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诚明不二:中庸、般若与心斋
1
作者 杨红军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5,共7页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蕴含有古代文化精英对人与世界进行思考的卓越文明成果。他们分别通过中庸、般若与心斋三个关键词,来表述各自在认识世界方面的独特视角和重大发现。然而从方法论角度看,他们虽然话语表达体...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蕴含有古代文化精英对人与世界进行思考的卓越文明成果。他们分别通过中庸、般若与心斋三个关键词,来表述各自在认识世界方面的独特视角和重大发现。然而从方法论角度看,他们虽然话语表达体系迥然不同,但却拥有共同的路径与宗旨:即通过“诚”与“明”的中道不二智慧,提醒人们一方面息妄归真诚实不欺,另一方面通过求知之明认清世界与人生真相,人类只有以“诚明不二”为基础发奋有为,才能共同开创文明理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般若 心斋 不二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国生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年第7期28-34,共7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是一个首创概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一种新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是教师对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应答。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以坚持诚恳的情绪、诚实的心态、诚正的意识、诚质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是一个首创概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一种新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是教师对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应答。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以坚持诚恳的情绪、诚实的心态、诚正的意识、诚质的行动为教学原则;以文化导入、呈现目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学生质疑、教师点拨,课堂小结、旨归素养为建构路径;以“生本教育”为核心;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研究重点;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能够更好地彰显任课教师的教育情怀与历史使命,更好地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儒家“诚明”之学的源与流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27-33,共7页
"诚明"是古代修养之学中的重要精神,它源于古圣先贤治国、治学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中庸》中。唐以后,"诚明"的精神开始被学者重视,至宋代被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等人推崇备至,"诚明"... "诚明"是古代修养之学中的重要精神,它源于古圣先贤治国、治学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中庸》中。唐以后,"诚明"的精神开始被学者重视,至宋代被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等人推崇备至,"诚明"之学在宋代维系相沿而成一道统,但对其义理的解释亦有"等而下之"的趋势,最终发展为"以敬代诚"。明代心学家湛若水、王守仁等从"心即理"的角度重新对"诚明"进行阐释,遂成另一番气象。经历清代的遗忘,及至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又有新儒家以"诚明"为书院院训,足见"诚明"之学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正因"诚即道,诚以明道,道不可穷","诚明"精神在不同时代都能发挥其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主敬存 修身
下载PDF
“自诚明”何以可能——张载思想中的“自诚明”与“自明诚”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米文科 《唐都学刊》 2014年第2期36-40,共5页
"自诚明"与"自明诚"是张载工夫论中"成性"的两种方式,而以往研究多认为"自诚明"不可能或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即使是肯定"自诚明"的也多是从穷理与尽性、知与行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 "自诚明"与"自明诚"是张载工夫论中"成性"的两种方式,而以往研究多认为"自诚明"不可能或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即使是肯定"自诚明"的也多是从穷理与尽性、知与行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但这并没有完全涵盖张载"自诚明"的内容。实际上对张载来说,伯夷、柳下惠即是"自诚明"的代表,他们通过致力于自身所禀赋的清和之气亦即"致曲"而成为圣人。但由于张载比较重视气质与习染对成德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以"致曲"方式而成圣的局限性的理解,所以他更强调"自明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自诚 工夫论
下载PDF
王夫之的“诚明合一”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泽应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王夫之的"诚明合一"论既继承了宋明诸儒思想的有益成果,又对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解救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诚信危机,需要我们挖掘王夫之"诚明合一"论的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王夫之"诚明合一"论... 王夫之的"诚明合一"论既继承了宋明诸儒思想的有益成果,又对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解救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诚信危机,需要我们挖掘王夫之"诚明合一"论的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王夫之"诚明合一"论对我们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合一 现代意义
下载PDF
钱穆、唐君毅对新亚校训“诚明”的释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仁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16-19,共4页
钱穆和唐君毅同为现代新儒学重镇新亚书院的创始人,都写有专文阐释新亚书院的校训"诚明"。但是,唐君毅被称为"现代新儒家"世所公认,而钱穆是否"现代新儒家"却大有争议,甚至他自己、他的学生也不承认自己... 钱穆和唐君毅同为现代新儒学重镇新亚书院的创始人,都写有专文阐释新亚书院的校训"诚明"。但是,唐君毅被称为"现代新儒家"世所公认,而钱穆是否"现代新儒家"却大有争议,甚至他自己、他的学生也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两人对"诚明"的阐释,从一个很细的方面说明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唐君毅
