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辫状河心滩内部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4 位作者 钟思瑛 刘金华 魏晓晴 李媛媛 刘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6-1074,共9页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心滩 内部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下载PDF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成藏期与动态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刚文哲 王勇 +3 位作者 高岗 娄国泉 沈霞 田志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0-586,共7页
真武油田位于苏北盆地东台拗陷高邮凹陷中南部,是苏北盆地目前已发现油田中最大的一个油田,油田开发时间长、含油面积大、油气富集程度高。该油田位于深凹带南部真2断裂下盘,邻近高邮生烃凹陷,油气主要分布在垛一段、戴二段和戴一段三... 真武油田位于苏北盆地东台拗陷高邮凹陷中南部,是苏北盆地目前已发现油田中最大的一个油田,油田开发时间长、含油面积大、油气富集程度高。该油田位于深凹带南部真2断裂下盘,邻近高邮生烃凹陷,油气主要分布在垛一段、戴二段和戴一段三个层段,阜一段也含油;储集层岩性多为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利用构造演化、原油特征与烃源岩演化、流体包裹体等方法分析了真武油田的成藏期次,结合各种地质要素分析了其动态成藏过程。构造演化史表明,从戴南组沉积开始到盐城组早期断层活动较为强烈,三垛末期地壳抬升,地层遭到剥蚀,先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破坏,盐城组早期断层仍然继续活动,油气不断进行运移,凹陷继续接受沉积,到盐城组沉积中后期,断层活动基本停止,油气运移速率减慢。后期沉积的地层厚度较大,对油气的保存有利。烃源岩演化史表明,高邮凹陷烃源岩有两期生烃,三垛晚—末期阜二段烃源岩在凹陷内部处于大量生油阶段,该时期阜四段烃源岩未达到生油高峰,只生成少量的油气,所以,应该是阜二段烃源岩主要的排油时期,但由于受到三垛晚期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的油气藏多遭到破坏;盐城组沉积时期,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二次埋深均达到生油高峰,发生二次生烃。真武油田流体包裹体特征明显,主要发育一期流体包裹体,烃类包裹体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多发育在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只有一个主峰温度区间,与单井地层埋藏史结合发现,油气运移聚集的时期处于垛二段沉积时期,这与构造演化和烃源岩演化反演的成藏期有一定差异。综合各种成藏期分析方法对原油动态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真武油田的油气具有两期成藏,早期主要是阜二段烃源岩在三垛末期之前生油、运移、聚集成藏,但三垛末期的构造抬升破坏了该期形成的油藏;盐城组早中期主要是阜四段烃源岩再次埋深二次生烃、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时期。盐城晚期至今是油气保存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过程 成藏期 真武油田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金华 廖光明 +2 位作者 奥立德 乔力 葛政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111,共4页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是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戴南组和三垛组厚度大、沉积时间长、沉积类型多样等特点,通过对沉积背景和物源方向等分析,开展了沉积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三垛组发育辫状河、曲...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是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戴南组和三垛组厚度大、沉积时间长、沉积类型多样等特点,通过对沉积背景和物源方向等分析,开展了沉积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三垛组发育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陡坡带近岸水下扇5种沉积相,各种沉积相又可划分为多种沉积微相。通过对砂体厚度和粒度特征变化规律等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具有双向三物源特征,即南、北双向均有物源,北部为1个物源,南部分为东南部和西南部2个物源。在研究区沉积相与物源研究的基础上,鉴于戴南组—三垛组沉积过程中双向三物源控制形成了多种沉积相发育的演化模式以及南、北物源转换控制的沉积特征,提出研究区发育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即在戴南组—三垛组沉积时期,研究区的物源由南向北发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双向三物源 戴南组-三垛组 真武油田
下载PDF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表征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少春 温雅茹 +1 位作者 李媛媛 刘金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 以江苏省扬州市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非均质指数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以各小层作为表征单元,以全区井各小层储层属性参数构成评价群体以确定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8个参数进行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研究结果表明:真武油田戴南组二段砂岩分布范围内非均质指数主要分布在0.5-0.9之间,呈现中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非均质指数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展布有较好的相关性;非均质指数对注水开发效果有直接影响,非均质指数大对应的吸水强度较大,驱油效率就越高;非均质指数与水淹程度呈正相关,与剩余油饱和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戴南组二段 数据包络分析 非均质指数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江苏真武油田真12块垛一六油组(E_2S_1~6)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少波 谭成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上部 C1~ C4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作为储集层出现的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心滩、心滩侧缘沉积 ,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沉积 .其次 ,在沉积单元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垛一六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真12断块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微相 相标志 储集层 心滩
