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丹-甘泉地区晚三叠世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序列
1
作者 陈玉宝 叶政钦 +3 位作者 杨海龙 张创 周雪 铁连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31,共11页
为研究志丹-甘泉地区晚三叠世储层特征以及成岩演化序列,在岩芯、测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压汞、恒速压汞等间接测定技术与核磁共振、微米CT等直接观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志丹-甘泉地区晚三叠... 为研究志丹-甘泉地区晚三叠世储层特征以及成岩演化序列,在岩芯、测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压汞、恒速压汞等间接测定技术与核磁共振、微米CT等直接观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志丹-甘泉地区晚三叠世储层以次生孔隙为主,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填隙物内溶孔及微裂隙,其中常见粒内溶孔,长石溶孔多伴随粒内溶孔发育,填隙物溶孔为少量浊沸石溶蚀形成的孔隙,微裂缝溶孔发育较少;普通压汞确定了志丹甘泉地区储层排驱压力、中值压力的最小值,计算了进汞饱和度值以及退汞效率;恒速压汞试验总结了不同渗透率储层的喉道分布特征,认为喉道是决定渗流率的主要因素;核磁共振T2谱的弛豫时间与储层的孔隙度呈正相关;微米CT技术构建了储层的孔隙网络模型,认为储层孔隙连通性较差。研究结果对志丹-甘泉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序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孔隙结构特征 成岩演化序列 志丹-甘泉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2段低阻油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2
作者 杨蒙 王洋 +3 位作者 薛金泉 陈洁怡 杨健 姚约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487-849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2段油层的电阻率普遍偏低,导致油层识别难度大,而长期作为非主力开发层系。围绕低阻油层存在的测井识别困难问题,通过对岩心、地层水、铸体薄片、黏土矿物、测井曲线、生产动态等资料的综合处理,分析地层...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2段油层的电阻率普遍偏低,导致油层识别难度大,而长期作为非主力开发层系。围绕低阻油层存在的测井识别困难问题,通过对岩心、地层水、铸体薄片、黏土矿物、测井曲线、生产动态等资料的综合处理,分析地层水矿化度、微观孔隙结构、岩石矿物成分等典型特征对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影响,探讨研究区低阻油层勘探与开发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受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背景控制,延长组长2段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在差异压实作用下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志丹地区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并伴随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黏土附加导电作用强等特征,流体与岩石构成的自由导电网络成为油层低阻的内在原因;长2段低阻油层是一类极具挖潜优势的隐蔽性油藏,将交会图法与邻近水层对比结果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测井识别符合率。建议加强延长组长2段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研究,为延长油田老油区稳产挖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地层水矿化度 测井响应 视电阻增大率 志丹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55
3
作者 白玉彬 赵靖舟 +2 位作者 赵子龙 殷悦悦 童姜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9,共9页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致密油分布、物理性质、油源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圈闭条件及油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长7致密油藏具备形成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成...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致密油分布、物理性质、油源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圈闭条件及油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长7致密油藏具备形成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成藏地质条件和特征;长7油层组中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长73中的张家滩页岩为最优,烃源岩分布范围控制了致密油成藏外边界,烃源岩厚度大于20 m地区为最有利成藏区;长7致密油成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配置,重力流砂体主要呈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于泥岩或油源岩中,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优势;长7致密油成藏对圈闭要求相对较低,其遮挡条件主要为岩性、物性及成岩边界,动力圈闭也是重要的圈闭类型。长7致密油富集与局部构造背景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主要取决于储集层展布及物性;高强度生、排烃及强充注造成长7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受原始物质组成及成岩强度的影响,长7储层非均质性很强,致使油、气、水在致密储层中分异差,油、水分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特征 致密油 延长组 志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志丹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克文 庞军刚 李文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2-668,共7页
为了研究志丹地区延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采用了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储... 为了研究志丹地区延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采用了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储层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进一步减小,尤其是碳酸盐胶结,其次是石英加大边和高岭石;但绿泥石膜胶结物的存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一步进行,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而成岩后期的溶蚀作用,尤其是长石的溶解,改善了储层物性。储层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溶蚀型次生孔隙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孔隙类型,其发育带往往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延长组 志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陕北志丹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及其控制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建民 田东恩 +1 位作者 任战利 李文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综合运用印模法、残厚法及沉积法等将志丹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划分为侵蚀高地、侵蚀斜坡、侵蚀沟谷以及侵蚀残丘四个基本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印支侵蚀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构造、沉积、储层以及油气成藏特征等都具有重要... 综合运用印模法、残厚法及沉积法等将志丹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划分为侵蚀高地、侵蚀斜坡、侵蚀沟谷以及侵蚀残丘四个基本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印支侵蚀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构造、沉积、储层以及油气成藏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侵蚀面之下的长2油层组顶面剥蚀构造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印支古地貌的基本格局;侵蚀面之上的延安组早期的沉积是前古地貌发育的镜像反映;而延10顶面构造则具有围绕古高地背景集中发育的特点.古高地与斜坡发育区是侵蚀面上下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指向和主要场所,而深切的沟谷则为沟通下部油源以及油气运移提供了主要通道.油藏类型主要为地层一岩性油藏、构造一岩性油藏以及小而局限的构造、岩性油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侏罗纪 古地貌 控制作用 志丹地区
