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南针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关增建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43,共16页
指南针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对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从理论上做过探讨。这些探讨大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而展开的。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在这些知识... 指南针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对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从理论上做过探讨。这些探讨大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而展开的。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这些探讨中,阴阳五行的作用淡化了,而从力学角度做的分析却增加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在传教士中,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为系统,但他的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并非吉尔伯特的磁学理论。南怀仁的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仍有中国学者用南怀仁理论解释指南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针 西学东渐 方以智 南怀仁 郑复光
下载PDF
关于《镜镜詅痴》中透镜成像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钱长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持性的“顺三限”、 “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 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射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 此外,通过将该书...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持性的“顺三限”、 “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 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射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 此外,通过将该书与《远镜说》和《光论》相应内容的比较,认为在19世纪中 叶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光学发展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之上,《镜镜痴》正是 那个时期我国光学发展水平的标志。郑复光对透镜成像规律独立地进行了系统、 定量的研究,他所建立的光学知识体系在我国光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 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镜镜Lin痴》 透镜成像 顺三限 侧三限 郑复光 中国 光学史
下载PDF
中国早期对西方双反射八分仪的介绍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淼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0年第4期340-347,共8页
约19世纪前期,西方发明于1730年主要用于航海中观测天体高度以确定船位的八分仪传入中国。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科学家丁拱辰、郑复光、邹伯奇等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较早研究和介绍了八分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八分... 约19世纪前期,西方发明于1730年主要用于航海中观测天体高度以确定船位的八分仪传入中国。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科学家丁拱辰、郑复光、邹伯奇等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较早研究和介绍了八分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八分仪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八分仪传入中国的历史及中国学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对其进行的研究和介绍问题,至今尚未见到专题研究论文。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和资料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国家 科技交流 双反射八分仪
下载PDF
从古镜物形到西法摄影——晚清山西灵石杨氏家族研习科技史事记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丽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鸦片战后不久,山西富商杨尚文结识了光学制器专家郑复光,杨尚文由此对历算及制器之术发生了兴趣,他慷慨解囊资助刊印郑复光《镜镜詅癡》,又聘请郑复光教授子弟近十年;在郑复光的影响下,杨尚文及其子弟都了解了历算制器之法、熟悉了传统... 鸦片战后不久,山西富商杨尚文结识了光学制器专家郑复光,杨尚文由此对历算及制器之术发生了兴趣,他慷慨解囊资助刊印郑复光《镜镜詅癡》,又聘请郑复光教授子弟近十年;在郑复光的影响下,杨尚文及其子弟都了解了历算制器之法、熟悉了传统古镜物形知识,后在西学东来的潮头面前,杨尚文之子杨昉接受西法与西学,成为中国北方最早的摄影师。由研治历算之学、制器之术,到接受西法、西学,杨氏家族研习科技的史事正显现着中国近代早期由接受"西法"、"洋器"入手的中学移接西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尚文 郑复光 杨昉 镜镜詅癡 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