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本万殊的智慧:《周易》贲卦悖而不悖的发掘与阐释
1
作者 黄金枝 谢永珍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对贲卦美学思想的研究尚属《周易·贲》的小用,而呈现《周易·贲》之大用的悖而不悖的智慧尚未发掘。通过对《周易·贲》基本意涵的探究,发现同属于《易传》的贲卦在《序卦》和《杂卦》中呈现相悖,即:“贲者,饰也”与“贲,... 对贲卦美学思想的研究尚属《周易·贲》的小用,而呈现《周易·贲》之大用的悖而不悖的智慧尚未发掘。通过对《周易·贲》基本意涵的探究,发现同属于《易传》的贲卦在《序卦》和《杂卦》中呈现相悖,即:“贲者,饰也”与“贲,无色也”,其映现了中国哲学“一本化万殊,万殊归一本”的圆融通贯理念。本文借鉴物理学的三棱镜原理,揭示并科学诠释了《周易·贲》“悖而不悖”的哲学意涵,丰富了《周易·贲》的奥义,打破了《周易·贲》仅仅用在文饰美学“小用”的研究局限,开拓了《周易·贲》悖而不悖智慧的大用,彰显了中国哲学圆融一贯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贲卦 文饰 悖而不悖 一本万殊
下载PDF
《复》卦与冬至节气:天地人融通的文化蕴涵
2
作者 黄黎星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在古代天文历法发展史上,冬至是最早被测定的时间节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周易》的《复》卦,从象数模式到义理蕴涵,都与冬至节点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历代学者都对此展开阐释发挥,其中具有天地人融通的丰富文化蕴涵,包括“七日... 在古代天文历法发展史上,冬至是最早被测定的时间节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周易》的《复》卦,从象数模式到义理蕴涵,都与冬至节点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历代学者都对此展开阐释发挥,其中具有天地人融通的丰富文化蕴涵,包括“七日来复”所含藏的天道运行规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所引申出的人性、修养论的哲思,“先王以至日闭关”延伸出的制度文化。通过《复》卦与冬至节气关联性的论析,可以认识到易学与天文学存在密切关系,并已积淀为极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至 《复》卦 易学与天文历法 文化蕴涵
下载PDF
《西游补》与《周易》:主题与结构
3
作者 李前程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刊刻于1641年的《西游补》是一部发挥到极致的文人写给文人看的小说,其中一个特点是作者的旁征博引。不同文本的引用、化用、影射以及戏拟的叠加给这部小说带来厚重之感。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小说深层结构始终的最重要文本则... 刊刻于1641年的《西游补》是一部发挥到极致的文人写给文人看的小说,其中一个特点是作者的旁征博引。不同文本的引用、化用、影射以及戏拟的叠加给这部小说带来厚重之感。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小说深层结构始终的最重要文本则是《周易》。小说的情节、地点均建筑在某一卦、某一爻之上,或是二者的组合。整部书都以《周易》为基础,其中每一回、每一情节或场景均可视为不同的卦象。此小说始于对《周易》解释性诗篇,终于对《周易》的引用,可以与《周易》对读,二者彼此相互阐述,相互补充。数千年来对《周易》的阐释也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补》 《周易》 主题 结构 文人小说
下载PDF
New Interpretation of Western Semio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Concepts in Zhouyi 被引量:1
4
作者 Xiaohong Jin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1年第1期57-78,共22页
Semiotics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linguistics and many other ideological fields.Although it is a new discipline founded in the 20th century,researchers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 Semiotics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linguistics and many other ideological fields.Although it is a new discipline founded in the 20th century,researchers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ve studied the phenomena of symbols for a long time.Western semiotics came into existence as a new discipline during the 1960s,whose origin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In ancient China,there was no concept of semiotics,but Chinese ancestors practiced divination by some special symbols,which might be considered the sprouts of semiotics.Those methods in divination were called Lianshanyi in the Xia Dynasty and Guizangyi in the Shang Dynasty.In the Zhou