层冷水的28°~30.5°N,124°E以西海域的温、盐、密度资料,对中层冷水的特征,深度与盐、密度跃层的配置及中层冷水的存在和发展与表层热含量和底层盐含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层冷水... 根据1959—1996年4—6月存在中层冷水的28°~30.5°N,124°E以西海域的温、盐、密度资料,对中层冷水的特征,深度与盐、密度跃层的配置及中层冷水的存在和发展与表层热含量和底层盐含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层冷水是存在于密跃层之中,高密度(台湾暖流)水的浮力效应使其叠置于它的上方;在春季,表层热含量和表征台湾暖流的底层盐含量的同步提加,提高了密度跃层的强度,是中层冷水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中层冷水核心的温度与其对应冬季表层温度间的相关分析及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揭示,研究海区中层冷水的来源为:(1)当地冬季表层水(南下黄海表层水与东海表层水的混合水)冷却对流;(2)几种水组成的浙闽沿岸水于冬季下沉和向东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成因 中层冷水 数值模拟 深度 盐度 密度 温度
下载PDF
浙闽沿岸流消退时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雨 林茂 +1 位作者 林更铭 项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5,共6页
浙闽沿岸流对台湾海峡的水文环境意义重大。依据国家海洋局"908"补充调查专项,通过对覆盖浙闽沿岸流海洋锋面过程的海洋生物调查研究,于2008年4月实施针对浙闽沿岸流消退时期(春季)台湾海峡锋面海域的浮游植物取样分析。结果... 浙闽沿岸流对台湾海峡的水文环境意义重大。依据国家海洋局"908"补充调查专项,通过对覆盖浙闽沿岸流海洋锋面过程的海洋生物调查研究,于2008年4月实施针对浙闽沿岸流消退时期(春季)台湾海峡锋面海域的浮游植物取样分析。结果共记录3门41属86种,其中硅藻35属76种,甲藻5属9种,蓝藻1属1种。种类组成以暖水性种类和广布性种类为主,分别占总种类的50.29%和34.17%。主要优势种为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浮游植物丰度平均为137.89×104 cells/m3,与盐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暖水高盐性种类有高丰度。丰度的平面分布呈现从近岸往外海、从北部向南部递增的态势。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种间比例较为均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反映了浙闽沿岸流与南海水的消长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流 台海海峡 水文消长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2008年澎湖海域寒害事件的EOF分析
3
作者 廖恩惠 王佳 江毓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6,共6页
2008年2月浙闽沿岸流的冷水异常地入侵台湾海峡澎湖水域,造成大量损失.为明确其发生过程中海表温度场、流场及风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总结浙闽沿岸流两种流态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和矢量经验正交函数法(VEOF)分析NGSST的海... 2008年2月浙闽沿岸流的冷水异常地入侵台湾海峡澎湖水域,造成大量损失.为明确其发生过程中海表温度场、流场及风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总结浙闽沿岸流两种流态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和矢量经验正交函数法(VEOF)分析NGSST的海表温度资料、数学模式的海表流场数据和Mercator的海表风场数据,从海表流场和风场角度讨论寒害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长时间、高强度的东北季风驱动下,强大的浙闽沿岸流把大量冷水带到台湾海峡,从而引起寒害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入侵 寒害 浙闽沿岸流 经验正交函数法 澎湖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