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dovician Intrusive-related Gold-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West-Central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1
作者 David COOK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07-826,共20页
Three major types of Ordovician intrusive-related gold-copper deposits are recognized in central-west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orphyry, skarn and high sulphidation epithermal deposits. These deposits are mainly di... Three major types of Ordovician intrusive-related gold-copper deposits are recognized in central-west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orphyry, skarn and high sulphidation epithermal deposits. These deposi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within two Ordovician volcano-intrusive belts of the Lachlan Fold Belt: the Orange-Wellington Belt and the Parkes-Narromine Belt. Available isotopic age data suggest that mineralization of the three types of deposits is essentially coeval with the Ordovician intrusive rocks (480-430 Ma).Porphyry gold-copper deposit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is associated with monzonite showing shoshonitic features, represented by Cadia and Goonumbla. The second group is associated with diorite and dacite, including the Copper Hill and Cargo gold-copper deposits. Gold skarn is associated with Late Ordovician (430-439 Ma) monzonitic intrusive complexes in the Junction Reefs area (Sheahan-Grants, Frenchmans, and Cor-nishmens), Endeavour 6, 7 and 44, Big and Little Cadia. The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with high sulphidation including Gidginbung (Temora) and Peak Hill mainly occur within Ordovician andesite and volcaniclastic rock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argillic alteration. Available isotopic age data indicate that both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porphyry, skarn and epithermal gold-copper deposits are broadly coeval with the Late Ordovician shoshonitic magmatism, which is thought to result from the melting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caused by Palaeozoic subduction events.The Ordovician intrusive-related gold-copper deposits are restricted to two longitudinal parallel volcano-intrusive belts, rarely extending outside them. Diagonal intra-belt trends of mineralization are common, particularly at the intersections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oblique) fault/fracture zones based on the authors' review of available geological data. The locations of these gold-copper deposits are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transverse (oblique) fault/fracture zones that are oriented northwest, eastwest and northeast. The conjunctions of these fault/fractures zones are thought to be zones of structural weakness, and appear to be the favourable locus for the Ordovician intrusive-related gold-copper deposits. Differences in structural patterns, intrusive, wall rock types, and depths of ore formation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usive-related gold-copper deposit porphyry gold-copper deposit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diagonal intra-belt trend
下载PDF
Genesis and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 of Dongnan Cu–Mo deposit associated granitoids: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d isotope constraint from Zijinshan ore field in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Qifeng Xie Mingguo Zhai +3 位作者 Yuanfeng Cai Yunpeng Dong Hong Zhang Aifang Xiao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2-345,共14页
