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身邺下刘公干”现象考释
1
作者 刘洪强 刘翠红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唐代小说《玄怪录》中县吏顾总生前为刘桢;同时代小说《纂异记》写刘桢、谢庄与鲍照同游;北宋黄庭坚在诗中写下“前身邺下刘公干”;清初魏耕认为“前身知得是刘桢”;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写刘仲堪是刘桢后身。这些小说、传... 唐代小说《玄怪录》中县吏顾总生前为刘桢;同时代小说《纂异记》写刘桢、谢庄与鲍照同游;北宋黄庭坚在诗中写下“前身邺下刘公干”;清初魏耕认为“前身知得是刘桢”;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写刘仲堪是刘桢后身。这些小说、传说或诗歌构成饶有趣味的“前身刘公干”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刘桢才气过人,后世人们对他很敬佩;二是刘桢离经叛道,人们对他很好奇;三是刘桢创作优美,人们喜欢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桢 顾总 黄庭坚 魏耕 甄后
下载PDF
北宋真宗朝的造神迷信活动及其影响
2
作者 姜建忠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63-66,共4页
宋真宗亲自策划了天书迷信的造神活动 ,为粉饰太平、掩盖社会矛盾制造借口 ,这种自欺欺人的活动开创了北宋历史上的先例 ,使人们丧失了进取精神 ,消磨了人们的意志 ,助长了迷信之风在社会上的流行 。
关键词 宋真宗 迷信活动 评价
下载PDF
试论北宋真宗朝翰林学士白体诗歌创作
3
作者 汪国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宋初白体诗首兴,白体诗人范围甚广,有"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之说。时至真宗朝,随着白体名家李昉、李至、王禹偁等人的去世,新朝文士纷纷进入文坛,使得昆体代替白体渐次成为诗坛中心。但不少诗人尤其是真宗朝的翰林词臣们的应... 宋初白体诗首兴,白体诗人范围甚广,有"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之说。时至真宗朝,随着白体名家李昉、李至、王禹偁等人的去世,新朝文士纷纷进入文坛,使得昆体代替白体渐次成为诗坛中心。但不少诗人尤其是真宗朝的翰林词臣们的应制唱和诗作,无论是内容体制上还是语言风格上仍然具有白体诗的特征,甚至不少"典型"昆体诗人也由白体"脱胎"而来。宋初诗风更替具有渐次性与复杂性,西昆体与白体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的联系。总之,白体诗作在真宗朝没有消失,转入更深的层次的融合之中,并成为宋代诗歌的重要渊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真宗朝 翰林学士 白体诗歌
下载PDF
论李继迁受封
4
作者 汪家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李继迁在宋太宗、真宗两朝时,以夏州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势力,与宋廷展开长期争战,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积极扩充势力,为后来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宗时,李继迁曾一度归顺宋朝,以后又叛宋自立,不断侵扰宋朝西北边境。真宗... 李继迁在宋太宗、真宗两朝时,以夏州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势力,与宋廷展开长期争战,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积极扩充势力,为后来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宗时,李继迁曾一度归顺宋朝,以后又叛宋自立,不断侵扰宋朝西北边境。真宗初,李继迁再次归顺宋朝,以求暂时缓解双方尖锐对立的矛盾,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宋真宗考虑到长期战事已经引起西部边境民生凋弊的实际状况,再加上即位之初稳定政局的需要,于是接受了李继迁名义上的归顺,并赐予李继迁国姓及官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真宗 李继迁 姓名 时间
下载PDF
丁宝桢编年事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熟村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0-94,共5页
丁宝桢(1820—1886),贵州平远人。以办理团练立功,出任湖南岳州知府。后又历任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在山东六年,镇压过农民起义,又整顿吏治,治理黄河,备御外侮,受到清廷的表彰,调任四川总督。凡有兴革,不避怨嫌。丁宝桢... 丁宝桢(1820—1886),贵州平远人。以办理团练立功,出任湖南岳州知府。后又历任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在山东六年,镇压过农民起义,又整顿吏治,治理黄河,备御外侮,受到清廷的表彰,调任四川总督。凡有兴革,不避怨嫌。丁宝桢是晚清督抚中之佼佼者。死后,灵柩运山东埋葬。清廷命在山东建祠纪念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宝桢 山东巡抚 四川总督
下载PDF
宗泽佚札小考
6
作者 张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9-60,共2页
新发现的宗泽五封书札,对于了解当时史事和宗泽性格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宗泽 家书 《宝真斋法书赞》
下载PDF
宋真宗与北宋兴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昆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8,共4页
宋真宗作为北宋的承平之君,面对可有为的时代,也曾力图有所作为,但最终却无所作为,使北宋失去了除旧布新的大好时机,宋真宗也因此备受非议。深入探讨其深层的原因,可以全面评价宋真宗,准确把握北宋的兴衰的原因之所在。
关键词 宋真宗 有为 无为
下载PDF
试论《<隋书·经籍志>考证》中的“类中分类” 被引量:2
8