下载PDF
船山对朱子、阳明“尽心知性”解之批判与重构
7
作者 陈力祥 吴可 《船山学刊》 2023年第4期47-57,共11页
朱子与阳明对孟子“尽心知性”诠解之不同,从本质上来说是二者在“诚意”问题上偏外与重内的二元对立。船山从文法和逻辑的角度驳斥了朱子“知性”为先“尽心”为后的工夫次序,将其辨正为“非尽心无以知性”,认为“尽心”是“知性”的前... 朱子与阳明对孟子“尽心知性”诠解之不同,从本质上来说是二者在“诚意”问题上偏外与重内的二元对立。船山从文法和逻辑的角度驳斥了朱子“知性”为先“尽心”为后的工夫次序,将其辨正为“非尽心无以知性”,认为“尽心”是“知性”的前提;同时从为学次序和穷理方式上解构了阳明“尽心即是尽性”的内求方式,将其驳正为自明而诚、内外兼修的穷理工夫,从而使“尽心知性”的实现主体由圣人转变为君子。而船山之所以将“尽心知性”重构为“自明善而诚身”的工夫,其旨在于强调“诚身”之实践,以求重返实学、复归圣学,彰显了强烈的原道精神与时代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尽心知性 朱熹 王阳
下载PDF
诚明合而道始见——论苏轼的中庸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勇 《唐都学刊》 201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在复兴儒学、改造世道人心的宋学思潮中,儒学的“中庸”思想深刻影响了苏轼的文化创造。苏轼通过《中庸》篇的诠释,发挥了“明体达用”的中庸思想;他扣住“诚明”“终始”两端的“中庸”辩证原则,批判了性命形上学在儒学诠释中的偏颇。... 在复兴儒学、改造世道人心的宋学思潮中,儒学的“中庸”思想深刻影响了苏轼的文化创造。苏轼通过《中庸》篇的诠释,发挥了“明体达用”的中庸思想;他扣住“诚明”“终始”两端的“中庸”辩证原则,批判了性命形上学在儒学诠释中的偏颇。在儒学史的研究中,苏轼运用“中庸”思想,发挥出性情不离、情礼相融说的儒学观点,呼应了宋学的历史任务,并取得了比较圆融的理论与人格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中庸思想 道始见 体达用 性情不离 情礼相融
下载PDF
《大学》:文本、思想史与当代视域——以“诚”、“明”为核心
9
作者 徐文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9-53,共5页
历代对《大学》之"诚""明"的解释,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而这些解释构成的阐释链虽有历时的变形,但将之与《中庸》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以发现其相对的一致性。《大学》文本的文献学问题,实际上可以归之于思想史的问... 历代对《大学》之"诚""明"的解释,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而这些解释构成的阐释链虽有历时的变形,但将之与《中庸》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以发现其相对的一致性。《大学》文本的文献学问题,实际上可以归之于思想史的问题。而思想史的问题,往往与儒学的时代背景与命运紧密相关。《大学》的"诚""明"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心性儒学的特点。无论内圣是否能开出新外王,儒学的现代命运都值得当代人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心性儒学 当代意义
下载PDF
宋明理学中的“诚明”问题
10
作者 赖雅真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7,共7页
诚明问题是宋明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庸》中通过"诚""明"来讨论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这为宋明理学家们继承与发展。理学家追求将天道之诚内化在自我的道德修养中,以达致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境界。但宋明理学... 诚明问题是宋明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庸》中通过"诚""明"来讨论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这为宋明理学家们继承与发展。理学家追求将天道之诚内化在自我的道德修养中,以达致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境界。但宋明理学诸家对于诚、明的基本看法各有不同,并且引出了本体与工夫论的观念分歧;这一分歧在"鹅湖之辩"达到顶峰,并表现为"自诚而明"与"自明而诚"的不同进学道路。事实上,虽然"诚而明"与"明而诚"分别指涉了本体之发挥与修养之所致,但两种路径本身的向上发挥都是对诚的追求,同为进学之路的目的就在于天道与人道的相融、本体与功夫的合一,宋明理学家们在诚明合一中实现了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合一
下载PDF
诚至金开,明心见性——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教学理念之思考
11
作者 戎士锋 《文理导航》 2019年第4期75-75,共1页
部编《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相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区别和提升。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借鉴相关理论,意图用“诚”“明”之意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理念进... 部编《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相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区别和提升。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借鉴相关理论,意图用“诚”“明”之意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一番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创设“走心”情境 丰盈“诚明”课堂
12
作者 张欢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41-43,共3页
"诚明"课堂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理念体现不明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匹配、教学目标生成不高效等问题而提出的首创概念,也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诚明"课堂旨在引导师生双方以诚正的心态走入课堂,以明理... "诚明"课堂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理念体现不明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匹配、教学目标生成不高效等问题而提出的首创概念,也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诚明"课堂旨在引导师生双方以诚正的心态走入课堂,以明理的状态走出课堂。实现"诚明"课堂教学目标,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目标 走出课堂 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行为 教学理念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情境
下载PDF