Dynasty,the forms of divinations and their explanations were more plentiful,which were collectively called Zhouyi,posing as"the leading classics and the source of‘Tao’".The study on Zhouyi found that its symbolic concepts possessed explainable relevance to those in Western semiotics represented by Saussure,Peirce and Morris,especially between the three key elements:"hexagram image","hexagram judgment"and"hexagram meaning"in Zhouyi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core formulas:"Sign=Signifier+Signified","Sign=Relation(Medium,Object,Interpret)"and"M=ME+MP+MF"of Western semiotics.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exploration into the symbolic concept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cal classics might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Western sem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semiotics zhouyi relevance new interpretation
原文传递
生活美学中的符号与象征——中国传统建筑脊饰意象源流及其设计创新路径研究
5
作者 徐子涵 刘偲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9-180,共12页
中国传统脊饰作为体现生活美学的一种视觉意象符号,具有直观的象征性。脊饰造型设计先是模仿吸收自然元素中的客观之“象”,再经过审美感知融汇形成主观“意象”,然后以此作为审美主体创意设计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达。脊饰的审美意象表... 中国传统脊饰作为体现生活美学的一种视觉意象符号,具有直观的象征性。脊饰造型设计先是模仿吸收自然元素中的客观之“象”,再经过审美感知融汇形成主观“意象”,然后以此作为审美主体创意设计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达。脊饰的审美意象表现不仅是对自然物象形态的模仿,而且重在抽象简化、概括提炼,挖掘出自然物态中的审美文化元素,将其提升、转化为一种符号语言,使脊饰成为具有抽象性、象征性和伦理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象征性和抽象性的“意象”设计为脊饰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其超越了物质实用层面,成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从历史脉络、文化内涵、意象解读、造型特点等四个维度解析中国传统建筑脊饰的外在形式构成与内在审美表现,并以文化创意、公共空间环境和虚拟现实设计的视角,将中国传统建筑脊饰中的造型图案等“意象”符号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可为开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创新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思维 中国传统建筑脊饰 意象 文化符号 现代设计
下载PDF
《周易·家人卦》的母教思想及其当代观照
6
作者 邹太龙 双小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周易》既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哲学著作和文化经典,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家道智慧。《家人》卦集中阐释了治家之道,专门探讨了家庭教育的要旨,认为家道的根本系于母教,而母教的成败则关乎家族存亡、社会兴衰与国家治乱。通过卦象寓义... 《周易》既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哲学著作和文化经典,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家道智慧。《家人》卦集中阐释了治家之道,专门探讨了家庭教育的要旨,认为家道的根本系于母教,而母教的成败则关乎家族存亡、社会兴衰与国家治乱。通过卦象寓义和易理发微,《家人》卦明确了主体母教、客体母教与反身母教的三重母教内涵,同时提出了教子婴孩、教子修身、教子以恒的三大母教原则和宽严相济的母教方法。在家庭结构、女性角色和亲子关系发生剧变的当今社会,充分挖掘和继承弘扬《家人》卦中源远流长的母教思想,需要廓清家庭教育的内涵与职责、强化父母协同共育教育理念、推动父亲互补角色深度融入和引导母亲明晰自我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家人卦 母教思想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况周颐词学深静说探微
7
作者 刘钰晴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况周颐对词之“静”境颇为关注,多次提到了静、穆境与深静。对其词学中的“深静说”,有四个方面内容值得研究。穆境与深静同有寂寞深远之味但美学品格不同,“穆境”侧重于追求儒家的温和中正之境,旨趣在“格”。“深静”之境之主体一刹... 况周颐对词之“静”境颇为关注,多次提到了静、穆境与深静。对其词学中的“深静说”,有四个方面内容值得研究。穆境与深静同有寂寞深远之味但美学品格不同,“穆境”侧重于追求儒家的温和中正之境,旨趣在“格”。“深静”之境之主体一刹与客体的照面更深邃与空寂忘我,旨趣在“深”与“情”。进入深静之境的前提是主体胸次无尘,有“净”的心识和“情”的支撑。追溯深静说的理论渊源,能够发现其词学深静说融合了儒释道并继承了传统文论思想。将况周颐的深静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进行对比可知,深静说侧重于对精神形式“静”的捕捉,而境界说则倾向于表现宇宙与生活的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词学 深静 理论渊源
