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asquerade of Male Masochists: Two Tales of Translation of the Zhou Brothers (Lu Xun and Zhou Zuoren) in the 1910s 被引量:3
1
作者 Ping Zhu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4年第1期31-51,共21页
通过由周兄弟读二个有创作力地翻译的故事,陆 Xun&#x02019; s (周淑仁)&#x0201c; Sparta&#x0201d 的灵魂;(Sibada zhi hun, 1903 ) 并且周 Zuoren&#x02019; s &#x0201c;勇武的奴隶 Girl&#x0201d;(夏 n&... 通过由周兄弟读二个有创作力地翻译的故事,陆 Xun&#x02019; s (周淑仁)&#x0201c; Sparta&#x0201d 的灵魂;(Sibada zhi hun, 1903 ) 并且周 Zuoren&#x02019; s &#x0201c;勇武的奴隶 Girl&#x0201d;(夏 n&#x000fc; nu, 1904 ) ,当作为软弱显示男人时,这份报纸在作为国家力量的象征构造强壮、英雄的女人的第二十世纪的中国的第一十年在智力的趋势拿靠近的看。由与繁体中文优点集中于一位外国女英雄,两个翻译有创作力地使中国化并且使女性化在原来的故事的外国力量。同时,男人物,这些故事的未来的读者,甚至作者自己被排斥,减少,并且嘲笑 vis-&#x000e0;力最新构造的女性的权威。在现代中国把文化受虐狂的这种形式比作另外的文学受虐狂分别地由裸麦食物和 Jing Tsu 分析了,挖掘一个混血儿的努力民族主义的机构建模的这份报纸在种族,性和国家的缠绕的关系中扎根了。在我的分析, Gilles Deleuze&#x02019;受虐狂的 s 讨论作为一个启发式的工具被利用使在 &#x0201c 嵌入的革命潜力清楚些;强壮的女人,弱 men&#x0201d;在 1910 年代复杂。我主张在迟了的 Qing 的文化受虐狂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最早的尝试之一有创作力地使用中国传统的性宇宙论吸收西方的帝国主义的威胁并且提出民族主义的机构的一个混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故事 翻译 鲁迅 年代 近代中国 民族主义 化妆
原文传递
Law, Morality, and the Nation-State in the Case of Zhou Zuoren: Revisiting the Rhetoric of "Culpability"
2
作者 Pu W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4期573-589,共17页
当共产党最后带的中国革命在 1949 占优势时,周作仁(1885-1967 ) 写了人们 Republicin 的第一位首相给周 Enlaithe 在他的有罪上颠倒裁决的希望。到什么程度,周作仁问了,他是,与日本敌人,一起的一个战时合作者不仅象传统的道德的标... 当共产党最后带的中国革命在 1949 占优势时,周作仁(1885-1967 ) 写了人们 Republicin 的第一位首相给周 Enlaithe 在他的有罪上颠倒裁决的希望。到什么程度,周作仁问了,他是,与日本敌人,一起的一个战时合作者不仅象传统的道德的标准(mingjiao ) 的一个违反者,而且作为国家(minzu ) 的一个叛徒可认识?在第二中国及日本的战争爆发了以前,周作仁长被看作了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领先的数字。在 1938 与日本职业协作的周 Zhuorens 突然的决定然后结果是为中国智力的社区的一个创伤、诽谤性的事件。他的合作的整个盒子暴露了现代国家造,在扰乱在瓷器的方法,集中和法律,道德和政治的分叉。由重游这个争论盒子,这篇论文在下列文章的征兆的读物尝试:一封公开信到一组中国知识分子,战后的选拔赛的场文件,和周恩来的周 Zuorens 信一起给写信的周作仁。文化政治的辩术, Zhous 有争议的有罪在以内上交了东亚进现代法律,传统的道德,和民族性的一个模糊地区的领域的这再读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准则 民族国家 周作人 法律 修辞 案例 知识分子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Zhou Zuoren's Influence on Lu Xun's "The Shadow's Leave-Taking"
3
作者 Shu Akiyoshi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4期551-572,共22页
关键词 周作人 鲁迅 阴影 散文 野草 子公司
原文传递
Rooted in Tradition, Embracing Modernity: Zhou Zuoren's Interest in Modern Japanese Haiku and Tanka and His Promotion of Short Verse in China
4
作者 Frederik H. Gree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8年第3期424-448,共25页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日本 生根 知识分子 现代主义 诗人 翻译
原文传递
七七事变后北大学人的坚守与离散
5
