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类本草》的鲜药应用特点研究
1
作者 冯艺凡 张双丽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通过统计与分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可鲜用中药及应用特点,为鲜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证类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筛选,并将纳入的鲜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统计与分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可鲜用中药及应用特点,为鲜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证类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筛选,并将纳入的鲜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类本草》中发现鲜药种类总计296种,其中鲜植物药234种(79.05%),鲜动物药62种(20.95%);鲜药药性以寒凉为主,植物药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动物药药味以甘、咸、苦为主,无毒鲜药最多,有191种(82.33%);在用法中,外用最多337次(53.32%);在主治疾病上,记载最多的是外科疾病201次(30.04%)。结论:《证类本草》中明确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的临床鲜用方法,但目前鲜药的应用十分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鲜药资源开发与相关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中药 鲜药 性味 用药特点 数据挖掘 本草古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证类本草》初刊者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云逸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7期889-892,共4页
北宋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历来被视为《本草纲目》的蓝本,但其初刊者及初刊时间尚存争议。文章辨驳了诸家观点,考证出《证类本草》的刊刻者"集贤孙公"并非孙觌而是孙升。孙升于元祐五年(1090年)至元祐八年(1093年)间刊刻... 北宋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历来被视为《本草纲目》的蓝本,但其初刊者及初刊时间尚存争议。文章辨驳了诸家观点,考证出《证类本草》的刊刻者"集贤孙公"并非孙觌而是孙升。孙升于元祐五年(1090年)至元祐八年(1093年)间刊刻了《证类本草》,他是《证类本草》的初刊者而非重刊者。从《孙公谈圃》所载本草学内容来看,孙升对于本草学具有良好的修养及学术兴趣,这是他发现并刊刻《证类本草》的重要缘由。王继先、李时珍等人关于《证类本草》的撰成时间及初刊时间的认识,应据此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初刊者 孙觌 孙升
下载PDF
《简易普济良方》作者、内容及版本考释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8期797-798,802,共3页
《简易普济良方》为明代彭用光所编集,其中与医学相关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证类本草》的重新辑编。卷五所附"痈疽神妙灸经",是在《痈疽神秘灸经》的基础上加以按评而成。该书现存主要版本为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南阳胡... 《简易普济良方》为明代彭用光所编集,其中与医学相关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证类本草》的重新辑编。卷五所附"痈疽神妙灸经",是在《痈疽神秘灸经》的基础上加以按评而成。该书现存主要版本为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南阳胡慥刻本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费增校刊本。前者缺卷一,挖改卷六为卷一,实为五卷,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后者在大陆已不见,故鲜有著录,但台湾"国家图书馆"有藏。不少藏书志、书目对于该书作者及版本等相关信息的著录等多有舛误,文章就此进行了考证与厘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普济良方 彭用光 证类本草 痈疽神秘灸经
下载PDF
《证类本草》编辑成书过程之逻辑推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家葵 胡越 蒋淼 《中药与临床》 2021年第6期42-46,共5页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由北宋唐慎微约撰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1108)。本书系将《嘉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由唐慎微编撰的《证类本草》原书已亡佚,今天流传者是大观二年(1108)由艾晟...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由北宋唐慎微约撰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1108)。本书系将《嘉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由唐慎微编撰的《证类本草》原书已亡佚,今天流传者是大观二年(1108)由艾晟修订的《大观证类本草》和政和六年(1116)经曹孝忠重新校订的《政和证类本草》之各自再传本;前者以南宋嘉定四年(1211)刘甲刻本,后者以元己酉岁(1249)张存惠晦明轩刻本为代表。本文利用刘甲本《大观本草》与晦明轩本《政和本草》中的信息,还原《证类本草》的编辑成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成书过程 推定
下载PDF
秋石方的早期记载新考
5
作者 朱晶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通过文献考证和解读,重新考证了早期记载秋石方的书籍和时间,发现:现存有据可考的最早记载秋石方的书籍是《良方》和《证类本草》,而不是《经验方;》沈括是秋石阴阳二炼法的最早记录者,但未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中的阳炼法并... 通过文献考证和解读,重新考证了早期记载秋石方的书籍和时间,发现:现存有据可考的最早记载秋石方的书籍是《良方》和《证类本草》,而不是《经验方;》沈括是秋石阴阳二炼法的最早记录者,但未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中的阳炼法并非直接源于《良方》或《苏沈良方;》《证类本草》中的炼人中白方就是秋石方,而不是其他方子,该方不直接以炼秋石方为名的原因与秋石作为一种药物独立列于本草书籍的历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石 沈括 良方 证类本草
下载PDF
南药“龙花”的本草考证
6
作者 张宇 杨雪飞 裴盛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3期38-42,共5页
南药"龙花"出自出自宋代《证类本草》,可追溯至唐代义净三藏法师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之"龙花须"。龙花在历代中医本草中鲜有提及,在佛教经卷医书中却频繁出现,但并没有确切的指明龙花是什么。文章通过对本草记... 南药"龙花"出自出自宋代《证类本草》,可追溯至唐代义净三藏法师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之"龙花须"。龙花在历代中医本草中鲜有提及,在佛教经卷医书中却频繁出现,但并没有确切的指明龙花是什么。文章通过对本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和语音语义分析,并根据《证类本草》中"产西南诸国"的记载赴云南省和国外缅甸联邦共和国进行实地调研。本研究认为南药龙花是藤黄科植物铁力木Mesua ferrea的花药。铁力木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尤其是维医和傣医的常用药,其民族语意思也为"龙花",藏医以锦葵科植物木棉Bombax ceiba的花丝作为龙花入药,但藏传佛教和部分藏医本草著作中的龙花描述更近似于铁力木。铁力木花药是缅甸联邦共和国重要的文化植物和传统药物,其巴利语名称含义也为"龙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花 龙花鬓 证类本草 铁力木 木棉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证类本草》版本系统划分依据探讨——兼论《绍兴本草》与《新编类要图注本草》版本系统的归属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 张卫 +3 位作者 梁飞 袁利 刘佳玉 张瑞贤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26-230,共5页