下载PDF
坳陷湖盆湖岸线的确定方法--以志丹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克文 庞军刚 李文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
通过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研究,对志丹地区延长组沉积相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认为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在岩性、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生物化石、沉积组合特征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征,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的界限就是湖岸线的位置。结果显示志... 通过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研究,对志丹地区延长组沉积相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认为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在岩性、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生物化石、沉积组合特征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征,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的界限就是湖岸线的位置。结果显示志丹地区长1油层组、长2、长3、长4+5油层组北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长2、长3、长4+5南部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6、长8、长9、长10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7北部为三角洲前缘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岸线 坳陷湖盆 延长组 志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志丹地区延长组三角洲的识别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9
7
作者 石玉江 庞军刚 +1 位作者 郭艳琴 袁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究志丹地区延长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石油聚集区。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长9,长8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7北部为三角洲前缘,南... 目的探究志丹地区延长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石油聚集区。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长9,长8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7北部为三角洲前缘,南部发育深湖亚相;长6期发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发育达到鼎盛时期;长4+5,长3,长2三角洲逐渐萎缩,其北部均为三角洲平原,南部为三角洲前缘及浅湖;长1演化为三角洲平原。结论分支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古地理演化 延长组 志丹地区
下载PDF
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与马五_41气水分布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洋 李树同 +3 位作者 牟炜卫 史云鹤 聂万才 闫灿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7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的形态对区内气水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毛儿沟灰岩至本溪组底地层厚度)恢复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其形态包括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及岩溶盆地等二级古地貌,并进一步...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的形态对区内气水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毛儿沟灰岩至本溪组底地层厚度)恢复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其形态包括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及岩溶盆地等二级古地貌,并进一步识别出台地、浅洼、残丘、沟槽及洼地等三级古地貌。整体上,乌审旗—吴起一带属于岩溶高地,乌审旗东侧—靖边—志丹一带属于岩溶斜坡,横山—安塞一带以东属于岩溶盆地。通过典型气藏剖面分析及古地貌与气水分布的叠合,发现研究区的水主要分布于岩溶高地,气主要分布于岩溶陡坡或残丘部位。研究认为:岩溶高地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但后期因盆地构造演化,气水重新分异运移导致地层水较富集;岩溶斜坡处于岩溶高地与岩溶盆地的过渡区域,岩溶水排泄畅通,伴随强烈的膏溶作用,充填作用与胶结作用均不发育,从而形成良好的孔、洞、缝等储集空间,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富集条件;岩溶高地与岩溶斜坡的过渡带及残丘部位也均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富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气水分布 印模法 马五41 奥陶系 乌审旗—志丹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旦八地区延长组长4+5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亚军 苗建宇 朱静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志丹旦八地区延长组长4+5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中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含量分别为25%、46%和8.4%。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多,现象也较为复杂。砂岩目... 志丹旦八地区延长组长4+5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中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含量分别为25%、46%和8.4%。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多,现象也较为复杂。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期的A期,Ro在0.66~0.83,古地温在90~130oC,主要受酸性成岩环境控制。因此,次生溶孔发育。在对砂岩各种组分含量统计的基础上,定量计算表明机械压实作用是造成研究区原生孔隙消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为胶结作用,而由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占孔隙度比例较高(48%~70%),对本区孔隙演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成岩阶段 志丹旦八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深部长9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郝爱武 王永炜 +1 位作者 黄平良 高鹏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4,39,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深部长9油气藏的生烃潜力、沉积体系、储集条件、构造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对油气藏成藏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区延长组深部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其成藏主要受烃源岩展布、沉积体系时空分布、优质... 