作者 袁一丹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时局尚不明朗之际,困守北平的北大同人一面与日伪周旋、苦撑残局,一面思考日后的去留问题。文学院院长胡适奉命赴美从事外交工作,临行前致信北大同人,希望他们能在沦陷下闭门著述,做出更大的学术成绩。这封信在全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时局尚不明朗之际,困守北平的北大同人一面与日伪周旋、苦撑残局,一面思考日后的去留问题。文学院院长胡适奉命赴美从事外交工作,临行前致信北大同人,希望他们能在沦陷下闭门著述,做出更大的学术成绩。这封信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引发争议,周黎庵认为留平学人闭门著述无异于挂出遗民的招牌,变相承认敌伪的统治,在沦陷下不为逆民、便为顺民,不存在隐逸的空间。留平学人自身对闭门著述的生存策略亦不无焦虑,当沦陷已成定局后,纷纷选择离平南下。最终留平的北大教授如周作人等则面临更严峻的道德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北大学人 胡适 郑天挺 周作人
下载PDF
周作人性学系统研究的“先声”--从一九二二年两次对“不道德”说法的回应切入
6
作者 刘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8,共12页
周作人对两性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02年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时期便有所涉猎。之后到日本留学,对日本、西方的现代性学思想有所了解。1911年回国,1917年入职北大,周作人此阶段对西学书籍的购置中,已经较多涉猎现代性学著作。1922年,郁... 周作人对两性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02年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时期便有所涉猎。之后到日本留学,对日本、西方的现代性学思想有所了解。1911年回国,1917年入职北大,周作人此阶段对西学书籍的购置中,已经较多涉猎现代性学著作。1922年,郁达夫《沉沦》、汪静之《蕙的风》因为涉及性的书写,被批判为“不道德”的作品。周作人写了《〈沉沦〉》《情诗》两篇文章,对其中的“不道德”嫌疑做了“辩护”性回应。这一回应,正是周作人以他所具备的现代性学思想对封建旧道德的一次回击。此后,周作人写了《〈结婚的爱〉》《蔼理斯的话》《“神交”与“情玩”》等多篇文章,对性学开启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涉及性道德、女子性本位、小孩性教育、两性关系、变性、变态性心理等诸多方面。周作人1922年这两次对“不道德”说法的回应,正是他性学系统研究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两性思想 文学批评 道德观
下载PDF
周作人年谱长编:1925年(上)
7
作者 朱晓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70,共19页
1925年,女师大事件持续恶化,进而引发中国知识界内部之严重分裂。5月27日,周氏等六教授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30日,陈源即在其《闲话》中批评,以为“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 1925年,女师大事件持续恶化,进而引发中国知识界内部之严重分裂。5月27日,周氏等六教授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30日,陈源即在其《闲话》中批评,以为“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周、陈之间立场殊异,进一步带动了《语丝》社和《现代评论》派之间的对立。五月,爆发“五卅运动”,周氏一面积极加入北大教职员沪案后援会工作,另一面又著文反省群众运动之流弊,以为“从五四运动的往事中看出幻妄的教训,以为(1)有公理无强权,(2)群众运动可以成事:这两条迷信成立以后,近四年中遂无日不见大同盟小同盟之设立,凭了檄,代电,宣言,游行之神力想去解决一切的不自由不平等,把思想改造实力养成等事放在脑后”。通过此类表述,周氏自身之思想根基,乃基本树立起来;而其思想面貌,亦渐趋明朗而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女师大事件 五卅运动 《语丝》 《现代评论》
下载PDF
发现“讽刺”与“类型”:周作人论《阿Q正传》
8
作者 王海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在《阿Q正传》诞生初期的阐释史上,周作人写作的同题评论文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成为推动鲁迅小说“经典化”的关键环节。面对“索引癖”式的接受语境对于文本的误解,周作人以舶来的知识系统为“讽刺”之概念正名,将它从晚清以... 在《阿Q正传》诞生初期的阐释史上,周作人写作的同题评论文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成为推动鲁迅小说“经典化”的关键环节。面对“索引癖”式的接受语境对于文本的误解,周作人以舶来的知识系统为“讽刺”之概念正名,将它从晚清以降文坛的污名化理解中打捞出来,并且以之为契机从观念上撬动层年累月塑造的文类习见与文学成规。周作人对讽刺中“类型描写”的概括则开辟了文学典型性的论域,使得《阿Q正传》能够摆脱驱遣一己私意的指摘,创造出一条具备强大公共效力,凝聚时代共名的意义路径。在这种分析思路的干预下,读者能够从作品中看取与“五四”初期纯粹生命主体不同的社会性主体形象,后者以“复数”而非“单体”的形式出现。“阿Q”的典型性不仅意味着它是一个指涉中国社会“真实性”的文化能指,更在于知识者围绕此一形象的思想阐释,能够激发出改变现实的“方向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鲁迅 《阿Q正传》 讽刺 类型
