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汤阴方言古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及演变
1
作者 田冲 支建刚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今天的汤阴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声母与精组洪音声母合流,读为[■]或[■]。结合周边方言的共时考察,可以发现,汤阴方言知庄章组与精组洪音合一,是在知庄章组开合口归为一组并与精组对立的前提下演变而来的。通过梳理《中原音韵》《青郊杂... 今天的汤阴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声母与精组洪音声母合流,读为[■]或[■]。结合周边方言的共时考察,可以发现,汤阴方言知庄章组与精组洪音合一,是在知庄章组开合口归为一组并与精组对立的前提下演变而来的。通过梳理《中原音韵》《青郊杂著》《交泰韵》等韵书知庄章组声母的情况,大致确定知庄章组声母合一发生在明代。汤阴方言知庄章精(洪)组声母合一,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周边合一型方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阴方言 知庄章组声母 今读 演变
下载PDF
壮话与白话、客家话、闽话的共同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韦达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72,共4页
 壮话与汉语方言白话、客家话、闽话在韵母、声调、词素、后缀以及数词、量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句、疑问句的句式等方面有许多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壮语、汉语自古就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壮话 白话 客家话 闽话 特征 汉语方言 韵母 声调 词素 后缀 数词 量词 比较句 疑问句
下载PDF
英壮语言三要素的异同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丽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壮语、英语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两种语言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是使用相同的26个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绝大多数音节都是通过拼音形式产生的。它们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本质上的差异。从语...  壮语、英语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两种语言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是使用相同的26个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绝大多数音节都是通过拼音形式产生的。它们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本质上的差异。从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目的在于更好的研究适合壮族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壮族人口的英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 英语 比较语言学 语音 词汇 语法 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 教学方法 少数民族教育 中等教育
下载PDF
论壮汉语s-与t-的对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蒙元耀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壮语里t-(t‘-)>s-的音变现象是存在的,不论是汉语,或者是壮语,它们的内部或两者之间都存在着s-与t-(t‘-)对应的规律。
关键词 壮语 汉语 音变 对应规律
下载PDF
从汉、壮民族接触看平话的变异类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心释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南方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语言接触视野,把民族接触和族群文化互动视为方言形成的重要条件。汉、壮民族长达两千多年的接触史至平话形成,并继续影响今天的平话,汉、壮民族接触的情形直接制约着平话、壮语的接触类型。
关键词 民族接触 平话 壮语
下载PDF
壮语德靖土语言说动词ja^(4)的语义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陆淼焱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文章讨论了壮语德靖土语言说动词的语义演变。在动词阶段产生一系列演变;存在从言说动词到标句词、从言说动词到话语标记、从言说动词到虚拟情态从句标记等语法化路径;还有少量通过复制形成的标记。
关键词 壮语德靖土语 言说动词 语义演变 语法化 复制
下载PDF
壮语辅音系统演变趋势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平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壮语辅音系统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浊塞音清化;复辅音简化;r声母向l声母转化;塞擦音逐渐产生和完善;送气声母在北部方言逐渐萌发产生,而在南部方言则逐渐走向完善;塞音韵尾-p、-t、-k和鼻辅音韵尾-m逐渐消失。
关键词 现代壮语 辅音系统 演变趋势
下载PDF
知庄章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类型 被引量:7
8
作者 桑宇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情况复杂,如果从音类着眼,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读音类型:(一)知庄章三分型;(二)二分型,包括三种情况:⑴知、照对立型⑵知二庄、知三章对立型⑶开口、合口对立型;(三)擦音游离型;(四)合一型。
关键词 知庄章 南方方言 类型
下载PDF
壮语韵尾-M系列词语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勇斌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7,共5页
运用义素分析方法和统计法对壮语以-M为收声韵尾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并以此来探讨它们的语义特征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 壮语 韵尾-M 词语 语义特征 义素分析
下载PDF
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嵩崧 陆淼焱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通过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认为不足之处有:研究的全面性有待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入研究的成果不多;研究手段和平台偏旧;研究队伍不够完善。文章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设想:对... 通过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认为不足之处有:研究的全面性有待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入研究的成果不多;研究手段和平台偏旧;研究队伍不够完善。文章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设想:对各土语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进行穷尽式的调查和研究;新技术的运用将使壮语区普通话教学得到质的飞跃;语用将是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区 普通话 教学 测试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壮语保护的困境及对策——以百色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武军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8-42,共5页