下载PDF
江苏油田真12断块E2s1^6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章志英 严学范 +3 位作者 孔祥礼 文光跃 张建良 操成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7-92,共6页
真 12断块 E2 s1 6 是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以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通过流动单元、隔夹层、渗透率韵律类型等 ,研究与渗透率变化有关的储层非均质性 ,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油藏数模模拟两类剖面和建立不同含水期储... 真 12断块 E2 s1 6 是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以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通过流动单元、隔夹层、渗透率韵律类型等 ,研究与渗透率变化有关的储层非均质性 ,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油藏数模模拟两类剖面和建立不同含水期储层渗透率模型 ,研究油藏纵向油水运动规律 ,研究剩余油分布 ,为 E2 s1 6 油藏最终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水淹特征 剩余油分布 真武油田 江苏油田 采收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真武油田辫状河心滩微相储层构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钟思瑛 刘金华 +2 位作者 乔力 吴立峰 廖光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6,152,共5页
真武油田是江苏油田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的油田,垛一段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分布分散,挖潜难度大,因而针对辫状河心滩微相储层构型开展研究。研究区真12断块E2s16砂层组发育了典型的心滩沉积,砂体厚度大,多层叠置。通过心滩微相储层构型界... 真武油田是江苏油田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的油田,垛一段辫状河储层剩余油分布分散,挖潜难度大,因而针对辫状河心滩微相储层构型开展研究。研究区真12断块E2s16砂层组发育了典型的心滩沉积,砂体厚度大,多层叠置。通过心滩微相储层构型界面的分析以及单期次心滩在纵向和平面上的识别,真12断块E2s16砂层组可以划分出3个单期心滩,在平面上分布于真49、真106-3、真91井为中心的区域,单期次心滩中心部位夹层少,厚度薄,水流的下切作用相对明显,心滩微相的不同位置发育不同的夹层特征。心滩微相包含了洪泛砂砾岩体、静水侧积砂体和"落淤层"3个储层构型要素,在前人心滩构型模式基础上加入了侧向加积的层段和期间落淤层的体现,从而建立更为合理的心滩微相构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心滩 储层构型 真武地区 三垛组 江苏油田
下载PDF
真武特高含水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桂玲 王善强 朱昔君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研究认为进入特高含水期的真武油田依然存在剩余油富集区,提出了分类研究、分类治理、改善水驱调整思路。对特高含水单元在精细描述微构造、隔夹层、低序级断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精细挖潜;对中高含水单元在剩余油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实... 研究认为进入特高含水期的真武油田依然存在剩余油富集区,提出了分类研究、分类治理、改善水驱调整思路。对特高含水单元在精细描述微构造、隔夹层、低序级断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精细挖潜;对中高含水单元在剩余油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井网完善与重组;对中低含水单元,结合储层改造,实施注采配套完善。通过综合治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特高含水 剩余油 改善水驱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真武油田真11块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9
作者 付和俊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5-26,177,共3页
介绍了储层地质建模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采用基于象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 ,建立了真 11块储层的砂体骨架模型和 6个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 。
关键词 储集层 地质建模 沉积微相 真武油田
下载PDF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10
作者 梁琦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34-134,共1页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属于深凹带,经过了戴南组和三垛组两个沉积期,形成了5种主要的沉积相,这些沉积相随着物源变化、气候变化、断层活动变化以及水体运动变化等沉积环境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展现了不同的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对于油气藏勘探有...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属于深凹带,经过了戴南组和三垛组两个沉积期,形成了5种主要的沉积相,这些沉积相随着物源变化、气候变化、断层活动变化以及水体运动变化等沉积环境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展现了不同的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对于油气藏勘探有重要的研究先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真武油田 沉积相 转换式沉积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