下载PDF
周作人与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经典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平 刘程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5,共8页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瑰宝,它们被翻译到中国后不是天然的经典,其经典地位须在经典化过程中再次确证。周作人通过译介、研究安徒生童话,不只开启、推动它们在中国的经典化进程,且确认它们在中国的经典地...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瑰宝,它们被翻译到中国后不是天然的经典,其经典地位须在经典化过程中再次确证。周作人通过译介、研究安徒生童话,不只开启、推动它们在中国的经典化进程,且确认它们在中国的经典地位。在他看来,它们是吻合儿童心理的童话,是富有诗意的童话,是有“无意思之意思”的童话,是纯朴的童话,总之是契合他的“儿童本位”观的真正的儿童文学,而安徒生永葆赤子之心是他写出优秀童话的根源。他关于它们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及其成因的观点在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25年,安徒生诞辰120周年,学界的纪念活动标志着学界认同它们是经典。此后,其经典地位安如泰山,成为一代又一代儿童的精神食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安徒生 童话 经典化
下载PDF
“独应”系周氏兄弟共同笔名考论
10
作者 乔丽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5,共10页
尽管以往有研究者指出署名“独应”的文章与鲁迅也有关联,但始终缺乏确证。北京鲁迅博物馆所编《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第7卷(周作人卷)中收录的“独应”致钱玄同信,对照《钱玄同文集》中所收录的钱玄同致鲁迅信,为“独应”作为兄弟... 尽管以往有研究者指出署名“独应”的文章与鲁迅也有关联,但始终缺乏确证。北京鲁迅博物馆所编《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第7卷(周作人卷)中收录的“独应”致钱玄同信,对照《钱玄同文集》中所收录的钱玄同致鲁迅信,为“独应”作为兄弟二人共同笔名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而从现存20封鲁迅致周作人书信中,可以看到鲁迅与周作人在翻译上的合作,比之林纾与魏易等的合作,要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景观。由此,研究者不仅要关注周氏兄弟的“分”,也要重视他们之间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独应 钱玄同 周氏兄弟 署名
下载PDF
周作人对乡贤著作的发掘与利用
11
作者 冯仰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7,共8页
自少年时期开始,周作人便在乡土意识与时代思潮的双重影响下搜集与整理了以明清为中心、雅俗两种类型的乡贤著作。这些乡贤著作为周作人创作新文学和建构文学史谱系提供了重要资源:一方面,乡贤著作为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自少年时期开始,周作人便在乡土意识与时代思潮的双重影响下搜集与整理了以明清为中心、雅俗两种类型的乡贤著作。这些乡贤著作为周作人创作新文学和建构文学史谱系提供了重要资源:一方面,乡贤著作为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乡贤及其著作为周作人不同时期的文学史建构提供了关键的坐标与有力的例证。正是在个人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周作人不断地从乡贤著作中发掘新的文学资源与文学史谱系,为新文学提供了既旧又新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乡贤著作 散文 文学史
下载PDF
披沙拣金奖掖备至:丁祖荫于鲁迅兄弟的“编辑”之功——以《女子世界》为考察中心
12
作者 韩廷俊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9-96,共8页
