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原遗址及国墓地出土青铜器锈蚀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晓梅 原思训 +1 位作者 刘煜 周宝中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7-18,共12页
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电子能谱 (EDAX)、金相分析等现代仪器,对从周原遗址及宝鸡国墓地所采集的青铜残片的成分、结构进行 了剖析,比较了合金基体与表面层的成... 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电子能谱 (EDAX)、金相分析等现代仪器,对从周原遗址及宝鸡国墓地所采集的青铜残片的成分、结构进行 了剖析,比较了合金基体与表面层的成分变化及表面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腐蚀呈现明显电化学特 性,有选择性腐蚀,高锡相优先被腐蚀,在完全矿化层与合金基体之间形成部分腐蚀区的过渡层。因 自然腐蚀导致表面层富集Sn、Pb、Si、Fe。氯离子可穿过腐蚀层沉积于表面层并向基体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腐蚀 周原遗址 国墓地
下载PDF
西周时期周原地区的周原出土周原镀锡技术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建立 张周瑜 +1 位作者 种建荣 雷兴山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8,114,共7页
通过对陕西孔头沟遗址宋家墓地与周原遗址姚家墓地出土的4件镀锡青铜器的分析,发现该批样品均为热镀锡工艺所成,镀锡层厚度在15~36μm之间,镀锡层主要为δ、(α+δ)+δ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往中国古代镀锡铜器分析数据的梳理对... 通过对陕西孔头沟遗址宋家墓地与周原遗址姚家墓地出土的4件镀锡青铜器的分析,发现该批样品均为热镀锡工艺所成,镀锡层厚度在15~36μm之间,镀锡层主要为δ、(α+δ)+δ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往中国古代镀锡铜器分析数据的梳理对比,发现中国古代青铜铜器表面镀锡技术自西周早中期开始出现直到东汉早期,陕甘宁地区镀锡制品年代最早,巴蜀文化区、古滇文化区以及北方毛庆沟等地相对较晚。陕甘宁、巴蜀、古滇地区技术熟练,镀锡处理工艺具有当地特色。本文认识或可有助于中国半月形文化传播带青铜器镀锡技术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家墓地 姚家墓地 镀锡技术
下载PDF
甲骨文、金文新释两则 被引量:1
3
作者 路国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对周原甲骨文H11∶11的重新审视,认为其中的人名"更"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武庚,进而可以确定这片卜辞的年代。通过对戎生编钟铭文中人物世系和年代的梳理,提出铭文中的"皇祖宪公"可能就是文献中的晋献侯稣,戎生家... 通过对周原甲骨文H11∶11的重新审视,认为其中的人名"更"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武庚,进而可以确定这片卜辞的年代。通过对戎生编钟铭文中人物世系和年代的梳理,提出铭文中的"皇祖宪公"可能就是文献中的晋献侯稣,戎生家族是从晋献侯一系分立出去的晋国宗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甲骨 武庚 戎生编钟 晋献侯稣
下载PDF
古巢国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忠林 《巢湖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3-78,共6页
古巢国①历经有巢氏和南巢古国两个发展阶段,至春秋中叶为吴国所灭,其地望大致在今巢湖一带。有巢氏阶段的文化遗存为凌家滩遗址。南巢古国启于夏末,“义不朝商”,在商代的事迹不很清楚,武王灭商后,“巢伯来朝”,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 古巢国①历经有巢氏和南巢古国两个发展阶段,至春秋中叶为吴国所灭,其地望大致在今巢湖一带。有巢氏阶段的文化遗存为凌家滩遗址。南巢古国启于夏末,“义不朝商”,在商代的事迹不很清楚,武王灭商后,“巢伯来朝”,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尚书》、《班簋》铭文以及周原甲骨文中均有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巢氏 南巢古国 凌家滩遗址 周原甲骨 《班簋》 古巢国 安徽 地方志 考证
下载PDF
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工艺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羿辰 凌雪 +1 位作者 魏女 种建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4-1520,共7页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为了探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显微观察可见:原始瓷胎质粗糙,胎中未熔颗粒、孔隙较多;施釉不均,釉层较为浑浊,分布较多气泡。化学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胎中Al_2O_3含量集中在11.8%~17.21%,SiO_2含量分布在75%~80.5%,K_2O含量分布在3%~7.85%;釉中CaO含量分布在11.08%~23.94%,P_2O_5含量分布在1%~3.18%、MnO含量分布在0.24%~1%,而釉中P_2O_5,MnO,K_2O含量较胎相对提高。结果分析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较高钾的瓷石;釉应是添加了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原始瓷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工艺特征
下载PDF
西周时期一例疑似刖刑的病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楠 李成伟 何嘉宁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6-836,共11页
本文对周原齐家东M24墓主骨骼进行了生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其右侧胫、腓骨下端1/5处为截肢后畸形愈合;胫骨生理长缩短约5 cm,足部离断后缺失。结合创伤情况、考古学背景及文献实物资料,该个体生前极有可能遭受了“惩罚性截肢”,即刖刑。... 本文对周原齐家东M24墓主骨骼进行了生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其右侧胫、腓骨下端1/5处为截肢后畸形愈合;胫骨生理长缩短约5 cm,足部离断后缺失。结合创伤情况、考古学背景及文献实物资料,该个体生前极有可能遭受了“惩罚性截肢”,即刖刑。商周时期刖刑的致死率极高,施刑工具可能有青铜刀锯、钻头、石块等,除拉切外还伴有砍砸行为。被刖之人康复后需拄杖行走并承担守门之责,社会地位低下、饮食状况不佳且饱受他人歧视,境遇十分悲惨。周原齐家东M24墓主是我国经过系统研究且年代最早的截肢病例,也是目前所见最为疑似刖刑的首例个体,为深入了解西周时期的刑罚体系、医疗水平及社会观念等提供了生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刖刑 西周时期 周原遗址 生物考古学