The Dongnan Cu–Mo deposit,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Zijinshan ore field(the largest porphyry–epithermal system in Southeast China),represents the complex magmatic and metallogenesis events in the region.The pe... The Dongnan Cu–Mo deposit,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Zijinshan ore field(the largest porphyry–epithermal system in Southeast China),represents the complex magmatic and metallogenesis events in the region.The petro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of granitoids from the deposit are not determined,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e-bearing(granodiorite porphyry)and barren samples(granodiorite and diorite).In the paper,the whole rock geochemical features shared a similar affinity to the middle-lower content and revealed that they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athaysian basement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mantle materials,even represented that they generated in the plate subduction;LA-ICP-MS zircon U–Pb ages show that these granodiorites,granodioritic porphyry and diorite,were generated during 114–103 Ma.The ore-bearing samples mostly presented ε_(Hf)(t)of negative values(peak value is-4 to-3)with old two-stage Hf model ages(t_(DM)^(2))(peak value is 1.10–1.15 Ga),while the barren sample showed slightly negative ε_(Hf)(t)(peak value is-1 to 0)values with young t_(DM)^(2)(peak value is 1.00–1.05 Ga).The value of zircon Ce^(4+)/Ce^(3+)ratio mostly higher than 450 was first verified for the ore-bearing samples in the Dongnan Cu–Mo deposit,and the values of ore-bearing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barren,which suggests that the ore-bearing formed in more oxidized parental magma with higher oxygen fugacity.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element and isotope,we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multiphases magmatic activities,low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low pressure of pluton,and high oxygen fugacity of zircon,were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metallogenesis of Dongnan Cu–Mo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tism METALLOGENESIS Dongnan Cu–Mo deposit zijinshan ore field
下载PDF
Alunite spectral features and mineral chemistry of the ZijinshanDafanshan lithocap in SE China: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3
作者 Yandong Sun Guiqing Xie Jing Chen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85-602,共18页
Lithocaps are composed of silicic and advanced argillic altered rocks,and represent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porphyry-epithermal Cu-Au exploration.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integrating alunite spectral and compositi... Lithocaps are composed of silicic and advanced argillic altered rocks,and represent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porphyry-epithermal Cu-Au exploration.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integrating alunite spectral and composition with lithocap whole-rock geochemistry can effectively aid exploration for concealed Cu-Au mineralization.The Zijinshan Cu-Au and Dafanshan alunite deposits are located in the Coastal Volcanic Belt in SE China,where alunite is an indicator of hypogene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Detailed mineralogical studies of alunite from these two deposits were performed with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spectroscopy(SWIR),whole-rock geochemistry and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For Zijinshan,wavelength variation of the SWIR alunite absorption peak at 1480 nm is proportional to the whole-rock Na/(Na+K)molar ratio of alunitebearing samples.Different percentage of alunite and mineral assemblages in the lithocap samples would both affect the wavelength of the SWIR alunite absorption peak at1480 nm.We suggest that the alunite Ba-Bi contents and the whole-rock Nb/La value(of alunite-bearing rocks)are reliable vectoring tools for detecting magmatic-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center in the district.Comparing the alunite SWIR spectral and mineral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whole-rock geochemistry of alunite-bearing rocks between the Zijinshan and Dafanshan deposits,Au–Ag mineralization may be concealed at depth in northwestern Dafan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cap SWIR Geochemical indicators zijinshan Cu-Au epithermal deposit Dafanshan alunite deposit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采矿境界面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4