作者 伍媛媛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四部分类书目,但《隋志》分类也有编次不当之处,于是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对《隋志》进行了"类中分类"。文章从"类中分类"的缘起、特点及意义等方面对姚振宗的...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四部分类书目,但《隋志》分类也有编次不当之处,于是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对《隋志》进行了"类中分类"。文章从"类中分类"的缘起、特点及意义等方面对姚振宗的分类法做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振宗 《〈隋书·经籍志〉考证》 类中分类
下载PDF
从刘展到来瑱——论唐肃、代时期维持江、淮转运线路的努力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政儒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1-52,共12页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唐肃、代时期的刘展之乱、来之死两次事件的深入剖析,指出,这两次事件的起因并非是因为奸佞谗言。而是体现了在安史叛乱这样危急、复杂的情况下,唐中央政府维持其转运东南财赋线路的努力。而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努力,...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唐肃、代时期的刘展之乱、来之死两次事件的深入剖析,指出,这两次事件的起因并非是因为奸佞谗言。而是体现了在安史叛乱这样危急、复杂的情况下,唐中央政府维持其转运东南财赋线路的努力。而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努力,保护和维持了唐后期仰给东南财赋格局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宗 代宗 刘展 来瑱 运河 襄州 宋州 唐朝
下载PDF
魏晋军权分配与管理成效刍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军队和军权是政权的基石。如何合理地管理军队和分配军权 ,是一个政权能否稳定的关键。魏晋两朝的军事领导体制大致相同 ,但两个政权的成败走向却迥然有别 ,这与两朝在相同的军事领导体制下对军队和军权采取不同的管理分配方式有关。魏... 军队和军权是政权的基石。如何合理地管理军队和分配军权 ,是一个政权能否稳定的关键。魏晋两朝的军事领导体制大致相同 ,但两个政权的成败走向却迥然有别 ,这与两朝在相同的军事领导体制下对军队和军权采取不同的管理分配方式有关。魏政权行都督之制授权地方 ,建军司作有力监督 ,置中军居中威慑 ,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和朝政的稳定。西晋政权以都督授宗王 ,以封地就督区 ,罢州兵 ,弱中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权 中军 州郡兵 都督 宗王出镇 魏晋
下载PDF
“大智并观”——宋徽宗《老子》注反映的儒道融合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曼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作为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的《老子》注,即《御解道德真经》,往往成为他"溺信虚无"、"怠弃国政"的罪证。但这样的观点纯粹将徽宗的政治实践与文本混为一谈,并不妥当。本文在细读徽宗《老子》注文本的... 作为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的《老子》注,即《御解道德真经》,往往成为他"溺信虚无"、"怠弃国政"的罪证。但这样的观点纯粹将徽宗的政治实践与文本混为一谈,并不妥当。本文在细读徽宗《老子》注文本的基础上,重新探讨其中所反映的儒道融合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御解道德真经》 儒道融合
下载PDF
谈郑珍诗歌的宗宋特色
12
作者 李琼洁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论述了郑珍作为"宋诗派"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创作中所流露出的宗宋特色;指出其在诗歌题材方面,学习宋诗的取材广泛,将一切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都写入诗中,从而"化俗为雅";在诗歌创作手法上,学习宋诗之"以文字为诗... 论述了郑珍作为"宋诗派"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创作中所流露出的宗宋特色;指出其在诗歌题材方面,学习宋诗的取材广泛,将一切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都写入诗中,从而"化俗为雅";在诗歌创作手法上,学习宋诗之"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珍 诗歌 宗宋
下载PDF
明彩绘本《甘镇总图》初探
13
作者 贾浩 徐建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15,共12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佚名彩绘本《甘镇总图》为一部图说类边镇图,现存彩图25幅,图说26篇,描绘了明代后期甘肃镇辖下的7个卫所及临洮府、洮州卫、岷州卫和巩昌府部分地区的军事与民情。图中绘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图说内容重点在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佚名彩绘本《甘镇总图》为一部图说类边镇图,现存彩图25幅,图说26篇,描绘了明代后期甘肃镇辖下的7个卫所及临洮府、洮州卫、岷州卫和巩昌府部分地区的军事与民情。图中绘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图说内容重点在于批评指摘当地边防、民生问题,与专注军事的战守图有显著区别,在传世边镇图中别具特色。本文对其作者身份、编绘时间、资料来源等问题加以初步考证,判断此图说系明代巡按御史为汇报边情所作,编绘时间在万历三十四年(1608年)至三十七年(1611年)之间,图说中的部分文字出自章潢《图书编》中收录的佚名文章《甘肃各卫》和明代佚书《巩郡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镇总图 明代 甘肃镇 巡按御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