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深部长9油气藏的生烃潜力、沉积体系、储集条件、构造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对油气藏成藏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区延长组深部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其成藏主要受烃源岩展布、沉积体系时空分布、优质砂体发育、鼻状隆起等因素的控制.同时指出,这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寻找延长组深部长9油层组岩性油藏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规律 长9油层组 志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志丹地区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林 陈波 +2 位作者 赵进义 慕丹 周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5-169,共5页
根据岩心、野外露头、测井、录井岩性等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按照适合陆相盆地层序特征的研究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志丹地区延长组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志丹地区延长组不同相带、不同旋回中岩性组合... 根据岩心、野外露头、测井、录井岩性等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按照适合陆相盆地层序特征的研究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志丹地区延长组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志丹地区延长组不同相带、不同旋回中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该地区延长组层序界面的类型和识别特征;并对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特征进行讨论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志丹地区延长组长10—长4+5时期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认为延长组从下至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LSC1对应长10和长9油组;LSC2对应长8和长7油组;LSC3对应长6和长4+5油组;LSC4对应长3、长2和长1油组。LSC3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且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上,是志丹地区主要的产油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长期基准面旋回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层序地层界面 志丹地区
下载PDF
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29
12
作者 郭顺 王震亮 +1 位作者 张小莉 孙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4,共7页
陕北地区延长组发育低(特)渗储层,除发育通常的高阻油层外,还极易形成低阻油层;因此,低阻油层的发现,极大拓宽了该区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领域。根据志丹油田樊川油区长61的石油地质特征,结合大量实验和生产数据资料的分析对比,对该区低阻... 陕北地区延长组发育低(特)渗储层,除发育通常的高阻油层外,还极易形成低阻油层;因此,低阻油层的发现,极大拓宽了该区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领域。根据志丹油田樊川油区长61的石油地质特征,结合大量实验和生产数据资料的分析对比,对该区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及宏观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61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泥质含量及放射性砂岩的存在,是低阻油层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实际试油和测井资料的对比可见,应用计算自然电位与自然电位曲线重叠法可以快速直观显示其含油性,声波时差-深电阻率的交会图与自然伽马-深电阻率交会图相结合可有效识别低阻油层。对区内85口探井进行了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在长6发现了初次解释所遗漏的45个低阻油层,油层数由原来的117个增加到162个,净增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成因特征 控制因素 识别方法 樊川油区 志丹油田 储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山西组砂岩致密化发育时限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艳霞 刘洁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借助于显微镜的单偏光和荧光,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观察,同时,采用显微冷热台对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包裹体进行测温,并使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包裹体的组分进行分析。盆地模拟研究发现,志丹地区山西组致密... 借助于显微镜的单偏光和荧光,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观察,同时,采用显微冷热台对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包裹体进行测温,并使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包裹体的组分进行分析。盆地模拟研究发现,志丹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发育无机盐水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4种类型包裹体;赋存在Ⅰ期石英次生加大边内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80~100℃,冰点温度在-4^-2℃,推测形成时间为200×10~6—190×10~6a;Ⅱ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125℃,冰点温度在-6^-4℃,包裹体气相组分以CO_2为主,少量C_2H_6,推测第一期天然气充注时间及砂岩初次致密化时间为190×10~6—160×10~6a;Ⅲ期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35~155℃,冰点温度在-10^-8℃,包裹体气相组分以CH_4和C_2H_6为主,伴随有大量后期高成熟天然气充注,推测天然气成藏及砂岩进一步致密化的时间为160×10~6—140×10~6a,天然气的充注伴随着砂岩的后期致密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 志丹地区 山西组 致密砂岩 石英次生加大边 流体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下载PDF
资源开采型地区耕地撂荒现象研究——以陕西省志丹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铭杰 吴静 吕慧玲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11期1182-1184,1136,共4页
以资源开采典型地区——陕西省志丹县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宏观调控方面展开调查分析,深入探究资源开采型地区耕地撂荒现象的原因。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和法规,结合该县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 以资源开采典型地区——陕西省志丹县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宏观调控方面展开调查分析,深入探究资源开采型地区耕地撂荒现象的原因。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和法规,结合该县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以期为其他资源开采型地区耕地撂荒问题提供积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撂荒 资源开采型地区 志丹县
下载PDF