作者 朱秋华 谢桂芳 +6 位作者 蓝晓聪 蓝选庆 许辉标 杨鸿翔 赖隆辉 卫晓锋 曹文佳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期141-149,共9页
露天采矿对区域生态环境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是保障生产型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必然途径。本研究以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采矿境界面为对象,应用松散堆渣边坡土壤改良、岩质边坡原位固化阻隔、立体... 露天采矿对区域生态环境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是保障生产型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必然途径。本研究以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采矿境界面为对象,应用松散堆渣边坡土壤改良、岩质边坡原位固化阻隔、立体近自然植被群落恢复3种生态修复技术,使得修复区浅表土壤pH值自2.78~5.05上升至8.21~8.6,由酸性转为弱碱性,有效抑制了土壤酸化,同时磷(P)、钾(K)、钙(Ca)、镁(Mg)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紫金矿业采用矿山环境治理和景观资源融合的生态修复模式,打造了一个集矿业开发、森林景观、科普研学为一体的近郊型国家矿山公园。研究成果为有色金属矿山采矿境界面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境界面 土壤改良 原位固化阻隔 植被群落恢复 紫金山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悦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沉淀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兰海 陈静 +2 位作者 周涛发 孙艺 WHITE Noel C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7-1002,共16页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世界上银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伴生有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可以为矿床资源禀赋、选冶成本以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中...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世界上银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伴生有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可以为矿床资源禀赋、选冶成本以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中,相比传统方法而言其能提供精确定量的矿物学信息。悦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福建省紫金山矿田,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研究银赋存状态的理想选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发现,矿体主要受控于岩性边界和断裂构造,主要矿石类型为热液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银多金属、石英-碳酸盐等四个阶段,其中银在石英-银多金属阶段沉淀,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石英伊利石硫化物亚阶段和石英冰长石硫化物亚阶段。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矿石类型使用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结合显微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银的赋存形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对银沉淀机制及成矿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悦洋矿床中的银90%以上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硫化银和自然银,且粒径大多在10~50μm之间;少部分银以次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黄铜矿中,或以显微包裹体和类质同相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和闪锌矿中。成矿热液中银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运移,主成矿期大量的冰长石与银矿物共生表明沸腾作用是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的赋存状态 矿物定量分析 银的沉淀机制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紫金山矿田
下载PDF
综合监测手段对露天高陡边坡局部垮塌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李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01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东帮进行综合监测,结合边坡雷达预警数据、GNSS监测数据、内部位移计监测数据,分析因降雨引起的采场东北帮820~868边坡在重力及雨水冲刷的双重作用下突破临界约束而出现的突然性垮塌。边坡...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东帮进行综合监测,结合边坡雷达预警数据、GNSS监测数据、内部位移计监测数据,分析因降雨引起的采场东北帮820~868边坡在重力及雨水冲刷的双重作用下突破临界约束而出现的突然性垮塌。边坡雷达有监测到位移加速变形的趋势,但未及时发出预警。利用综合监测手段,更进一步准确分析高陡边坡。为解决边坡雷达预警问题更进一步监测边坡局部垮塌变形,本文设置预警分区,对采场东北帮820~868边坡进行区域圈定,设置更为敏感的预警阈值。减小圈定区域边坡雷达监测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的短期预警值、长期预警值和预警面积,对曾经出现垮塌区域设置预警分区,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预警,显示监测数据波动变化的趋势,为类似高陡露天边坡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测 紫金山金铜矿 高陡边坡 边坡雷达 预警分区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蚀变矿物大数据定量预测方法探索——以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赖晓丹 张锦章 +3 位作者 李晶 杨凯 祁进平 蒋姣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5,共11页
