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Dao Yin: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Therapeutic Exercises in Yin Shu(The Book of Pulling,c.2nd Century BCE)and Zhu Bing Yuan Hou Lun(Treatise on the Origins and Manifestations of Various Diseases,610 CE)
1
作者 Dolly Ya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3年第1期76-87,共12页
The manuscript Yin Shu(The Book of Pulling),excavated from Zhangjiashan Han Tomb No.247,is the earliest surviving text on therapeutic exercise known as Dao Yin(lit.guiding and pulling).Discovered in 1983,this Dao Yin ... The manuscript Yin Shu(The Book of Pulling),excavated from Zhangjiashan Han Tomb No.247,is the earliest surviving text on therapeutic exercise known as Dao Yin(lit.guiding and pulling).Discovered in 1983,this Dao Yin text,together with the drawings of 44 figures performing“guiding and pulling”exercises found in the Mawangdui Han Tomb in 1974,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Dao Yin.Prior to these discoveries,researchers into Dao Yin relied mainly on material found in the Dao Zang(the Daoist Canon),compiled in 1145.This led to their conclusion that Dao Yin was essentially Daoist.The development of Dao Yin reached its zenith during the Sui Dynasty(581–618 CE),when it became one of the three medical departments at the imperial med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As part of the medical reform of the second Sui Emperor,Yang Di,Dao Yin becam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and the employm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Dao Yin specialists to the Sui court transformed the state medical service.The compilation of Zhu Bing Yuan Hou Lun(Treatise on the Origins and Manifestations of Various Diseases)under Yang Di’s decree,incorporated an abundance of resources on Dao Yin,enabling physicians to potentially“prescribe”Dao Yin to their patients.Situating both Yin Shu and Zhu Bing Yuan Hou Lun in their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ir editorial treatments,examines their different objectives,styles,and readerships,and compares the various exercises described in the two texts.It emphasizes the fact that over a period of nearly a thousand years,from the late Warring States(475–221 BCE)to the Sui and Tang periods,Dao Yin was an important medical practice,culminating in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by the Sui gover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 Yin Early and mediev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eutic exercise Yin Shu zhu bing yuan hou lun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脾胃病导引法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元嘉 管翀 +1 位作者 谢芳芳 姚斐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书中记载大量脾胃病相关症状并提供导引治疗方法。其导引方法涉及调身、调息、调心3个方面,且各有侧重。文章从功法三调角度,总结分析《诸病源候论》脾胃病导引治疗规律,发现《诸病源...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书中记载大量脾胃病相关症状并提供导引治疗方法。其导引方法涉及调身、调息、调心3个方面,且各有侧重。文章从功法三调角度,总结分析《诸病源候论》脾胃病导引治疗规律,发现《诸病源候论》导引治疗脾胃病时注重调畅气机,主要包括“以脊为枢”调畅气机出入,“闭气调息”调节气机升降,并注重“以意引气”增强调身及调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脾胃 导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七疝考
3
作者 郑若羲 顾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5-1981,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诸病源候论》对七疝的命名及描述,认为七疝病名的命名有以下情况:其一,病名由两个病名组合而成,同时具有两种疾病的症状,如厥疝、癥疝和胕疝,其中厥疝和癥疝的症状描述具备厥病、癥病的特征;其二,以病因病机命名,如寒疝... 本文通过梳理《诸病源候论》对七疝的命名及描述,认为七疝病名的命名有以下情况:其一,病名由两个病名组合而成,同时具有两种疾病的症状,如厥疝、癥疝和胕疝,其中厥疝和癥疝的症状描述具备厥病、癥病的特征;其二,以病因病机命名,如寒疝、气疝;其三,以疾病特征命名,如盘疝;其四,病名可能在传抄中产生了讹误,如胕疝、狼疝。七疝的病名中,有些在后世不再见到相同的病名和症状,其原因或是有了不同的描述方式,或是因为本身描述宽泛或条文缺漏而不具有辨识性,导致其病名及内涵不为医家所熟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七疝 病名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对当代肿瘤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晨龙 葛倩 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倡导导引调摄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癥瘕相当于现代胸腹部(如胃、肠、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巣元方重视脾胃的枢机功能,注意顾护正气,为现代肿瘤的中医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癥瘕 肿瘤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的时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筠 王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3-1204,1275,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的特征及时代价值。《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法"意、气、神、形兼修,对人的身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当今社会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理想方...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的特征及时代价值。《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法"意、气、神、形兼修,对人的身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当今社会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理想方法,故对书中"导引法"的疗效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具体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保健体育 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治疗观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志峰 姚浩敏 严世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371-2373,共3页
