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言文献“■”及相关字词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运富 宋丹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7,共7页
通过查考字书、系联文献用例、方言求佐等方法,考释清至民国岭南杂字文献中的“”及相关字词,认为“■”本是个吴方言字,借到粤语里使用,跟方言音变有关。“■”与“[止口口]”“者”“宁”“贮”“箸”“著”都能记录表示“贮藏”“盛... 通过查考字书、系联文献用例、方言求佐等方法,考释清至民国岭南杂字文献中的“”及相关字词,认为“■”本是个吴方言字,借到粤语里使用,跟方言音变有关。“■”与“[止口口]”“者”“宁”“贮”“箸”“著”都能记录表示“贮藏”“盛物于器”义的{贮}词,其中“宁”“者”为初文本字,“贮”为“宁”的本义分化字,“[止口口]”“■”为“者”之变形分化字,“■”又可看作是“[止口口]”的增义符异构字。本义为“筷子”的“箸”及其俗写异体“著_(1)”在表示“贮藏、盛放”义时为“[止口口]”“■”的借用。而表示草木义的“著_(2)”则与{贮}词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字文献 方言 [止口口]
下载PDF
“■”字补释
2
作者 钟红丹 邓飞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52-55,共4页
甲骨文有字作"■""■",学界多认为其为一字,从贝;又"■"字在金文中作"■",或释为"贮",或释为"贾",意见不一。"■"并非从贝,而是从心,应与"■"分释两... 甲骨文有字作"■""■",学界多认为其为一字,从贝;又"■"字在金文中作"■",或释为"贮",或释为"贾",意见不一。"■"并非从贝,而是从心,应与"■"分释两字,可能为"■",而金文中的"■"字,可能在后来分化为"贮"和"贾"字,分别承担它在铭文中的不同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