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楼梦子弟书:经典的诗化重构
被引量:
10
1
作者
崔蕴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红楼梦》艺术生命的延续。这种亲密关系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的独特美学风范与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将人物饱满的情思通过吟...
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红楼梦》艺术生命的延续。这种亲密关系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的独特美学风范与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将人物饱满的情思通过吟唱"透明"地展现于听众面前,形象在重释中被赋予了新意及动感;第二,它对中国叙事诗文体进行了创造性改革。红楼梦子弟书充分调动各种修辞方式来营造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审美效果,句式上打破了传统的齐整格式,是民间叙事诗与文人叙事诗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辞章
叙述与抒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旗人婚俗在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体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晓婷
冷纪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
清代中后期的北京旗人家庭里,婚俗受汉人礼法制度影响很深,基本环节也同汉俗一致。但在具体环节上,旗人婚俗有很多细节保留了浓厚的满族特色,有一些规矩则体现出旗人独特的礼法制度,比如重视姻亲,未婚姑娘家庭地位高;还有一些细节,诸如...
清代中后期的北京旗人家庭里,婚俗受汉人礼法制度影响很深,基本环节也同汉俗一致。但在具体环节上,旗人婚俗有很多细节保留了浓厚的满族特色,有一些规矩则体现出旗人独特的礼法制度,比如重视姻亲,未婚姑娘家庭地位高;还有一些细节,诸如半夜迎娶,新娘婚礼上先入洞房再拜翁姑等,则是对古老抢亲陋习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旗人
子弟书
《鸳鸯扣》
婚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弟书中侍卫形象解析——兼论清代中晚期侍卫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美雨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子弟书中描写的清代侍卫,是清代中后期侍卫的一个缩影,是对他们的高度概括与艺术浓缩。从子弟书的描述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的侍卫生活在日渐奢靡浮华和腐败不堪的政治群体中,不但"国语骑射"能力差,而且骄奢淫逸。由这样的侍...
子弟书中描写的清代侍卫,是清代中后期侍卫的一个缩影,是对他们的高度概括与艺术浓缩。从子弟书的描述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的侍卫生活在日渐奢靡浮华和腐败不堪的政治群体中,不但"国语骑射"能力差,而且骄奢淫逸。由这样的侍卫来维护清朝统治者的安全实则痴人说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清代中晚期
清代侍卫
宫廷侍卫
侍卫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弟书与《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形象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聂秋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2-113,115,共3页
由清代八旗子弟所创制的子弟书这一说唱文学,今虽佚失其曲调和很多文字篇章,但经由各方收藏家保留下来的文本资料,我们仍可探寻彼时的文学和社会风貌。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主题学中的母题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考察子弟书改编...
由清代八旗子弟所创制的子弟书这一说唱文学,今虽佚失其曲调和很多文字篇章,但经由各方收藏家保留下来的文本资料,我们仍可探寻彼时的文学和社会风貌。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主题学中的母题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考察子弟书改编自《三国演义》的篇目中女英雄母题的变与不变,据此来探求隐藏于文本之后的满汉文学交融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三国演义
满汉文学
女英雄母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研究
5
作者
王美雨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饮食文化是文学创造的一个重要母题和元素。作为清代中后期流行、讲究语言本色当行的说唱文学,子弟书也脱离不了"民以食为天"的影响,从食物的色彩、营养均衡等方面对饮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体现了清代中后期的饮食状况,反映了...
饮食文化是文学创造的一个重要母题和元素。作为清代中后期流行、讲究语言本色当行的说唱文学,子弟书也脱离不了"民以食为天"的影响,从食物的色彩、营养均衡等方面对饮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体现了清代中后期的饮食状况,反映了清代饮食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色彩
子弟书
清代饮食文化
营养均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亡后“西施从范蠡作五湖之游”考辨——兼评《辞源》、《辞海》等关于西施之注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昭著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17-19,共3页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历史上本无此人,而《辞源》、《辞海》以及《汉语大词典》均认定有此人。不过西施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为吴亡后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一说西施助越灭吴后,被越人沉于水...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历史上本无此人,而《辞源》、《辞海》以及《汉语大词典》均认定有此人。不过西施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为吴亡后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一说西施助越灭吴后,被越人沉于水而惨死。经查阅各辞典上所举证据,前一说法实为无稽之谈。至于越沉西施于水之事,却在《墨子·亲士第一》中得到证实,更在《东周列国志》中得到合情合理的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墨子·亲士第一》
《杜秋娘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生殿》子弟书”的母题接受与旗人社会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菁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8-53,共6页
"《长生殿》子弟书"取材于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与《长生殿》传奇以表现"真情"为主旨不同,"《长生殿》子弟书"表现了人生的失意,反映了社会地位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旗人群体在八旗制度逐渐衰亡的历史...