下载PDF
略论易学中思想诠释与文献实证之间的张力——以坎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辛亚民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经学中的思想诠释与文献实证之间的张力在易学中尤为突出。以坎卦为例,《易传》诠释出陷、险、水、劳、北方等意义,后世易学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诠释并构建思想体系;但从文献实证的视角考察,《易传》的诠释只是对坎卦卦名用字的训诂及引... 经学中的思想诠释与文献实证之间的张力在易学中尤为突出。以坎卦为例,《易传》诠释出陷、险、水、劳、北方等意义,后世易学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诠释并构建思想体系;但从文献实证的视角考察,《易传》的诠释只是对坎卦卦名用字的训诂及引申,后世易学家的诠释是在《易传》基础上的发挥,也引入了《周易》之外的思想观念来服务于自己的思想体系构建。传统的思想诠释长于理论创新,但却缺乏自觉性;而文献实证追求知识的可靠性,力图还原历史“真相”,但短于阐发新思想。当下的易学研究,应该总结和吸收二者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实现自觉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坎卦 诠释 实证
下载PDF
周易智慧通识课对大学生的育人功效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慧 庄莹 《高教学刊》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在高校教育“大思政”的背景下,国学经典等人文社科哲学类通识课对实现全面育人起到了突出的典范作用。在周易智慧课程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自然融入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批判... 在高校教育“大思政”的背景下,国学经典等人文社科哲学类通识课对实现全面育人起到了突出的典范作用。在周易智慧课程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自然融入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批判性吸收《周易》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与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文化 课程思政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功能
下载PDF
《周易》动物取象类型与叙事功能研究
10
作者 杨秀礼 《天中学刊》 2023年第4期77-83,共7页
动物进入《周易》是创制者在文化意识作用下自觉或非自觉的主观性选择结果。进入《周易》的动物因其所处位置、文化内涵不同,主要可分为“物象”“兴象”“形象”等类型。“物象”的潜文本双构、“兴象”的比类引发、“形象”的寓言人... 动物进入《周易》是创制者在文化意识作用下自觉或非自觉的主观性选择结果。进入《周易》的动物因其所处位置、文化内涵不同,主要可分为“物象”“兴象”“形象”等类型。“物象”的潜文本双构、“兴象”的比类引发、“形象”的寓言人格塑造等叙事功能,既延拓了《周易》文本研究领域,也补充了本土叙事原点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动物 取象类型 叙事功能
下载PDF
当代价值视域下的《易传》核心思想英译评析——以《周易》三个经典译本为例
11
作者 王晓农 王甜甜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72,共9页
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已进入新时代,典籍外译有了新的使命。《周易》经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易经》的诠释,《易传》阐发了相对独立的思想,其中有许多思想颇具当代价值。本文在当代价值视域下,通过分析英语世界... 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已进入新时代,典籍外译有了新的使命。《周易》经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易经》的诠释,《易传》阐发了相对独立的思想,其中有许多思想颇具当代价值。本文在当代价值视域下,通过分析英语世界中影响较大的三个《周易》译本——理雅各译本、贝恩斯译本、林理彰译本对《易传》的英译,发现三个译本在事理、语言和风貌层面对一些重要思想的再现存在不足之处,未能有意识地突显原文的价值内涵,不易析出较固定的语言表达以形成易于记忆、传播和概念化的语句。新时代的《易传》复译应体现一种中国文化本位下的翻译自觉,在“原汁原味”地译介原典思想的前提下,适当显化那些具有较强当代价值相关性的内容,使译文既体现历史价值,又具有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易传》 核心思想 当代价值 翻译批评
下载PDF
刘绍攽《周易详说》的版本及其易学思想
12
