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台市芝罘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调查及评价
1
作者 李亨健 李金鹏 +3 位作者 张杰 韩明智 于剑峰 强萌麟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分析了地质遗迹类型、规模、空间分布、视觉特点、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等,并对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分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建议,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类型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芝罘区崆峒群岛 烟台市
下载PDF
芝罘岛北岸海湾砾滩侵蚀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邢秀臣 杜国云 +2 位作者 魏新华 王飞 李营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位于芝罘岛北岸婆婆口东侧海湾潮间带砾滩进行了研究,通过2004年5月和2007年5月2次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获得了2次采样时砾滩的特征及其空间的变化特征。调查统计表明,2004年5月的砾滩属于正常的砾滩,砾滩的结构较完整,发育2道滩脊;2007... 对位于芝罘岛北岸婆婆口东侧海湾潮间带砾滩进行了研究,通过2004年5月和2007年5月2次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获得了2次采样时砾滩的特征及其空间的变化特征。调查统计表明,2004年5月的砾滩属于正常的砾滩,砾滩的结构较完整,发育2道滩脊;2007年5月的砾滩不完整,部分滩面基岩裸露。海滩砾石的形态特征统计,能反映海滩横剖面与纵剖面的变化。平均粒径38mm的等值线,在砾滩上呈现出随时间变化而向海的方向推移。由于砾石在3年中的磨损有限,砾石特征参数的空间变化主要是由于海洋异常动力变化,而促使砾石的组成及结构发生急剧调整的结果。海滩砾石调整事件可能与2007年3月的特大风暴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海岸 砾滩 砾石统计 芝罘岛
下载PDF
烟台芝罘岛连岛沙坝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貌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庆 仲少云 +1 位作者 毛爱华 满宗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测、地貌制图、钻探、取样、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对芝罘岛连岛沙坝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貌和环境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芝罘岛沙坝地区可划分为北部芝罘岛、南部基岩岬角和中部海积...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测、地貌制图、钻探、取样、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对芝罘岛连岛沙坝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貌和环境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芝罘岛沙坝地区可划分为北部芝罘岛、南部基岩岬角和中部海积—冲积—风积平原3个地貌单元,其中中部堆积平原又包括西部的河口沙坝—泻湖平原和东部的连岛沙坝平原,其界线为大沽夹河河口。芝罘岛沙坝地区全新统包括5种沉积相、11种沉积亚相,它们构成海侵体系(TST)和高海面体系(HST)两种基本层序,前者形成于6000aBP前的全新世最大海侵时期,后者形成于6000aBP以来的相对海面波动时期。芝罘岛连岛沙坝北部形成于6000~5000aBP的相对海面稳定期及4000aBP以来的波动期,其下伏平台6000aBP前即己形成;沙坝南部开始形成于2300aBP前,最后成陆于300a以来,但其下伏平台在7700aBP前已形成。4000aBP以来相对海面的波动式升降及其河流、海岸地貌响应,在连岛沙坝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河床纵剖面 相对海面变化 沙坝平台 芝罘岛连岛沙坝
下载PDF
烟台芝罘岛海岸异常堆积事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国云 孙祝友 李营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对烟台芝罘岛北岸海岸沉积研究发现,在坡积层中存在异常情况下形成的海滩砂砾石沉积层。异常海滩砂砾石沉积可能与历史风暴潮形成的激浪作用有关。
关键词 海岸异常堆积 风暴潮 烟台芝罘岛
下载PDF
芝罘岛北岸现代海岸侵蚀及其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振克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7-61,共5页
对芝罘岛北岸婆婆口附近现代海岸侵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强海岸管理、移砂造滩等防治对策。
关键词 芝罘岛 海岸侵蚀 旅游环境 海岸地貌
下载PDF
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的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牛洪燕 金秉福 +2 位作者 刘春暖 钟军伟 张照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芝罘岛黄土状黄土记录了丰富的古地理信息,利用粒度分析、显微镜碎屑矿物鉴定、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峰能谱分析,对芝罘岛2个剖面13个黄土样品进行分析,获得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的典型特征:芝罘岛黄土状黄土以粉砂为主,其他组分砾、砂、粉砂俱... 芝罘岛黄土状黄土记录了丰富的古地理信息,利用粒度分析、显微镜碎屑矿物鉴定、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峰能谱分析,对芝罘岛2个剖面13个黄土样品进行分析,获得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的典型特征:芝罘岛黄土状黄土以粉砂为主,其他组分砾、砂、粉砂俱全,且在粒度组成上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碎屑矿物组成上,芝罘岛黄土状黄土具有含量较大的当地基岩才有的典型矿物;两个黄土剖面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都表明芝罘岛黄土状黄土在物质来源上的多源性和近源性。