下载PDF
周原遗址西周墓葬出土芦苇编织物的材料鉴定及用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逸航 王恺 +1 位作者 孙庆伟 胡东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西周时期墓葬中有机质的葬具通常保存情况极为不佳,考古学信息不甚明确,因而墓葬研究中往往无法充分利用此类材料,但此类材料具有潜在的考古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以2017年度周原遗址齐镇发掘区墓葬内所出严重降解的织物为材料,利用显微技... 西周时期墓葬中有机质的葬具通常保存情况极为不佳,考古学信息不甚明确,因而墓葬研究中往往无法充分利用此类材料,但此类材料具有潜在的考古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以2017年度周原遗址齐镇发掘区墓葬内所出严重降解的织物为材料,利用显微技术观察残余的表皮细胞和植硅体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墓葬内所出织物为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符合先秦文献中对殓席的记载,主要根据《士丧礼》和《既夕礼》两篇内容,梳理了芦苇编织物在丧葬过程中的用法和可能的出土位置,以此进一步判断出土苇席的性质主要为卧席和抗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西周时期 墓葬 织物 草席 植硅体
下载PDF
周原遗址凤雏六号建筑基址年代再论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文昊 宋江宁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48,共6页
本文通过对凤雏六号至十号建筑基址发掘区内灰坑“单位属性”的初步分析,辨识出了地基坑这种不同于普通垃圾坑的灰坑类遗迹,并推测其应为建筑地基的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认为凤雏六号建筑基址的年代可能已进入西周而非商周之际。此外,... 本文通过对凤雏六号至十号建筑基址发掘区内灰坑“单位属性”的初步分析,辨识出了地基坑这种不同于普通垃圾坑的灰坑类遗迹,并推测其应为建筑地基的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认为凤雏六号建筑基址的年代可能已进入西周而非商周之际。此外,对地基坑的辨识提示了在发掘建筑遗存时要格外关注与之有密切关联的灰坑类遗迹,尤其要理解其叠压和打破关系背后所隐藏的行为模式及意义,即要在工作理念和方法上实现由地层学到埋藏学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凤雏六号基址 地基坑 单位属性 建筑考古
下载PDF
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9
作者 李楠 何嘉宁 +4 位作者 雷兴山 种建荣 吴小红 杨颖亮 潘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
通过对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居民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肉食以C4类型家畜为主,反映了发达的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业。等级结构和地域差异是影响遗址内居民饮食状况的主要因素。以齐镇东地点为例,中层贵族... 通过对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居民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肉食以C4类型家畜为主,反映了发达的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业。等级结构和地域差异是影响遗址内居民饮食状况的主要因素。以齐镇东地点为例,中层贵族日常饮食以C4类为主导并伴有大量肉类;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饮食虽也以C4类为主导,但肉食量有所下降且个体间差异较大;低等平民或奴隶则基本无肉食,个别还摄入较多C3类食物作为补充。另外,遗址内齐家村东人群的δ15N值较齐镇东人群普遍偏高,这可能与该地临近河流湖泊,居民生前摄入较多淡水鱼类和蚌类有关,显示出大型都邑性遗址内部人群构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西周时期 稳定同位素分析 等级结构 地域差异
下载PDF
2015年周原遗址贺家北(ⅡC3区)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占奎 +10 位作者 种建荣 李彦峰 宋江宁 陈钢 雷兴山 李宏斌 杨久明 赵勇 董红卫 李钦宇 黄晓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44,F0002,I0001,共22页
2015年底,周原考古队在贺家村北、凤雏三号建筑基址南约200米的发掘点发掘了4座墓葬和12座灰坑遗存。其中,墓葬虽经盗扰,仍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根据墓葬设腰坑、殉狗及随葬器物组合情况,我们判断墓主应是周原地区的殷遗民,且墓葬时... 2015年底,周原考古队在贺家村北、凤雏三号建筑基址南约200米的发掘点发掘了4座墓葬和12座灰坑遗存。其中,墓葬虽经盗扰,仍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根据墓葬设腰坑、殉狗及随葬器物组合情况,我们判断墓主应是周原地区的殷遗民,且墓葬时代集中在西周晚期的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贺家北 墓葬 殷遗民
下载PDF
周原甲骨保存现状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翀 白崇斌 +4 位作者 杨军昌 王永进 阎敏 严静 杨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4-21,共8页
