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玛依中拐地区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沉积相新认识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雨韩 吴采西 +2 位作者 瞿建华 马辉树 郭文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0-592,共3页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地区侏罗系为陡坡沉积体系,具有水力梯度大、相带变化快、厚度变化大的特点。根据中拐地区侏罗系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标志,以岩心微相标定测井相,以测井相标定地震相。综合研究分析表明,中拐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地区侏罗系为陡坡沉积体系,具有水力梯度大、相带变化快、厚度变化大的特点。根据中拐地区侏罗系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标志,以岩心微相标定测井相,以测井相标定地震相。综合研究分析表明,中拐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道湾组以发育中小型冲积扇、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划分为5个相、16个亚相4、3个微相,并确定了最有利的储集层位及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中拐地区 侏罗系 构造 沉积微相 储集层 有利相带预测
下载PDF
快速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中拐地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伟 杨洪 +2 位作者 蒋学光 季川新 彭松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2,117-118,共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中拐地区钻井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钻头泥包严重、钻井速度低等问题,优选出一种快钻剂,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套快速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快钻剂KSZJ与现场钻井液体系配伍性好,能很好地吸附...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中拐地区钻井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钻头泥包严重、钻井速度低等问题,优选出一种快钻剂,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套快速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快钻剂KSZJ与现场钻井液体系配伍性好,能很好地吸附于钻柱、井壁及钻屑表面,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及抑制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快速钻井液体系具有抑制能力强,性能稳定(抗温达160℃,抗盐10%,钻屑回收率超过80%),润滑、防卡、防塌、防泥包和减阻性能好,机械钻速快等优点;与邻井相比,使用该快速钻井液的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60%以上,明显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显著降低了钻井风险和综合成本,对及时发现该区油气资源和保护油气储层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中拐地区 快钻剂 快速钻井液体系 吸附 润滑 抑制 机械钻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组时代归属及层位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郝景宇 黄立良 +4 位作者 吴采西 潘立君 马辉树 杨万立 郑秀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多年来,克拉玛依中拐地区与玛湖西斜坡区的二叠系乌尔禾组时代归属及层位关系一直存有争议,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中拐地区的克79井和玛湖地区的玛2井相继在二叠系乌尔禾组获得中、高产工业油气流后,又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 多年来,克拉玛依中拐地区与玛湖西斜坡区的二叠系乌尔禾组时代归属及层位关系一直存有争议,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中拐地区的克79井和玛湖地区的玛2井相继在二叠系乌尔禾组获得中、高产工业油气流后,又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斜坡区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满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已连成片。利用钻井、古生物资料结合地震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和玛湖地区二叠系乌尔禾组的时代归属及层位关系,确认中拐地区乌尔禾组为上二叠统上乌禾组,玛湖斜坡区为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地区 玛湖区 乌尔禾组 时代归属 层位关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姚卫江 李兵 +1 位作者 张顺存 史基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2期46-52,共7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盆地基底的石炭系以及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火山岩岩性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角砾熔岩、流纹岩等,少见部分侵入岩(如花岗岩)。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分原生和次生两...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盆地基底的石炭系以及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火山岩岩性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角砾熔岩、流纹岩等,少见部分侵入岩(如花岗岩)。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并以后者占主要地位,原生储集空间相互连通性较差,部分次生储集空间由于受后期的风化、剥蚀、淋滤等作用,发育连通性较好的储层。研究区储集岩存在2类储层孔隙结构:Ⅰ类孔隙结构的孔隙分选性较差;Ⅱ类孔隙结构的孔隙分选性相对较好,储层物性较好,总体来讲,研究区火山岩主要发育低孔、低渗储层。由于研究区火山岩埋藏较深,勘探难度较大,储层物性随时代的变新而逐渐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石炭系 中拐-五八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上乌尔禾组富火山碎屑砂砾岩储层的古环境及储层机理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丁超 庞燕青 +6 位作者 孟亚玲 黄钰珑 李闻东 张顺存 郭辉 李佳思 张明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1-867,共17页
