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量状的应用与唐代行政运行体制的转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孙盈政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商量状作为奏状的一种,是唐代裁处政务的主要公文形式。唐代前期的行政运行体制是三省制,尚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通过商量状裁处律令格式规定范围外的国家政务,是商量状使用的主体。高宗、武后至玄宗时期,随着三省制向中书门下体... 商量状作为奏状的一种,是唐代裁处政务的主要公文形式。唐代前期的行政运行体制是三省制,尚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通过商量状裁处律令格式规定范围外的国家政务,是商量状使用的主体。高宗、武后至玄宗时期,随着三省制向中书门下体制过渡,宰相开始政务官化,参与国家日常事务的处理,逐渐使用商量状。肃宗朝以后,进入中书门下体制时期。宰相机构作为国家政务的主要承担者,成了商量状使用的主体。与此同时,中央各机构之间的职能趋于模糊,尚书省、寺监、御史台和使职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政令权,也可以使用商量状。商量状应用主体的变化,是唐代行政运行体制转型在官文运行方面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商量状 三省制 中书门下体制 尚书省 宰相
下载PDF
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开军 《淄博师专学报》 2015年第1期68-71,共4页
在宫省制度下,省官、宫官和朝官构成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级分层体系,官员位于这个体系的具体层级,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前途。历代皇帝为了有效行使权力、驾驭群臣,不断遵照由"内"制"外"、以"亲&... 在宫省制度下,省官、宫官和朝官构成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级分层体系,官员位于这个体系的具体层级,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前途。历代皇帝为了有效行使权力、驾驭群臣,不断遵照由"内"制"外"、以"亲"制"疏"原则对三类官员进行机构调整和权力转换。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相继出现和三省六部制的最终定型,即是我国古代宫省制度下官员职务权力消长整合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省制度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三省六部制
下载PDF
天下政本——从公文运行考察尚书省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地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孙盈政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12期35-39,共5页
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作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中书门下体制初步确立。中书门下成立后,力图兼掌最高行政权,原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地位和职能受到侵夺。至宪宗朝,中书门下最终取代尚书省成为国家常务的主要裁决机构。但... 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作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中书门下体制初步确立。中书门下成立后,力图兼掌最高行政权,原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地位和职能受到侵夺。至宪宗朝,中书门下最终取代尚书省成为国家常务的主要裁决机构。但是,尚书省保有奏抄的使用权,以及在制敕下行过程中的封驳权,依然被称为"会府",在名义上始终是官方承认的"天下政本"。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呈现出名实相分离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政本 唐代 尚书省 中书门下体制 公文运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