编辑之功,不仅在于文字作品的编修提升,更在于人才的发现与助力成长.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鲁迅和周作人一生中与无数的编辑有着程度不一的关联.《女子世界》创办者兼主编丁祖荫则是他们文学生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编辑,其意义... 编辑之功,不仅在于文字作品的编修提升,更在于人才的发现与助力成长.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鲁迅和周作人一生中与无数的编辑有着程度不一的关联.《女子世界》创办者兼主编丁祖荫则是他们文学生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编辑,其意义非凡.这不仅在于丁祖荫独具慧眼最先发现当时籍籍无名的周作人,开掘其文学创作才能和翻译潜能,而且以其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周作人的人生抉择和自我建构.同时,通过周作人的推荐,丁祖荫发现了鲁迅,使鲁迅得以第一次在中国本土的报刊上发表翻译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祖荫 周作人 鲁迅 《女子世界》 编辑
下载PDF
周作人的哀伤情结与其著译的映照
13
作者 那迅川 吴景明 《北方论丛》 2023年第4期133-141,共9页
周作人在构建“人的文学”思想体系过程中,受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洗礼,形成了一种浸染哀伤色彩的情结与文艺观。周作人的哀伤情结印证了心理学派的概念界定,同时又与其对社会变革的反思密切相关,其形成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潮的双重... 周作人在构建“人的文学”思想体系过程中,受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洗礼,形成了一种浸染哀伤色彩的情结与文艺观。周作人的哀伤情结印证了心理学派的概念界定,同时又与其对社会变革的反思密切相关,其形成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潮的双重影响,并有着所处的没落旧式家庭氛围与个人先天抑郁气质的交互浸染。周作人在著译中将这种情结阐释为东洋人的悲哀、现代人的悲哀及凡人的悲哀等概念,这种哀伤情结与其著译、尤其是与希腊译介存在着显著的映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哀伤情结 文学创作 希腊译介
下载PDF
周作人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
14
作者 关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对古文学的调查与整理阑入了中国现代散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其动因源自周作人早年留学所处的革命环境,及“五四”时期形成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新生运动影响了尚处于被引领和启蒙状态中的周作人,并充分体现在后来他所厘定的言志派谱系中... 对古文学的调查与整理阑入了中国现代散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其动因源自周作人早年留学所处的革命环境,及“五四”时期形成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新生运动影响了尚处于被引领和启蒙状态中的周作人,并充分体现在后来他所厘定的言志派谱系中。对韩愈、试贴诗、八股文和桐城派的批判是周作人建构现代散文诗学的重要一环。战时的周作人提出两大改革与三盏灯火,源于对道学派的反驳。周作人介入个人日常生活现代性体验,道德、智识、个性、趣味等是具体表现。周作人从思想到艺术的一系列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生态,包括美文、近代散文、杂文等散文理论的倡导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甚至培育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化散文和大散文,产生了当代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散文 现代
下载PDF
苦茶庵书简二十封辑录与研究
15
作者 高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2-72,共11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现藏有周作人亲笔书信二十封,由新加坡商人许绍南保存,并于20世纪60年代捐赠给国大图书馆。周作人这批书信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分别写给友人苏乾英与龙榆生二人的,信中多有涉及到许绍南、陈之初的内容,因此信...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现藏有周作人亲笔书信二十封,由新加坡商人许绍南保存,并于20世纪60年代捐赠给国大图书馆。周作人这批书信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分别写给友人苏乾英与龙榆生二人的,信中多有涉及到许绍南、陈之初的内容,因此信件被转交并保存在了新加坡。信中内容对周作人50年代初的生活状态及创作、翻译工作等多有涉及,书信风格依旧沿袭其小品文的风格特点。这二十封书信可以说是周作人个人生活、文学翻译、社会交往研究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从中也可以看出周作人与南洋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书简 苏乾英 龙榆生 许绍南
下载PDF