"《长生殿》子弟书"取材于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与《长生殿》传奇以表现"真情"为主旨不同,"《长生殿》子弟书"表现了人生的失意,反映了社会地位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旗人群体在八旗制度逐渐衰亡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生悲凉的体认,这在"《长生殿》子弟书"的取材与其中所体现的繁华易逝的悲剧意识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子弟书
母题接受
旗人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楼梦》子弟书中的晴雯形象探析
8
作者
董炜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21,共5页
小说《红楼梦》问世后,成为子弟书最频繁借鉴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很多经典故事情节都被改编为子弟书。其中,晴雯是《红楼梦》众丫鬟中被改编为子弟书主人公的最多的人物形象。晴雯题材在子弟书中受欢迎的原因与子弟书的艺...
小说《红楼梦》问世后,成为子弟书最频繁借鉴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很多经典故事情节都被改编为子弟书。其中,晴雯是《红楼梦》众丫鬟中被改编为子弟书主人公的最多的人物形象。晴雯题材在子弟书中受欢迎的原因与子弟书的艺术形式、八旗子弟作家群体的意趣和市民受众的审美密不可分。由于八旗子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使得晴雯在子弟书中出现与小说原著不符的形象改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子弟书
晴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露泪缘》的文学艺术特色
9
作者
曹琳婉
《职大学报》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露泪缘》是红楼梦子弟书的代表作,以《红楼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意识的改编再创作,让其在满清八旗子弟乃至平民百姓之间广为流传,传为一时佳话。《露泪缘》的文本既有对原著精神的继承和艺术技巧的学习,也有对原著的大胆创新...
《露泪缘》是红楼梦子弟书的代表作,以《红楼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意识的改编再创作,让其在满清八旗子弟乃至平民百姓之间广为流传,传为一时佳话。《露泪缘》的文本既有对原著精神的继承和艺术技巧的学习,也有对原著的大胆创新,代表着那个时代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红楼梦
露泪缘
宝黛爱情故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子弟书:经典的诗化重构
被引量:
10
1
作者
崔蕴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文摘
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红楼梦》艺术生命的延续。这种亲密关系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的独特美学风范与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将人物饱满的情思通过吟唱"透明"地展现于听众面前,形象在重释中被赋予了新意及动感;第二,它对中国叙事诗文体进行了创造性改革。红楼梦子弟书充分调动各种修辞方式来营造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审美效果,句式上打破了传统的齐整格式,是民间叙事诗与文人叙事诗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子弟书
辞章
叙述与抒情
Keywords
zi di shu
rhetoric
narrative and lyric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旗人婚俗在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体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晓婷
冷纪平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
文摘
清代中后期的北京旗人家庭里,婚俗受汉人礼法制度影响很深,基本环节也同汉俗一致。但在具体环节上,旗人婚俗有很多细节保留了浓厚的满族特色,有一些规矩则体现出旗人独特的礼法制度,比如重视姻亲,未婚姑娘家庭地位高;还有一些细节,诸如半夜迎娶,新娘婚礼上先入洞房再拜翁姑等,则是对古老抢亲陋习的回忆。
关键词
北京旗人
子弟书
《鸳鸯扣》
婚俗
Keywords
Beijing Manchu
zi di shu
Yuanyang Kou
wed
di
ng custom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弟书中侍卫形象解析——兼论清代中晚期侍卫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美雨
机构
临沂大学文学院
出处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基金
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子弟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文摘
子弟书中描写的清代侍卫,是清代中后期侍卫的一个缩影,是对他们的高度概括与艺术浓缩。从子弟书的描述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的侍卫生活在日渐奢靡浮华和腐败不堪的政治群体中,不但"国语骑射"能力差,而且骄奢淫逸。由这样的侍卫来维护清朝统治者的安全实则痴人说梦。
关键词
子弟书
清代中晚期
清代侍卫
宫廷侍卫
侍卫生活
Keywords
zi di shu
the mid-late of Qing dynasty
the bodyguard in Q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bodyguard
the lives of the bodyguards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弟书与《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形象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聂秋雨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2-113,115,共3页
文摘
由清代八旗子弟所创制的子弟书这一说唱文学,今虽佚失其曲调和很多文字篇章,但经由各方收藏家保留下来的文本资料,我们仍可探寻彼时的文学和社会风貌。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主题学中的母题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考察子弟书改编自《三国演义》的篇目中女英雄母题的变与不变,据此来探求隐藏于文本之后的满汉文学交融史。
关键词
子弟书
三国演义
满汉文学
女英雄母题
Keywords
zi di shu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Manchu literature