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矿田是中国发现并保存较完整的浅成热液-斑岩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紫金山超大型高硫型金铜矿是该矿田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十多年基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勘查找矿应用示范,累积形成覆盖整个矿田的百万级短波红外光谱大... 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矿田是中国发现并保存较完整的浅成热液-斑岩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紫金山超大型高硫型金铜矿是该矿田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十多年基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勘查找矿应用示范,累积形成覆盖整个矿田的百万级短波红外光谱大数据库。文中通过对紫金山金铜矿床明矾石、叶腊石、高岭石类和云母族矿物的短波红外光谱数据的进行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际测得矿物全定量分析结果具备良好的相关性,能实现光谱的传统定性解译有效转化为定量解译,进而构建典型蚀变矿物的三维模型,实现与查明了厘米级精度的矿物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对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短波红外 大数据 定量预测 紫金山 金铜矿
下载PDF
有色金属矿山酸性露采边坡原位固化阻隔技术方法研究
8
作者 许辉标 蓝选庆 +6 位作者 朱秋华 杨鸿翔 蓝晓聪 朱敏 谢桂芳 蒋颖 卫晓锋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62-69,共8页
有色金属矿山露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土壤酸化是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难点。以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露采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土壤分析,研究边坡酸化控制方法。矿区包括终了境界中的裸露岩石、排土场岩土混合物和选矿过程产生的残渣物... 有色金属矿山露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土壤酸化是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难点。以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露采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土壤分析,研究边坡酸化控制方法。矿区包括终了境界中的裸露岩石、排土场岩土混合物和选矿过程产生的残渣物等三种基质组成的各类边坡;研制了两种阻氧覆盖酸化控制方法,一种是由砂土35%~45%、氧化钙5%~10%、水泥10%~20%、聚丙烯酸钾150~200 g、有机螯合剂20~60 kg组成的薄层状固化隔离覆盖材料(1 m^(3));另一种是由中和渣80%~90%、微生物菌肥5%~10%、有机肥1%~5%配制的厚层状中和介质覆盖材料(1 m^(3))。工程应用情况显示表层土壤pH值由2.78~5.05上升至8.21~8.56,硫平均含量下降70%,土壤酸化得到有效控制,立体植物群落逐渐恢复。该研究为有色金属矿山露天终了境界的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工业实践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露采边坡 固化阻隔 有色金属矿山 紫金山金铜矿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生物提铜尾废资源再生初步研究
9
作者 丘晓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125,共4页
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采用绿色、高效、低碳的生物提铜工艺,年产阴极铜规模2万吨。矿石中高硫铜比使得生物浸出过程可以自发进行,除水外无需补酸和添加任何药剂。每吨矿石的净产酸量约为3 kg,造成生物浸出过程酸铁过剩,需要开路,且... 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采用绿色、高效、低碳的生物提铜工艺,年产阴极铜规模2万吨。矿石中高硫铜比使得生物浸出过程可以自发进行,除水外无需补酸和添加任何药剂。每吨矿石的净产酸量约为3 kg,造成生物浸出过程酸铁过剩,需要开路,且喷淋周期从经济性上受到制约,一般不超过200天。喷淋周期结束后,浸出旧堆不出渣,原位封堆绿化,但酸性环境下生态修复难度大且成本高。研究了过剩酸铁溶液对完成浸铜周期老堆的浸出行为,并初步研究了该类尾废的资源利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 生物提铜 过剩酸铁 旧堆 资源再生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深部铜矿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10
作者 周友清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在紫金山金铜矿-100m标高以下铜矿床地质补勘中,勘探钻孔涌水呈现水量大、流量稳定、水压高的特点。作者随即展开了矿区及其外围矿段地表、巷道、钻孔岩心、地表(下)水化学类型等水文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工作,认真比对分析研究矿区露采... 在紫金山金铜矿-100m标高以下铜矿床地质补勘中,勘探钻孔涌水呈现水量大、流量稳定、水压高的特点。作者随即展开了矿区及其外围矿段地表、巷道、钻孔岩心、地表(下)水化学类型等水文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工作,认真比对分析研究矿区露采前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差异及露采对外围矿段地下水影响情况后,最终认为矿区深部涌水水源主要来自相邻矿段的地下水,受断裂构造影响导入矿区深部。并依据深部钻孔放水试验成果,重新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估算,以期为深部铜矿床开采井下防治水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水文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 矿坑涌水量 水文地质特征 水化学类型 导水断裂构造
下载PDF
悦洋银多金属矿床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及其矿床学意义
11
作者 贾伟晨 王翠芝 陈鹏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悦洋银多金属矿目前的保有储量已不能满足矿山持续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深-边部找矿工作。本文基于成因矿物学理论,通过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内的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黄铁矿中w(Co)/w(Ni)值、As-Co-Ni三角... 悦洋银多金属矿目前的保有储量已不能满足矿山持续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深-边部找矿工作。本文基于成因矿物学理论,通过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内的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黄铁矿中w(Co)/w(Ni)值、As-Co-Ni三角图解、w(Au)/w(Ag)值、w(S)/w(Se)值等特征,联合显示该黄铁矿的成因为岩浆热液(火山热液成因)型;②悦洋银多金属矿中稀散元素Se、Ga、Ge可以作为伴生资源开发利用;③由黄铁矿微量元素中简化的前缘晕元素组合(As-Sb-Ag)、近矿晕元素组合(Au-Cu-Pb-Zn)、尾晕元素组合(Co-Ni)的三元相图显示,采区矿脉主要处于矿体的中下部,说明在深-边部还有一定的找矿前景;④基于该矿床硫化物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等,认为蚀变分带是悦洋银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找矿标志,即浅部碳酸盐化带、中部硅化+冰长石化带、深部绢英岩化带、硅化+冰长石化带是寻找矿体的直接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成分标型特征 特征值 蚀变带 悦洋银多金属矿 紫金山矿田 福建省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传华 刁虎 +1 位作者 任青文 李如忠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5-428,432,共5页
