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85,共9页
以丰、镐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是《诗经》发祥地,因为《诗经》大部分歌诗在这里产生和最初编集,而且使用这里通行的雅言和正乐;东部的洽川是《周南》的早先采诗之地,产生在这里的《关雎》是中国爱情诗之源,《诗经》中不少作品与这里有关... 以丰、镐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是《诗经》发祥地,因为《诗经》大部分歌诗在这里产生和最初编集,而且使用这里通行的雅言和正乐;东部的洽川是《周南》的早先采诗之地,产生在这里的《关雎》是中国爱情诗之源,《诗经》中不少作品与这里有关。洽川保存着众多的《诗经》文化遗迹,诸如古迹、民间传说、建筑、地方乐舞等等,处处散发着《诗经》的乡土气息。应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诗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二南”的时代、地域,对古序注以及有关诗篇也应再作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发祥地 洽川 周南 丰镐 文化资源
下载PDF
《诗经》中的“南土”诗歌与毛传郑笺的文化指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德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5,共10页
《诗经》时代的中国、四方观念反映了周朝居天下之正中以统治四方的地缘政治思维,这种思维也反映在《诗经》中。对《诗经》时代南土疆域的认知,是将陈风视为南土诗歌代表的重要依据。毛郑对"二南"地域的阐释是《诗经》时代文... 《诗经》时代的中国、四方观念反映了周朝居天下之正中以统治四方的地缘政治思维,这种思维也反映在《诗经》中。对《诗经》时代南土疆域的认知,是将陈风视为南土诗歌代表的重要依据。毛郑对"二南"地域的阐释是《诗经》时代文王德化天下政治记忆的延续,反映了北方文化的中心思想;对《诗经》无楚风的解释以及对陈风作为南土诗歌代表的忽略,反映了毛郑的南土观已经偏离了《诗经》时代对南土疆域的认知以及毛郑夷夏之别的地域政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四方 南土 “二南” 陈风 楚风 毛传郑笺
下载PDF
《周南·桃夭》臆说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树胜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章用文字学文献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桃夭》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从而认定了桃之夭夭的具体所指,并进而探讨了桃的比兴意义,明确了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 夭夭 花实叶 比兴 主题
下载PDF
《朱剑凡及其教育思想》序言
4
作者 周秋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6期126-129,共4页
朱剑凡是湖南现代著名革命教育家,他首创周南女学,将之发展成为湖南私立教育的翘楚,并为社会和革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的教育思想颇具特色并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当前的教育事业仍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朱剑凡 教育思想 序言 周南女中
下载PDF
抗战时期周南女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与践行
5
作者 万琼华 朱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尽管"女国民"观为精英男性所倡导,终极目标是建构民族国家,却为知识女性包括女学生建构自身主体身份提供了契机。全面抗战时期,周南女学生在政府宣导、学校引导及新一轮妇女解放浪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不仅认同"爱国救国... 尽管"女国民"观为精英男性所倡导,终极目标是建构民族国家,却为知识女性包括女学生建构自身主体身份提供了契机。全面抗战时期,周南女学生在政府宣导、学校引导及新一轮妇女解放浪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不仅认同"爱国救国,匹妇有责"、"同担责任,同为国民"等政治话语,且以刻苦向学、办理民校、募捐劝储、农业生产等方式予以践行,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国民身份,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妇女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南女学生 抗战时期 国民身份
下载PDF
关于《诗·二南》作年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吴晓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4期24-29,72,共7页
《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周南》、《召南》两部分,我们习惯于称为“二南”,由于它的年代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至使许多相关问题难以明确。其实,《二南》由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而得名,是周公、召公所辖两大区域的诗歌,应该属于西周时... 《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周南》、《召南》两部分,我们习惯于称为“二南”,由于它的年代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至使许多相关问题难以明确。其实,《二南》由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而得名,是周公、召公所辖两大区域的诗歌,应该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其中也许或有文王时诗流传下来,被编在《二南》中,但也不会是全部,主要还是盛行在周、召分治时或稍后的诗歌。因为诗在“周南之国”而编在《周南》,诗在“召南之国”故编在《召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年代 西周
下载PDF
周人“疆理南土”与“二南”之年代、礼乐功能和风格特征
7
作者 韩高年 《杜甫研究学刊》 2022年第3期78-98,共21页