《诸病源候论》虽详于论病因证候,但其论治也形成完备体系。通过对该书涉及治疗原文的探析,发现书中所采用的方药、针灸、外治、导引、养生等措施丰富,而且论治精炼,侧重确立治则,治法灵活多样,并形成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随证而治... 《诸病源候论》虽详于论病因证候,但其论治也形成完备体系。通过对该书涉及治疗原文的探析,发现书中所采用的方药、针灸、外治、导引、养生等措施丰富,而且论治精炼,侧重确立治则,治法灵活多样,并形成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随证而治的治疗观。其治疗观既是隋以前治疗经验的总结,又对后世医学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渚病源候论 治疗
下载PDF
浅谈《诸病源候论》中“脚气病脉缓弱侯”的导引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道建 顾一煌 《针灸临床杂志》 2008年第4期7-8,共2页
通过对《诸病源候论》中"脚气病脉缓弱侯"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导引疗法的特点,指出其导引法通过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对"脚气病脉缓弱侯"起到治疗作用,且充分体现了中医气功的三个要素。在现代康复保健倍受重视的今天,... 通过对《诸病源候论》中"脚气病脉缓弱侯"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导引疗法的特点,指出其导引法通过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对"脚气病脉缓弱侯"起到治疗作用,且充分体现了中医气功的三个要素。在现代康复保健倍受重视的今天,其导引疗法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导引 脚气病脉缓弱侯
下载PDF
胸痹心痛病名与病机 被引量:27
8
作者 谢昂 王凤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60-161,165,共3页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病名 病机 各代医家 心脉痹阻 阳微阴弦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诸病源候论 圣济总录 症因脉治 杂病广要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宝岩 延诺 谷忠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3期74-75,共2页
糖尿病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欲过度,临床使用耳穴贴压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疗效满意,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易于推广。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年男性 耳穴贴压 足部反射区按摩 中医药治疗 灵枢 备急千金要方 诸病源候论
下载PDF
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体质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翠娟 孙理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6,共2页
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同时还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对小儿体质特点及特禀体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 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同时还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对小儿体质特点及特禀体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后世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体质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从《诸病源候论》阐释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20
11
作者 庄淑涵 周萱 +2 位作者 田之魁 曹姗 王泓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4-1355,共2页
先兆流产为妇科常见病,对胚胎的正常发育以及孕妇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专著,其对于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论述最多创见。本文经过整理、分析《诸病源候论》中... 先兆流产为妇科常见病,对胚胎的正常发育以及孕妇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专著,其对于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论述最多创见。本文经过整理、分析《诸病源候论》中对于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得出其主要病因病机来源于孕妇和胎儿两方面,具体包括孕妇冲脉、任脉虚、过劳、触冒冷热、饮食不当、起居失宜、跌扑损伤以及胎儿胎气不固等,掌握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将有利于对先兆流产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诸病源候论》 病因病机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肺胀导引法的文献梳理及操作整合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航宇 魏玉龙 +2 位作者 吕嘉轩 张鑫政 董晶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5期146-149,170,共5页
肺胀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因其病程缠绵,较难治愈,给患者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诸病源候论》作为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使用导引法治疗疾病,在医学气功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基于对《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中部... 肺胀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因其病程缠绵,较难治愈,给患者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诸病源候论》作为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使用导引法治疗疾病,在医学气功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基于对《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中部分导引法进行文献梳理与总结,根据肺胀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结合气功三调的锻炼方法,整合编纂出三节功法,将其分别命名为“拓腰振臂法、举臂调息法、拄席努腹法”。在此基础上对功法原文、功法机制及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作为肺胀的辅助疗法进行临床干预,提升肺胀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肺胀 导引 气功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对疫病认识的贡献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思玮 代金刚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2-65,共4页