通过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等综合分析,研究了该区富火山碎屑砂砾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乌尔禾组古气候总体较为稳定,为温暖湿润... 通过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等综合分析,研究了该区富火山碎屑砂砾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乌尔禾组古气候总体较为稳定,为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降水使上乌尔禾组发育多套厚层砂砾岩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大量的火山碎屑在流域内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化学风化,并被富氧淡水携带入湖,水解释放大量的阳离子,使得上乌尔禾组时期湖盆水体环境为咸水的氧化条件。火山碎屑沉积埋藏后也为后期成岩作用提供了碱性的成岩流体环境以及自生矿物形成的物质基础。该区上乌尔禾组储层物性受到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埋深较浅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砾岩为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储层,其储集空间主要为剩余粒间孔,以及长石、火山碎屑等溶蚀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火山碎屑 沉积环境 砂砾岩储层 中拐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中拐地区T_2k_2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爱华 张尚锋 +2 位作者 陈轩 王雅宁 熊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克拉玛依上亚组(T2k2)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微相相序叠加样式与界面特征,共识别出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个长... 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克拉玛依上亚组(T2k2)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微相相序叠加样式与界面特征,共识别出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详细分析了各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发育的特征。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对研究区中期基准面旋回进行连井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对砂体进行对比,提高了砂体对比的精度,并通过分析确定层序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与基准面旋回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砂体 中拐地区 T2k2
下载PDF
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地区红车断裂带胶结封闭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纪杰 吴孔友 +2 位作者 刘寅 裴仰文 李天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拐地区是准噶尔盆地一个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区内断裂带发育,断层封闭性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采用普通薄片、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断裂内部成岩胶结物类型及胶结特征进行了研究。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断裂带主要... 中拐地区是准噶尔盆地一个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区内断裂带发育,断层封闭性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采用普通薄片、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断裂内部成岩胶结物类型及胶结特征进行了研究。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断裂带主要经历了三叠纪中晚期、早中白垩世、古近纪中晚期至新近纪早期3期流体活动,三叠纪中晚期和早中白垩世的热液流体与油气藏为"边充注、边胶结",古近纪中晚期至新近纪早期的流体则主要起到胶结封闭作用。断裂带胶结作用影响范围最大达百米,断层越大胶结物越发育,胶结封闭作用越强。综合断裂带结构划分、胶结物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流体活动期次及流体来源等多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断裂成岩胶结封闭作用机理,为下步勘探目标区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作用 断裂带 封闭模式 中拐地区 流体包裹体 碳氧同位素
下载PDF
新疆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裂缝发育特征、期次及渗流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范存辉 李治 +3 位作者 李虎 袁云峰 秦启荣 李朝旭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
