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敏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燕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第4期682-700,共19页
“九叶派”诗人之一郑敏是百年现代汉诗的亲历者。作为一个承接20世纪40年代与80年代两个时期的女诗人,郑敏成为英语学界获得较多关注的当代作家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其诗歌逐渐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翻译家、汉学家的译介与研究。本... “九叶派”诗人之一郑敏是百年现代汉诗的亲历者。作为一个承接20世纪40年代与80年代两个时期的女诗人,郑敏成为英语学界获得较多关注的当代作家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其诗歌逐渐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翻译家、汉学家的译介与研究。本文以郑敏诗歌的英译为个案,梳理了她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语境、传播方式与学术评价等,以此探寻中国现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传播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九叶派 郑敏 英语翻译 文学传播
下载PDF
济慈《秋颂》的郑敏译本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利华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秋颂》被认为是济慈抒情诗的代表作,中国许多优秀的诗人、作家与翻译家都对该诗进行过翻译。郑敏教授的译文力图保留原诗强烈的音乐感,传达原诗生动的意象;但译文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合适的增译、省略... 《秋颂》被认为是济慈抒情诗的代表作,中国许多优秀的诗人、作家与翻译家都对该诗进行过翻译。郑敏教授的译文力图保留原诗强烈的音乐感,传达原诗生动的意象;但译文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合适的增译、省略以及误译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秋颂 郑敏译本 音乐感 意象
下载PDF
中国原创网游英译的语篇解构与重构
3
作者 张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3-57,90,共6页
作为产品出口和文化输出的"薄弱环节",中国原创网游的英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原创网游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透过语篇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征途》等原创网游语篇的英译现状,探讨并提出原创网游语篇的翻译策略,可对网游... 作为产品出口和文化输出的"薄弱环节",中国原创网游的英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原创网游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透过语篇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征途》等原创网游语篇的英译现状,探讨并提出原创网游语篇的翻译策略,可对网游英译实践给予积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创网游 语篇语言学 语篇翻译 解构 重构 《征途》 《剑仙情缘3》
下载PDF
从翻译规范理论解读郑振铎早期译作中的欧化——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 赵秋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本文基于历时类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考察郑振铎译作中汉语助词、连词、第三人称代词、被字句和把字句是否存在欧化以及欧化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类别语言项目欧化程度不一,即使同一类别下不同词的欧化程度也不同。文章在图里翻译规范... 本文基于历时类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考察郑振铎译作中汉语助词、连词、第三人称代词、被字句和把字句是否存在欧化以及欧化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类别语言项目欧化程度不一,即使同一类别下不同词的欧化程度也不同。文章在图里翻译规范的关照下,从初始规范、初步规范、操作规范对郑振铎译作欧化进行分析。译作的欧化体现了充分性、可接受性的中和,社会文化环境施加给译者的影响,以及译者为达到目地对各种翻译策略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语料库 翻译规范 郑振铎 欧化 译作 早期 解读 第三人称代词
下载PDF
译者姿态理论与中华文化外译——以王际真英译《阿Q正传》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汪宝荣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3-39,共7页
译者姿态理论认为,译作的某些文本细节(尤指选词措辞等)体现了一种力图"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为解释译者采用的某些文化翻译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运用该理论考察《阿Q正传》王际真英译本中的某些文化翻译策略发现... 译者姿态理论认为,译作的某些文本细节(尤指选词措辞等)体现了一种力图"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为解释译者采用的某些文化翻译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运用该理论考察《阿Q正传》王际真英译本中的某些文化翻译策略发现:王际真倾向于对他视为荣耀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采取忠实的保留性翻译策略,对他认为不荣耀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进行委婉化、净化或淡化处理,体现了他旨在寻求中华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译者姿态理论适用于分析有着中华文化身份的译者从事的中华文化外译实践,但应用范围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姿态理论 中华文化外译 寻求文化荣耀 《阿Q正传》 王际真译本
下载PDF
哲人目光和母性慈怀——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独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景华 《江汉学术》 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育和哲学系大师们的智慧,培养了青年郑敏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哲人目光。毕业后所从事的国际时事翻译,又使她得以用哲学眼光观察和思考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诗作出回应。哲人目光、母性慈怀和充满女性感觉想象的十四行体的融合,构成20世纪40年代郑敏诗歌的独特性。选取郑敏的四首诗作进行细读,可讨论其独特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郑敏早期诗歌虽然因为没有表现抗战而不被同代人所理解和关注,但她诗作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希冀,却不断得到历史时间的认同。郑敏也是当之无愧的诗人预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诗歌 哲人目光 母性慈怀 人类命运 预言家 十四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