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黔西织纳煤田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
被引量:38
- 1
-
-
作者
郭立君
洪愿进
邵龙义
易同生
张卫平
汪浩
-
机构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贵州煤田地质局
-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50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30213)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33901)共同资助
-
文摘
贵州西部织(织金)纳(纳雍)煤田以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而成为研究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的理想地区。作者对该煤田上二叠统含煤岩系(龙潭组和长兴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并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区域不整合面以及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等为层序界面,结合石灰岩标志层向古陆方向延伸距离而显示的旋回性特征,将该煤田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Ⅲ中煤层最厚,层序Ⅰ中煤层最薄;同一个层序中,又以海侵体系域煤层最厚,低位体系域煤层最薄。在建立黔西织纳煤田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海侵体系域的三角洲平原环境。
-
关键词
织纳煤田
上二叠统
层序地层
聚煤作用
-
Keywords
zhijin-Nayong coalfield
Upper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al accumulation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贵州省织金—纳雍煤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3
- 2
-
-
作者
金军
唐显贵
-
机构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处
-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3期8-12,共5页
-
文摘
织金—纳雍煤田主要发育NE、NW、EW及近SN向四组褶皱与断裂,其中以NE向最为发育。在早燕山期近EW向最大主应力作用下,黔中隆起及其邻区发生剧烈造山运动,在煤田东部边界形成向西逆冲的区域性大断裂—遵义断裂,并伴生一系列近NS向褶皱及断层。自东向西的强烈挤压使得垭都—紫云断裂带发生压剪性活动,在西部边界靠近断裂带形成一系列NW向褶皱及断层。随后主应力转变为SE—NW向,受到隆起的阻隔及纳雍—瓮安断裂、垭都—紫云断裂的限制,在煤田中部形成NE向褶皱及断层,此时奠定了织纳煤田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将早期NE向构造左行剪切成"S"形,晚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主要表现为对早期构造的继承性发展。
-
关键词
织纳煤田
构造特征
成因
-
Keywords
zhijin-Nayong coalfield
structural feature
genesis
-
分类号
P618.11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织金煤田西南矿区菱铁矿产出形态及指相意义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周国正
-
机构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
-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5期17-19,共3页
-
文摘
织金煤田西南矿区龙潭组、长兴组广泛发育菱铁矿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菱铁矿层赋存特征及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菱铁矿可归纳为9种形态,其产出的沉积相有草甸相、沙泥潮坪相、淡化泻湖相、沿坝砂坝相、开阔海碳酸盐台地潮坪相,且多数形态具有指相意义。这一结论对区内沉积环境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菱铁矿层
产出形态
指相意义
织金煤田
-
Keywords
siderite layer
occurrence modality
facies directivity
zhijin coalfield
-
分类号
P618.3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贵州省织纳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臧晓荣
-
机构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3期6-11,共6页
-
文摘
织纳煤田含煤地层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含煤层数多,厚度大,煤质较好。通过区内含煤性、煤层煤质及聚煤规律研究,对煤炭资源潜力及勘查开发前景做出综合评价。以向斜构造为基本单元划分了15个赋煤单元和2个赋煤小区,共圈定了81个预测区,预测2000m以浅潜在资源量334.325 6亿t,探获资源储量191.646 0亿t,总资源量525.971 6亿t,并提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建议:6个近期部署区优先安排普查,10个中期部署区考虑安排预查,9个远期部署区目前暂不宜开展勘查工作。
-
关键词
织纳煤田
煤炭资源
现状分析
潜力评价
开发利用
-
Keywords
zhijin-Nayong coalfield
coal resource
status quo analysis
potential evaluation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