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裂缝对油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及渗流特征将为有效评价与开发有利储层提供依据。该区主要发育高角度缝和斜交缝,裂缝发育方位包括近EW向(2... 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性能受到不同期次构造裂缝控制,裂缝对油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及渗流特征将为有效评价与开发有利储层提供依据。该区主要发育高角度缝和斜交缝,裂缝发育方位包括近EW向(270°±10°)、NW向(300°±15°)、NE向(45°±15°)和SN(0°±10°)。利用裂缝充填物成分及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包裹体测温和岩石声发射试验等研究结果,结合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该区构造裂缝至少可以划分为4期:第1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海西构造运动中期,充填物为细粒方解石及绿泥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5~82℃;古构造应力值为49.6 MPa;第2期构造裂缝形成于海西构造运动晚期,充填物为石膏,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2~97℃,古构造应力值为39.9 MPa;第3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印支构造运动期,充填物主要为较粗粒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6~112℃,古构造应力值为34.1 MPa;第4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构造运动期,该期裂缝几乎未充填,古构造应力值为26.5 MPa。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EW向裂缝的张开度大、渗透率高,是布置开发井网时优先考虑的方向,随着油田开发,不同组系裂缝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井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特征 期次 构造裂缝 中拐地区 火山岩
下载PDF
中拐探区韧性膨胀水泥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云锋 曹光福 +3 位作者 魏瑞华 杜宗和 辛小亮 杨英波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19-21,共3页
针对中拐凸起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储层裂缝发育、裸眼段较长等固井难点,室内研究出韧性膨胀水泥D600G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具有较好的膨胀率、流动性和抗冲击能力。通过固井软件仿真优化施工参数,确保水泥浆体系的有效充填。现场应用该固井... 针对中拐凸起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储层裂缝发育、裸眼段较长等固井难点,室内研究出韧性膨胀水泥D600G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具有较好的膨胀率、流动性和抗冲击能力。通过固井软件仿真优化施工参数,确保水泥浆体系的有效充填。现场应用该固井技术,固井质量达到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拐探区 固井技术 膨胀水泥 流动性 抗冲击 储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虎 唐洪明 +4 位作者 秦启荣 范存辉 韩嵩 杨仓 钟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785-2801,共17页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性以安山岩、凝灰岩为主;有效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裂...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性以安山岩、凝灰岩为主;有效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裂缝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为主,裂缝的发育改善了储层渗流能力;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结构分为风化黏土层、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及致密未风化带4层结构,其中强风化带储层物性最好,为主要的储层发育区;风化壳储层主要受风化淋滤作用、岩性岩相、构造位置及断裂(裂缝)等因素的控制,有效储层厚度分布在深度480 m以内(优质储层在240 m以内)。石炭系储层的富集规律为沿三带(靠近断裂带、构造高部位地带、有利岩相发育带)、一面(不整合面附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火山岩风化壳 裂缝 富集规律 石炭系 中拐地区
下载PDF
环保型聚合物胶束钻井液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玉婷 朱雪华 +3 位作者 杨晓儒 田山川 徐小龙 辛小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97,I0007,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拐井区白垩系和侏罗系中上部地层存在大段强水敏性软质泥岩,水化膨胀后易缩径卡钻,侏罗系含煤层易掉块、坍塌,石炭系地层岩性复杂、地层压力高、裂缝发育,易发生油气水侵和火成岩垮塌。为提高井壁稳定性,降低复杂事故发生率... 准噶尔盆地中拐井区白垩系和侏罗系中上部地层存在大段强水敏性软质泥岩,水化膨胀后易缩径卡钻,侏罗系含煤层易掉块、坍塌,石炭系地层岩性复杂、地层压力高、裂缝发育,易发生油气水侵和火成岩垮塌。为提高井壁稳定性,降低复杂事故发生率,选用聚合物胶束钻井液在JL39井二开段运用,钻井液主要配方成分为0.2%聚束剂HMP(分子量1600万)+0.5%~0.7%聚束剂HMP(分子量500~600万)+1%胺基硅醇抑制剂HAS+2%无荧光封堵剂HBJ-3+2%温压成膜剂HCM+1%润滑剂合成脂HLB+0.5%聚合物降滤失剂HFL、1.5%HFL-2。应用效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性能稳定,封堵、防塌能力和携岩、清洁能力强等优点,在二开段机械钻速达7.26 m/h,较邻井JL30缩短钻井工期14 d,建议在相似复杂地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聚合物胶束 环保 井壁稳定 钻井提速 中拐地区
下载PDF
