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念孙《读战国策杂志》的文献考据方法
1
作者 贾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8-65,共8页
清代考据学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读战国策杂志》中使用了若干种具备典范意义的文献考据方法。王氏据异文以比勘、校正《战国策》原文,运用以形索意的方法纠正字形讹误,运用以声求义的方法从字音推求字义,通过归纳总结同时代古籍... 清代考据学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读战国策杂志》中使用了若干种具备典范意义的文献考据方法。王氏据异文以比勘、校正《战国策》原文,运用以形索意的方法纠正字形讹误,运用以声求义的方法从字音推求字义,通过归纳总结同时代古籍中的语义、对文、句式等用语规律考订文句,并据历史、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考察。这些行之有效的考据方法使得王念孙与《读书杂志》成为考据学上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据方法 《读书杂志》 《战国策》 王念孙
下载PDF
李之藻《同文算指》“测量三率法”来源研究
2
作者 杨欣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测量三率法”是明朝著名历算学家李之藻编写的《同文算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前人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对此部分内容的来源一直不很清楚。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细节,同时对照德国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 “测量三率法”是明朝著名历算学家李之藻编写的《同文算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前人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对此部分内容的来源一直不很清楚。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细节,同时对照德国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的《实用几何》第三卷内容,发现李之藻关于“测量三率法”的表述与克拉维乌斯运用几何方法进行实际测量的内容很接近,二者所使用的工具、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因此李之藻的“测量三率法”应是在克拉维乌斯的《实用几何》第三卷内容基础上编译而成的。这一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同文算指》的相关研究,可为研究明朝末年西方数学在我国的传播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三率法 同文算指 李之藻 实用几何 克拉维乌斯
下载PDF
“质测”研究为什么未能导致实验科学的产生
3
作者 刘树勇 刘恒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0-54,共5页
明末方以智创立了“质测”学派,主张实证的观点,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质测”研究为什么未能导致实验科学的产生呢?
关键词 实验科学 成绩 观点 产生 学派 创立 实证 研究 分析 方以智
下载PDF
从刘知几到章学诚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演进分析
4
作者 蒋卫荣 徐玉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6,共6页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是章学诚系统、成熟、完整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馆服务受众由小众向大众转型,当代的档案文献编纂、编研成果必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章学诚 制册章表书 比次之书 长编 文献编纂
下载PDF
“扺(抵)掌而谈”别解
5
作者 朱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3,共3页
“ (抵)”有“持,握”义。成语“ (抵)掌而谈”不是拍着巴掌交谈,也不是打着手势谈话,而是拉(握)着手交谈。
关键词 抵掌 侧击
下载PDF
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研究述评——一种方法论的视角
6
作者 张世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4-37,共4页
由梁启超肇其端,中经侯外庐先生大力抉发,方以智的思想在近60余年的时间内被学界进行了深入而多元的挖掘。而这之中,其"质测"与"通几"之学则是被研究的主要方面。综合分析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多研究,并征诸方以智的... 由梁启超肇其端,中经侯外庐先生大力抉发,方以智的思想在近60余年的时间内被学界进行了深入而多元的挖掘。而这之中,其"质测"与"通几"之学则是被研究的主要方面。综合分析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多研究,并征诸方以智的具体原典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方法论层面的立意与考察才是理解方以智"质测"与"通几"之学内核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质测 通几 方法论
下载PDF
《新唐书·艺文志》“员半千《三国春秋》”条辨误
7
作者 李豪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11期93-96,共4页