作者 刘银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清代陕西三原学者刘绍攽博学多识,治学以程、朱为宗旨,旁涉多个领域,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周易详说》目前有三种刻本和一种抄本。三种刻本最早者为乾隆年间的“本衙藏板”,稍晚者为在其基础上稍作删节修订的“刘传经堂藏板”,最晚的... 清代陕西三原学者刘绍攽博学多识,治学以程、朱为宗旨,旁涉多个领域,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周易详说》目前有三种刻本和一种抄本。三种刻本最早者为乾隆年间的“本衙藏板”,稍晚者为在其基础上稍作删节修订的“刘传经堂藏板”,最晚的是晚清《清麓丛书》外编本,乃直接采用“刘传经堂藏板”。《周易详说》所反映的刘绍攽易学思想主要为尊奉程、朱,贬斥汉易,强调义理而不废象数,将寡过视为学《易》之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攽 《周易详说》 版本 易学思想
下载PDF
山东省图书馆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本《周易辨录》版本探究——兼论其版本价值与版本源流
13
作者 李关勇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山东省图书馆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本《周易辨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四库底本”,业界确信无疑,且有文章论证。经研究发现,此本与翁方纲所作提要有矛盾,继而与文渊阁、文津阁等四库本比对,内容差别甚大,基本认定此本非四库底本... 山东省图书馆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本《周易辨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四库底本”,业界确信无疑,且有文章论证。经研究发现,此本与翁方纲所作提要有矛盾,继而与文渊阁、文津阁等四库本比对,内容差别甚大,基本认定此本非四库底本。遍查海内外藏本,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吴玉墀进呈本与四库本同,此本即为四库底本。此重要发现使之得以正本清源,为研究者提供巨大帮助。在遍览海内外藏本的基础上,将《周易辨录》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比对,对藏于中科院图书馆及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版本进行更正。山东省图书馆藏本虽然不是四库底本,但作为三大进呈本之一,经藏书家李文藻、周永年先后收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清初南洙源点阅,加之金彩集参,具有独特的价值。经考证,确定了其准确版本,更正了山东省图书馆著录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辨录》 四库底本 四库进呈本 李文藻 吴玉墀
下载PDF
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诸失举例——兼论史源学对纂辑类易籍整理之重要性
14
作者 陈开林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以征引繁富著称,但在征引时,存有不足。通过考察全书,从标注史源有误,以讹传讹、未加考辨,引录他书而未注明,以他人之说为自己之创论,妄改书名,糅杂诸说、仅标注一人,引录他人之说、未究本源七个方面加以指陈。... 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以征引繁富著称,但在征引时,存有不足。通过考察全书,从标注史源有误,以讹传讹、未加考辨,引录他书而未注明,以他人之说为自己之创论,妄改书名,糅杂诸说、仅标注一人,引录他人之说、未究本源七个方面加以指陈。另结合新出的《周易玩辞集解》整理本,运用史源学进行考察,从探出处之本源、明引文之起止、见文本之差异、正标注之讹误四个方面予以辨证,指出史源学对纂辑类易籍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慎行 《周易玩辞集解》 史源学
下载PDF
从《周易》阴阳理论探讨月经病的周期调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金枫 胡荣魁 +1 位作者 任苏妍 夏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周易》阴阳卦爻的有序变化展现时间节律的周期性规律,展现生命演变之理,其中阴阳互根统一、制约平衡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时间节律的理论核心。夏桂成教授认为女性月经周期呈现圆运动的生物钟节律,阴阳消长变化贯穿于整个月经周期,月经周... 《周易》阴阳卦爻的有序变化展现时间节律的周期性规律,展现生命演变之理,其中阴阳互根统一、制约平衡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时间节律的理论核心。夏桂成教授认为女性月经周期呈现圆运动的生物钟节律,阴阳消长变化贯穿于整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变化与昼夜、四时节气相关,与月相的盈亏晦朔一致。倡导在治疗月经周期节律紊乱性月经病时要掌握时相及阴阳变化规律:应昼夜节律,燮理阴阳为法;循月相节律,调和气血为要;据四时节律,补肾贯穿始终,为周期紊乱性月经病及相关妇科疑难杂症的调治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桂成 周易 阴阳理论 周期紊乱性月经病 月经周期节律
下载PDF
清华简《筮法》为“连山”筮卦说——并就出土文字资料论“三易”之主要区别
16
作者 王晖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98-106,共9页
清华简《筮法》与荆门包山楚简、新蔡葛陵楚简、荆州天星观楚简等楚简中所见数字卦相同,是战国楚国一带流行的筮卦方式。清华简《筮法》是传说中的“连山卦”,其特点是没有卦辞和爻辞,有双排四组数字卦并列,是以“一(七)”“六”“四”... 清华简《筮法》与荆门包山楚简、新蔡葛陵楚简、荆州天星观楚简等楚简中所见数字卦相同,是战国楚国一带流行的筮卦方式。清华简《筮法》是传说中的“连山卦”,其特点是没有卦辞和爻辞,有双排四组数字卦并列,是以“一(七)”“六”“四”“五”“八”“九”等数字组成;其占卦方式是以卦象、爻数来直接占卜吉凶。这种筮卦方式既与上博简《周易》系统不同,也与王家台秦简的《归藏》筮法相异。《筮法》这种连山类筮占法同时把八卦与四时、四色、四行以及干支固定联系在一起,由此也成为后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连山卦 《周易》 《归藏》
