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元代诗人笔下的“诈马宴”略说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高建新
-
机构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
文摘
"诈马宴"较为准确的含义应该是蒙古贵族们穿着一色的"质孙服",骑着盛装的"诈马",集体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连续三天的盛大宴会。从周伯琦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诈马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宴会开始时要举行庄严的仪式,宣读成吉思汗"礼撒";二是参加人数众多;三是赴宴者每天要穿同一颜色的衣服,即"质孙服";四是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和美酒;五是在举行宴会的同时,音乐、歌舞、百戏、竞技、游戏轮番上场。元代皇帝通过每年举行的"诈马宴"赏赐大臣,加强与漠北蒙古诸王的联系,沟通感情,树立权威;同时也接待藩属及外国使节来朝,以此展示元王朝的强盛和恢弘的气度。作为百年盛典,一代名宴,"质孙宴"和"诈马宴"实际上是一宴二名,只是着眼点不同。从服饰角度看,可称"质孙宴";从骑着盛装的马赴宴的角度看,可称"诈马宴"。
-
关键词
元诗
诈马宴
质孙宴
-
Keywords
The poetry of the Yuan Dynasty
Zha ma yan
zhi sun ya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利用花药培养创新水稻抗旱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孙海波
李艳萍
邹美智
梁永书
王景余
-
机构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5,共6页
-
基金
国家农业部948项目(2006-G51)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项目基金(05015)
-
文摘
对3个水稻与旱稻杂交组合F1进行花药培养,结合田间水、旱处理,南繁北育,创造抗旱性强的水稻种质资源。3个组合共获得108份花培材料,对其中68份进行抗旱性鉴定,45份表现抗旱,抗旱植株获得率为66.18%。其中,抗旱性级别为1级、3级、5级,分别为4.41%、17.65%、44.12%,这些材料将为抗旱育种拓宽种质资源。
-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抗旱性
种质资源
-
Keywords
sun Hai-bo, LI yan-ping, ZOU Mei-zhi, LIANG Yong-shu, WANG Jing-yu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学书枝言碑》的诸多问题探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熊洪斌
-
机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出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7-90,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学书枝言碑〉研究>(项目编号:13GH02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孙清彦《学书枝言碑》原石已毁湮,传世拓片亦不全。相关史载多有舛误,由于一直看不到全碑全文真相,书刊文章引用时只能沿袭旧说。本文在整理点校全文基础上,就其作者问题,书刻年代,立碑地点,书刻形制,内容字数等等作出考定,期望相关部门在重修史志时,能据实予以更正。
-
关键词
孙清彦
《学书枝言碑》
书刻年代
地点
形制
-
Keywords
sun Qing-yan
Xue-Shu-zhi-yan Stone Tablet
Year of Installment
Place of Installment
Style
-
分类号
J29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孙清彦与《学书枝言碑》初探
- 4
-
-
作者
熊洪斌
-
机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出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学书枝言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3GH027
-
文摘
孙清彦《学书枝言碑》是久坠尘封的重要历史文献,是书法与书论合璧的瑰宝。作为古代黔西南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理论,它甚至填补了贵州近代书论的一段空白,堪称金州史上文化品味最高的碑刻。可惜原石已毁,今仅存残石四截及各处散帙拓片、照片资料,诚如散乱的扑克残牌,无人卒读。故尔一直未见其全文刊行。笔者兼习文学与书法,在勤力搜集、整理、校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孙清彦,初步回答其《学书枝言碑》的诸多疑问,勘正地方史志所载之不确,并勉力点校注释全文。
-
关键词
孙清彦
《学书枝言》
碑拓
书法
书论
-
Keywords
sun Qing-yan
Xue-Shu-zhi-yan Stone Tablet
Stone Rubbings
Calligraphy
Calligraphic Theories
-
分类号
J29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孙中山现代中国理念与中山陵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路中康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中山陵独特的"中国古典复兴"建筑风格,承载着深刻的政治象征意义,体现了孙中山的现代中国理念。与其他获奖作品相比,吕彦直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性、空间开放性,经济可行性,风格上的"中西合璧",并且体现了一种政治象征意义上"警钟唤醒中国"的联想,因而最符合国民党的期望。中山陵设计过程中对现代中国式纪念物的探寻,推动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对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第一次高潮的形成,对当时和之后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中山陵
孙中山
吕彦直
中国建筑民族形式
-
Keywords
sun Yat-sen's
Mausoleum
sun Yat-sen
Lu yan-zhi
Chinese national architecture forms
-
分类号
TU251.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