the heroine motif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研究
5
作者
王美雨
机构
临沂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文摘
饮食文化是文学创造的一个重要母题和元素。作为清代中后期流行、讲究语言本色当行的说唱文学,子弟书也脱离不了"民以食为天"的影响,从食物的色彩、营养均衡等方面对饮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体现了清代中后期的饮食状况,反映了清代饮食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
饮食色彩
子弟书
清代饮食文化
营养均衡
Keywords
color of
di
ets
zi
-
di
-
shu
Chanting
di
etary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balanced nutrition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亡后“西施从范蠡作五湖之游”考辨——兼评《辞源》、《辞海》等关于西施之注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昭著
机构
韶关学院文学院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17-19,共3页
文摘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历史上本无此人,而《辞源》、《辞海》以及《汉语大词典》均认定有此人。不过西施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为吴亡后西施归范蠡,从游五湖而去;一说西施助越灭吴后,被越人沉于水而惨死。经查阅各辞典上所举证据,前一说法实为无稽之谈。至于越沉西施于水之事,却在《墨子·亲士第一》中得到证实,更在《东周列国志》中得到合情合理的演绎。
关键词
西施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墨子·亲士第一》
《杜秋娘诗》
Keywords
Xishi
Wu Yue Chun Qiu.
Yue Jue
shu
Mo
zi
· Qin Shi
di
Yi
Du Qiu Niang Poetry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生殿》子弟书”的母题接受与旗人社会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菁
机构
扬州大学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8-5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ZW035)
文摘
"《长生殿》子弟书"取材于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与《长生殿》传奇以表现"真情"为主旨不同,"《长生殿》子弟书"表现了人生的失意,反映了社会地位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旗人群体在八旗制度逐渐衰亡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生悲凉的体认,这在"《长生殿》子弟书"的取材与其中所体现的繁华易逝的悲剧意识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
《长生殿》子弟书
母题接受
旗人社会
Keywords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zi di shu
the motif acceptance
the Manchu society of Beijing in Qing Dynasty
分类号
I207.8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子弟书中的晴雯形象探析
8
作者
董炜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摘
小说《红楼梦》问世后,成为子弟书最频繁借鉴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很多经典故事情节都被改编为子弟书。其中,晴雯是《红楼梦》众丫鬟中被改编为子弟书主人公的最多的人物形象。晴雯题材在子弟书中受欢迎的原因与子弟书的艺术形式、八旗子弟作家群体的意趣和市民受众的审美密不可分。由于八旗子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使得晴雯在子弟书中出现与小说原著不符的形象改编。
关键词
《红楼梦》
子弟书
晴雯
Key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zi di shu
Qingwe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露泪缘》的文学艺术特色
9
作者
曹琳婉
机构
辽宁大学
出处
《职大学报》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文摘
《露泪缘》是红楼梦子弟书的代表作,以《红楼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意识的改编再创作,让其在满清八旗子弟乃至平民百姓之间广为流传,传为一时佳话。《露泪缘》的文本既有对原著精神的继承和艺术技巧的学习,也有对原著的大胆创新,代表着那个时代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子弟书
红楼梦
露泪缘
宝黛爱情故事
Keywords
zi di shu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Lu Lei Yuan
love story of Jia Baoyu and Lin Daiyu
分类号
I207.3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楼梦子弟书:经典的诗化重构
崔蕴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旗人婚俗在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体现
郭晓婷
冷纪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子弟书中侍卫形象解析——兼论清代中晚期侍卫
王美雨
《昆明学院学报》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子弟书与《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形象探析
聂秋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研究
王美雨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吴亡后“西施从范蠡作五湖之游”考辨——兼评《辞源》、《辞海》等关于西施之注
胡昭著
《韶关学院学报》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生殿》子弟书”的母题接受与旗人社会
张菁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红楼梦》子弟书中的晴雯形象探析
董炜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谈《露泪缘》的文学艺术特色
曹琳婉
《职大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