下载PDF
论谢灵运诗歌中的易学思维
17
作者 娄纯滢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5-61,共7页
为考察易学思维如何影响谢灵运诗歌创作,以谢灵运诗歌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挖掘,运用数据统计、演绎、归纳和文史互证等方法探究其中的易学思维。研究结果表明:谢灵运诗歌创作借鉴了《周易》取象、整体和变易三种思维方式。在取象思维方面... 为考察易学思维如何影响谢灵运诗歌创作,以谢灵运诗歌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挖掘,运用数据统计、演绎、归纳和文史互证等方法探究其中的易学思维。研究结果表明:谢灵运诗歌创作借鉴了《周易》取象、整体和变易三种思维方式。在取象思维方面,表现为频繁选取自然之象、《易》象和典象;在整体思维方面,表现为完整叙写空间“三才”、时间因果和对立景物;在变易思维方面,表现为敏锐捕捉天象四时之变、世俗人事之变和主观情感之变。易学思维影响谢诗的构思逻辑与创作机制,使谢诗呈现独特的艺术特色。后世评价谢诗“富艳”“巧绮”“妥帖周密”“变之善”“才之高”,正是易学思维影响其诗歌创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思维 谢灵运 诗歌 《周易》
下载PDF
明代以前《周易》在贵州的传播
18
作者 刘海涛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贵州易学渊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参与齐桓公会盟的牂牁古国即有可能接触到《周易》。战国时期,随着秦将常頞通五尺道以及楚将庄蹻入滇,《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也必然会带入贵州。汉代,受巴蜀易学的影响,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在犍为等郡... 贵州易学渊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参与齐桓公会盟的牂牁古国即有可能接触到《周易》。战国时期,随着秦将常頞通五尺道以及楚将庄蹻入滇,《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也必然会带入贵州。汉代,受巴蜀易学的影响,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在犍为等郡广泛传播。文学卒史舍人注《尔雅》,必然对包括《周易》在内的典籍非常熟稔。尹珍从许慎受五经、师从应奉学习图纬,也必然包括对汉易的研读。尹珍还授乡里,“南域始有学”,由此也可想见汉易在贵州的流传。魏晋以至宋元,大量官员钟情于儒家文化,建学养士,也促进了易学在贵州的传播。《周易》在贵州的传播,也为明清贵州易学的兴盛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明代以前 《周易》 传播
下载PDF
《周易》与《文心雕龙》关系研究综述
19
作者 沈旭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3-123,共11页
结合《周易》审视《文心雕龙》的理论思想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此类研究成果丰硕,且大致可以“《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及“《文心雕龙》对《周易》的阐释”两类视角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前者又可分为“征引内容”与“话语体... 结合《周易》审视《文心雕龙》的理论思想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此类研究成果丰硕,且大致可以“《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及“《文心雕龙》对《周易》的阐释”两类视角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前者又可分为“征引内容”与“话语体系”两大层面,而后者主要以“五经皆文”的观点为线索。经梳理发现,《周易》与《文心雕龙》的关系研究,应主要围绕《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关节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文心雕龙》 研究综述 理论体系
下载PDF
阐释新风的承续与超越:论李鼎祚《周易集解》的释经理路与体例
20
作者 林清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在对初唐至中唐时期的政治、思想、制度等背景探讨的基础上,认为中晚唐经学阐释所发生的新变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并非凭空出现,同时,这一过程也对李氏《集解》的编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氏能以偏重辑录象数旧说的方式打破初... 在对初唐至中唐时期的政治、思想、制度等背景探讨的基础上,认为中晚唐经学阐释所发生的新变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并非凭空出现,同时,这一过程也对李氏《集解》的编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氏能以偏重辑录象数旧说的方式打破初唐以来以义理解经的桎梏,其本身即是一种开创式的,有别于前人的阐释实践。而择以集解体作为其编纂的体例,则又表现出与中晚唐时期啖助等人释经理路的不同。对于唐代经学阐释发展而言,李氏《集解》中所展现出的其实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同时又具有自我思考,超越时代的释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鼎祚 《周易集解》 经学阐释 承续 超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