为保护珍贵的周原甲骨文物,了解文物保存现状,将1977年出土周原甲骨与2010年出土周原甲骨及新鲜甲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X荧光光谱、X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从表面微观特征、元素成分、化学结构等方面对周原甲骨进行分析。结... 为保护珍贵的周原甲骨文物,了解文物保存现状,将1977年出土周原甲骨与2010年出土周原甲骨及新鲜甲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X荧光光谱、X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从表面微观特征、元素成分、化学结构等方面对周原甲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历了两千多年地下埋藏、出土后的酸洗及三十多年保存,1977年出土的周原甲骨,表面疏松粉化,微孔结构逐渐消失,出现走向无序的裂纹及片层状脱落,无机成分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蛋白质等有机成分已全部分解。2010年出土的周原甲骨出土后未经任何保护处理,目前表面未出现明显粉化与脱落,仍有少量有机物存在。本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甲骨文物保护方法与保护材料研究的基础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 周原遗址 风化 保护
下载PDF
论周原遗址京当类遗存对周人迁岐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江宁 韩云 陆武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2,共8页
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周原遗址处于一种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七星河流域的中心聚落逐渐成长为泾渭流域西部、关中地区直至西周王朝的中心。京当类遗存时期,周原遗址是关中西部社会的中心聚落,为商王朝的统治据点所在。而之后的周人再... 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周原遗址处于一种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七星河流域的中心聚落逐渐成长为泾渭流域西部、关中地区直至西周王朝的中心。京当类遗存时期,周原遗址是关中西部社会的中心聚落,为商王朝的统治据点所在。而之后的周人再次选择了这个遗址并将其沿用至西周晚期,反映了周原遗址在京当类时期应是众所周知的社会中心,并辐射和影响着周边。认识这个时期周原遗址在关中西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对于理解周人迁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中心聚落 京当类遗存 周人迁岐
下载PDF
周原早期聚落变迁及周人岐邑的认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天恩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4,共7页
周原遗址为周太王迁岐的所在地,本为学界所相信。但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却在前些年出现了怀疑乃至否认的看法、其原因何在,成为近年大家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经对周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聚落均傍水而居的特点分析,认为太王迁岐... 周原遗址为周太王迁岐的所在地,本为学界所相信。但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却在前些年出现了怀疑乃至否认的看法、其原因何在,成为近年大家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经对周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聚落均傍水而居的特点分析,认为太王迁岐之初的居址,也应靠近王家沟沿岸分布。由于过去的发掘地点多有随机性,往往位置偏离了前期早期聚落的主要区域,所获资料均偏晚故导致了疑义丛生。经我们对王家嘴一带发掘资料检讨,确信已有相当于太王迁岐时代的遗存发现,而且还有先周晚期重要墓葬可印证,构成了居址与墓葬并举的逻辑关系,故可认为王家沟沿岸的賀家至王家嘴区一带,应为太王岐邑的位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 聚落选址 太王 岐邑 位置
下载PDF
西周早期周原凤雏甲组遗存庭院景观要素探析
14
作者 陈剑 牛立新 +2 位作者 宋江宁 王凯 张延龙 《园林》 202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庭院景观是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形式。西周早期的庭院中就已初步具备一些景观要素。以周原遗址凤雏甲组庭院遗存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综合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气候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在重建西周早期周原地区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 庭院景观是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形式。西周早期的庭院中就已初步具备一些景观要素。以周原遗址凤雏甲组庭院遗存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综合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气候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在重建西周早期周原地区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该庭院的功能、空间布局、院落交通组织、建筑小品、庭院排水系统、动植物种类等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周早期的庭院景观是对殷商的继承与发展;在目前已发掘的先周时期遗存中,甲组庭院已达到同时期的较高水平。有关庭院景观的营造方法、布局方式和技术工艺,至今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充分表明中华园林文化的历史悠久与一脉相承的特点,这是了解中华园林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景观 凤雏甲组庭院遗存 周原遗址 西周早期
下载PDF
周原遗址与国墓地出土玉器的特色比较与思考
15
作者 杨岐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3,共9页
原遗址与国墓地是西周时期玉器的两个典型出土地点,两者的玉器面貌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但是本文通过对两个遗址发现玉器的详细研究、比对,发现两者在器类、纹样、用玉制度、玉料等方面有着一些各自的特点、特色,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是两... 原遗址与国墓地是西周时期玉器的两个典型出土地点,两者的玉器面貌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但是本文通过对两个遗址发现玉器的详细研究、比对,发现两者在器类、纹样、用玉制度、玉料等方面有着一些各自的特点、特色,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是两者在所处地理环境、发展时间、遗址的性质与地位、族属及文化源流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墓地 周原遗址 玉石器 比较