《诗经·国风》“二南”以南音(乡乐)入周乐(正乐),是周公以来“制礼作乐”的产物。周初分封的“汉阳诸姬”所居之南土,为其防御南方江汉流域反周势力和推行礼乐教化之前沿阵地,故其将“南音”纳入礼乐体系之中,并置于显要位置;其... 《诗经·国风》“二南”以南音(乡乐)入周乐(正乐),是周公以来“制礼作乐”的产物。周初分封的“汉阳诸姬”所居之南土,为其防御南方江汉流域反周势力和推行礼乐教化之前沿阵地,故其将“南音”纳入礼乐体系之中,并置于显要位置;其歌词“二南”的产生则与西周初年至周宣王中兴等各代“疆理南土”的过程相终始,在此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对歌词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二南”温柔敦厚诗风的形成,则是周人“礼乐教化”与南国“江山之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理南土 礼乐教化 “二南” 时代
下载PDF
校园的人文塑造——长沙市周南中学新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树瑞 黄涛 《中外建筑》 2006年第5期30-32,共3页
通过周南中学新校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诠释校园是育人的空间,在校园设计中应注重人文塑造。
关键词 长沙市周南中学 新校区规划设计 人文塑造
下载PDF
管窥“周南”诗歌的多义性
9
作者 谢锋琦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评价一首诗艺术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启示义的有无。一个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启示义的体会能力。对于《诗经》作品,我们既不能准确界定它的创作背景,也无法确定它的作者是谁,甚至于是男人还是女人,... 评价一首诗艺术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启示义的有无。一个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启示义的体会能力。对于《诗经》作品,我们既不能准确界定它的创作背景,也无法确定它的作者是谁,甚至于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模糊,所以其审美空间就扩大了。“周南”无论是宗统还是道统,都代表着王道正统。儒学家们从中看到的是他们汲汲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然而,当我们撕开长久以来笼罩在它们身上的封建正统思想的面纱,还原它本身人性的自然的面目,就能体会到蕴藏其间的多种不同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性 周南 关雎 苯苡
下载PDF
论朱剑凡女学教育思想的原由及其对湖南女子教育的深远意义
10
作者 刘佳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9-92,共4页
朱剑凡因不满封建家庭中女性遭际而触发、受呼吁女子教育权的时代潮流影响、对兴办女学有益于国家救亡图存信念的持守等原由,“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校,确立了“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办学宗旨,推行“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社会改造... 朱剑凡因不满封建家庭中女性遭际而触发、受呼吁女子教育权的时代潮流影响、对兴办女学有益于国家救亡图存信念的持守等原由,“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校,确立了“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办学宗旨,推行“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服务”教育改革,确立了女校教育大格局,促进了近代湖南女子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剑凡 女学教育思想 “毁家兴学” 湖南女子教育 周南女校
下载PDF
《周南》的政治社会图景
11
作者 牛宏宝 闫恒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1,共6页
《诗经》非仅文学作品,在封建时代的治理秩序中,它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周南》作为"诗三百"之首,描绘了儒家对于周代封建秩序的理想化图景。儒家治道的核心从男女开始,经过对《关雎》的疏解,可发现儒家在男女相与之际... 《诗经》非仅文学作品,在封建时代的治理秩序中,它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周南》作为"诗三百"之首,描绘了儒家对于周代封建秩序的理想化图景。儒家治道的核心从男女开始,经过对《关雎》的疏解,可发现儒家在男女相与之际的若干基本规则,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治道意义。风化的过程,可理解为优良秩序的扩展过程,《周南》从夫妇到父子、君臣,将儒家治道进行了诗化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南·关雎》 男女之道 治理秩序 政治社会图景
原文传递
《诗·周南·关雎》与周代婚礼文化生态——《诗·周南·关雎》的礼乐文化生态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旭东 《厦大中文学报》 2020年第1期83-95,共13页
从文本内容上说,《诗·周南·关雎》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展现了周代婚礼从纳彩礼之前、亲迎三日后到庙见之前以及庙见成妇等婚礼过程的某些环节,是周代婚礼文化生态的缩影。此诗中,"君子""淑女"的... 从文本内容上说,《诗·周南·关雎》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展现了周代婚礼从纳彩礼之前、亲迎三日后到庙见之前以及庙见成妇等婚礼过程的某些环节,是周代婚礼文化生态的缩影。此诗中,"君子""淑女"的身份皆为贵族,他们的婚姻是在双方父母和媒人的操作之下,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道程序,才将女子迎娶进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了男方父母因为物色不到"窈窕淑女"而焦虑的情态。"琴瑟友之"表现的是已经过了"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的限制时间以后、庙见之前男女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融洽关系。"钟鼓乐之"表现的是男方家族举行庙见礼的情景。"求之""友之""乐之"都体现了男方积极主动的态度。《诗·周南·关雎》抓住婚姻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加以诗化的表现,更像诗化的婚姻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南 《关雎》 婚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