周作人译《戚施》与《塞外》的底本考证
16
作者 张宇飞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46-154,共9页
周树人、周作人兄弟最早接触俄国作家契诃夫,是在日本留学时期。彼时日本译者翻译的契诃夫小说,大多是根据英国译者罗伯特·朗的翻译集《黑衣僧及其他的故事》转译的。通过文本对比和史料佐证,可以确认收录于《域外小说集》第1册的... 周树人、周作人兄弟最早接触俄国作家契诃夫,是在日本留学时期。彼时日本译者翻译的契诃夫小说,大多是根据英国译者罗伯特·朗的翻译集《黑衣僧及其他的故事》转译的。通过文本对比和史料佐证,可以确认收录于《域外小说集》第1册的周作人译《戚施》《塞外》的底本也来自于罗伯特·朗的英译本《黑衣僧及其他的故事》,该翻译集是周氏兄弟留日时期阅读契诃夫的一部重要资料。而周氏兄弟选择《戚施》和《塞外》的原因,就在于《戚施》反映了俄国社会等级森严的状况、《塞外》描述了西伯利亚的流放生活,二者均呈现出《域外小说集》所选小说“结构缜密、情思幽眇”的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域外小说集》 契诃夫 《戚施》 《塞外》
下载PDF
从周作人到任访秋:“晚明起源说”述论
17
作者 李占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周作人不同意胡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更反对“革命文学”的观点。他将新文学的源头追溯至晚明,构筑了“言志派”文学与“载道派”文学交织变动的文学发展二元模式。作为周作人早年的学生,也是最早的新文学研究者之一,任访秋虽然亦将新文... 周作人不同意胡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更反对“革命文学”的观点。他将新文学的源头追溯至晚明,构筑了“言志派”文学与“载道派”文学交织变动的文学发展二元模式。作为周作人早年的学生,也是最早的新文学研究者之一,任访秋虽然亦将新文学的源头定位为晚明,但是他对新文学的认识与研究与周不尽相同,二人在新文学渊源研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任访秋 晚明起源说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渊源
下载PDF
周作人《哀弦篇》的《旧约》引文来源考
18
作者 张执遥 《圣经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6-80,共15页
周作人所撰《哀弦篇》曾引用两节《耶利米书》与七节《耶利米哀歌》。学界对此引用虽有论述,但皆未触及引文的底本问题。将之与周作人曾阅读的英文圣经与可能获得的汉文圣经对比后发现,此段《旧约》引文是周作人对施约瑟所译《旧约全书... 周作人所撰《哀弦篇》曾引用两节《耶利米书》与七节《耶利米哀歌》。学界对此引用虽有论述,但皆未触及引文的底本问题。将之与周作人曾阅读的英文圣经与可能获得的汉文圣经对比后发现,此段《旧约》引文是周作人对施约瑟所译《旧约全书》的修改。这一认识对《哀弦篇》的材料来源考察、周作人圣经阅读史、施约瑟官话译本的接受史三个方面的研究均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施约瑟 《哀弦篇》 《旧约全书》 材料 来源
下载PDF
文学史重构与文体升降——周作人批判清季文论发微
19
作者 白新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8-87,共10页
周作人留日时期创作的文本叠印着其自我思想清理的光影,他在把握西方近代文明的同时,超克了晚清思想界的流行观念。文章在文本考证的基础上,细致梳理了周作人批判清季文论的基本情况,分析批判的内在理据,指出周作人从文学概念的重新界... 周作人留日时期创作的文本叠印着其自我思想清理的光影,他在把握西方近代文明的同时,超克了晚清思想界的流行观念。文章在文本考证的基础上,细致梳理了周作人批判清季文论的基本情况,分析批判的内在理据,指出周作人从文学概念的重新界定、文学史图景的重构、文体升降中小说的位置三个方面,摧陷经学传统对文学的羁勒,廓清清季文论的功利主义迷思,在中国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变历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 周作人 林传甲 林纾 梁启超 文学史
下载PDF
疗愈写作视野下的周氏兄弟童年回忆散文写作论
20
作者 魏维 《写作》 2023年第6期81-90,121,共11页
将周氏兄弟的童年回忆散文放在疗愈写作的视野下进行观照,引入心理学的家族系统排列法来对周氏兄弟的家族关系做排序与分析,通过文本的比较分析,可重新解读周氏兄弟的成长路径及童年情结,辨析周氏兄弟在不同的散文创作方式中的疗愈共性... 将周氏兄弟的童年回忆散文放在疗愈写作的视野下进行观照,引入心理学的家族系统排列法来对周氏兄弟的家族关系做排序与分析,通过文本的比较分析,可重新解读周氏兄弟的成长路径及童年情结,辨析周氏兄弟在不同的散文创作方式中的疗愈共性。在疗愈个体心灵的目的和效果上,鲁迅与周作人是殊途同归的,童年回忆散文的写作给他们提供一条宣泄、反思、重建的表达通道。但由于父亲情结与童年创伤在其个人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选择上的不同反映,周氏兄弟散文创作又呈现出暴露与隐藏两种不同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写作 鲁迅 周作人 散文 家族系统排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