新疆中拐地区火成岩裂缝储集层录井功指数比值解释评价及流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隋泽栋 胡张明 +3 位作者 覃保锏 郑丽君 陈亮 光友会 《录井工程》 2015年第1期13-17,84-85,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火成岩孔洞-裂缝型(统称为裂缝)储集层评价及流体识别一直是录井工程中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借鉴功指数比值研究成果,在阐述综合录井工程参数功指数识别裂缝原理的基础上,将该参数用于中拐地区火成岩储集层...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火成岩孔洞-裂缝型(统称为裂缝)储集层评价及流体识别一直是录井工程中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借鉴功指数比值研究成果,在阐述综合录井工程参数功指数识别裂缝原理的基础上,将该参数用于中拐地区火成岩储集层裂缝识别及评价。首先,探索火成岩储集层油气显示段功指数比值与测井视声波、视密度及测井孔隙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其相关性较好,为此依据测井评价标准建立功指数比值物性评价标准;其次,采用功指数比值与录井含油性参数建立了功指数比值-气测显示厚度比图板,该图板区分油气层与非价值层效果较好,解释符合率达84.4%,对当地两口近期完钻井的解释评价结论亦与试油结果相符,较好地满足了该地区火成岩裂缝储集层解释评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拐地区 功指数比值 火成岩裂缝识别 火成岩物性评价 流体识别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佳木河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划分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振华 邱隆伟 +3 位作者 孙宝强 唐勇 孔玉华 朱士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1-939,共9页
为确定中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油气藏的充注时间和成藏期次,利用LinkamTHMS600型冷热台和LabRam-010型激光拉曼光谱仪,采用流体包裹体和拉曼测试技术,对储层沸石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拉曼测试结果显示,佳木河组... 为确定中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油气藏的充注时间和成藏期次,利用LinkamTHMS600型冷热台和LabRam-010型激光拉曼光谱仪,采用流体包裹体和拉曼测试技术,对储层沸石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拉曼测试结果显示,佳木河组中主要存在盐水包裹体、CO2包裹体、低饱和烃包裹体和富含CH4包裹体4种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和冰点均具有明显的双峰特点,均一温度第1峰值为60~80℃,第2峰值为110~120℃;公式法计算的包裹体盐度主要分布在0.73%~3.86%和5.76%~9.2%2个区间,说明至少存在2期流体活动。在包裹体测试资料基础上,结合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演化史最终确定佳木河组主要的成藏期次有2期:三叠纪末早侏罗世(228~206Ma);旱白垩世(145~11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拐地区 流体包裹体 拉曼测试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碎屑岩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兵 党玉芳 +2 位作者 贾春明 史基安 张顺存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2-439,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是有利的石油勘探区带,沉积相空间分布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该区二叠系的钻井、测井以及录井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是在石炭系发育的火山岩基底上沉积的一套...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是有利的石油勘探区带,沉积相空间分布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该区二叠系的钻井、测井以及录井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是在石炭系发育的火山岩基底上沉积的一套碎屑岩地层,沉积环境由冲积扇、扇三角洲组成,发育扇根、扇中、扇端、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等6类亚相,每种亚相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微相。基于沉积相的空间展布,认为该区物源主要来自西部红车逆冲断裂带附近的中拐凸起,物源组分为火山碎屑。并且由于构造隆升的阶段性,该区从佳木河组一直到夏子街组发育时期,沉积范围由下段到上段逐渐向东部玛湖凹陷萎缩,表现为湖盆沉积基准面下降,可容纳空间减小;而在乌尔禾组发育时期,湖盆水域扩大,沉积基准面上升,整个地区接受了统一的沉积。由于该地区构造—沉积作用的独特性,对该区不同类型的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有利区带 中拐—五八区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中拐—五区二叠系不整合面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宝 王昌伟 +1 位作者 盛世锋 庞燕青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1828,共8页
在中拐—五区二叠系内部不整合面上下发现众多油气藏,表明不整合面对该区油气成藏起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接触关系分析,认为不整合面类型为削蚀—超覆型,垂向上属2层结构,并归纳了不整合面上下油气藏主要发育8种类型。... 在中拐—五区二叠系内部不整合面上下发现众多油气藏,表明不整合面对该区油气成藏起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接触关系分析,认为不整合面类型为削蚀—超覆型,垂向上属2层结构,并归纳了不整合面上下油气藏主要发育8种类型。根据对不整合面结构、储盖组合及构造特征研究,指出不整合面之上的上乌尔禾组连片分布的砂砾岩及砂岩不仅与众多断裂构成了油气网毯式运移的主力通道,也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场所,聚集了源于风城组的2期油气,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油藏;不整合面之下地层油气疏导能力偏弱,由于天然气对油气通道要求相对低,因此,不整合面之下的佳木河组为气藏形成的主力层系,多数气藏离不整合面很近,少数为内幕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拐—五区 二叠系 不整合面 油气成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