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巧“理”·巧“技”·巧“艺”: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的三重关联
1
作者 曾维林 魏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 战国中山国王陵的发掘是河北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沉淀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也蕴含着鬼斧神工的造物艺术。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同属先秦文化范畴。通过文献与出土文物分析,并对比《考工记》的造物与艺术设计思想,可以发现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巧“理”、巧“技”、巧“艺”的关联性。其具体体现在创与制的造物理论、关联道与器的技术、器物的文化与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中山国造物艺术与《考工记》之间关系,有助于传承古代人工造物的创作智慧与文化品质,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元素,以为当代造物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考工记》 造物艺术
下载PDF
中山国器物符号提取及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健男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战国时期,中山国器物是集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之大成,是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瑰宝,其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是创新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资源。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山国器物,分析其符号构成的艺术特点,总结符号提取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将提取... 战国时期,中山国器物是集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之大成,是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瑰宝,其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是创新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资源。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山国器物,分析其符号构成的艺术特点,总结符号提取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将提取的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应用实践,诠释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传统器物 符号学 城市景观
下载PDF
战国中山农业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曹迎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The Natural conditions,such as Landforms、climate and soil of Zhongshan state is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Zhongshan area has long agricultural history and very Superior human environment;The iron hard... The Natural conditions,such as Landforms、climate and soil of Zhongshan state is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Zhongshan area has long agricultural history and very Superior human environment;The iron hardware of Zhongshan state is Widely used,the major food crops is very Complete,the Agriculture of Zhongshan Stat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chieved a great de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 战国时期 中山 经济发展 考古工作 战国时代
下载PDF
战国中山国纹饰图形的再现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杰 刘业炜 《设计》 2023年第4期4-6,共3页
战国中山国青铜器及其纹饰是河北的艺术瑰宝,对我国图形文化发展及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对由图入史的了解当时的人文风貌、精神状态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战国时期中山国图形文化进行挖掘与分析,阐述中山国时期的人文精神及创作审美观... 战国中山国青铜器及其纹饰是河北的艺术瑰宝,对我国图形文化发展及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对由图入史的了解当时的人文风貌、精神状态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战国时期中山国图形文化进行挖掘与分析,阐述中山国时期的人文精神及创作审美观念,分析中山国时期的图像特征。通过区域文化的再现创新设计研究,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知,通过图像转向设计手法和创新设计研究,使传统图像文化重新进入民众生活,加强地区传统文化继承性与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中山国 纹饰图形 再现创新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战国中山军事制度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兴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战国时期,中山作为一中等国家能纵横于各大国之间,这与它拥有较为完善的军事制度密不可分。这一时期,中山国军事领导体制得以确立,国王集军权于己,相兼领军事。兵种配置上,中山国设有车兵、步兵、骑兵等。而军事赏罚的实行也为提高军队... 战国时期,中山作为一中等国家能纵横于各大国之间,这与它拥有较为完善的军事制度密不可分。这一时期,中山国军事领导体制得以确立,国王集军权于己,相兼领军事。兵种配置上,中山国设有车兵、步兵、骑兵等。而军事赏罚的实行也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中山国 军事制度
下载PDF
战国中山人口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曹迎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城邑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战国时期城邑大致在800~1000个.其中中山国城邑有30个左右。根据城邑数推测出战国中山人口数直该在一百万左右。利用中山国面积和人口密度测算的人口数与之大体相符。