“诚明”之境与“澄明”之境——儒家与存在主义者两种人生境界之比较
13
作者 龚建平 宁新昌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3-67,共5页
“诚明”之境是儒者“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是儒者的安身立命之地。“存在”的“澄明”为“此在”的人生追求,亦为“此在”的“无何有之乡”。两种不同人生境界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键词 儒家 存在主义 人生境界 天人合一
全文增补中
《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
14
作者 薛晓刚 《人民公交》 2017年第5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下载PDF
“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天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6,共7页
在中国美学看来,"诚"是本然之心,是自然之真我与朴素纯净本源之心的呈现。"诚"是本心本性的存有,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性、生命之真,因此,人必须适情适性、任心随意,保持与人本身同一这样一种"诚"的态... 在中国美学看来,"诚"是本然之心,是自然之真我与朴素纯净本源之心的呈现。"诚"是本心本性的存有,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性、生命之真,因此,人必须适情适性、任心随意,保持与人本身同一这样一种"诚"的态势,像自身一样的"自在",否则,就会失去本心自在,所以说,"不诚无物"。可以说,在中国美学中,"诚"即人生的自由与生命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自成 之审美域
下载PDF
“诚”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8,共7页
古人对于"诚"的理解,大体上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维度展开。前者是关乎德行事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功夫论、修养论,后者是关乎存在方式、审美需要方面的本体论、境界论。"诚"不仅是源自日常经验总结的道德范畴,更是... 古人对于"诚"的理解,大体上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维度展开。前者是关乎德行事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功夫论、修养论,后者是关乎存在方式、审美需要方面的本体论、境界论。"诚"不仅是源自日常经验总结的道德范畴,更是带有神秘色彩的本体范畴,其审美意蕴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立其 “以为文”
下载PDF
儒家人生美学“诚”范畴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天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
儒家人生美学推崇"诚",认为"诚"生"天"生"地",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道",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与构成的原初。人只有顺应自然,还原到自然的"诚"的心性,才能感... 儒家人生美学推崇"诚",认为"诚"生"天"生"地",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道",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与构成的原初。人只有顺应自然,还原到自然的"诚"的心性,才能感化他人,化育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自成 反身而 超脱自在
下载PDF
真诚赞美与始终尊重——唤醒“潜能生”的教育策略
18
作者 何新秀 《湖南教育(上旬)(A)》 2017年第12期43-44,共2页
《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说: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这说出了教育的真谛,也启... 《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说: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这说出了教育的真谛,也启示着我们如何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尤其是“潜能生”。发自内心的赞美与始终尊重,我认为是唤醒“潜能生”最好的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能生 教育策略 教育方法 教育对象 中说 赏识教育 思维能力 需要教育
下载PDF
“诚生信”浅议
19
作者 顾凤萍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95-96,共2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世界观的主题、生活的大题、人生答卷的难题,考验自我的硬题。诚生信,在于诚信是一种美德。诚生信,在于诚信是一种力量。诚为信,在于诚信是一种责任。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责任以诚信为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世界观的主题、生活的大题、人生答卷的难题,考验自我的硬题。诚生信,在于诚信是一种美德。诚生信,在于诚信是一种力量。诚为信,在于诚信是一种责任。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责任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将做人的原则内化为做事的准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负人民的殷殷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生 廉生威 生信
下载PDF
袁家国:用诚信坚韧做大做强企业
20
作者 彭应艺 周小荣 《公民导刊》 2015年第5期64-65,共2页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这是《中庸》的至理名言。意思是说做事做人都要抱着一颗赤诚的心,诚信待人,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够得到发展。"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这是重庆国腾实业集团董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这是《中庸》的至理名言。意思是说做事做人都要抱着一颗赤诚的心,诚信待人,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够得到发展。"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这是重庆国腾实业集团董事长袁家国的口头禅。据记者了解,袁家国创办的重庆国腾实业集团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发展壮大,就在于他做人做事都坚守中庸,至诚待人,在商界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好评,他的公司起步晚虽晚,但发展快,在重庆二大城市万州区多次受到了领导的表彰和奖励。据记者了解,袁家国从2005年10月开始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家 大城市 配套生产 机械制造 三峡库区经济 工会负责人 职业经理人 组织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