下载PDF
近数十年来周原遗址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发现与意义
16
作者 李亚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4-57,92,共5页
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交界的周原遗址,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周代遗址。周原遗址自古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地点,近数十年来不断有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出土。周原青铜器的出土,为西周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标尺,而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 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交界的周原遗址,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周代遗址。周原遗址自古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地点,近数十年来不断有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出土。周原青铜器的出土,为西周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标尺,而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西周 青铜器 发现
下载PDF
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兼谈特殊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雷兴山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101,共7页
本文从对铸铜工具"陶管"的分析入手,认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墓葬就埋于作坊区内,更正了以往我们对周原遗址聚落结构特征的一些错误认识,并以此阐述了具有特殊功用的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居址 墓葬 特殊器物 聚落结构
原文传递
周原遗址青铜轮牙马车与东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8,共15页
公元前3千纪末至公元前2千纪初,西亚地区车辆上的青铜轮牙和实心二轮车辆经中亚地区传入草原地带。随着印欧人向东的扩张,双轮轻便马车开始东传,大致在殷墟文化二期,家马和马车大量出现在我国中原地区。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轮牙马车直接... 公元前3千纪末至公元前2千纪初,西亚地区车辆上的青铜轮牙和实心二轮车辆经中亚地区传入草原地带。随着印欧人向东的扩张,双轮轻便马车开始东传,大致在殷墟文化二期,家马和马车大量出现在我国中原地区。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轮牙马车直接继承殷商的传统。公元前13世纪左右双轮轻便马车在东亚地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青铜轮牙 中亚 欧亚草原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周原遗址云塘、齐镇建筑基址碳十四年代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雪莲 仇士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84,共7页
Using the radiocarbon dating method of serial samples,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date of the Western Zhou building-foundations revealed at Yuntang and Qizhen within the Zhouyuan site, Fufeng County, Shaanxi. The result... Using the radiocarbon dating method of serial samples,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date of the Western Zhou building-foundations revealed at Yuntang and Qizhen within the Zhouyuan site, Fufeng County, Shaanxi.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rial samples with clear relative stratigraphical lo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liability of ^14C dates, can provide more reliabl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It can be believed that the building-foundations under discussion must go back to the early stage of the late Western Zhou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齐镇建筑基址 云塘建筑基址 碳十四测年
原文传递
周原遗址凤雏建筑基址群探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志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96,F0002,共11页
位于周原中心区域的凤雏建筑基址群可分为三组,其时代为西周早期至西周晚期。其中F3属于周庙(太庙)。甲组基址与乙组基址为周王朝寝之所,F6~10为康宫建筑群。作为周朝政治、礼仪中心的凤雏建筑群,其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敬祖与朝寝。西周王... 位于周原中心区域的凤雏建筑基址群可分为三组,其时代为西周早期至西周晚期。其中F3属于周庙(太庙)。甲组基址与乙组基址为周王朝寝之所,F6~10为康宫建筑群。作为周朝政治、礼仪中心的凤雏建筑群,其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敬祖与朝寝。西周王室可能尚未运用《考工记》所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原则布局宫室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凤雏建筑基址群 周庙 朝寝 康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