初始地应力是影响工程边坡、硐室和地基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工程设计需要的基本指标之一。根据紫金山矿区地应力的实测资料,利用支持向量机和模拟退火算法对初始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一方面用支持向量机代替有限元计算,提高... 初始地应力是影响工程边坡、硐室和地基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工程设计需要的基本指标之一。根据紫金山矿区地应力的实测资料,利用支持向量机和模拟退火算法对初始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一方面用支持向量机代替有限元计算,提高了计算分析速度;另一方面用模拟退火算法代替传统的优化算法,避免优化过程中目标函数陷入局部极小值而无法继续寻优的状态,提高了反演的效率精度。通过实测点的计算应力值与现场实测值的比较,两者在量值和方向上接近,表明该方法较合理地反映了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能够满足矿区设计和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 初始地应力场 支持向量机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ANSYS数值计算在紫金山金铜矿矿柱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饶运章 柴炜 黄奔文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6,共5页
主要阐述了ANSYS数值模拟方法在紫金山金铜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的过程,通过对ANSYS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紫金山金铜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过程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
关键词 采空区 有限元 稳定性 数值模拟 紫金山金铜矿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质量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晓龙 庄凯 +1 位作者 刘爱琴 蔡丽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4期258-263,共6页
为了了解植物治理措施对金铜矿集区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含水率、团聚体组成、养分含量、重金属污染及水土流失等土壤质量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了解植物治理措施对金铜矿集区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含水率、团聚体组成、养分含量、重金属污染及水土流失等土壤质量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第1年降低,随后逐渐增大,第5年接近对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除0.25~0.5 mm外,其他粒径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增大的变化规律,恢复5年后,各粒径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全N、水解N、全K及有机质含量均逐渐增加,全P和速效P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全N、水解N、全K及有机质均达到土壤养分临界值,但恢复5年后各养分指标均小于对照;土壤重金属含量表现为"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规律,恢复5年后Zn、Cu、Cd、Ni全量分别是对照的2.7、5.6、1.2、1.2倍;土壤侵蚀量逐渐减小,恢复5年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本地河滩草"的植被配置模式可以较快地恢复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紫金山 金铜矿 矿山废弃地 植被恢复 土壤质量
下载PDF
紫金山地区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90
15
作者 张德全 丰成友 +2 位作者 李大新 佘宏全 董英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热液矿物的年代学方面追踪了紫金山地区的斑岩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轨迹。研究表明,汇聚到岩体顶部的岩浆流体在10 4 .5Ma左右、6 5 0~5 5 0℃温度区间减压沸腾,形成的不混溶流体导致了钾硅...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热液矿物的年代学方面追踪了紫金山地区的斑岩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轨迹。研究表明,汇聚到岩体顶部的岩浆流体在10 4 .5Ma左右、6 5 0~5 5 0℃温度区间减压沸腾,形成的不混溶流体导致了钾硅酸盐化蚀变及初始Cu(Mo)矿化。其后流体继续向花岗闪长斑岩的外接触带上升运移和降温,在10 2 .5Ma左右、4 2 0~380℃区间,再次减压沸腾,分离出的富液相H2 O NaCl流体进一步与对流循环中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体系的温度和盐度逐步降低,演化出绢英岩化蚀变及含铜硫化物矿化的流体。流体进一步向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汇聚,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时期分别氧化形成两种不同的流体:其一是在10 0Ma左右,流体到达花岗闪长斑岩顶面之上80 0~2 0 0 0m的火山岩穹部位,温度降至2 80~2 5 0℃时又一次减压沸腾和不混溶,不混溶流体进一步与对流循环中的大气降水混合,使之冷却、稀释和酸化,演化成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蚀变和Cu Au矿化的流体;其二是在94 .7Ma左右,形成绢英岩化后的流体侧向扩散到远离花岗闪长斑岩的大型低平火山洼地中,由于大气降水的大量注入,使其演化成为低盐度、较低的温度的H2 O NaCl体系,其沿不整合面附件的断裂 裂隙系统充填,形成冰长石石英细网脉及Ag Au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地区 成矿系统 浅成热液 成矿流体演化 花岗闪长斑岩 不混溶流体 大气降水 外接触带 对流循环 流体包裹体 演化过程 热液矿物 岩浆流体 构造部位 不同时期 热液蚀变 硫酸盐型 侧向扩散 裂隙系统 不整合面 矿化 年代学
下载PDF
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系统的时空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2
16