关键词 战国时期 中山国 城邑 人口
下载PDF
中山国都城灵寿的市场管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曹迎春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5-37,72,共4页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灵寿市场繁荣,且有着严格的管理。在市场的规划布局方面,灵寿城市场内店铺密集、排列整齐,道路交通便利。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根据陶文推测,中山国设有"市"这一市场管理机构,考古中发现的市场建筑设施应...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灵寿市场繁荣,且有着严格的管理。在市场的规划布局方面,灵寿城市场内店铺密集、排列整齐,道路交通便利。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根据陶文推测,中山国设有"市"这一市场管理机构,考古中发现的市场建筑设施应该就是市场管理机构的官署建筑。中山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度量衡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灵寿城 市场管理
下载PDF
战国时期中山国商业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迎春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7-59,共3页
战国时期的"千乘之国"——中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跻身几个万乘大国之间,同称王,共征伐,其顽强的生命力源头就在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国都灵寿城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往来增加;货币经济在城市中有了相当发展。
关键词 战国时期 中山国 商业
下载PDF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18,共10页
本文论述了战国前期魏国的疆域概况和主要特征 ,其对外用兵的方向和作战次序、战略内容及产生原因 ,并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得失。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魏国 河东 晋国 河内 河西 河外 中山 中原 地理特征 作战方略 对外战争 资源 交通 地缘战略
下载PDF
“飞跃”与“同步”——中山国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迎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中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飞跃"与"同步"。所谓"飞跃",是指从纵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飞跃,这个变化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背景下产生的,也是中山... 中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飞跃"与"同步"。所谓"飞跃",是指从纵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飞跃,这个变化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背景下产生的,也是中山国历史演变的整体趋势在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所谓"同步",是指从横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与同时期各诸侯国相比,在生产技术方面是同步的,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与中原诸国交流频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中山国 经济 飞跃 同步
下载PDF
河北定县北庄汉墓题铭的整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7-43 53,53,共8页
河北定县北庄汉墓的墓石题铭记录了丰富的地名和人名,对于研究东汉中山国疆域政区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原发掘报告只公布了一部分题铭。整理北庄汉墓全部能辨认字迹的题铭,在原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出436块墓石的释文,比原报... 河北定县北庄汉墓的墓石题铭记录了丰富的地名和人名,对于研究东汉中山国疆域政区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原发掘报告只公布了一部分题铭。整理北庄汉墓全部能辨认字迹的题铭,在原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出436块墓石的释文,比原报告的174条释文又增加了200多条,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庄汉墓 题铭 东汉 中山国
下载PDF
论孙中山的国家建设思想
12
作者 李明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1,共5页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勾画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建设蓝图。他主张振兴实业,倡导实业救国,提倡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还提出了重点发展国有经济和建立国民经济体系以及国家建设布局的重要思想。孙中山国家建设思想具有高...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勾画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建设蓝图。他主张振兴实业,倡导实业救国,提倡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还提出了重点发展国有经济和建立国民经济体系以及国家建设布局的重要思想。孙中山国家建设思想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规划,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当代改革开放的事实已经验证了这些思想的超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国家建设 重点项目 建设布局
下载PDF
先秦中山国史研究综述
13
作者 徐海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葬群的成功发掘为先秦中山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出土古文字的考释、考古实物的定性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成为学界一时之盛事。中山国的族属、相邦司马赒的身份、中山伐燕回师的时间等问题曾引发热烈的争鸣。