壮语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影响下,壮语面临使用人数减少、不会讲壮语的壮族人越来越多、使用空间被挤压等困境,影响到壮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加强壮语的保护,需要采取加快发展壮族地区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立法保护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壮语 保护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辽宁方言知、庄、章组的语音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ts、t■的类型是官话方言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从《中国语言地图集》到钱曾怡《汉语官话方言研究》,学界对东北官话独立与否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应该直面现代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分立的事实,科学而合理地解释二者之关系。通过系统描... ts、t■的类型是官话方言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从《中国语言地图集》到钱曾怡《汉语官话方言研究》,学界对东北官话独立与否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应该直面现代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分立的事实,科学而合理地解释二者之关系。通过系统描写辽宁境内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中知、庄、章组的方音特点,选取周边其他官话方言和有关韵书进行历史比较,尝试分析与阐释辽宁方言中历史地分布着知、庄、章组的ts、t■型(朝阳型),t■(t■)型(锦州型),ts/t∫型(本溪型),ts型(辽阳型),■、tθ、t∫、t■、ts型(大连型)等复杂类型,进一步凸显辽宁方言乃至东北官话的某些区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组 类型特征 辽宁方言 东北官话 历史比较
下载PDF
客家话的“(女哀)姐"及与其相关的同源词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清书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2-76,共5页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亲;称呼祖母;称呼外祖母;对祖母辈的妇女的尊称;族人对外婆...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亲;称呼祖母;称呼外祖母;对祖母辈的妇女的尊称;族人对外婆的尊称。“娭毑”主要在湘方言中使用;“(女哀)姐”主要在客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哀)姐”和“依呀”而言,至少可以说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娭毑” “[女哀]姐” 客家话 湘方言 苗瑶畲语 壮侗语 同源词
下载PDF
从靖西话借汉看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难点及对策分析之一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嵩松 《百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3-47,共5页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 ,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通过考察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汉语新借词读音 ,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靖西话汉语新借词 桂西南南壮方言区 普通话 声韵失误
下载PDF
从靖西话拼音方案看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难点及对策分析之二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嵩松 《百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 ,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将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作对比 ,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靖西话拼音方案 桂西南南壮方言区 普通话 声韵失误
下载PDF
湘语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与历史演变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建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55,共11页
湘语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比较复杂。总的格局是:知二与庄组合流,知三与章组合流。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知二与庄组的舌面音应为后起形式,舌尖音为早期形式,而更早期的形式应为卷舌音。知三与章组的舌面音应为早期形式,其他各类音是后来的... 湘语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比较复杂。总的格局是:知二与庄组合流,知三与章组合流。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知二与庄组的舌面音应为后起形式,舌尖音为早期形式,而更早期的形式应为卷舌音。知三与章组的舌面音应为早期形式,其他各类音是后来的演变。塞音的读法并非古音的保留,而是晚期塞擦音的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语 知庄章声母 历史演变 腭化 塞化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刑事习惯法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洪欣 陈新建 《桂海论丛》 2005年第6期93-95,共3页
在壮族历史法律文化的长河中,壮族刑事习惯法是壮族习惯法的重要内容,曾经是国家刑事制定法的重要补充。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壮族聚居区,壮族刑事习惯法长期以来是调控、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的习惯法,其财产刑的广泛适用,寻求与国家刑事制... 在壮族历史法律文化的长河中,壮族刑事习惯法是壮族习惯法的重要内容,曾经是国家刑事制定法的重要补充。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壮族聚居区,壮族刑事习惯法长期以来是调控、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的习惯法,其财产刑的广泛适用,寻求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结合,在今天仍然对处理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关系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刑事习惯法 国家刑事制定法 辩证关系
下载PDF
壮语与英语发音的对比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清 黄琴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2期73-74,共2页
因壮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异,壮语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有元音长短不分、辅音混淆等问题。对壮语与英语发音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发音规则、语音指导等方面为壮语学生探析掌握标准英语发音的策略。
关键词 壮语发音 英语发音 迁移 对策
下载PDF
蒙山壮语的指示代词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魏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9-74,共6页
通过描写蒙山壮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分布,探讨其功能分类及用法,并试图揭示其特有的语言现象。近指有nei24、kei24、lei24、□ei24,远指有□n53和k□n53,读音不同对应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可指人或物、处所、时间、性状程度、动作方式。
关键词 蒙山壮语 指示代词 功能分类 语言现象
下载PDF
连州“四会声”中古精庄知章组今读的类型和层次 被引量:6
20
作者 庄初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03,161,共5页
连州市本土的粤方言自称为"四会声",与粤西、桂东勾漏片基本连成一体。本文以西岸镇石马村石正自然村(原属清水镇)的口音为例,论证"四会声"中最显著的语音特点是古精庄知章组声母今读属于三分的类型。特别是古知组... 连州市本土的粤方言自称为"四会声",与粤西、桂东勾漏片基本连成一体。本文以西岸镇石马村石正自然村(原属清水镇)的口音为例,论证"四会声"中最显著的语音特点是古精庄知章组声母今读属于三分的类型。特别是古知组三等字的白读层读如端组,这在粤方言中非常罕见,但在其他的一些方言中具有平行的表现,反映了这类方言声母系统的一个古老的历史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州 “四会声” 粤方言 古精庄知章 历史层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