《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载员半千著《三国春秋》一书,系据《旧唐书·王义方传》补录,但该传其实混淆了何彦先与员半千二人的事迹。文章利用新出《周故地官侍郎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纠正《旧唐书·王义方传》中的讹误,在... 《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载员半千著《三国春秋》一书,系据《旧唐书·王义方传》补录,但该传其实混淆了何彦先与员半千二人的事迹。文章利用新出《周故地官侍郎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纠正《旧唐书·王义方传》中的讹误,在此基础上,考订《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员半千《三国春秋》”一书当为“何彦先《三国战策》”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半千 《三国春秋》 何彦先 《三国战策》 《新唐书·艺文志》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藏书之策”中“策”字考释
8
作者 王圣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3-95,共3页
《汉书·艺文志》总序中,所提出的"藏书之策"中的"策"字的含义,历来人们有两种说法:简策,政策。从文字和文献两方面进行考证,认为:"藏书之策"中"策"应解为"计划"、"策略&qu... 《汉书·艺文志》总序中,所提出的"藏书之策"中的"策"字的含义,历来人们有两种说法:简策,政策。从文字和文献两方面进行考证,认为:"藏书之策"中"策"应解为"计划"、"策略"、"政策"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汉书·艺文志》 藏书之策
下载PDF
王念孙《战国策杂志》校勘学价值述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柳湘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第6期84-91,共8页
王念孙是清代小学的集大成者,《战国策杂志》是其研读《战国策》的学术札记。此书不仅对《战国策》编订流传中产生的脱文、衍文、讹文、误文以及错简等进行了勘正,也通过全面运用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文法文献学等知识为校勘学人指... 王念孙是清代小学的集大成者,《战国策杂志》是其研读《战国策》的学术札记。此书不仅对《战国策》编订流传中产生的脱文、衍文、讹文、误文以及错简等进行了勘正,也通过全面运用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文法文献学等知识为校勘学人指明了路数门径,一方面对《战国策》研究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为清代校勘学树立了标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杂志》 王念孙 校勘
下载PDF
借泰西为问郯:方以智的中西会通论
10
作者 张世亮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明清之际的方以智,在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立足于"会通"的价值视域,力主"择善而从"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借泰西为问郯"的主张。"借远西为郯子,申禹周之矩积"则可以看作方以智"... 明清之际的方以智,在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立足于"会通"的价值视域,力主"择善而从"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借泰西为问郯"的主张。"借远西为郯子,申禹周之矩积"则可以看作方以智"中西会通"理论的"方法论纲领"。以"中西会通"价值观为指导,他以西方"地圆说"为基础并结合中国本有的"脬豆之喻",提出了自己关于宇宙结构的独特论断。在现时代,方以智力主中西文化"会通"的"集大成"理念以及民族文化本位的价值立场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中西会通 集大成 质测与通几 价值立场
下载PDF
《维西夷人图》考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苍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119,M0005,M0006,共13页
《维西夷人图》是绘制滇西北边地清军“维西协”防区内“夷人”的专门图册。该图册图文并茂,对研究清代滇西北的民族与边防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考释了图册的收藏情况,通过对图册装帧设计、图说内容、图像绘制特点的分析,认为《维西... 《维西夷人图》是绘制滇西北边地清军“维西协”防区内“夷人”的专门图册。该图册图文并茂,对研究清代滇西北的民族与边防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考释了图册的收藏情况,通过对图册装帧设计、图说内容、图像绘制特点的分析,认为《维西夷人图》是《维西协营制》的一部分,成书时间约为嘉庆八年(1803);其次,将《维西夷人图》与其他几部清代“夷人图”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绘图者的“民族”认知和绘图的目的不同;再次,通过比较认为,《维西夷人图》图像的绘制与图说具有明显的边地驻军视角特点,即图像注重“夷人”外貌服饰绘制的写实性,目的是有效辨识防区内的各族“夷人”,图说则十分注重“夷人”是否纳粮、守法与臣服的描述,反映出驻军是以一种管控的思维记录边地“夷人”民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协 营制总册 “夷人图”
原文传递
晚清时期我国学校物理课程初探
12
作者 李雁冰 季薛庆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109,共9页
我国学校物理学是在清末由西方引进。但物理学思想可上溯至晚明即17世纪中叶方以智父子和王夫之倡导的"质测之学"。晚清时期,以严复为代表的自由派将我国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历史时期。张之洞为代表的洋... 我国学校物理学是在清末由西方引进。但物理学思想可上溯至晚明即17世纪中叶方以智父子和王夫之倡导的"质测之学"。晚清时期,以严复为代表的自由派将我国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历史时期。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新式学堂的实践中积极推进了我国学校物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研究表明,我国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既是一个文化事件,又是一个社会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物理 方以智 严复 质测之学 天演之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