黏土矿物在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芝罘岛黄土堆积时的冷暖旋回,为多源的物质堆积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重矿物特征 黏土矿物 物质来源 芝罘岛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芝罘连岛沙坝附近海岸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邸向红 王周龙 +2 位作者 王庆 张明明 梁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RS,GIS技术支持下,经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研究区1979,1989,1997和2007年4个典型时期土地利用信息,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近30 a来建设用地始终大幅增长,耕地一直大量减少,养殖池和河漫滩从无到有,其他地类呈波动式变化。在快... 在RS,GIS技术支持下,经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研究区1979,1989,1997和2007年4个典型时期土地利用信息,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近30 a来建设用地始终大幅增长,耕地一直大量减少,养殖池和河漫滩从无到有,其他地类呈波动式变化。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对芝罘连岛沙坝附近海岸带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土地利用形式彻底改变,滩涂向养殖池和建设用地转变,面积大幅减少;岸线形状发生变化,岸线长度增长,自然海岸消失,人工海岸建设不断向海延长,连岛沙坝变宽的同时地表被人工建筑覆盖;海底冲淤发生动态变化。总之,土地利用变化已经深刻影响了芝罘连岛沙坝及附近海岸带的变化,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为本地区海岸开发管理服务,也对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芝罘连岛沙坝 海岸带 城市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从矿物学角度探讨芝罘岛黄土状黄土成因及古气候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牛洪燕 金秉福 +1 位作者 刘春暖 宫立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76-484,共9页
沉积矿物是记录物源信息和古气候变迁的良好载体。通过显微镜碎屑矿物鉴定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峰能谱分析对芝罘岛黄土状黄土2个剖面13个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矿物种类、矿物形态特征、磁... 沉积矿物是记录物源信息和古气候变迁的良好载体。通过显微镜碎屑矿物鉴定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峰能谱分析对芝罘岛黄土状黄土2个剖面13个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矿物种类、矿物形态特征、磁铁矿和岩屑的高含量等都揭示了黄土来源的多源性和近源性,末次冰期时的海底平原沉积物以及洪积、残积物是芝罘岛黄土状黄土的重要物源,而西北内陆沙漠吹来的细颗粒物质相对较少。普通角闪石、绿帘石含量较高的黄土堆积后期是以远源沉积为主,且以风力搬运为主;磁铁矿、岩屑含量较高的早、中期是以近源沉积为主,搬运动力较复杂。根据黄土状黄土的剖面层序特征,碎屑矿物以及黏土矿物垂相变化特征,说明黄土堆积的早期,气候是相对温暖湿润的,之后变得寒冷干燥,后来又逐渐回暖,然后再转冷,呈现出末次冰期该地冷暖交替的气候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罘岛 黄土状黄土 碎屑矿物 黏土矿物 物质来源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芝罘岛污水排放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甜甜 李晓静 +2 位作者 周政权 陈琳琳 李宝泉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346-353,共8页
【目的】分析芝罘岛附近污水排放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近岸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和海洋环境生态监测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9月在芝罘岛附近海域设置10个站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采... 【目的】分析芝罘岛附近污水排放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近岸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和海洋环境生态监测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9月在芝罘岛附近海域设置10个站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生物统计软件PRIMER6.0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并进行等级聚类(CLUSTER)、MDS标序及ABC曲线分析。【结果】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多毛类35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11种,棘皮动物3种,其他类群生物1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总平均生物量为8.30g/m2,软体动物贡献率最高;总平均丰度为618.67ind./m2,多毛类贡献率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173±0.102,5.469±0.417和0.965±0.007。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与12个主成分环境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结果表明,在60%的相似性水平上,不同站位可分为3组,且不同群落组间差异显著。离排污口最近的Z2站位以丝异蚓虫为主的多毛类占绝对优势,且优势种表现出小型化趋势。【结论】水深、溶解氧与总氮含量是影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大。ABC曲线显示该海域部分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等程度的扰动。结合历史材料发现,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呈小型化趋势,物种组成单一,多毛类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芝罘岛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污水排放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