关键词 出土古文字 考古实物 传世文献 先秦中山国史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先秦中山国可能是毕公高长子楷伯的封国——兼谈易氏起源
14
作者 易富贤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1期25-38,共14页
毕公高是周初第一武将,其长子楷伯的封国不见于史书,但却屡见于中山国境内的出土文物,并显示其肩负征伐之责。唐宋的谱牒专著认为易氏是易牙之后;族谱则记载是毕公高之后,受姓于易水,曾居太原,而中山的疆域包括易水、太原;谱牒专著和族... 毕公高是周初第一武将,其长子楷伯的封国不见于史书,但却屡见于中山国境内的出土文物,并显示其肩负征伐之责。唐宋的谱牒专著认为易氏是易牙之后;族谱则记载是毕公高之后,受姓于易水,曾居太原,而中山的疆域包括易水、太原;谱牒专著和族谱都载有"恺公"。出土的"中山侯钺"显示,中山肩负为周天子征伐之责。综合多份先秦文献考证,易牙应是中山国的人。《史记》将易牙、开方、竖刀列为"三奸";但清华简表明,开方是卫文公。结论:中山可能是楷伯的封国,楷伯可能是易氏受姓始祖,"三奸"纯属虚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毕公高 楷伯 易牙 易氏
下载PDF
先秦民族史研究的新创获——评《中山国经济研究》
15
作者 何艳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曹迎春博士的专著《中山国经济研究》对中山国的人口、铁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展现出白狄中山经济发展的全貌。通过与中原诸国进行比较,将中山国经济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通过研究... 曹迎春博士的专著《中山国经济研究》对中山国的人口、铁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展现出白狄中山经济发展的全貌。通过与中原诸国进行比较,将中山国经济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通过研究白狄中山的经济,从宏观上描绘出其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民族融合的进程,从微观上剥离出诸多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民族史 中山国
下载PDF
试析国民党《训政纲领》的实质
16
作者 吴映萍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章对国民党《训政纲领》的实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虽然国民党的《训政纲领》在内容及形式上与孙中山的训政思想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根本精神上并非全然一致,它实际上是对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背叛,是中国封建集权主义的再现。
关键词 《训政纲领》 蒋介石 孙中山 五权宪法 五院制 以党治国 胡汉民 国民党 党治思想 封建集权主义
下载PDF
魏国的统治对中山国崇儒重礼风尚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宇辰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0-83,共4页
战国初期,魏国灭鲜虞中山国之后,对中山地区进行了20余年的统治,在这期间,深受儒家子夏一派影响的魏国统治者将其重礼、重文、重教思想传入了中山地区,直到中山国复国之后,中山地区仍然保持着崇儒重礼的风尚,以至于最后因儒灭国。
关键词 中山国 魏国 子夏 崇儒重礼
下载PDF
战国中山国男子服饰考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邢琳 唐景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80,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相继发现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战国早期中山鲜虞贵墓葬、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以及大小百余座平民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套。文章以其中带有男性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相继发现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战国早期中山鲜虞贵墓葬、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以及大小百余座平民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套。文章以其中带有男性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线稿绘制、同类比较等方法,揭示战国中山国中下层平民男子服饰款式特征。研究发现,在中山国存续的118年间,男子服饰从早期的单一胡服向后期的“角色化、等级化、中原化”发展,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礼乐制度。这一结果为后期研究中山国与周围各诸侯国之间的服饰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中山国 男子服饰 男子发式 青铜器 陶器 胡服
下载PDF
试论《战国策》中山史料系年及其编纂疏误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峥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战国策·中山策》是传世典籍中最早的中山史料汇编,然其所录以记言为主,缺乏明确的时间脉络。《战国策》中山史料可以划分为魏灭中山、中山称王和赵灭中山三个时期,在此基础上的史料系年可以纠正前人的诸多疏误。《战国策·... 《战国策·中山策》是传世典籍中最早的中山史料汇编,然其所录以记言为主,缺乏明确的时间脉络。《战国策》中山史料可以划分为魏灭中山、中山称王和赵灭中山三个时期,在此基础上的史料系年可以纠正前人的诸多疏误。《战国策·中山策》的编纂并未完全遵循“因国别”和“以时次之”原则,出现了收录不全、史料窜入和时间凌乱等问题,此外在“除复重”方面也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中山国 系年 编纂
下载PDF
中山装的释义与史实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博伟 刘瑞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0-85,共6页
中山装代表“三民主义”“国之四维”“五权宪法”的释义在学界和社会广为流传,甚至一度成为“正史”,但相关记录却一直语焉不详,无法提供可靠的史料支持。文章基于民国时期文献、图像和实物史料深入详实地综合考证、梳理“三民四维五... 中山装代表“三民主义”“国之四维”“五权宪法”的释义在学界和社会广为流传,甚至一度成为“正史”,但相关记录却一直语焉不详,无法提供可靠的史料支持。文章基于民国时期文献、图像和实物史料深入详实地综合考证、梳理“三民四维五权”形成的时间节点,并将其与孙中山生前“所御猎服”的历史源流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二者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差异。确凿的史实证明,释义实为后人附会,它的产生晚于中山装出现的时间,不可能用于指导中山装的创制。而中山装的形制结构在释义出现前后也有明显的变化,与释义的解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装 释义 三民主义 国之四维 五权宪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