《诸病源候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该书论述了1739种证候,本文重点探讨该书在中医疫病病因方面的研究,以乖戾之气、寄生虫致病与“注病”理论为着眼点,倡致病之说当重视体质因素,书中虽未载一方一药,却完善前人养生预防之导... 《诸病源候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该书论述了1739种证候,本文重点探讨该书在中医疫病病因方面的研究,以乖戾之气、寄生虫致病与“注病”理论为着眼点,倡致病之说当重视体质因素,书中虽未载一方一药,却完善前人养生预防之导引、存想等治疗方法,为中医疫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完善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对中医导引法防治疫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疫病 承前启后 导引法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导引法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析及功法编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超阳 谭天阳 +3 位作者 闫康 刘孟 王成超 魏玉龙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7期127-133,共7页
摘录《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所记载与脑卒中相关导引法,并结合脑卒中的病因病机,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对动作姿势的最大拉伸性;(2)强调与呼吸的配合;(3)强调动作操作的左右均衡性;(4)强调意念操作的重要性... 摘录《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所记载与脑卒中相关导引法,并结合脑卒中的病因病机,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对动作姿势的最大拉伸性;(2)强调与呼吸的配合;(3)强调动作操作的左右均衡性;(4)强调意念操作的重要性。将出现频率最高的动作进行整合,挖掘其共性特点,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为出发点,兼顾局部与全身症状,结合自身练功体会,编篡出一套适合卒中恢复期患者习练的导引法五式:(1)起势;(2)推掌俯按;(3)抱膝伸腿;(4)上举转腰;(5)收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 《诸病源候论》 风病诸候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恢复期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病热候》所载导引法评析及功法编撰
15
作者 郭佳美 王莹 +4 位作者 胡庆川 陈悦 闫健 魏泽仁 魏玉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4期605-608,共4页
文章在整理评析《诸病源候论·病热候》章节治疗热病的功法基础上进行阐释整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因内伤而发热的人群尤其是阴虚体质人群的滋阴清热导引功法。滋阴清热功法总共有5节,除起势与收势以外有3节正功,分别命名为踞坐仰头... 文章在整理评析《诸病源候论·病热候》章节治疗热病的功法基础上进行阐释整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因内伤而发热的人群尤其是阴虚体质人群的滋阴清热导引功法。滋阴清热功法总共有5节,除起势与收势以外有3节正功,分别命名为踞坐仰头式、仰卧鼓腹式与俯卧立足式,并从功法原文摘录评析、功理评析、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文中编创的功法的目的在于改善内伤发热的状态以及阴虚体质及其易得病症的防治,进而提高此类人群的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内伤发热 阴虚体质 导引法 气功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转筋候导引法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子己 姚斐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4期22-25,共4页
转筋候,即局部肌肉拘挛、强直、痛如扭转的症状,好发于小腿部。《诸病源候论》记载转筋的产生主要病因病机多由荣卫气虚,不能濡养筋脉,并感受风邪所致,也与气血阴阳虚弱有关。导引治疗采用导引行气、意念行气、舒展拉伸为主,以达到舒筋... 转筋候,即局部肌肉拘挛、强直、痛如扭转的症状,好发于小腿部。《诸病源候论》记载转筋的产生主要病因病机多由荣卫气虚,不能濡养筋脉,并感受风邪所致,也与气血阴阳虚弱有关。导引治疗采用导引行气、意念行气、舒展拉伸为主,以达到舒筋脉、行气活血之效,共列出3种导引法。本文从原文、释义、三调要领和方义分析4个角度对每一种导引法进行详细说明,旨在发挥传统导引古籍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转筋候 导引法
下载PDF
从《诸病源候论》导引法谈扶阳导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紫薇 张玉苹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3期7-10,共4页
《诸病源候论》一书开创了辨证导引的先河。本文由该书的辨证导引受到启发,对书中导引法条文进行了重新梳理编号,按照病候、功效分别做了统计,书中具有助阳益阳功效的导引法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该书思想为“重阳”。故本文提出了“扶阳... 《诸病源候论》一书开创了辨证导引的先河。本文由该书的辨证导引受到启发,对书中导引法条文进行了重新梳理编号,按照病候、功效分别做了统计,书中具有助阳益阳功效的导引法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该书思想为“重阳”。故本文提出了“扶阳导引”的想法,又结合扶阳派思想、八纲辨证和三因制宜思想为当代临床导引处方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强调吸气,配合振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 《诸病源候论》 扶阳导引 扶阳 导引处方 吸气 振腹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语词札记
18
作者 叶纪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3期50-55,共6页
《诸病源候论》为隋代巢元方等编纂,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病为主、各科病病因和症候的医著。此书不仅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和价值,而巨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本书还富含方俗口语词,值得我们重视。本文试从语言角度对此书作语词考释,... 《诸病源候论》为隋代巢元方等编纂,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病为主、各科病病因和症候的医著。此书不仅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和价值,而巨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本书还富含方俗口语词,值得我们重视。本文试从语言角度对此书作语词考释,这些语词或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等大型语文工具书所失收的词条,或是立项、释义和书证等方面值得商榷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语词 考释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中“拓”的操作要领分析
19
作者 胡波 史明 刘峰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4期22-24,共3页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特征。据此,在尊重文字原本含义,突出导引法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基础上,结合导引习练过程中的体会,分析并阐明"拓"的操作要领,为研究《诸病源候论》导引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操作要领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对血脉认识及运用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青青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0-652,共3页
通过探讨《诸病源候论》对血脉的认识及运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中的血脉较《内经》在整体认识及具体运用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变化。整体认识上,将血脉的重要性提升,如强调与情志及发育的密切关系,血脉包括形神两层含义,以及血脉在胚... 通过探讨《诸病源候论》对血脉的认识及运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中的血脉较《内经》在整体认识及具体运用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变化。整体认识上,将血脉的重要性提升,如强调与情志及发育的密切关系,血脉包括形神两层含义,以及血脉在胚胎形成过程中的首要地位等;细节上,血脉的运用具有具化、变通的趋势,如特指舌下、目精之血络,还指离经之血。为研究汉唐之间中医和针灸理论发展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血脉 经络 黄帝内经 概念 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