反演重力资料预测砂体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民 余华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7,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砂体是控制浅油藏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重力资料的场源分离和界面反演 ,研究盆地安边—志丹地区三叠系三角洲砂体的分布范围。在重力界面反演图上 ,巨厚的三叠系三角洲砂体表现为北东向的低隆起带 ,将反演图与钻井...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砂体是控制浅油藏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重力资料的场源分离和界面反演 ,研究盆地安边—志丹地区三叠系三角洲砂体的分布范围。在重力界面反演图上 ,巨厚的三叠系三角洲砂体表现为北东向的低隆起带 ,将反演图与钻井控制的砂体分布范围图叠合分析 ,可以预测砂体分布 ,寻找有利的砂岩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安边-志丹地区 三叠系 重力 三角洲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永宁探区长6储层特低渗成因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强昆生 王建民 +4 位作者 冯永春 田新文 高亚罡 杨杰 吕修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82-90,共9页
综合应用测井资料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志丹油田永宁探区长6储层的特低渗透成因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沉积微相对储层... 综合应用测井资料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志丹油田永宁探区长6储层的特低渗透成因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水下分流河道砂层的物性好于河口坝沉积砂体,河口坝沉积砂体的物性好于分流间湾砂体沉积;成岩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得储层物性变差,成岩溶蚀及蚀变作用和成岩缝的产生对储层的特低渗物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油田 永宁探区 特低渗透成因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志丹地区长2、长3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亚林 郭强 +3 位作者 薛永康 刘进龙 姜南 李雪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在综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及隔夹层分析,对志丹地区长2、长3段的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长2段储层在河道加积作用下,自下而上砂体厚度增大,砂体侧向连通性变好,而长3段油层组的砂... 在综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及隔夹层分析,对志丹地区长2、长3段的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长2段储层在河道加积作用下,自下而上砂体厚度增大,砂体侧向连通性变好,而长3段油层组的砂体呈现出与之相反的沉积变化规律。采用岩心分析测试和测井解释等方法进行储层评价,认为长2段储层的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长3段储层渗透率虽特别低,但其渗透率均质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志丹地区 沉积环境 砂体展布
下载PDF
论南梁精神 被引量:28
18
作者 刘治立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南梁精神是土地革命时期陕甘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培育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是陕甘边革命者历史使命、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南梁精神就是陕甘边苏区精神,与中央... 南梁精神是土地革命时期陕甘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培育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是陕甘边革命者历史使命、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南梁精神就是陕甘边苏区精神,与中央苏区精神及其他苏区精神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和特色;南梁精神与中央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同为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头;南梁精神是老区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庆阳老区精神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研究和弘扬南梁精神对于推进现代政治文明、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梁精神 陕甘边区 刘志丹 苏区精神
下载PDF
志丹油田寨科区延长组长2油层储集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世彦 魏仙样 魏建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86-94,共9页
通过对志丹油田寨科区长2储集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研究及影响储层物性因素分析认为,寨科区长2期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储层沉积之后,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压实压溶、自生... 通过对志丹油田寨科区长2储集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研究及影响储层物性因素分析认为,寨科区长2期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储层沉积之后,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压实压溶、自生矿物充填、长石石英次生加大等使储层孔隙减少,物性变差。同时,碎屑颗粒表面自生绿泥石薄膜抑制了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充填,使得原生粒间孔有较多保存,强烈的溶蚀作用也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因此,相对陕北其他地区延长组储层而言,研究区延长组长2储层物性条件较好,这也是该区油井产量较高,稳产时间长,成为陕北地区少有的"小而肥"油田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油田 寨科区 长2储集层
下载PDF
志丹油田纸纺地区长2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4
20
作者 强昆生 王建民 +2 位作者 田新文 高亚罡 张海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18期97-100,共4页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150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对志丹油田纸坊地区长2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将长2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211、长212、长221、长222、长23等5个不同级别的小层,各小层厚度大致相等。其中长211、长...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150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对志丹油田纸坊地区长2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将长2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211、长212、长221、长222、长23等5个不同级别的小层,各小层厚度大致相等。其中长211、长221小层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沙坝沉积,砂体发育良好,是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主力产油层。长2油层组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储层非均质性及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了地质基础数据,为研究区的储层研究及注水开发方案的确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油田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2油层组 标志层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纸坊地区 志丹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