作者 张德全 李大新 +1 位作者 丰成友 董英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系统可以划分成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2个主要的子系统。晚侏罗世岩浆子系统形成于陆内挤压造山的构造背景下 ,侵位于 15 7~≤ 14 1Ma之间 ,先后由深至浅地侵位于区域中部 ,形成由 3个单元复合而成的紫金山超单元花... 紫金山地区中生代岩浆系统可以划分成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2个主要的子系统。晚侏罗世岩浆子系统形成于陆内挤压造山的构造背景下 ,侵位于 15 7~≤ 14 1Ma之间 ,先后由深至浅地侵位于区域中部 ,形成由 3个单元复合而成的紫金山超单元花岗岩。其中的金龙桥单元正长花岗岩是晚期分异相 ,应作为紫金山地区锡矿重要的预测标志。早白垩世岩浆岩定位于 12 8~ 94Ma之间 ,是区域伸展作用体制下的产物 ,形成了由上部火山岩和下部侵入岩构成的具双层结构的岩浆子系统。在火山间歇期 (± 10 5Ma) ,花岗闪长斑岩侵入 ,并大规模地隐伏于该区的深部 ,从而导致本区大规模的铜金矿化作用。早白垩世岩浆子系统中的穹状火山构造、隐伏的花岗闪长斑岩岩体的顶面产状和形态 ,应该作为本区铜金矿床成矿预测的重要找矿信息和预测标志。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及时空关系显示 ,才溪二长花岗岩是这两个岩浆子系统之间的过渡产物 ,其年龄 ( 13 3Ma)应该是本区中生代区域挤压向区域拉伸转换的时间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 时空结构 紫金山地区 中生代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 铜金矿床 成矿预测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转换的岩浆岩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61
17
作者 张德全 佘宏全 +1 位作者 阎升好 徐文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8-616,共9页
紫金山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主要由晚侏罗世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构成,其中后者与该地区大规模的铜金成矿作用有关。此外,该区的才溪二长花岗岩岩枝是在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体定位之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形成之前侵位的。... 紫金山地区的中生代岩浆岩主要由晚侏罗世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构成,其中后者与该地区大规模的铜金成矿作用有关。此外,该区的才溪二长花岗岩岩枝是在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体定位之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形成之前侵位的。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是印支期—燕山早期陆内叠复造山过程中,陆壳岩石在相对低压条件下的熔融产物。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以高Al和Ti、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不明显、相对富Sr、Cr、Ni、Zr、Cu、Au、Ag,以及较低的Sn、W、Rb/Sr值和较低的锶氧同位素初始比值,区别于晚侏罗世花岗岩;它们的Sr/Y-Y和Ni-Cr关系与残余10%榴闪岩或榴辉岩的MORB熔融曲线大致吻合,表明它们是地幔上隆、区域拉伸环境下洋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岩浆产物。才溪二长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介于晚侏罗世紫金山花岗岩与早白垩世火山—侵入杂岩之间,它是区域挤压向区域拉伸转换的标志性产物。岩浆岩地球化学证据显示,紫金山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铜金成矿作用,形成于区域挤压转换到拉伸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中生代 岩浆岩 构造转换 紫金山 福建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序列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于波 裴荣富 +4 位作者 邱小平 陈景河 黎敦朋 张文慧 刘文元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a。第二幕发生于早白垩世(125~93Ma)构造拉张、地幔上涌的环境,岩浆活动共4期,形成一套I型花岗岩及共源异相的火山岩、次火山岩,为成矿提供了物源和热源。其中第1期为早白垩世火山喷发与岩浆超浅层就位,形成石帽山群下段的英安岩及紫金山次火山岩(125~118Ma);第2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安山岩喷发与四方岩体的侵位以及英安玢岩的形成(109~103Ma);第3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英安岩的喷发和罗卜岭—紫金山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以及龙江亭、二庙沟附近的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103~100Ma);第4期表现为晚期罗卜岭斑岩的侵位、石帽山群上段流纹岩的喷发和大岩里花岗斑岩岩脉、金铜矿的石英斑岩脉等成矿后期无矿脉岩的形成(100~93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个岩浆系统各自形成共源岩浆异地异相分异演化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田 岩浆岩演化 同位素年代学 中生代
下载PDF
提高铜矿中伴生金的回收率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波 余开平 黄丽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3-796,共4页
为提高紫金山金铜矿中伴生金的回收.采用闪浮加一次粗选的抑硫浮铜工艺,在不影响铜回收率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浮选矿浆质量分数、加入BP捕收剂及脉石抑制剂HY提高金的回收率.在矿浆pH值为10.5、丁胺黑药用量为25 g/t、BP用量为14 g/t、2... 为提高紫金山金铜矿中伴生金的回收.采用闪浮加一次粗选的抑硫浮铜工艺,在不影响铜回收率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浮选矿浆质量分数、加入BP捕收剂及脉石抑制剂HY提高金的回收率.在矿浆pH值为10.5、丁胺黑药用量为25 g/t、BP用量为14 g/t、2号油用量为3 g/t、HY用量为25 g/t时,可以得到铜的回收率为85.02%、金的回收率为52.50%的铜精矿,该药剂制度可有效提高铜、金的回收率,达到提高铜矿中伴生金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 金铜矿 伴生金 浮选 回收
下载PDF
硫铟铜矿在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发现及深部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少怀 何升 黄宏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25-1429,共5页
硫铟铜矿(CuInS2)是一种罕见的铟独立矿物,在中国未曾报道过。在研究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矿石矿物组成时,首次发现了硫铟铜矿。硫铟铜矿通常见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东南矿段铜矿体中出现了硫钨锡铜矿、硫钼锡铜矿、硫铁... 硫铟铜矿(CuInS2)是一种罕见的铟独立矿物,在中国未曾报道过。在研究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矿石矿物组成时,首次发现了硫铟铜矿。硫铟铜矿通常见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东南矿段铜矿体中出现了硫钨锡铜矿、硫钼锡铜矿、硫铁锡铜矿、硫砷锡铜矿、锡砷硫钒铜矿、似黄锡矿、辉钼矿等高温矿物,指示紫金山矿床深部成矿温度较高,成矿流体中In、Sn、Pb、Zn、Mo、W含量较高,具有斑岩型等中高温热液成矿系统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铟铜矿 紫金山铜金矿床 紫金山矿田 斑岩型 深部找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