讨论《证类本草》的版本系统,首先应当明确《证类本草》传本与《证类本草》衍生著作之间的区别,即应当明确《证类本草》传本的基本特征:具备序例、药物各论;各药内容包括《本草图经》药图、《嘉=i;占本草》的文本、《本草图经》的... 讨论《证类本草》的版本系统,首先应当明确《证类本草》传本与《证类本草》衍生著作之间的区别,即应当明确《证类本草》传本的基本特征:具备序例、药物各论;各药内容包括《本草图经》药图、《嘉=i;占本草》的文本、《本草图经》的文本,以及唐氏增补“余药”内容和唐氏续添证类的部分。以此为据,《绍兴本草》并非《证类本草》传本,而《新编类要图注本草》则属于《证类本草》传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绍兴本草》 《新编类要图注本草》 版本
原文传递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被引量:4
8
作者 尚志钧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 ,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 ,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文 ,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 ,所... 《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 ,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 ,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文 ,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 ,所谓英公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本草》也是重修的《唐本草》之义。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 ,将《蜀本草》迳称为《唐本草》 ,盖原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 唐本注
原文传递
《证类本草》陶序和《名医别录》历史关系之辨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志钧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38-40,共3页
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 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词多加改动,从而产生一些误解:一是认为“名医副品”365种药来自一本现成《名医别录》书,二是认为《证类本草》“梁陶隐居序”为《名医别录》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名医别录》 历史考证 “梁陶隐居序”
原文传递
明代坊刻《政和本草》版本研究
10
作者 李健 张瑞贤 +1 位作者 张卫 梁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政和本草》在明代曾大量刊行,其中有文献记载的书坊刻本有正德十四年书林刘氏日新堂刊本、万历六年书林归仁斋杨先春刻本和金陵唐氏富春堂刻本。其中,日新堂刻本以成化四年本为底本;杨先春归仁斋刻本又以日新堂本为底本,承袭了成... 《政和本草》在明代曾大量刊行,其中有文献记载的书坊刻本有正德十四年书林刘氏日新堂刊本、万历六年书林归仁斋杨先春刻本和金陵唐氏富春堂刻本。其中,日新堂刻本以成化四年本为底本;杨先春归仁斋刻本又以日新堂本为底本,承袭了成化本的错讹、脱漏,其校勘粗滥,讹误百出;唐氏富春堂刻本以归仁斋本为底本,但校勘更为粗滥,几乎每页均有错讹。除校勘粗滥之外,书坊为招揽顾客,每标新立异,改头换面,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之名,改为《大观本草纲目全书》或《大观本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政和本草 书坊刻本 版本
原文传递
本草三书小考
11
作者 张灿玾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考证现存重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三书之著者、成书年代、版本及内容所及等问题。可知《神农本草经》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最终成编疑在后汉末期;蒙古定宗钦淑皇后元年平阳府张存惠晦... 考证现存重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三书之著者、成书年代、版本及内容所及等问题。可知《神农本草经》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最终成编疑在后汉末期;蒙古定宗钦淑皇后元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刊印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一书,为今存宋本草中之最佳本;明万历年间金陵版《本草纲目》,较好地保存了李时珍著本的原貌,当为诸刊本之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本草纲目》 成书年代 版本
原文传递
晦明轩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的刻工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飞 李健 +1 位作者 张卫 张瑞贤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42-344,共3页
古代刻工为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相关研究有助于考察雕版刻书的发展概况,并能为古籍版本鉴定提供重要参考。金元时期的晦明轩本《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证类本草》“政和”传本系统中现存最早的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 古代刻工为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相关研究有助于考察雕版刻书的发展概况,并能为古籍版本鉴定提供重要参考。金元时期的晦明轩本《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证类本草》“政和”传本系统中现存最早的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参与本书雕版的刻工共计30人,总体而言写刻精雅、技艺高超;且有28人参与了书中所附药图的雕刻,共计536页900余幅,工致可观。是享有盛誉的“平水本”为数不多的存世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金元时期的平水刻本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工 证类本草 晦明轩
原文传递
两宋时期巴蜀医学的主要成就
13
作者 潘秋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两宋时期巴蜀医学在本草学、脉学、产科学、内科及养生学等方面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本草学代表作,史堪《史载之方》有多篇论述脉学,杨子建的《十产论》为论述伤产和难产的专著,《史载之方》等书论述... 两宋时期巴蜀医学在本草学、脉学、产科学、内科及养生学等方面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本草学代表作,史堪《史载之方》有多篇论述脉学,杨子建的《十产论》为论述伤产和难产的专著,《史载之方》等书论述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症状、脉候和治疗等,而苏轼等人则对养生学有独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医学 《证类本草》 《史载之方》 《十产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